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综合评价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①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②自由是受到法律和规范制约的 ③自由就是不受约束,随心所欲 ④自由是完全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行为中属于珍视自由的表现的有( )①红红在老师讲课时遵规守纪,自习课时交头接耳 ②爸爸尊重小晨的选择,支持他跳喜欢的街舞 ③小华所在的小区的业主都自觉遵守小区停车公约 ④过马路时,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以下案例组织同学们学习。请你判断,这节课的主题是( )国际会议中圆桌会议方式校运会分性别设置比赛公交车上的爱心座椅A.反对特权 B.践行平等 C.以礼待人 D.珍视自由4.在主题活动中,小轩搜集到以下资料:◇2024年全国两会上,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亮相全国人大会议。 ◇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围绕盲人就业、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积极为残疾人群体发声。对以上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体现平等待人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②只有人大代表可以维护特殊群体的合法利益 ③消除了对特殊群体的漠视与歧视 ④折射出践行平等需要平等对待公民的权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漫画《高人一等》给我们的警示是( )高人一等A.践行平等,反对特权 B.换位思考,与人为善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信守承诺,勇担过错6.人们总是渴望公平的阳光普照,但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要把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变为现实,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这要求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正视社会现实,学会忍气吞声 ②严格执法,依法制裁不公平行为 ③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④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小琳是学校学生会的卫生检查员,她在检查本班卫生状况的时候,发现地上有垃圾,就依照规定扣了班级的分。她所在班级因此失去了卫生流动红旗。对于小琳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明她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B.面对利益冲突她能坚守公平立场C.她的做法不利于维护班级的利益D.她采用合理方法谋求了绝对公平8.“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人人有责。我们青少年应该( )A.公正司法,守护正义 B.依法制裁违法犯罪分子C.奋不顾身地见义勇为 D.讲究策略,见义智为9.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参与欠薪治理,起诉1 082人,追索欠薪3.8亿元。对权益受损但因经济困难或法律知识欠缺,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支持提起民事诉讼7.7万件。从中我们体会到正义的要求是( )A.依法保障人们的一切权利,以夯实正义的基础B.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保障其有尊严地生活C.人们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D.人们依法惩处违法者,使受害者得到救济10.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下列行为属于对自己负责任的是( )A.通宵玩网络游戏 B.期中考试作弊C.借口受伤逃避体育课 D.乘电动自行车时戴好头盔11.青岛市社区老民警马怀龙每天都随身携带着社区孤寡老人主动交给他的46把钥匙,遇事只要打个电话,他二话不说就去帮忙,满腔热忱为辖区群众服务。从中我们体会到( )A.承担责任付出的代价远远大于回报B.承担责任须无时无刻地关爱他人C.敢于承担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温暖D.我们每一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12.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如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独居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服务社会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 ③我们要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参加公益活动 ④承担社会责任,提升我们的道德境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在社会课堂中成长。以下句子意思与此相一致的是( )A.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4.在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助残“阳光行动”中,各级团委组织广大共青团员围绕日常照料、支教助学、爱心捐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团旗映照下的广大共青团员( )①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②以实际行动贡献青春力量 ③展示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④彰显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某班拟定了一期有关“奉献社会”的主题板报,小刘收集到以下素材。你认为可采用的有( )①小广参加校园义卖活动,出售自己的手工作品 ②小西利用假期去看望爷爷奶奶,陪老人聊天 ③小南利用节假日在红色景点做义务讲解员 ④小宁因经常给同学讲数学题而受到老师表扬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16分)【追求自由平等 创造美好生活】 某校开展以“追求自由平等、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活动。【把平等写入法律文本】 同学们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比了其中某条修订前后的变化。修订前 修订后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体育活动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 国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作出以上修订的依据。(10分)【让自由平等精神融入生活】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拥有平等的人格尊严,享有平等的权利,具有平等的发展机会。(2)请你从自由、平等中任选一项,说说你准备如何践行。(6分)17.(14分)【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柳沟乡发生6.2级地震。天灾无情,但人间有爱,震后那些感人瞬间,每个画面都让人泪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画面一 “奉献也是一种幸福。”处在震中的卡女士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把经营的店铺打开供60余个市民避震取暖,卡女士还给市民倒茶水驱寒。画面二 “今天牛肉面免费!”马占国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某面馆的负责人,只要是受灾群众、消防人员、志愿者等救援人员进入面馆,马占国都谢绝他们付饭钱。(1)结合两个画面信息,谈谈对卡女士所说的“奉献也是一种幸福”的理解。(6分)(2)奉献社会我践行。青少年的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服务和奉献社会 (8分)18.(25分)【预防校园欺凌,护苗健康成长】2025年3月,在第30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厦门市某中学邀请街道派出所张警官入校开展了“预防校园欺凌,护苗健康成长”专题讲座,讲座通过以下活动展开:【聚焦困境】 近年来,校园欺凌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张警官用下表向同学们介绍了校园欺凌行为的主要形式: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定调查欺凌 行为 散布 谣言 恶作 剧 孤立 排挤 起外 号 毁坏 财物 脏话 辱骂 拳打 脚踢调查 占比 31% 35% 38% 15% 32% 66% 98%(1)依据材料,说一说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被欺凌者的哪些权利。(6分)【法律讲堂】 张警官在讲座过程中为大家出示了以下法律条文:(2)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请你对校园欺凌者的行为进行分析。(9分)【应对策略】 张警官在讲座的最后告诉同学们: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将校园欺凌等行为正式纳入法律,为“少年的你”撑好法律“保护伞”;当面对校园欺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勇敢地说“不”!(3)请运用“维护公平正义”的相关知识,对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和旁观者提出建议。(10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1--5ACBBA 6---10DBDBD 11---15CBD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现了平等原则。“国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体现了权利平等;“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关照,从而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10分)(2)(示例一)选择自由: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答出三点即可,6分)(示例二)选择平等: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答出三点即可,6分)评分说明:如果没有进行选择,“珍视自由”和“践行平等”都进行了解答,则以写在前面的作为赋分的依据。17.(1)①奉献社会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道德境界不断提升。②奉献社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6分)(2)①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②追求进步,主动向团组织靠拢。③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④勇于担当时代责任。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才、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8分)18.(1)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人格尊严权、财产权、名誉权、人身自由。(6分)(2)校园欺凌者的行为是违法的。理由可供参考的答案角度:①权利的角度:法律保护公民的人身权;校园欺凌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是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公平正义的角度:公平要求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保证个人的合法权益;正义要求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校园欺凌者的行为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是对被欺凌者不公平的、非正义的行为。(从以上任意角度回答均可得分,9分)(3)受害者:①面对校园欺凌等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不能忍气吞声,要勇敢地对校园欺凌行为说“不”。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例如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解决。③当侵害发生后,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国家的法律救济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6分)旁观者:①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敢于制止。②我们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寻求他人的帮助。(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