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秋九上道法阶段测试】九上道法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 :70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 中国故事 ”,创造了发展的“ 中国奇迹 ”— —GDP突破100万亿大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塑造了 崭新的“ 中国形象 ”。这说明改革开放( B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是我国在当前阶段的中心工作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 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有( D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强调人人参与③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以下对图1认识正确的是( A )A.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B. 创新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C. 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D. 网络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图14. 2024年柳州市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融合发展,聚焦科学普及,面向不同人群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柳州市开展上述工作是因为 ( B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科学素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社会的发展进步只需要高素质人才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请为下列信息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B ) 信息一: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信息二:某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们积极参与投票信息三: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信息四:某中学教师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该市政协会议A. 建设法治中国 B. 参与民主生活C. 正视发展挑战 D. 创新改变生活6.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共破获毒 品犯罪案件3.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1.9吨,查处吸毒 人员19.7万人次;全国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持续改善。以上材料的呈现表明,在 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 B )A. 司法案件体现了公平正义 B. 严格执法坚定有力实施C. 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D. 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7. 近年来,某药业集团传承中药汤药特色,通过创新研发并制备中药配方颗粒,让 患者服中药像喝速溶咖啡一样方便,助力传统汤药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从中可获 得的启示是( D )A. 中药功效世界领先,外来文化无用B.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C.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 弘扬中医药应与时俱进、守正创新8. 2024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 倒塌。面对灾区群众的食宿及保暖亟待解决这一情况,党委政府、各级各有关部 门、国资国企、企业个人,纷纷第一时间响应,向灾区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材 料体现了( D )①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 ②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③中国力量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我们要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聚焦主责主业,苦练本领,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 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并组建“张思德消防服务队 ”开展志愿服务,解民 忧、纾民困、暖民心,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他们以实际行动( C )①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维护了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最高利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传统习俗。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 因为( C )A. 依靠文化力量就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 弘扬中华文化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D. 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11. 2024年10月30日,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 ”被联合国授予 “地球卫士奖 ”。所谓“蓝色循环 ”就是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起来制作成附有 二维码的各种商品,“扫一扫 ”就能看到垃圾谁捡的、在哪儿捡的、商品谁制 造的。这启示我们( A )A.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创新治理模式B. 建设生态文明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C.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D.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12. 2024年9月12日,主题为“数字新时代 携手创未来 ”的第十五届“重庆 台湾 周 ”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表明( C )①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两岸同胞能共享祖国繁荣 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两岸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完全认同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 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 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 ’了……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席话,引起 了广泛共鸣。“平视世界 ”短短四个字,却彰显出今日中国的自信与从容。中 国的自信与从容根源于( C )A. 科技自信、经济自信、实力自信、文化自信B. 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大国自信C.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D. 人民自信、制度自信、党的自信、民族自信14. 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围绕“关心国家发展 ”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汇 报了以下素材:华为Mate 60 Pro抢跑发售;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办;第 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仍然突出;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下列表述能整体概括此次活动意义的是( C )A. 展示发展成就,树立民族自信B. 彰显国家实力,提振民族士气C. 成就增强自信,挑战增添责任D. 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 【携手发展促进步】2024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9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9周年。两个自 治区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进,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 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1)为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国实行了哪些举措?(6分)①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实施兴边 富民行动。④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⑤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⑥设立少数民族地区专项扶贫贷款。⑦加大对少 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⑧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行动来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4分)①认真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②关心帮助少数民 族同学。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④坚决同破坏民 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⑤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 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向有关部门献 计献策。(答出两点即可)16. 【铸就精神奔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 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 苦的努力。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恢宏历史,小敏整理了以下材料,并制作了“时间轴 ”。(1)小敏分析了“时间轴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她的信心来 自哪些方面?(4分)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我们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 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答出两点即可)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小敏获悉:《中华人民共和 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 日起施行;此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小敏认为,此 法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凝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2)请结合材料,从“法定义务须履行 ”和“高扬民族精神 ”的角度评析小敏的 观点。(6分)①“高扬民族精神 ”的角度: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体现了伟大 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宣传这些事迹,有利于人们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形成维系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成为激励中华儿 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②“法定义务须履行 ”的角度:爱 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学习、宣传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以法治方式明 确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爱国行为规范,有利于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对 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③因此,我认为小敏的观点正确。我们应认真履行爱国 主义教育法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热爱祖国。17. 【文明发展助推民族复兴梦】【成绩斐然载史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沿江11个省市。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经济带, 占有全国“半壁江山 ”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它所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生 动实践,也有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时代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发 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从精准建档立卡,摸清渔船渔民底数,为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打下扎实基础;到加速破解“重化围江 ”难题,着力 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大江逶 迤,芳草长堤,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含绿量 ”越来越高;2024年1月至5 月,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4.0%; 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 值达27.59万亿元,全国占比46.8%。从“靠江吃江 ”到“靠江护江 ”,变化的 不仅有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观念。(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遵循的思路。(6分)①坚持党的领导。②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③坚持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 系。⑤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深入挖掘长江文化】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传承着从巴山蜀水到 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激荡着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数字文明进程中赓续的力量,所代表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印象,既是中华民族的显著文化标识,也是全人类的 宝贵智慧资源。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神,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 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 遗产系统性保护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任务举措。(2)长江文化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请为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 落地实施开出“处方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6分)①构建长江文物展示体系和长江文化专题线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②展示利用途径,创建长江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③利用互联网等 现代媒介,打造线上长江文化呈现与体验系统,加强长江文化新媒体传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道法学科【2025秋九上道法阶段测试】九上道法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 :70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 中国故事 ”,创造了发展的“ 中国奇迹 ”— —GDP突破100万亿大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塑造了 崭新的“ 中国形象 ”。这说明改革开放( B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是我国在当前阶段的中心工作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 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有( D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强调人人参与③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以下对图1认识正确的是( A )A.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B. 创新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C. 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D. 网络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 图14. 2024年柳州市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融合发展,聚焦科学普及,面向不同人群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柳州市开展上述工作是因为 ( B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科学素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社会的发展进步只需要高素质人才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5. 请为下列信息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B ) 信息一: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信息二:某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们积极参与投票信息三: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信息四:某中学教师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该市政协会议A. 建设法治中国 B. 参与民主生活C. 正视发展挑战 D. 创新改变生活6.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共破获毒 品犯罪案件3.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1.9吨,查处吸毒 人员19.7万人次;全国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持续改善。以上材料的呈现表明,在 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 B )A. 司法案件体现了公平正义 B. 严格执法坚定有力实施C. 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D. 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7. 近年来,某药业集团传承中药汤药特色,通过创新研发并制备中药配方颗粒,让 患者服中药像喝速溶咖啡一样方便,助力传统汤药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从中可获 得的启示是( D )A. 中药功效世界领先,外来文化无用B.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C.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 弘扬中医药应与时俱进、守正创新8. 2024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 倒塌。面对灾区群众的食宿及保暖亟待解决这一情况,党委政府、各级各有关部 门、国资国企、企业个人,纷纷第一时间响应,向灾区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材 料体现了( D )①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 ②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③中国力量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我们要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 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聚焦主责主业,苦练本领,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 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并组建“张思德消防服务队 ”开展志愿服务,解民 忧、纾民困、暖民心,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他们以实际行动( C )①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维护了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最高利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传统习俗。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 因为( C )A. 依靠文化力量就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 弘扬中华文化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D. 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11. 2024年10月30日,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 ”被联合国授予 “地球卫士奖 ”。所谓“蓝色循环 ”就是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起来制作成附有 二维码的各种商品,“扫一扫 ”就能看到垃圾谁捡的、在哪儿捡的、商品谁制 造的。这启示我们( A )A.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创新治理模式B. 建设生态文明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C.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D.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12. 2024年9月12日,主题为“数字新时代 携手创未来 ”的第十五届“重庆 台湾 周 ”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表明( C )①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两岸同胞能共享祖国繁荣 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两岸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完全认同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 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3.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 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 ’了……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席话,引起 了广泛共鸣。“平视世界 ”短短四个字,却彰显出今日中国的自信与从容。中 国的自信与从容根源于( C )A. 科技自信、经济自信、实力自信、文化自信B. 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大国自信C.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D. 人民自信、制度自信、党的自信、民族自信14. 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围绕“关心国家发展 ”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汇 报了以下素材:华为Mate 60 Pro抢跑发售;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办;第 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仍然突出;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下列表述能整体概括此次活动意义的是( C )A. 展示发展成就,树立民族自信B. 彰显国家实力,提振民族士气C. 成就增强自信,挑战增添责任D. 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 【携手发展促进步】2024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9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9周年。两个自 治区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进,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 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 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1)为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国实行了哪些举措?(6分)①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实施兴边 富民行动。④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⑤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⑥设立少数民族地区专项扶贫贷款。⑦加大对少 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⑧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行动来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4分)①认真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②关心帮助少数民 族同学。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④坚决同破坏民 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⑤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 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向有关部门献 计献策。(答出两点即可)16. 【铸就精神奔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 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 苦的努力。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的恢宏历史,小敏整理了以下材料,并制作了“时间轴 ”。(1)小敏分析了“时间轴 ”,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她的信心来 自哪些方面?(4分)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我们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 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答出两点即可)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小敏获悉:《中华人民共和 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 日起施行;此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小敏认为,此 法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凝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2)请结合材料,从“法定义务须履行 ”和“高扬民族精神 ”的角度评析小敏的 观点。(6分)①“高扬民族精神 ”的角度: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体现了伟大 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宣传这些事迹,有利于人们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形成维系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成为激励中华儿 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②“法定义务须履行 ”的角度:爱 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学习、宣传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以法治方式明 确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爱国行为规范,有利于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对 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 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③因此,我认为小敏的观点正确。我们应认真履行爱国 主义教育法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热爱祖国。17. 【文明发展助推民族复兴梦】【成绩斐然载史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沿江11个省市。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经济带, 占有全国“半壁江山 ”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它所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生 动实践,也有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时代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发 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从精准建档立卡,摸清渔船渔民底数,为实施长江“十年禁渔 ”打下扎实基础;到加速破解“重化围江 ”难题,着力 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大江逶 迤,芳草长堤,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含绿量 ”越来越高;2024年1月至5 月,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4.0%; 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 值达27.59万亿元,全国占比46.8%。从“靠江吃江 ”到“靠江护江 ”,变化的 不仅有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观念。(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遵循的思路。(6分)①坚持党的领导。②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③坚持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 系。⑤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深入挖掘长江文化】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传承着从巴山蜀水到 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激荡着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数字文明进程中赓续的力量,所代表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印象,既是中华民族的显著文化标识,也是全人类的 宝贵智慧资源。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神,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 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 遗产系统性保护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任务举措。(2)长江文化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请为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 落地实施开出“处方 ”,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6分)①构建长江文物展示体系和长江文化专题线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②展示利用途径,创建长江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③利用互联网等 现代媒介,打造线上长江文化呈现与体验系统,加强长江文化新媒体传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人教版 九上 道德与法治同步课件统编版九上道法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九上期末综合能力测评范围:第1-4单元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70分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GDP突破100万亿大关,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这说明改革开放( B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是我国在当前阶段的中心工作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B2.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有( D )①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强调人人参与 ③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以下对图1认识正确的是( A )A.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促进发展B. 创新的目的是实现高质量发展C. 科技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D. 网络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全部图1DA4. 2024年柳州市大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聚焦科学普及,面向不同人群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柳州市开展上述工作是因为( B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科学素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社会的发展进步只需要高素质人才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5. 请为下列信息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B )信息一: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信息二:某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们积极参与投票信息三: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信息四:某中学教师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该市政协会议A. 建设法治中国 B. 参与民主生活C. 正视发展挑战 D. 创新改变生活B6. 根据2024年6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1.9吨,查处吸毒人员19.7万人次;全国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持续改善。以上材料的呈现表明,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 B )A. 司法案件体现了公平正义 B. 严格执法坚定有力实施C. 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D. 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B7. 近年来,某药业集团传承中药汤药特色,通过创新研发并制备中药配方颗粒,让患者服中药像喝速溶咖啡一样方便,助力传统汤药重新焕发生机。我们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D )A. 中药功效世界领先,外来文化无用B.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C.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 弘扬中医药应与时俱进、守正创新D8. 2024年12月18日,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面对灾区群众的食宿及保暖亟待解决这一情况,党委政府、各级各有关部门、国资国企、企业个人,纷纷第一时间响应,向灾区群众伸出了援助之手。材料体现了( D )①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 ②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③中国力量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④我们要弘扬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D9. 延安市宝塔区宝塔消防救援站聚焦主责主业,苦练本领,在灭火救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并组建“张思德消防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受到老区人民广泛赞誉。他们以实际行动( C )①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维护了祖国统一的中华民族最高利益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C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有着相同的传统习俗。推进祖国统一必须弘扬中华文化,是因为( C )A. 依靠文化力量就能实现祖国完全统一B. 弘扬中华文化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 中华文化是凝聚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D. 弘扬中华文化是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C11. 2024年10月30日,中国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所谓“蓝色循环”就是将海洋塑料垃圾收集起来制作成附有二维码的各种商品,“扫一扫”就能看到垃圾谁捡的、在哪儿捡的、商品谁制造的。这启示我们( A )A.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创新治理模式B. 建设生态文明要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C. 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的方针D.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A12. 2024年9月12日,主题为“数字新时代 携手创未来”的第十五届“重庆 台湾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这表明( C )①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两岸同胞能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③两岸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完全认同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13.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席话,引起了广泛共鸣。“平视世界”短短四个字,却彰显出今日中国的自信与从容。中国的自信与从容根源于( C )A. 科技自信、经济自信、实力自信、文化自信B. 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大国自信C.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D. 人民自信、制度自信、党的自信、民族自信C14. 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围绕“关心国家发展”开展了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汇报了以下素材:华为Mate 60 Pro抢跑发售;第19届亚运会在中国杭州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下列表述能整体概括此次活动意义的是( C )A. 展示发展成就,树立民族自信B. 彰显国家实力,提振民族士气C. 成就增强自信,挑战增添责任D. 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民族精神C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2分)15. 【携手发展促进步】2023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9周年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9周年。两个自治区成立以来,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奋进,用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没有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1)为实现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我国实行了哪些举措?(6分)①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②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③实施兴边富民行动。④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⑤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⑥设立少数民族地区专项扶贫贷款。⑦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投资和财政补贴。⑧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2)作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行动来配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4分)①认真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②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③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④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⑤努力学习,立志成才,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贡献,积极为维护民族团结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答出两点即可)16. 【铸就精神奔未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恢宏历史,小敏整理了以下材料,并制作了“时间轴”。(1)小敏分析了“时间轴”,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她的信心来自哪些方面?(4分)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我们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答出两点即可)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梦想。小敏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此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及体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小敏认为,此法将进一步规范人们的爱国行为,凝聚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①“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宣传这些事迹,有利于人们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形成维系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成为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②“法定义务须履行”的角度: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学习、宣传英雄烈士和先进模范人物事迹,以法治方式明确规定人们必须履行的爱国行为规范,有利于推动和保障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③因此,我认为小敏的观点正确。我们应认真履行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规范自己的行为,热爱祖国。(2)请结合材料,从“法定义务须履行”和“高扬民族精神”的角度评析小敏的观点。(6分)17. 【文明发展助推民族复兴梦】【成绩斐然载史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覆盖沿江11个省市。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经济带,占有全国“半壁江山”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它所承载的,不仅有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有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时代答卷。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江经济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从精准建档立卡,摸清渔船渔民底数,为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打下扎实基础;到加速破解“重化围江”难题,着力构建长江绿色生态廊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大江逶迤,芳草长堤,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含绿量”越来越高;2024年1月至5月,长江经济带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4.0%;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7.59万亿元,全国占比46.8%。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变化的不仅有一江清水、两岸青翠,还有观念。(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遵循的思路。(6分)①坚持党的领导。②不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④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⑤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深入挖掘长江文化】长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传承着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激荡着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数字文明进程中赓续的力量,所代表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印象,既是中华民族的显著文化标识,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智慧资源。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不够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任务举措。(2)长江文化规划的生命力在于落实。请为推动《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落地实施开出“处方”,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6分)①构建长江文物展示体系和长江文化专题线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②展示利用途径,创建长江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③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打造线上长江文化呈现与体验系统,加强长江文化新媒体传播。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九上道法阶段测试】期末学业质量评价.pptx 【2025秋九上道法阶段测试】期末学业质量评价(原卷版).docx 【2025秋九上道法阶段测试】期末学业质量评价(解答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