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F 19 S32 Mn 55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千里江山图》中的绿色来自孔雀石颜料,其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B.银点翠嵌蓝宝石簪中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青花五彩“大吉”花卉纹葫芦瓶的烧制过程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D.缠枝牡丹金宝地锦主要成分为纤维素2.下列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或试剂保存方法的是A.苯酚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 NaHCO 溶液冲洗B.未用完的白磷应放回原试剂瓶C. H 在Cl 中燃烧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D.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圆底烧瓶时,需垫上陶土网3.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可导电,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合成,可用于生产光学仪器C.聚氯乙烯塑料热稳定性好,可用于食品包装D.聚四氟乙烯耐化学腐蚀,耐溶剂性好,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领域4.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m ol NO和1m ol O 完全反应生成的 NO 分子数目为2NA浓硫酸与足量 Cu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SO 分子数目为0.5NAC.1m ol Na O和 Na O 的混合物中阴、阳离子总数为3NAD.标准状况下,11.2 L CH CH OH 中采用sp 杂化的原子数目为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NH 的空间结构:B.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C. NaOH的电子式 Na.O :HD.基态 Mn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 4s6.下列实验装置及试剂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室制取 B.除去 中的 HCl气体 ∴分离I 和 混合物 D.酸碱中和滴定7.某有机化合物X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X的说法错误的是A.含有 3种官能团 B.1 mol X最多能与 2m ol HCl反应C.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D.属于芳香族化合物8.下列对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事实 解释A 冠醚能加快KMnO 氧化己烯的速率 K 和冠醚形成超分子,增大 KMnO 在己烯中的溶解度B H O比 H S稳定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C 苯酚很容易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苯环活化了—OHD 离子液体常温下呈液态 离子液体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9. A、B、C、D、E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A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的简单阳离子半径是同周期最小的,D核外电子有9种空间运动状态,有一个单电子。E的基态原子是前四周期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D>B>C>AB. E的一种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制备 D C. BD 和 AD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基态C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10.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后加新制的 Cu(OH) ,加热,无砖红色沉淀产生 淀粉未发生水解B 将铝粉和Fe O 反应所得黑色固体溶于过量稀硫酸,向滤液中加入 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黑色固体中不含C 向待测液中加入稀硝酸,无现象,再加入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待测液中存在D 将 SO 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具有强氧化性11.我国学者设计了以聚吡咯@二氧化锰/碳纳米管薄膜复合材料作正极的锌离子电池,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聚吡咯、碳纳米管可增强电极导电性能B.用该电池给铅酸蓄电池充电,M极连接 Pb电极C.消耗1m ol Zn时,正极区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87 gD.相较于锂电池、钠电池,锌离子电池可使用水系电解质12.地壳中硅元素常以硅酸盐形式存在,与碳酸盐不同,硅酸盐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如图为辉石单链和闪石双链两种硅酸盐晶体的阴离子结构(图中每个顶点代表1个氧原子,硅原子位于氧原子构成的四面体空隙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辉石单链中 Si 与O的个数比为1:2B.硅酸盐、 中 Si 的杂化方式均为 sp 杂化C.闪石双链硅酸盐晶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D.硅酸盐材料大多具有硬度高、耐高温、耐腐蚀的性质13.乙酸乙酯在乙醇钠作用下发生缩合反应得到乙酰乙酸乙酯 并伴随乙醇的产生。反应机理如下,→表示反应可逆、正向进行程度更大,→表示反应可逆、逆向进行程度更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乙醇钠反应的活性:B.反应⑤是完成缩合反应的关键一步,该反应需要较多的乙醇钠C.将生成的乙醇蒸馏出去,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D.甲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发生缩合反应,可得到4种产物14.草酸( 是二元弱酸,向 溶液中加入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调节 pH(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混合溶液中 和 的分布分数δ[如 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Ⅱ表示 的分布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B. 的数量级为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溶液中 保持不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15分)3-氟-4-氨基苯酚是生产染发剂和抗菌活性剂的原料。以间氟苯酚为原料合成3-氟-4-氨基苯酚的常规方法是先硝化后还原,新路线通过重氮化反应后还原,产率更高。其中重氮盐对光、热和空气敏感,易分解。新路线反应机理如下: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溶解度3-氟-4-氨基苯酚 127 135 270 易溶于有机物,不溶于水苯胺 93 -6.2 184 油状液滴,易溶于有机物,微溶于水(可与水形成共沸物)Ⅰ.重氮盐的制备:将苯胺、盐酸、少量KI-淀粉溶液加入三颈烧瓶中,通入 排尽体系中的空气,冰水浴条件下,滴加 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1)新路线合成3-氟-4-氨基苯酚可避免 。(2)盛放 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反应维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 :(3)当溶液变蓝时反应结束,同时产生无色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写出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Ⅱ.偶联反应:冰水浴条件下,向间氟苯酚溶液中逐滴滴加重氮盐溶液,滴加完毕后,再滴加配制好的 NaOH 溶液,调节 pH=7,继续搅拌,减压过滤,真空干燥得到黄色偶氮苯化合物(4)减压过滤相较常压过滤的优点是 。Ⅲ.还原反应:向偶氮苯化合物中加入100 mL乙醇,溶解后再加入200 mL蒸馏水,逐渐升温至 分批加入 ,反应液逐渐变澄清,继续搅拌1 h。反应完全后,水蒸气蒸馏(易挥发的物质随水蒸气一起被蒸出来,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得到粗品6g,经测定纯度为95%。已知: 的氧化产物是(5)“还原反应”中消耗的偶氮苯化合物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水蒸气蒸馏至 为止,说明苯胺已被完全蒸出。(7)本实验中3-氟-4-氨基苯酚的产率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6.(14分)铜阳极泥(含 Au、 Ag、Cu Se等)是一种含贵金属的可再生资源,回收贵金属的化工流程如下:已知:回答下列问题:(1)Cu属于 区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中自旋状态相反的电子数之比为 。(2)“滤液”中含有 和 “氧化酸浸”工序中(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浸金”工序中 HCl 的作用是①提供酸性环境;②作沉淀剂,将 Ag 转化为 AgCl;③ 。(4)“银转化”时,需将溶液调至碱性,原因是 。(5)“还原”工序中产生一种气体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银转化”时发生反应 常温下该反应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7.(15分)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对碳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如下:反应Ⅰ:反应Ⅱ:回答下列问题:(1)在101 kPa、一定温度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 ol某物质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下表为298 K时几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则物质 H (g) O (g) CO(g)标准摩尔生成焓 0 0(2)在绝热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H 发生反应Ⅱ,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时(3)在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和 发生上述反应, 平衡转化率、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所测得的 实际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CH 的选择性的选择性随着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减小后增大的原因是 ;温度高于 时, 实际转化率低于( 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 。③一定温度下,反应20 min达到平衡时, 为a mol,CO为 b mol,则0~20 min 内 (用含a、b、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Ⅱ的平衡常数(4)电化学法也可以将 转化为 ,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制备 的电极反应式为 。18.(14分)喜树碱对多种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有机化合物K是合成喜树碱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注:Bn=C H CH —(苄基)。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 D的名称为 。(2)化合物 H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H→I的反应类型为 。(3)化合物 A的沸点比B高,原因是 。的过程中,若温度过高会得到副产物,其分子式为 。(5)G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其结构简式为 。(6)C→E的化学方程式为 。(7)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i.红外光谱测定时未检测到碳碳双键,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3:2:1:1Ⅱ.存在4个取代基iii.能与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参考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