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综合评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综合评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综合评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交通道路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这告诉我们( )
警示图标
A.公民的规则意识偏低 B.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遵守规则主要靠警示 D.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2.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状态。下列行为中属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有( )
①帮助班主任筹备家长会 ②在指定区域停放共享单车 ③定期收拾好自己的房间 ④提醒行人不要翻越道路护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济南)下面文明行为公约的内容,旨在倡议大家( )
◎不得在地铁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不得在公交车上躺卧或踩踏椅子 ◎不得在文物古迹上涂刻
A.善于改进规则,赢得他人尊重
B.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C.越过自由边界,享受合法权利
D.学会彼此欣赏,积极融入社会
4.自2024年11月1日起,在我国铁路客运领域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旅客不再需要打印铁路车票(纸质报销凭证),出行和报销更便利。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 )
A.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必须立即废除
B.由于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随意调整
C.原有规则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调整和改进
D.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5.小鹏平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常常不经允许就拿同学的学习用具,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还小动作不断。针对小鹏的行为,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小宇:这些都是小事,没必要太在意 ②小航: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小芳: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小峰: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会受到法律处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文明有礼”主题演讲活动。下列符合演讲内容的有( )
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③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④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菜市场里,一位摊主大声叫住即将离开的顾客,“您扫码多给了一元钱!我退给您!”面对顾客的赞赏,她说:“虽是小本生意,但绝不能占便宜。不是自己的,一分也不该拿。”该摊主值得我们学习的主要道德品质是( )
A.无私奉献 B.友善待人 C.诚实守信 D.以礼待人
8.某校将开展以“践行诚信,做诚信的中学生”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下属于“我们怎么做”这一内容的有(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 ③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④珍惜诚信记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送餐女孩因自己不小心摔倒,把饭盒摔坏了,含泪道歉,主动要求给予顾客赔偿。顾客被女孩的真诚打动,拒绝赔偿,还给女孩五星好评。该事件对我们的启发有( )
①换位思考,包容无心之失 ②心存善意,理解他人难处 ③学会欣赏,学习他人长处 ④宽容待人,建立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 )
A.追随他人主张,放弃自我 B.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C.学会宽容、理解和体谅别人 D.平等待人,欣赏他人
11.2024年12月3日,某市人民法院邀请该市某中学40余名师生参加一起寻衅滋事案件庭审观摩活动,“沉浸式”接受法治教育,感受法律的威严。这一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 ②表明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④能够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小君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板却拒绝支付医药费用。虽然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诉讼费用,但小君一定要为爸爸讨回公道。这时他应该懂得( )
A.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B.采用行政诉讼解决纠纷
C.通过法律援助的途径维权 D.通过刑事诉讼进行维权
13.张某在商场里买到劣质商品,与商场协商未果后,张某向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经消费者协会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①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 ②要依法办事,遵守法律 ③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解决 ④法律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针对下面漫画中的侵权现象,以下建议,你不赞同的是( )
A.要敢于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向所在的居民委员会起诉
C.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15.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小路网购时买到假货,利用合法手段维护了权益 ②小华在宪法日利用课余时间上街宣传宪法知识 ③小雪买了过期饮料后直接到商店里大吵大闹 ④小杰被高年级同学欺负,找朋友去殴打该同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4分)【增强规则意识 自觉遵守规则】
  闯红灯是某些人的陋习,是漠视人身安全和交通法规的表现;某些行人过马路不走斑马线,心存侥幸翻越交通防护栏,不但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1)闯红灯、翻越交通防护栏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危险的行为。请指出行人闯红灯、翻越交通防护栏的危害。(6分)
  八年级学生小明在上学途中发现某路段经常拥堵,遇到下雨时更是堵得水泄不通。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导致拥堵的原因有:一是道路两旁私家车经常乱停乱放,无视禁止乱停乱放标志;二是很多行人无视交通规则,不走人行通道,马路中间随意乱窜;三是很多小商贩占用人行道摆摊。
(2)小明想就“公民自觉遵守规则”这一话题发出倡议,你认为小明的倡议应该有哪些要点 (8分)
17.(17分)【维护秩序靠规则 自觉遵守规则】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那么,有了社会规则能否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呢 围绕这个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1)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8分)
  “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某校针对本校八年级3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欺骗过 家长的 曾未能准时 参加活动的 抄袭过 作业的 有过不守承 诺行为的 曾编造借口 不做课间操的
150人 45人 50人 60人 30人
(2)为了建设“诚信校园”,请你结合上述调查结果从三个不同主体角度写出建议。(9分)
18.(24分)【德法并进,与法同行】
  张某与王某因货款给付等琐事产生纠纷,王某在网络平台发布短视频,称张某经营的店铺销售假货,并附有侮辱性言论,被邻里乡亲、网友大量点击浏览。张某于2024年11月将王某起诉至当地人民法院,请求人民法院判令王某立即停止名誉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5 000元。诉讼过程中,王某删除了该视频。最终,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王某公开发布道歉视频,同时置顶公示 7日,并驳回了原告张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1)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得到怎样的启示 (6分)
在青少年绘画比赛中,12岁的小华获奖了。一家杂志社来信说他们计划发一期青少年作品专刊希望小华能够提供一些作品。小华非常高兴,给杂志社寄去了几幅作品,可作品自寄出后就没了回音。后来,小华的爸爸无意间在杂志社的期刊上发现了小华的作品,但是未署名。他们感觉非常生气。
(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请你给他出谋划策,帮其维护合法权益。
(8分)
  某校开展了“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主题活动。其间,学校邀请科学家和法律专家来到学校为同学们开展讲座。科学家介绍道:“人工智能带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有可能触犯法律,我时常警觉自己不要犯法,包括我们同行交流的时候也都会相互提醒……”
人工智能法律专家说:“人工智能可能会侵犯人身安全权、肖像权、名誉权。现在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还没有完善,但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逐渐修改完善相关法律规定。”
(3)听了两位专家的介绍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请你从“自律与他律”的角度,结合材料完成一份100字左右的发言稿。(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
1---5DCBCC 6---10DCDBC 11---15BCCB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①危害自身安全,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自己受伤甚至失去生命。②破坏交通秩序,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正常通行,降低道路通行效率,容易引发交通堵塞。③影响城市形象,这种不文明行为不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改善。(6分)
(2)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②遵守规则,需要他律与自律。③遵守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将规则作为自己的行动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要用恰当的方法,提醒、劝导、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营造遵规守纪、崇德守法的良好氛围。④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对于不合理的规则或发现的交通问题,通过合法途径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使规则更加合理。(8分)
17.(1)两位同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2分)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良好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制定一系列社会规则,需要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还需要广大公民自觉遵守规则,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6分)
(2)①学校:对不诚信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开展诚信宣传系列活动,如班会、演讲比赛等。②家庭:父母以身作则,成为子女诚信的榜样。③学生:增强诚信意识;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对人守信,对事负责;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遵守承诺;遵纪守法。(9分)
18.(1)①解决问题靠法。当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特别是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②在使用网络时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6分)
(2)①遇事找法。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主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3分)②解决问题靠法。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3分)③小华应该让家人咨询关于著作被侵权应如何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协商或诉讼等途径维护合法权益。(2分)
(3)①遵守社会规则,离不开自我约束,即自律。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时候要严守法律红线,规范使用,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②遵守社会规则还需要他律,即监督、提醒、惩戒等外在约束。在人工智能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侵犯肖像权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对使用人工智能的行为加以约束,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