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昌新民外语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一. 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所选选项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2分,共36分)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以下诗句或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地缘关系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C.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D.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地缘关系2.暑假里,中学生小赣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7 月 16 日 晴 今天到科技馆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这种经历有助于( )①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获得社会的物质支持③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④快速提高学习成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央视期特别节目《迷途少年》中介绍了很多网瘾少年,他们中有很多也曾树立远大理想,也曾努力奋进,可是他们最终因沉迷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难以自拔。他们要想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就要( )①在无人监督时,学会约束、管理自己 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上网③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培养健康的兴趣 ④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理智拒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4.如下图示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研学活动路线图:第一站:感受科技发展魅力——南昌VR 产业园第二站:探寻传统文化奥秘——景德镇陶瓷文化第三站:领略绿色发展之美——上饶婺源石门村以下主题能够全面概括本次研学活动的是( )A.创新引领发展,科技改变未来 B.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C.践行低碳环保,建设美丽中国 D.关心社会发展,增强实践能力5.从古代的鸿雁传书、烽火传信,到今天的短信、微信、视频通话,这不仅加速了信息传递, 还实现了千里之外的实时聊天。这一变化体现了(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实现无障碍交流③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④网上交友比现实交友更值得我们信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 年以来,南昌的美景美食和各大商业综合体在网上受到关注,持续高涨的热度让南昌 一跃成为新晋“网红城市”。据统计,2023 年南昌共接待游客 1.9 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977.79 亿元,增长 41.3% 。这说明网络( )A.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B.节约生活成本,提高工作效率C.激发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D.助力科技创新,加速资源共享7.围绕网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奶奶:孩子们回家后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脑,网络彻底把孩子从大人身边夺走了。 爸爸: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上述对话表明,网络( )A.让生活更美好 B.淡薄了人际关系C.是一把双刃剑 D.提高了学习效率8.网络交往超越了时间与空间。在网上,我们也许会与一位教授下象棋、交朋友,或许还会与外国友人亲切交流中国美食等。可见,网络可以( )①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②实现自己的理想③丰富我们的交往方式,促进人际交往 ④突破交往的一切限制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小文常常利用体息时间为社区的居民服务。小文这样做( )①可以进一步了解社会,增进关爱社会的情感 ②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③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到网络带来的益处。这些益处主要有( )①网上求教 ②获取信息 ③休闲娱乐 ④结交好友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11.下边漫画提醒青少年要( )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B.防止沉迷网络,有益身心健康C.完善相关法规,依法维护权益D.加强网络监管,打击侵权行为12.根据下列对话,你给两位同学的建议是( )①自觉上交手机,彻底远离网络生活 ②辨别网络谣言,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③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④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我们中学生要积极了解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下列方式中恰当的是( )①周末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使用手机 ②陪妈妈到菜市场买菜③玩自己最喜欢的网络游戏 ④志愿到科技馆做“小小解说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置身于社会之中,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 )①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②更加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③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④加大力度打击社会生活中的“假、丑、恶”现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我们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说明( )A.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 B.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16.社会生活是发展变化的。下列内容中能体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的是( )。①我家从农村撤进了县城,住进了楼房②父亲以前上下班是骑自行车,现在开轿车上下班③春天到了,树叶开始发芽,冰雪开始融化④只要鼠标一点,信息即刻到达17.为了让自己拥有一段精彩而有意义、有价值的学生生活,我们应这样利用网络优势:( )①有事无事上网聊天②网络只是生活的补充,一种交流工具③上网时有明确的目的不在无聊的信息上浪费精力④不被网上的“花花草草”所吸引,做到“信息节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18.央视期特别节目《迷途少年》中介绍了很多网瘾少年,他们中有很多也曾树立远大理想,也曾努力奋进,可是他们最终因沉迷网络游戏,迷失了自我,难以自拔。他们要想抵制网络游戏的诱惑,就要( )①在无人监督时,学会约束、管理自己 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上网③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培养健康的兴趣 ④客观分析不良诱惑的危害,理智拒绝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 简要回答(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每小题12分,共24分)19.投身于社会实践的过程,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感受生活】跟着小江某一周六的安排,感受丰富的社会生活。小江某一周六的安排早上 6 :30 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上午 8 :20 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上午 9 :15 和邻居去图书馆看书学习下午 3 :15 和同学一起去敬老院做义工晚上 7 :00 和爸爸在家收看新闻并交流看法(1)结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4分)【学习模范】小江和爸爸在收看新闻的过程中了解到: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于 4 月 18 日在江西九江举办。江西 9 人上榜,其中有10年热心公益、为他人打开心灵之窗的心理咨询师陈燕燕,有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儿童 的 80岁老党员毛炳英,有探索电商新路径、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村支书谭新萍……小江对爸爸说:“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2)请你从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角度,谈谈小江应当如何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8分)20.理性对待网络,做网络生活的主人。材料一:如今,网络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应用到各种场景中。利用网络开展多项公益活动 ①将网络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 ②两会期间,网民通过网络就教育、医疗、住房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 ③(1)上述材料分别体现了网络具有哪些积极影响?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6)材料二:人工智能技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面临 一些问题和挑战。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人脸、虚拟社交账户, 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2)结合材料和漫画,谈谈网络可能带来的危害(6分)三、探究与实践(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与实践。21题12分,22题8分,共20分)21.2024 年 1 月 1 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 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为进一步了解该条例,某中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兴趣小组准备完成 一份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调查报告,请你参与其中。【前期准备】调查目的:掌握未成年人利用网络的情况,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调查对象:本校八年级学生、家长代表、网吧经营者。调查方法: 。(1)请你为本次调查活动选用两种合适的调查方法。(2分)【结果反馈】调查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八年级学生暑假期间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调查项目 所占比例每周上网 15 小时以上 72%查阅学习资料完成作业 22%看电影、听音乐 32%玩游戏 82%与同学、网友聊天 56%(2)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4分)(3)面对众多网络信息,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6分)22.在社会舞台上,在不同的社会关系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份。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身份。请在下表中填写自己现在所处的四种社会关系,并说出这些关系中自己的身份是什么?(8分)所处社会关系对应身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