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第一课时 维护秩序靠规则一、选择题@基础达标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夜经济”和“摆摊热”,这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问题,无序摆摊既占用了公共区域,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亟待规范和引导。据此回答1~2题。1.对于是否需要对流动摊贩进行规范,正确的态度是 ( )A.需要规范,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B.需要规范,生产秩序是重要的社会秩序C.不需规范,发展经济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D.不需规范,因为规范流动摊贩侵犯了摊贩的自由和权利2.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先进村菜市场,每天的人气都很旺,但是却一点也不脏乱——平整的水泥地面,透明的玻璃窗,排水沟也装上了盖板,各类产品按区分布,管理员随时清洁打扫。这井然的秩序得益于当地强化菜市场的管理规定。这说明 (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社会的有序运行主要依靠他律③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④社会规则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 )A.小丽经常在家里收拾房间,打扫卫生B.小雨见到老人摔倒了,主动扶起老人C.乘坐地铁时,人们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D.司机阻止满身汗渍的进城务工人员乘坐公交车4.(2025·汕头期末)下面漫画中青少年的行为破坏的社会秩序是 ( )A.交通秩序B.生产秩序C.公共场所秩序D.经济秩序5.“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些名言警句共同说明 (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③要秩序就必然影响、削弱自由,做人做事要懂得取舍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公园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这些牌子和横幅说明 (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够消除社会矛盾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③有了社会规则就能维护社会秩序④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能力进阶7.“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 )A.大自然有其运行规律,要因时因势而动B.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和愿望的支配C.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D.社会规则就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矩8.(2025·清远期末改编)65岁的叶某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上强行要求年轻女子让座,在遭到拒绝后不仅出言不逊,更是动手袭击该女子。这一恶劣行为不仅侵害了该女子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地铁正常的秩序,警方依法对叶某进行行政拘留。这说明 ( )A.维护社会秩序要依靠规则B.道德比法律更具有约束力C.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D.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维持9.炎炎夏日,公园成为不少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但是,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公园内任意开展体能训练、轮滑、武术、街舞等收费培训。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①侵占公共空间,侵扰公园秩序②影响生活体验,降低环境质量③无视公园规则,缺乏公共意识④能够物尽其用,丰富人民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318国道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此生必驾318”是很多司机的美好愿望,但各地车辆聚集,免不了排队等候通行,时常有司机无视规则,逆行超车,造成更加严重的双向拥堵。下列对违规司机进行劝导的观点,不合适的是 ( )①必要时改变规则,有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②人人有序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③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④只有发挥法律的作用,才能维持好社会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1.(16分)“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随着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火灾越来越多,对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某市消防、公安、应急三部门联合执法,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整顿。短短一个月,检查全市单位518家,发现火灾隐患904处,督促整改676处。(1)如果不遵守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将会破坏哪些社会秩序?(4分)(2)结合社会秩序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整顿的必要性。(12分)第二课时 遵守规则一、选择题@基础达标1.(2025·东莞期末改编)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某班班长记录的以下同学的行为,属于遵守规则的是 ( )A.小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乘坐公交车B.王东因为起晚了担心上学迟到,过马路时闯红灯C.李明在图书馆大声地朗读英语,使得不少同学侧目相视D.陈军去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用黑笔写下“陈军到此一游”2.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图书馆……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免费供公众使用。公众能自觉遵守这些公共场所的规则更多靠的是 ( )A.政府的维护 B.自我的约束C.法律的处罚 D.道德的谴责3.(2025·茂名期末)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下列标志提示我们 ( )A.自觉遵守规则 B.规则限制自由C.积极改进规则 D.规则就是法律4.我们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痛心地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拆解自行车零件、割破车胎、撞弯车轮等。如果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会 ( )①为了保护自身安全,置之不理②用委婉的方式提醒、劝导他人遵守规则③协助警方指证破坏者,坚定维护规则④当场擒获破坏者,予以严厉的批评和处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正确的劝导技巧有 ( )①有“礼”,要用语文明,态度和善②有“节”,要严厉批评,不留情面③有“理”,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④有“义”,要讲“义气”,哥儿们最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为了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减轻空气污染,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私人燃放烟花,对烟花爆竹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批发。随后,相关部门又根据市民要求规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时间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政府规则意识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管理B.这样可以杜绝城市居民乱放烟花爆竹的行为C.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应调整完善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能力进阶近年来,各地因行人低头看手机导致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回答7~8题。7.为减少“低头式”过马路的行为,我们呼吁行人 ( )A.制定法律法规,维护交通安全B.自觉遵守规则,增强安全意识C.提高个人素养,尊重他人隐私D.坚持生命至上,提升驾驶技能8.为了对马路上的“低头族”进行约束和惩戒,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地方立法。《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行人不得在斑马线上坐卧、停留、嬉闹或浏览手持电子设备,违反规定,妨碍车辆合法通行的,处以警告或者50元罚款。这说明 ( )A.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他律比自律更加重要B.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限制人们出行的自由C.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则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规则都必须修订9.下列对漫画《见机行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 )见机行事①为了方便可以不遵守规则②应该珍爱生命,谨防交通意外③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呆板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也要自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教材素材改编)2025 年4月,我国多个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从“商家包邮”,到“7天无理由退货”,再到“仅退款”的全面取消,中国电商行业对规则的探索从未停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利益,需要经常修改规则B.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无需做任何改变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D.我们应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制定和完善规则二、非选择题11.(15分)近年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频发,持续引发社会热议。 外卖骑手丁某沿非机动车道由东向西行驶至交叉路口时,在右转弯过程中,并没有驶入非机动车道,而是直接逆行驶入机动车道。由于丁某突然逆行闯入机动车道,导致在机动车道驾驶小型客车正常行使的蔡某来不及刹车,危急时刻丁某身子一斜“弃车保帅”,将车辆丢出,自己摔向一边才躲过一劫,仅腿部轻微受伤。事后,交警判定,当事人丁某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负事故全部责任。法律链接 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丁某的行为?(6分)(2)外卖骑手屡屡上演“生死时速”的安全隐患很大,为了让此种场景不再出现,请你从规则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第四课 遵守社会规则第一课时 维护秩序靠规则一、选择题@基础达标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夜经济”和“摆摊热”,这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问题,无序摆摊既占用了公共区域,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亟待规范和引导。据此回答1~2题。1.对于是否需要对流动摊贩进行规范,正确的态度是 ( A )A.需要规范,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B.需要规范,生产秩序是重要的社会秩序C.不需规范,发展经济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D.不需规范,因为规范流动摊贩侵犯了摊贩的自由和权利2.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先进村菜市场,每天的人气都很旺,但是却一点也不脏乱——平整的水泥地面,透明的玻璃窗,排水沟也装上了盖板,各类产品按区分布,管理员随时清洁打扫。这井然的秩序得益于当地强化菜市场的管理规定。这说明 ( B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社会的有序运行主要依靠他律③良好的社会秩序是自然形成的④社会规则维护有序的社会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下列行为属于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是 ( C )A.小丽经常在家里收拾房间,打扫卫生B.小雨见到老人摔倒了,主动扶起老人C.乘坐地铁时,人们排队上下车,有序进出站D.司机阻止满身汗渍的进城务工人员乘坐公交车4.(2025·汕头期末)下面漫画中青少年的行为破坏的社会秩序是 ( A )A.交通秩序B.生产秩序C.公共场所秩序D.经济秩序5.“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就是力量,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这些名言警句共同说明 ( A )①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行②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③要秩序就必然影响、削弱自由,做人做事要懂得取舍④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公园里,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你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这些牌子和横幅说明 ( D )①良好的社会秩序能够消除社会矛盾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③有了社会规则就能维护社会秩序④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能力进阶7.“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的道理是 ( C )A.大自然有其运行规律,要因时因势而动B.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和愿望的支配C.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D.社会规则就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规矩【解析】“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的意思是,车船行走要循轨道,只有遵守规矩,才能成方圆,启示我们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C正确。题干的古训体现了社会规则的作用,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无关,A不符合题意。题干信息与人的活动受思想动机、目的和愿望的支配无关,B不符合题意。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D错误。故选C。8.(2025·清远期末改编)65岁的叶某在北京地铁10号线上强行要求年轻女子让座,在遭到拒绝后不仅出言不逊,更是动手袭击该女子。这一恶劣行为不仅侵害了该女子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地铁正常的秩序,警方依法对叶某进行行政拘留。这说明 ( A )A.维护社会秩序要依靠规则B.道德比法律更具有约束力C.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D.社会秩序只能靠法律维持9.炎炎夏日,公园成为不少人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但是,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公园内任意开展体能训练、轮滑、武术、街舞等收费培训。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A )①侵占公共空间,侵扰公园秩序②影响生活体验,降低环境质量③无视公园规则,缺乏公共意识④能够物尽其用,丰富人民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318国道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此生必驾318”是很多司机的美好愿望,但各地车辆聚集,免不了排队等候通行,时常有司机无视规则,逆行超车,造成更加严重的双向拥堵。下列对违规司机进行劝导的观点,不合适的是 ( B )①必要时改变规则,有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②人人有序承担相应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③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④只有发挥法律的作用,才能维持好社会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11.(16分)“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随着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火灾越来越多,对其管理也越来越严格。某市消防、公安、应急三部门联合执法,对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整顿。短短一个月,检查全市单位518家,发现火灾隐患904处,督促整改676处。(1)如果不遵守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将会破坏哪些社会秩序?(4分)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每点2分,共4分)(2)结合社会秩序的有关知识,请你谈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整顿的必要性。(12分)①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社会正常运行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有序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③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情况开展集中检查整顿,能够减少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隐患,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每点2分,共6分)第二课时 遵守规则一、选择题@基础达标1.(2025·东莞期末改编)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某班班长记录的以下同学的行为,属于遵守规则的是 ( A )A.小明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排队乘坐公交车B.王东因为起晚了担心上学迟到,过马路时闯红灯C.李明在图书馆大声地朗读英语,使得不少同学侧目相视D.陈军去旅游时在名胜古迹上用黑笔写下“陈军到此一游”2.免费公园、免费博物馆、免费图书馆……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免费供公众使用。公众能自觉遵守这些公共场所的规则更多靠的是 ( B )A.政府的维护 B.自我的约束C.法律的处罚 D.道德的谴责3.(2025·茂名期末)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标志。下列标志提示我们 ( A )A.自觉遵守规则 B.规则限制自由C.积极改进规则 D.规则就是法律【解析】题文中,电动自行车禁入电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禁止高空抛物等,都属于规则,启示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A正确。分析题文可知,规则并没有限制自由,B错误。“积极改进规则”在题文中没有体现,C不符合题意。规则包括法律、道德和纪律等,D错误。故选A。4.我们在享受共享单车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痛心地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拆解自行车零件、割破车胎、撞弯车轮等。如果看到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会 ( C )①为了保护自身安全,置之不理②用委婉的方式提醒、劝导他人遵守规则③协助警方指证破坏者,坚定维护规则④当场擒获破坏者,予以严厉的批评和处罚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正确的劝导技巧有 ( B )①有“礼”,要用语文明,态度和善②有“节”,要严厉批评,不留情面③有“理”,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④有“义”,要讲“义气”,哥儿们最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为了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减轻空气污染,很多城市全面禁止私人燃放烟花,对烟花爆竹经营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批发。随后,相关部门又根据市民要求规定了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时间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C )A.政府规则意识有待提高,朝令夕改不利于城市管理B.这样可以杜绝城市居民乱放烟花爆竹的行为C.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应调整完善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符合城市管理者的要求就好【解析】有关燃放烟花爆竹规定的更改,说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应调整完善,C正确。题干中规则的修改并没有朝令夕改,是符合人民利益的,A错误。“这样可以杜绝城市居民乱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说法绝对,应为有利于减少城市居民乱放烟花爆竹的行为,B错误。规则的改变应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D错误。故选C。@能力进阶近年来,各地因行人低头看手机导致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此回答7~8题。7.为减少“低头式”过马路的行为,我们呼吁行人 ( B )A.制定法律法规,维护交通安全B.自觉遵守规则,增强安全意识C.提高个人素养,尊重他人隐私D.坚持生命至上,提升驾驶技能8.为了对马路上的“低头族”进行约束和惩戒,一些城市开始探索地方立法。《厦门经济特区斑马线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行人不得在斑马线上坐卧、停留、嬉闹或浏览手持电子设备,违反规定,妨碍车辆合法通行的,处以警告或者50元罚款。这说明 ( C )A.对社会规则的遵守,他律比自律更加重要B.规则的制定就是为了限制人们出行的自由C.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则D.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规则都必须修订9.下列对漫画《见机行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 C )见机行事①为了方便可以不遵守规则②应该珍爱生命,谨防交通意外③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呆板④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也要自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教材素材改编)2025 年4月,我国多个电商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从“商家包邮”,到“7天无理由退货”,再到“仅退款”的全面取消,中国电商行业对规则的探索从未停止。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D )A.为了保障所有人的利益,需要经常修改规则B.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无需做任何改变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D.我们应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制定和完善规则二、非选择题11.(15分)近年来,全国外卖骑手交通事故频发,持续引发社会热议。 外卖骑手丁某沿非机动车道由东向西行驶至交叉路口时,在右转弯过程中,并没有驶入非机动车道,而是直接逆行驶入机动车道。由于丁某突然逆行闯入机动车道,导致在机动车道驾驶小型客车正常行使的蔡某来不及刹车,危急时刻丁某身子一斜“弃车保帅”,将车辆丢出,自己摔向一边才躲过一劫,仅腿部轻微受伤。事后,交警判定,当事人丁某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负事故全部责任。法律链接 第五十七条 驾驶非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应当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丁某的行为?(6分)①丁某规则意识不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②丁某法治意识淡薄,其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违法行为。③丁某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④丁某的行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威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2)外卖骑手屡屡上演“生死时速”的安全隐患很大,为了让此种场景不再出现,请你从规则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①国家:制定和完善关于外卖配送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外卖配送提供法律保障。②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③外卖平台:对现有的规则进行改进,实行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配送时间,加强对外卖骑手的交通规则知识培训。④外卖骑手:树立强烈的规则意识,增强自身的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每点3分,共9分,任答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