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第一节 地图的阅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地图的阅读
教学背景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如何阅读和理解地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将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如何有效地使用地图。 (2)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比例尺、地图方向和图例注记等关键知识点。通过具体实例,如校园平面图和台湾卫星影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计算比例尺,辨别方向以及识别图例。 (3)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类型的地图,利用地图获取所需地理信息,培养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图的能力。此外,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还能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人地协调观:通过地图阅读,理解地图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2)综合思维: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能够综合分析不同比例尺地图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区域认知:通过地图阅读,识别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理解地图在区域认知中的作用,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4)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活动,学会使用地图工具,绘制简单路线图,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难点 (1)比例尺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需掌握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并能在实际地图中运用比例尺进行距离换算,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地图方向与定位:学生需掌握无指向标、有指向标及经纬网地图的定向方法,并能在地图中准确判断方位,理解不同定向方法的适用场景。 (3)图例与注记的识别:学生需熟悉常见图例和注记,能够在地图中识别并理解其代表的实际地理事物,培养地图阅读的基本技能。
教学方式与策略 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展示校园平面图 教师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一张校园平面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张图,这是我们的校园平面图。谁能告诉我,哪些是我们学校的设施?比如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和办公楼等。另外,请大家找到我们教室的具体位置。” (学生们开始仔细观察并踊跃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指导和补充。如需要,可以进一步询问具体设施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平面图的布局。) 测量教室的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 “接下来,我们需要两位同学上台来使用直尺测量一下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学生操作) “然后再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一下实际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学生操作) “现在我们一起计算一下:图上 1 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实际多少米。这个数值就叫做比例尺。” (学生进行计算并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例尺的作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1. 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通过刚才的测量和计算,我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 —— 比例尺。那么,什么叫做比例尺呢? 板书: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比例尺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 比例尺。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公式,并详细解释其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公式的应用,如图上 1 厘米对应实际 10 米,比例尺就是 1:1000。) 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呢?我们可以用文字、数字或直线形式来表示。大家看地图册上的三幅图,分别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比例尺。 提问:“这三种方式分别是哪三种呢?” 学生可能会答出: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接着让三位同学上台,分别示范如何用这三种方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比例尺的应用 那么,比例尺有什么用途呢?通过比例尺,我们可以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然后换算成实际距离。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地图上的台湾卫星影像,量取 “高雄” 到 “台北” 的图上直线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能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进而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辨别比例尺的大小 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教师展示两幅地图:“台湾省地图” 和 “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两者的不同。 学生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讨论: 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 1,分母越小,比值越大,即比例尺越大;分母越大,比值越小,即比例尺越小。 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反映的内容越详细,则比例尺越大;反之则越小。 小结: 比例尺不仅能反映地图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还能用来量算距离。 2. 地图上的方向 校园平面图上的方向 现在我们再来看校园平面图。我们的教室在哪里?在校门的什么方向?从校门到教室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短? 让学生上台指图回答,教师给予指导和订正。 板书: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向地图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举例:南昌市地图中,八一广场位于十六中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 那如果有指向标的地图呢? 板书: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讲解: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举例:教科书第 14 页 “地图上的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总结 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中最广泛的方法。 3. 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和注记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为了简化表示,许多事物被缩成符号。因此,了解图例和注记非常重要。 板书: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活动 1:阅读第 14 页相关内容,打开地图册,找出图中用图例表示的地理事物。 活动 2:完成教科书第 18 页 “活动”。 绘制家庭平面图 活动 3:要求每位同学画出自己家的平面图。 活动 4:假设你家来了客人,你要做一个导游,陪同他们参观本市的重要景点,如八一广场、中山路、八一起义纪念馆等。 把学生分成五组,每组拿到一份城市交通地图,以一位同学的家为起点,设计一条旅游路线,并注明主要大街、重要建筑物和所到的地方。 活动 5:画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注明街道名称、乘车信息和方向标。 三、小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 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们学习了地图的基本要素,特别是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还学会了如何在地图上确定方向,并了解了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地图。 布置作业 回家后,完成活动 3 至活动 5 的绘制任务,并在下节课前准备好分享。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绘制一幅比例尺为 1:10000 的校园平面图,包括至少三个主要建筑物,并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三种方式表示出地图的比例尺。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市区地图,标出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绘出你所走的街道名字,注明方向标,并计算出路线的实际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