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邯郸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地理试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邯郸市202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监测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3年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减差异巨大,人口的省际迁移是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下表示意2023年我国四大直辖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2题。
直辖市 甲市 乙市 丙市 丁市
人口变化/万人 11.56 1.5 1 -21.91
增长率/% 0.47 0.07 0.07 -0.68
1.2023年丁市的人口变化与甲市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资源禀赋 C.产业结构 D.消费水平
2.为应对常住人口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丁市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①调整婚育政策 ②严控人口外流 ③改善营商环境 ④推进智能制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近年来,山东青岛港利用“海铁直运”“海运快航+海外仓”等模式,开通“天天班”直达东南亚的航线,实现了跨境电商包裹“随到随查随放随发”,降低了运输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据此完成3~5题。
3.影响青岛港开通“天天班”直达东南亚航线的关键因素是
A.运输需求 B.货运模式 C.地理位置 D.航海技术
4.“天天班”直达东南亚航线扩大了青岛港的市场份额,主要得益于
A.运输距离缩短 B.运输范围扩大 C.物流效率提高 D.中间环节增加
5.青岛直达东南亚的电商包裹实现“随到随查随放随发”,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遥感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易县位于太行山下,柿子种植历史悠久,是河北省最大柿子产区。2024年,当地通过与多所高校合作,采用技术手段,利用全自动设备将柿子做成“冰柿”,并组建由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构成的柿子产业发展联盟,配备电商直播基地、物流配套设施,生产出冰激凌式冰柿、柿饼、柿子醋、柿子酒等产品,促进了柿子衍生产业的迭代升级,易县柿子成为畅销海内外的“黄金果”。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易县生产“冰柿”的主导因素是
A.果品品质 B.物流配套 C.加工能力 D.市场需求
7.易县建立柿子产业发展联盟吸引到在此集聚的产业可能有
①仓储与物流业 ②机械制造业 ③文旅与文创业 ④金融服务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易县柿子变成“黄金果”,主要得益于
A.国家政策支持 B.柿树栽培广泛 C.加工工艺创新 D.销售模式先进
巴木错地处青藏高原中部,为内流盐湖。该湖泊流域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降水集中在6—9月,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湖泊水位变化对湖面降水、入湖径流、湖面蒸发的反映敏感;6—9月,湖泊水位降低时湖面水分蒸发量增加。图1示意巴木错水系状况及四个湖水采样点,图2示意2022年6—9月巴木错湖湖泊水位差值(当月湖泊水位—上月湖泊水位)的逐月状况。据此完成9~11题。
9.图1四个采样点中,湖水平均盐度最高的可能是
A.采样点① B.采样点② C.采样点③ D.采样点④
10.2022年巴木错湖水位最低的月份是
A.6月 B.7月 C.8月 D.9月
11.6—9月,巴木错湖水位降低时湖面水分蒸发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湖床出露面积增加,地表升温增多 B.太阳高度增大,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
C.湖泊水域面积缩小,地表反射增强 D.白昼时间延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多
我国某地地形起伏较大,岩石类型丰富且空间分布与当地的构造运动有关。图3示意该地地形起伏及岩层在地表的空间分布状况,①~⑥岩层地质年代连续,地层中灰岩和泥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盐,泥岩形成于相对静水环境。据此完成12~14题。
12. M地垂直向下钻探,页岩岩层下部的岩层是
A.砂岩 B.泥岩 C.灰岩 D.砾岩
13.在页岩到泥岩形成过程中,当地地层没有明显抬升运动。支持该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岩层弯曲变形较严重 B.水流动力增强
C.岩层平行且时序完整 D.没有断层发育
14.图中岩层边界属于沉积间断(侵蚀或无沉积导致的沉积记录中断)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夏季是黄河实施调水调沙,冲刷下游河道泥沙淤积的时段。调水调沙前,黄河口水沙流量表现为径流量小、输沙量小;调水调沙期间径流量大、输沙量大。研究表明,调水调沙显著影响河口浮游生物的时空分布;黄河河口附近海域藻华爆发出现在调水调沙结束后的9月份。图4示意2011—2020年调水调沙前和调水调沙期间黄河口附近海域浮游动物丰度(单位体积水体中浮游动物的数量)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与调水调沙前相比,调水调沙期间图示海域浮游动物
A.总数量增加,高值区远离陆地 B.总数量增加,高值区靠近陆地
C.总数量减少,高值区远离陆地 D.总数量减少,高值区靠近陆地
16.黄河河口附近海域藻华爆发出现在9月而非7、8月,其原因可能是调水调沙期间
A.高营养盐促进浮游植物的爆发性生长 B.水体浑浊度增加导致光照利用率降低
C.较低的水温严重限制浮游植物繁殖 D.强烈的水体湍流造成浮游动物机械伤亡
二、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沕(hū)沕水水帘洞位于太行山东麓的灵秀谷内,谷内四季流水,阶地发育;基岩为不透水岩层,其上为厚达数十米结构松散、透水性好的砾石层(砾石主要成分为石灰岩)。水帘洞位于一个高大的阶地上,洞内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用火的灰烬层,灰烬层被钙化胶结的砾石层所覆盖。图5示意灵秀谷附近地质简图。
(1)指出沕沕水水帘洞利于古人类居住的有利条件。(6分)
(2)分析灵秀谷内砾石岩层在水帘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6分)
(3)说明水帘洞内灰烬层能保存至今的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5年7月26日下午到27日凌晨,北京市密云区西北部地区最大降雨量超过 300 毫米,强降水及其引发的山洪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危害。研究表明,该次暴雨的形成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地形和低空急流引发的“列车效应”有关。低空急流是位于对流层下部的强风带,其强度昼夜变化较大。图6示意该次暴雨期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图7示意大气“列车效应”引发强降水的过程,图8示意低空急流强度的昼夜变化。
(1)据图6说明副热带高压在该次暴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
(2)根据图7尝试定义大气“列车效应”的概念。(4分)
(3)有观点认为,受地形和低空急流的共同影响,我国华北地区夏季多夜雨。请解释该观点的合理性。(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雅下水电站位于雅鲁藏布江长约50千米的大拐弯段(见图9),调水口派镇年径流量达555亿立方米,采用“只发电不耗水”原则调水,调水后保留大拐弯段>10%的天然流量;该河段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电站采用小型水坝、隧洞引水、梯级发电的方式开发,隧道长度约35千米,落差达2300米(见图10);该电站所在地区埋藏深度约大于2500米的岩层基本为无裂隙的完整岩体,硬度大且透水性弱。
(1)简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建设“隧洞引水+梯级发电”模式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
(2)分析雅下水电站建成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段不会干枯的原因。(6分)
(3)从生态安全和耕地安全角度,说明雅下水电站采用“小型水坝、隧洞引水、梯级发电”方式建设的有利影响。(8分)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C D D B C C C A A C A D B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洞穴内冬暖夏凉,利于居住;洞穴隐蔽性好,防御条件好;谷内四季流水,靠近水源,便于取水;位于高大阶地上,远离谷底,免遭洪水侵袭。(任答三点得6分)
(2)砾石层主要为石灰岩,岩石可溶性强;(2分)砾石层厚度大,为水帘洞发育提供足够的空间;(2分)砾石层结构松散、透水性好,为流水溶蚀创造条件。(2分)
(3)洞顶岩石易崩落,砾石碎屑覆盖灰烬层;(2分)砾石钙化胶结后稳定性增强,使灰烬层免遭外力侵蚀和破坏。(2分)
18.答案:(1)7月,副热带高压北移,引导暖湿气流北上;(2分)高压脊延伸至北京北部,利于暖湿气流在北京地区堆积;(2分)副热带高压和太行山脉形成的狭窄通道使北上暖湿气流形成急流,加剧了水汽输送的强度。(2分)
(2)大气“列车效应”是指多个对流云团依次抵达同一地区,导致该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或暴雨的现象。(4分)
(3)受西部和北部山地的阻挡,夏季由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在华北地区堆积;(2分)夜晚,近地面气温降低,对流减弱,低空急流增强;(2分)夜晚,华北平原和西部、北部山地间形成山风,山风加强了低空暖湿气流抬升的幅度,形成夜雨。(2分)
19.答案:(1)该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合梯级开发;(2分)位于曲流的颈部,隧道开挖长度小,建设成本低;(2分)该地深部岩体完整,硬度大且透水性弱,地质构造稳定。(2分)
(2)该河段径流量大,且调水后保留大拐弯段>10%的天然流量;(2分)该河段所在地区地形起伏大,西南季风抬升显著,年降水量大;(2分)有两条支流汇入,可弥补发电调水减少的径流量。(2分)
(3)生态安全:采用小型水坝,库区小,淹没区小,对电站上游河段生态环境干扰小;采用隧道引水,减少电站建设对周边地区环境的破坏;采用梯级发电,发电量大,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碳排放。(任答两点得4分)
耕地安全:采用小型水坝,库区小,对耕地淹没和占用少;(2分)大拐弯河段径流量减少,裸露河床增加,耕地面积增加。(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