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综合评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过去,人们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如今,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无人机植保设备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一变化说明( )A.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我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C.我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 D.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小李走进栟茶古镇欣赏璀璨的夜景;来到全国首个智慧纺纱工厂,体验传统纺织焕新升级;参加社区庆祝国庆活动,还观看了人民解放军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视频……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让小李感受到( )①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②我们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公共生活需要我们积极参与 ④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活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从古代的“同砚”“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古代对同乡也有“乡党”“乡亲”“同里”等称呼。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分别基于( )①法律关系 ②血缘关系 ③业缘关系 ④地缘关系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对于中学生而言,我们的衣食住行需要父母提供,学习需要老师帮助,生命需要医生的守护,安全需要警察的保障……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人为我利成长,成才之后为人人B.个人社会紧相连,社会课堂助成长C.我是社会中一员,享受帮助理当然D.社会关系很简单,人人身份都相同5.“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句公益广告语告诉人们( )A.每个人都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B.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C.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D.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6.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学习行为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以下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有( )①小明在学校里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和同学 ②小红参加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了解环保知识和提高社会责任感 ③小刚通过观看法治节目,知道了违法犯罪的后果 ④小丽只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对班级和社会活动漠不关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如今,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精细,新技术新事物层出不穷,这启示我们( )A.学习变得不再重要,只需顺应潮流即可B.应持续不断地学习,促进自我发展C.竞争压力减小,更容易获得成功D.无须再进行社会化,自己发展就好8.教材开发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古语启示我们要( )A.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B.胜任社会角色C.掌握学习方法 D.培养批判精神9.2024年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真正使学生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 )①应积极融入社会,服务和奉献社会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塑造完美无缺的人格 ③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 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年12月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小辰所在的班级组织了维护交通秩序志愿者活动,以下组织流程最合理的有( )①执行活动方案,倾力奉献社会 ②拟定活动主题,制订活动计划 ③撰写活动心得,表达活动感悟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11.下面是洋洋和妈妈的对话,下列选项能够全面反映对话内容的是( )洋洋:我可以利用手机“云游”线上博物馆,在家穿越古今,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妈妈:我通过医院官方网站,完成了线上预约体检,解决了来回奔波的烦恼。A.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B.网络打破了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D.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12.对漫画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拓展文化交流的内容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D.网络提升经济发展水平13.扫码点餐成为餐饮业的一种常见做法,但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生日、性别、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存在被过度收集和泄露的风险。对此,消费者的正确态度是( )A.数字化服务是大势所趋,应该无条件配合B.法律严格保护隐私权,无须担心信息泄露C.这些信息对生活影响不大,不用过于敏感D.技术虽便利生活,但要增强信息保护意识14.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同时也存在潜在风险。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可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有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人工智能技术可生成虚假照片、视频等,助长网络欺诈等不法行为。我们应( )①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维护网络安全 ③辩证看待,提高媒介素养 ④顺其自然,推动网络进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24年5月25日是中国互联网协会发起的“互联网公益日”。如今,社会上涌现出许多网络公益活动,如“帮农义卖”“关爱留守儿童计划”等。这启示我们( )①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要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 ②要让网络成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全部 ③要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④要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14分)【关注社会,亲近社会】某校不断探索课程育人新视角,依托基地研学,不断探索“学科+”课程,突出实践育人,践行立德树人。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红色文化、浓厚的人文底蕴,开发出“体验果品之乡农耕文化”“追寻党的足迹红色之旅”“感受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等“学科+主题研学”课程,将校内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当地红色文化相融、劳动教育课程与当地果蔬企业相联、美育课程与民间工匠艺人对接,让学生走出去,拓展学习视野,将德智体美劳落实到实践育人全过程,真正做到了“最好的课堂在路上,行走的课程更精彩”。(1)“学科+”课程的探索对学生会产生哪些影响 (6分) 某校开展以“体验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八年级(1)班同学们积极参与,在农事体验中收获了金灿灿的稻谷……在本次研学活动的总结会上,班长向同学们发出倡议:“中学生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如何响应班长的倡议提出建议。(8分)17.(19分)【认识社会,做合格的社会成员】材料一 以下是两位同学的观点:(1)你赞同谁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10分)材料二 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德参与网络生活的片段。片段一 片段二 片段三 小德关注了区人民医院公众号,直接在手机上帮妈妈查看检查报告,免去了来回奔波。又在外卖平台为家人点了餐,外卖员很快就送到家中。 小德在学校论坛发现同学小治发布了大量丑化自己的照片,还出言辱骂自己。小德很气愤,准备报复,但转念一想还是选择与小治私聊这么做的缘由。 小德打开区人民政府官网,熟练地点开“调查征集”栏目,发现了自己关注的话题后,留言提出了 建议。(2)请你分别写出上述片段体现的“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的观点。(9分)18.(22分)【互联时代,赋能成长】 2025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1周年。三十多年间,互联网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浪潮,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此,某中学八年级(5)班开展了“互联时代,赋能成长”主题班会活动。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其中,我国新增网民742万人,10-19岁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0%。中学学生利用网络的利与弊,许多专家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1)专家说,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2024年9月9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云南省活动在德宏州瑞丽市启动,9月9日至15日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开展。2024年网安周,云南省聚焦“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以群众喜闻乐见又具有云南特色的方式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形成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2)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维护网络安全、享受网络生活。(8分)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打开视频应用软件,上翻下滑间,几个钟头就过去了。因为应用软件所推送的,都是你感兴趣的内容,让你拿得起放不下。这是应用软件背后的“算法”在起作用。算法收集用户的信息偏好、社交关系以及数据,为用户私人定制信息系统。不透明的算法将世界分割成了一个个“信息茧房”,不仅限制了个人视野,降低了独立思考和自我纠偏的能力,也在不同群体、代际间竖起了高墙。(3)为防止人们被束缚在“信息茧房”中,请你从社会和国家角度提出建议。(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5DBDBD 5---10ABACB 11---15CBD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1)①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②增强劳动观念,培养爱国情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阔眼界,学会交往,提高实践能力。③有利于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健康成长;等等。(6分)(2)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8分)17.(1)答:我赞同小敏的观点。(2分)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④我们的衣食住用行、学习和娱乐等方方面面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⑤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8分)(2)片段一: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3分)片段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3分)片段三: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3分)18.(1)①网络深刻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让青少年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促进了人际交往;等等。②但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欺凌和网络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答案具有一定开放性,从利和弊两方面作答,符合实际即可,6分)(2)①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学会选择网络信息,学会“信息节食”。③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④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⑤传播网络正能量。(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共8分)(3)(示例)①社会:全社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互联网企业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等。②国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等等。(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