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3.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9.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
一、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条款,理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增强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认同。
道德修养: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珍惜校园生活的情感,树立“校园小主人”意识,愿意通过实际行动为学校建设出力。
法治观念:初步了解《义务教育法》中与适龄儿童相关的内容,明确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文化自信:通过了解校史、校训等校园文化,增强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校园中可改进之处,并能提出合理建议或采取实际行动,培养其责任担当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与价值,增强对学校的热爱。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初步形成参与校园建设的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感受美好”转向“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表面化认知。将“责任意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行动,避免流于形式。
三、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法、讨论法、调查法、实践活动法。
四、教学准备
校园场景照片/视频、校史资料(故事卡/短视频)、校训解读材料。
《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学习卡片。
设计并打印“校园问题调查表”“建议征集卡”“行动方案模板”。
可准备一些小奖品(贴纸、表扬卡等)激励学生参与。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校园生活短视频(可加入学生笑脸、活动精彩瞬间、校园美景等)。
提问:“视频中哪个瞬间让你觉得‘在学校真好’?为什么?”
自然引出课题:“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如何让它变得更美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
(二)说说我们的学校
“我最爱的校园一角”分享
提前布置学生拍摄或画出喜欢的校园角落,课上简要分享理由。
教师引导总结:“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故事,校园因我们而更有生机。”
校史与校训小探究
以“校史知识小抢答”形式激发兴趣(例:“我们学校建校哪一年?”“校训是什么?”)。
展示校训牌图片,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校训的意义(如:“‘诚实’在学校生活中怎么体现?”)。
(三)校园生活的价值
时间计算与分享
完成教材中的时间计算任务,引导学生感受:“我们生命中很多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请学生分享一件“只有在学校才能体验到的事”(如:运动会、科学实验等)。
观点辩论:“在家学习更好吗?”
出示玲玲的观点,组织小型辩论:“同意 vs 不同意”,说出理由。
教师小结并出示《义务教育法》第四条,强调学校不仅是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学习与人相处、培养品格的重要场所。
(四)我为学校出点力
小组调查:校园问题我发现
分发“校园问题调查表”,小组讨论并记录(如:卫生间节水、操场垃圾、午餐浪费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类:哪些我们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需要老师帮助?
建言献策:我的金点子
学生填写“建议征集卡”,鼓励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如:“每班设立图书漂流角”“每周一次环保小卫士行动”)。
邀请几个小组上台分享,教师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议指导。
行动方案:我们可以这样做
选择1-2个学生可自主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设计简单行动方案(使用模板)。
教师提供范例引导,如:“节约用纸行动:①收集废纸 ②制作再生纸 ③展示成果”。
(五)总结与延伸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是校园的小主人,美好校园需要我们共同创造。”
布置实践作业:
完成小组行动方案,并尝试实施(记录过程、拍照或画图)。
下节课分享“我的行动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