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九龙坡区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6届高三(上)9月月考(一)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舟山群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群岛,由上千个岛屿组成。舟山群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山地是浙东天台山脉向东海延伸的余脉。舟山群岛水资源短缺,长期以来当地居民和政府都在积极寻找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图为舟山群岛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小题。
1.舟山群岛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B、降水总量较小C、河流短小D、降水分布不均
2.为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舟山群岛最合理有效的措施是( )
A、大量开采地下水B、植树涵养水源C、从宁波引水D、人工降雨
湖水的冻结和融化时间称为湖冰物候。图为中亚四个湖泊多年平均湖冰物候图(图中以1月1日为第1天,1月2日为第2天,以此类推)。据此完成3~4小题。
3.多年平均来看,每年开始冻结最晚的是( )
A、巴尔喀什湖B、阿拉湖C、卡拉库尔湖D、斋桑泊
4.关于四个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卡拉库尔湖消融期主要补给为雨水B、巴尔喀什湖封冻期水位逐渐上升
C、斋桑泊消融过程中蒸发量逐渐下降D、阿拉湖冻结过程中盐度逐渐升高
如图示意陇东某黄土塬上无灌溉苜蓿地2024年7月29日至8月5日每15分钟分层土壤含水量变化。据此完成5~6小题。
5.7月29日至8月5日发生明显降水的天数为( )
A、1天B、2天C、3天D、4天
6.8月1日80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蒸发减弱B、地下水水位上升
C、植物蒸腾减弱D、前一日降水下渗
我国东北地区某河发源于火山口湖泊,冬季湖泊封冻后便无水体溢出。该河全长78.6km,总落差1667m,瀑布多,含沙量少,冬季不冻。流域内平均海拔1034m,森林茂密,玄武岩地层广布。表为“该河月平均径流量统计表”。完成7~8小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径流量(m /s) 4.21 4.31 4.15 4.44 4.91 5.39 8.08 6.39 5.35 5.24 4.53 4.48
7.该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雨水B、积雪融水C、地下水D、湖泊水
8.该河冬季不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补给类型②河流落差③河水深浅④植被覆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美国大盐湖(图1)平均深度约4.3米,湖中只有卤虫等少数耐盐物种。研究表明,120‰~160‰的盐度可使大盐湖中卤虫种群维持较高的密度。20世纪初,湖上修建了一座跨湖木制铁路桥。该桥在1959年被一条新建的与其平行的砂石路基铁路取代。砂石路基将大盐湖分为北湾和南湾,并催生了两湾的特色产业——北湾的盐业和南湾的卤虫捕捞业。2013年,砂石路基仅有的两处4.6米宽的涵洞因老化被永久封闭。2016年,路基又被挖开一个55米宽的“新缺口”,并修建了桥梁和一道高度可调整的水下石坝(图2)。据此完成9~11小题。
9.1959年修建砂石路基铁路取代木制铁路桥,其主要目的是( )
①降低维护成本②提高铁路运力③缩短运输距离④促进航运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2016年挖开新缺口对大盐湖产生的影响是( )
A、增加入湖地表径流B、缩小南北湾之间水位差
C、增加北湾湖水盐度D、减小南湾湖床出露面积
11.截至2023年,因该区域连年干旱,水下石坝较修建时被加高了近3米。推测加高石坝的主要目的是( )
A、便于引水灌溉B、降低北湾采盐成本
C、限制船舶通行D、保护南湾生态系统
叠层石发育于滨海区域,它是以蓝细菌为主的原核生物通过生长和代谢活动黏结沉积矿物颗粒而形成的生物沉积构造。由于蓝细菌的生长具有趋光性,因此叠层石沉积结构蕴含了“日——地—月”关系的相关信息。根据对北京周口店地区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10亿年前)叠层石沉积结构的研究,可知那时黄赤交角为29.9±0.7°,一天时长为17.0±0.7小时。据此完成12~13小题。
12.相较于现今,中元古代晚期的地球( )
A、温带区域范围更大B、极夜极昼区的范围更大
C、自转的角速度更慢D、太阳直射区域范围更小
13.与周口店纬度相同的区域,在中元古代晚期较现今( )
A、冬至日的白昼更长B、与北回归线的纬度差更大
C、潮汐变化周期更短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下图为南海某海域一次台风过境前后,海水温度与海水盐度变化的垂向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表示台风过境后,海水温度与海水盐度的垂向分布曲线分别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导致台风过境前后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及盐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性质B、海水蒸发C、强风扰动D、持续降水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分)
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海,年平均降雨量不足500毫米,空间分布极不均匀。7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受高压系统影响,降水偏少。图为澳大利亚大陆位置示意图。
(1)从大气运动的角度,解释7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的原因。(4分)
(2)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甲地降水集中分布的季节并说明原因。(7分)
(3)推测乙地的自然带类型,并说明理由。(8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阿拉斯加地区冻土发育,针叶林广布,森林山火多发。研究表明,森林山火会导致短期内土壤碳储量减少,大气碳含量增加。如图示意阿拉斯加地区地理位置。
(1)描述阿拉斯加州的地理位置特征。(3分)
(2)分析森林山火导致短期内土壤碳储量减少、大气碳含量增加的原因。(6分)
(3)为降低山火对区域碳循环的负面影响,提出该区针叶林带可采取的森林经营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1分)
党河南山断裂位于党河南山北侧,盐池湾盆地南缘。下图示意党河南山断裂构造展布。在盐池湾附近断裂由近似平行的2条断裂组成(北侧断裂f1、南侧断裂f2),沿北侧断裂f1中段有一系列的断层泉出露,从西向东依次有蓝泉、大泉、小泉、红泉等。
(1)说明党河南山断裂对区域河流发育的影响。(5分)
(2)断层泉仅沿北侧断裂f1发育,而南侧断裂f2无泉水出露,试从北侧断裂f1角度解释缘由。(8分)
(3)结合北侧断裂f1的断层泉活动特征,推测其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依据。(8分)
地 理 答 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D C D C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B C C C
16.(1)高压系统控制,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水平方向上,风从内陆吹向海洋,水汽稀少,故降水偏少。
(2)南半球夏季,北半球的东北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左偏转成西北风,从海洋携带充沛水汽到达甲地,故降水集中在南半球夏季。
(3)自然带类型:热带雨林带。理由: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丰沛降水,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17.(1)北极圈穿过中部,纬度高;位于北美洲的西北端,东部与加拿大接壤,其他三面环海(北冰洋、白令海峡和太平洋)。
(2)土壤:山火高温破坏土壤表层有机质结构,加速有机质分解,释放CO2;山火后地表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失去植被保护,易受雨水冲刷,表层土壤碳易流失。
大气:山火发生后,固定在植被内的碳以CO2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山火导致植被减少,植被吸收大气中CO2的能力降低;山火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冻土中的有机碳进入大气。
(3)定期清理林区枯枝落叶,减少易燃物堆积;营造针阔混交林(增加阔叶树比例),降低植被整体易燃性;建立山火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扑灭小火;山火后人工补种本土针叶树,加快植被恢复,提升碳吸收能力;加强森林防火宣传,落实林长制责任,降低火灾对碳储存的破坏等。
18.(1)党河南山断裂北侧的盐池湾盆地与南侧山地高差大,使党河等河流向北沿断裂带流向盆地;党河南山断裂的破碎岩体为河流侵蚀提供通道,导致河流沿断裂发育;党河南山断裂的破碎岩层成为地下水运移通道,导致党河等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潜流等。
(2)北侧断裂f1发育大量裂隙和破碎带,为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输水通道;北侧断裂f1岩层渗透性好,地下水易通过断裂带上升至地表;北侧断裂f1海拔较低,更接近地下水补给区;北侧断裂f1地表侵蚀作用强烈,导致断裂带暴露于地表或浅部,便于泉水出露等。
(3)滑坡:断层泉的持续涌水会使岩土体长期处于湿润状态,易引发滑坡;地面塌陷:断层泉的集中排泄可能带走地下松散沉积物,形成地下空洞,导致地面塌陷;泥石流:泉水活动加剧岩体风化,形成松散碎屑堆积,遇强降雨可能会触发泥石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