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第一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一、选择题@基础达标1.2025年春节前夕,DeepSeek横空出世,惊艳全世界,搅动全球AI圈。其受众范围广泛,学生在使用时直呼有“真人感”,借助网络它可以理解我们说的话,回答我们的问题。无论是写作业时遇到的难题,还是生活中不懂的知识,它都能帮我们解答。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C.丰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D.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据此回答2~4题。2.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新发展B.能够让古今不同时空的人直接对话C.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D.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3.漫画《致富新路》表明网络 ( )致富新路A.为彼此交往提供新空间 B.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4.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家公园法(草案二次审议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2 518人提出的9 147条意见。这一做法体现了 ( )A.网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捷渠道B.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网络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环节D.网络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5.下面是中学生马明在学习时看到的一幅漫画,以下能够作为该漫画标题的是 ( )A.网络推动文化发展,助力中华文化传遍世界B.网络是把“双刃剑”,丰富了日常生活C.网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让人民更有幸福感D.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网络投诉更便捷@能力进阶6.复旦大学课题组发布了《中老年人用网情况及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老年人使用网络的最主要用途是“观看视频”“阅读新闻、资讯、书籍”“听音乐和戏曲”和“社交聊天”,不少受访老年人会使用网络获取生活服务。这说明网络 ( )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让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让我们可以不再进行传统的人际交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近年来,文博产业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公众休闲游览的热门打卡地。与此同时,各地博物馆积极应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等技术,创新展览、互动形式,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网络改变世界,让生活更美好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③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④网络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校八年级同学准备出一期关于网络的黑板报,其中一个板块设计为“网络的积极作用”。如果请你丰富这一板块内容,以下观点可以板书的有 ( )①网络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②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③网络交往具有风险,我们需要增强防范意识④网络为学习、工作、交往等提供了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中学生小安的爸爸从事蔬菜种植,蔬菜只能在附近的集市销售。小安暑假回家,帮爸爸用手机建了一个微店,在网上推广和售卖蔬菜,一时间蔬菜的销量大增。材料说明了 ( )①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②互联网为商品交易拓展了新途径③互联网代替了传统经济经营模式④互联网为经济发展增强了新动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某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区域内闲置工厂设备,通过改造传统流水线、构建数字化车间,使企业可实时租用智能系统匹配的生产资源。同时搭建产学研数据共享平台,高校科研团队可直接获取企业一线的技术需求数据。这一机制使制造业研发成本下降24%,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37%。上述材料表明 ( )A.网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推动生产模式创新D.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二、非选择题11.(15分)网络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一: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原本是安静的小渔村。近年来,随着网络上“簪花围”的出圈而热闹起来,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如今的蟳埔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里有300多家簪花、旅拍店铺,70多家餐饮店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便利的服务,也成为蟳埔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4年国庆期间,在央视等多家媒体持续的传播和曝光下,蟳埔村又一次迎来客流高峰,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小渔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材料二:蟳埔村“出圈”也给泉州这座古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源源不断的游客,当地也深感在住宿接待能力、交通服务保障、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当地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探索一系列举措把握火爆机遇,守护“顶流小花”四季常红,让泉州成为“长红”城市,而非一时的“网红”,如专门发布了12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助推非遗旅游火爆。(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蟳埔村是如何实现持续“火爆”的。(6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让泉州这座古城“长红”而非一时的“网红”。(9分)第二课时 营造清朗空间一、选择题@基础达标网络生活中,各种信息五花八门,我们要学会筛选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网络。据此回答1~3题。1.小花学会上网后,不像有些同学那样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跟网友聊天上,她积极地寻找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优秀的公开课视频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启示我们 ( )①要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善于在网上学习②要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③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完善自我④在网络上放飞自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为避免出现右图中的情况,未成年人的正确做法有 ( )①学会“信息节食”,控制上网时间②提高媒介素养,加强网络治理③做到劳逸结合,拒绝使用网络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杜绝网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网络社交成为青少年交友的一种重要手段,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一些青少年因一味地沉迷于网络社交,发展到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以下举措能够帮助这些青少年调整状态的有 ( )①少年多自律,告诉自己网络社交应有限度不可沉迷②学校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交的利与弊③家长多管控,禁止自家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④媒体多宣传,提醒孩子时常关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一定隐患,如果用户数据被泄露或滥用,可能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青少年应 ( )①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②严格执法,杜绝潜在风险③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④明辨是非,提高媒介素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随着AI技术的发展,“文心一言”“豆包”等App纷纷亮相,为不少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越来越多的人利用AI技术,导致千篇一律的学术研究出现等。这体现的主要道理是 (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B.网上的内容多虚假,我们要远离网络C.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学习D.网络科技有利也有弊,要合理地利用@能力进阶6.有同学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大家彼此不认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对这种观点,你的认识是 ( )A.网络交往不受约束,应大力提倡网络交友B.网络交往让生活更加自由,无所谓对错C.网络交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拒绝网络D.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遵守道德和法律7.网信部门全力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13万余个账号,关闭下架2 000余个网站平台。此举有利于 ( )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②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网络空间③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避免违法犯罪④规范网络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谣言止于智者。漫画《网络谣言不可为》启示青少年 ( )①远离网络,不在网络上发表言论②坚决不触碰道德与法律的底线③加强网络监管,惩治谣言散布者,依法治理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升网络素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下列在网络上“晒”的行为合理的是 ( )A.将有“恶搞同学”功能的公众号分享给好友B.在朋友圈为邻居家的水果作宣传,夸大优点,掩盖缺点C.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朋友D.强制朋友点赞、转发关于投票或抽奖的信息10.“你们为国家做研究,我先免费寄一箱试试”“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遇到了就想出点力”……这是蜜橘商家得知买家肖同学买橘子是为做科研后的回复。肖同学把聊天记录发到校内论坛,网友们纷纷被蜜橘商家的善良和纯粹打动,大家纷纷下单“手动点赞”。由此可见 ( )①肖同学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②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作贡献③网络使生活更加便捷,但有利也有弊④肖同学的做法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15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材料一:随着AI技术的发展,利用AI造谣的现象愈发严重。2024年,某多频道网络传播机构的王某某,通过AI软件编造爆炸事故等大量谣言,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这些谣言配有看似真实的图片,极具迷惑性,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民众恐慌。经调查,王某某这么做是为了获取网民关注度和点赞量,实现流量变现。最终,王某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涉案机构被责令停业整改。材料二:如今,AI不仅能生成虚假文字信息,还能制作以假乱真的图片、视频。一些人利用AI技术合成明星的虚假绯闻视频,或者将普通人的形象合成到不良场景中进行恶搞、诋毁。这些AI造谣行为严重侵犯他人权益,扰乱社会秩序,也让公众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信任危机。(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AI造谣行为有哪些危害。(6分)(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AI生成信息?(9分)第三课 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第一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一、选择题@基础达标1.2025年春节前夕,DeepSeek横空出世,惊艳全世界,搅动全球AI圈。其受众范围广泛,学生在使用时直呼有“真人感”,借助网络它可以理解我们说的话,回答我们的问题。无论是写作业时遇到的难题,还是生活中不懂的知识,它都能帮我们解答。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 C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C.丰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D.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据此回答2~4题。2.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 C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新发展B.能够让古今不同时空的人直接对话C.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D.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3.漫画《致富新路》表明网络 ( D )致富新路A.为彼此交往提供新空间 B.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4.2024年12月25日至2025年1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国家公园法(草案二次审议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2 518人提出的9 147条意见。这一做法体现了 ( A )A.网络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便捷渠道B.网络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C.网络是促进政府依法行政的核心环节D.网络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5.下面是中学生马明在学习时看到的一幅漫画,以下能够作为该漫画标题的是 ( C )A.网络推动文化发展,助力中华文化传遍世界B.网络是把“双刃剑”,丰富了日常生活C.网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让人民更有幸福感D.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网络投诉更便捷【解析】漫画中“不见面政务服务”体现了网络对于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说明网络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让人民更有幸福感,C正确。“传遍世界”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A错误。题干没有体现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投诉更便捷,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能力进阶6.复旦大学课题组发布了《中老年人用网情况及网络素养调研报告》。数据显示,中老年人使用网络的最主要用途是“观看视频”“阅读新闻、资讯、书籍”“听音乐和戏曲”和“社交聊天”,不少受访老年人会使用网络获取生活服务。这说明网络 ( A )①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让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④让我们可以不再进行传统的人际交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近年来,文博产业持续升温,博物馆成为公众休闲游览的热门打卡地。与此同时,各地博物馆积极应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VR)、裸眼3D等技术,创新展览、互动形式,让观众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之美。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A )①网络改变世界,让生活更美好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③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④网络扩大了我们的交往领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校八年级同学准备出一期关于网络的黑板报,其中一个板块设计为“网络的积极作用”。如果请你丰富这一板块内容,以下观点可以板书的有 ( B )①网络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②网络让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③网络交往具有风险,我们需要增强防范意识④网络为学习、工作、交往等提供了便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中学生小安的爸爸从事蔬菜种植,蔬菜只能在附近的集市销售。小安暑假回家,帮爸爸用手机建了一个微店,在网上推广和售卖蔬菜,一时间蔬菜的销量大增。材料说明了 ( B )①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②互联网为商品交易拓展了新途径③互联网代替了传统经济经营模式④互联网为经济发展增强了新动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某市作为老工业基地,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区域内闲置工厂设备,通过改造传统流水线、构建数字化车间,使企业可实时租用智能系统匹配的生产资源。同时搭建产学研数据共享平台,高校科研团队可直接获取企业一线的技术需求数据。这一机制使制造业研发成本下降24%,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37%。上述材料表明 ( D )A.网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推动生产模式创新D.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并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解析】分析题干可知,题目讲的是老工业基地的转型过程及结果,D正确。“整合闲置设备”“实时租用生产资源”确实体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但这些仅为转型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无法全面概括题干中的“改造流水线”、产学研联动、“成本下降”等系统性成果,A不符合题意。材料全篇聚焦制造业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未涉及民主政治,B不符合题意。“改造传统流水线”“构建数字化车间”属于生产模式创新,但题干同时强调研发成本下降、新产品上市周期缩短等经济发展结果,C项仅描述手段而未涵盖最终目标,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11.(15分)网络与文旅的深度融合,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一:福建省泉州市蟳埔村原本是安静的小渔村。近年来,随着网络上“簪花围”的出圈而热闹起来,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慕名前来“打卡”。如今的蟳埔村,文旅产业蓬勃发展。这里有300多家簪花、旅拍店铺,70多家餐饮店铺,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便利的服务,也成为蟳埔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24年国庆期间,在央视等多家媒体持续的传播和曝光下,蟳埔村又一次迎来客流高峰,让人们感受到这座小渔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材料二:蟳埔村“出圈”也给泉州这座古城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源源不断的游客,当地也深感在住宿接待能力、交通服务保障、餐饮服务等方面的不足。当地政府部门也在积极探索一系列举措把握火爆机遇,守护“顶流小花”四季常红,让泉州成为“长红”城市,而非一时的“网红”,如专门发布了12条非遗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助推非遗旅游火爆。(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蟳埔村是如何实现持续“火爆”的。(6分)①借助网络便利,突破时空限制,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打卡”。②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文化底蕴。③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每点2分,共6分)(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让泉州这座古城“长红”而非一时的“网红”。(9分)①优化各方面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配置,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②交通部门加强地区联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秩序,让游客出行舒心。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接待压力。④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沉浸式非遗研学项目,提高吸引力。(每点3分,共9分,任答三点即可)第二课时 营造清朗空间一、选择题@基础达标网络生活中,各种信息五花八门,我们要学会筛选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网络。据此回答1~3题。1.小花学会上网后,不像有些同学那样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跟网友聊天上,她积极地寻找清华、北大、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优秀的公开课视频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启示我们 ( B )①要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善于在网上学习②要遵守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③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完善自我④在网络上放飞自我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为避免出现右图中的情况,未成年人的正确做法有 ( B )①学会“信息节食”,控制上网时间②提高媒介素养,加强网络治理③做到劳逸结合,拒绝使用网络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杜绝网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网络社交成为青少年交友的一种重要手段,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一些青少年因一味地沉迷于网络社交,发展到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以下举措能够帮助这些青少年调整状态的有 ( B )①少年多自律,告诉自己网络社交应有限度不可沉迷②学校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交的利与弊③家长多管控,禁止自家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④媒体多宣传,提醒孩子时常关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分析题文可知,由于网络的普及,一些青少年因一味地沉迷于网络社交,发展到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状态,因此需要少年多自律,告诉自己网络社交应有限度不可沉迷;学校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交的利与弊;媒体多宣传,提醒孩子时常关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①②④正确。“禁止自家孩子使用网络社交工具”的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③错误。故选B。4.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存在一定隐患,如果用户数据被泄露或滥用,可能会给个人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青少年应 ( B )①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②严格执法,杜绝潜在风险③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④明辨是非,提高媒介素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据安全问题,青少年应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明辨是非,提高媒介素养,①④正确。青少年没有执法权,不能严格执法,且“杜绝”说法绝对,②错误。远离人工智能不现实,我们应该合理使用人工智能,③错误。故选B。5.随着AI技术的发展,“文心一言”“豆包”等App纷纷亮相,为不少学术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越来越多的人利用AI技术,导致千篇一律的学术研究出现等。这体现的主要道理是 ( D )A.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B.网上的内容多虚假,我们要远离网络C.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学习D.网络科技有利也有弊,要合理地利用@能力进阶6.有同学认为,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大家彼此不认识,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对这种观点,你的认识是 ( D )A.网络交往不受约束,应大力提倡网络交友B.网络交往让生活更加自由,无所谓对错C.网络交往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要拒绝网络D.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我们应遵守道德和法律7.网信部门全力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13万余个账号,关闭下架2 000余个网站平台。此举有利于 ( C )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②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网络空间③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避免违法犯罪④规范网络秩序,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谣言止于智者。漫画《网络谣言不可为》启示青少年 ( C )①远离网络,不在网络上发表言论②坚决不触碰道德与法律的底线③加强网络监管,惩治谣言散布者,依法治理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升网络素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9.《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下列在网络上“晒”的行为合理的是 ( C )A.将有“恶搞同学”功能的公众号分享给好友B.在朋友圈为邻居家的水果作宣传,夸大优点,掩盖缺点C.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朋友D.强制朋友点赞、转发关于投票或抽奖的信息【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通过网络公益众筹平台献爱心,帮助有困难的朋友体现了传播网络正能量,C正确。将有“恶搞同学”功能的公众号分享给好友,没有做到尊重他人,是没有合理利用网络的表现,A错误。在朋友圈为邻居家的水果作宣传,夸大优点,掩盖缺点的做法是不诚信的表现,没有合理利用网络,B错误。强制朋友点赞、转发关于投票或抽奖的信息的做法是没有尊重他人,没有合理利用网络的表现,D错误。故选C。10.“你们为国家做研究,我先免费寄一箱试试”“帮不了国家什么大忙,遇到了就想出点力”……这是蜜橘商家得知买家肖同学买橘子是为做科研后的回复。肖同学把聊天记录发到校内论坛,网友们纷纷被蜜橘商家的善良和纯粹打动,大家纷纷下单“手动点赞”。由此可见 ( B )①肖同学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②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作贡献③网络使生活更加便捷,但有利也有弊④肖同学的做法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11.(15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来惊喜和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风险隐患。材料一:随着AI技术的发展,利用AI造谣的现象愈发严重。2024年,某多频道网络传播机构的王某某,通过AI软件编造爆炸事故等大量谣言,发布在网络平台上。这些谣言配有看似真实的图片,极具迷惑性,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民众恐慌。经调查,王某某这么做是为了获取网民关注度和点赞量,实现流量变现。最终,王某某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5日,涉案机构被责令停业整改。材料二:如今,AI不仅能生成虚假文字信息,还能制作以假乱真的图片、视频。一些人利用AI技术合成明星的虚假绯闻视频,或者将普通人的形象合成到不良场景中进行恶搞、诋毁。这些AI造谣行为严重侵犯他人权益,扰乱社会秩序,也让公众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信任危机。(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AI造谣行为有哪些危害。(6分)①侵犯他人权益。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等合法权益,损害他人声誉。②扰乱社会秩序。传播不实信息,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网络生态,破坏网络信任环境,使公众因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产生信任危机。③阻碍互联网健康发展。影响AI技术的正常应用和推广。(每点2分,共6分)(2)作为青少年,我们应如何面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AI生成信息?(9分)①增强法治意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AI造谣的违法性,自己不参与AI造谣,遇到AI造谣及时举报。②提升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学会筛选和利用有益的AI信息,不传播未经证实的AI生成谣言;提高辨别能力,学习AI知识和网络信息辨别技巧,不盲目相信AI生成的信息,对可疑信息保持警惕。③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每点3分,共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