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学业 质量评价单元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物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声现象学业 质量评价单元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物理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学业质量评价单元卷
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说的是音调 B.“隔墙有耳”说明真空能传声
C.装消音器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超声波击碎结石,声波能传递能量
2.2023年国庆节,南海九江超级龙舟联赛某场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锣鼓声能够在真空传播 B.锣鼓声与加油声的音色相同
C.用锣鼓声指挥选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有节奏的锣鼓声不可能成为噪声
3.小云打算将家中的一个房间改造为隔音房间,在方案实施前,可通过制作模型测试方案的可行性。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是通过隔音材料来改变房间之外人们听到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一次重敲,一次轻敲(  )
A.两次敲击音色相同,图乙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音调高
C.两次敲击音调、音色都相同,图乙是轻敲时的声波图
D.重敲时音调高,图甲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5.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将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它能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方便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人耳听不到该声音是因为超声波的能量太小
C.该手杖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6.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可以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7.监测器离发声体甲、乙的距离相同,测得甲、乙发出声音的数据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发声体甲(  )
A.振动幅度比乙大 B.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低
C.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乙大 D.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多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如图所示,敲击音叉时,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且看到近旁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用更大的力敲击音叉时,球被弹起的幅度更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在真空中   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9.图甲是某街道上的噪声监测装置的显示屏,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填声音的特性),图乙中   (选填"A"或"B")可以反映这种声音的波形;图丙是马路上常见的控制噪声的标志,该措施是从   减弱噪声的。
10.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这个实验用来探究音调与   的关系。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
11.在2024年8月的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樊振东与英雷加德上演了巅峰对决,看台上的观众也激情地呐喊助威。呐喊声是由观众声带的  产生的,运动员听到现场观众的呐喊声是通过   (填介质名称)传入耳中的:盲人朋友在家中也能够依靠广播的播报了解到决赛的精彩状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信息”或“能量”)
12.如题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图响度大,   图音调高:丙、丁是另外两种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    图是噪声的波形图。
13.傍晚,小明在家做作业,从窗户外传来楼下嘈杂的广场舞声音,于是他就将窗户关上,这样传来的广场舞的声音就变小了,小明这是从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小明妈妈则去楼下和跳舞的阿姨们沟通,将广场舞音乐声的   调小(选填;音调/音色/响度),这是从   减弱噪声(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14.如图甲是汽车发动机汽缸异响听诊器,把听诊器连接的金属杆接触汽车发动机特定位置就可了解汽缸内部运转是否正常。某次工人师傅听到的声音比较响,说明声音的   (选填“频率”或“振幅”)大。如图乙是两个物体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图像,则这两个物体发声的   不同,但   相同(后两空均选填“响度”或“音调”)。
三、作图题(共6分)
15.(1)在一次实践活动中,同学演示敲击3个瓶子,依次发出的音调越来越高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另外两个瓶子中的大致水位线。
(2)根据图1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作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四、实验题(共3小题,共20分)
16.在学习声现象时,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两个相同的音叉,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靠近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被弹起,这说明   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播放器的声音会越来越   ,进一步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
(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可以传声。(5)如图⑤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17.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起,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问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直至将鞋盒除底面外的五个面全部覆盖,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直至将鞋盒除底面外的五个面全部覆盖,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尚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   越远,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   (选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选填“好”或“差”),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选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隔音的本质是在   控制和减少噪声;
(4)本实验将“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用来反映出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主要运用了   法。
18.为了探究声音的三个特性,同学们用两把大小完全相同的钢尺和塑料尺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如图所示。
(1)拨动钢尺,观察到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这是由于小明采用了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的实验操作方法。
(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应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   ,发现钢尺伸出桌面越   ,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
(3)用一只手将钢尺压在桌上,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一端,听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其他条件不变,加大力度拨动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4)换用塑料尺做实验,拨动塑料尺的力度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伸出桌面的一端开一个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如图丙所示。可见物体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改变。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2分)
19.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6s后收到波的回声,如果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m/s。求:
(1)声音传播的路程有多少m
(2)此处海水深度是多少m
20.“探索一号"科考船在大洋洲的某海域进行科学考察时,用声呐系统从海面垂直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 12s声呐系统接收到回声信号。(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激光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2.25×108m/s)
(1)求该海域的深度;
(2)如果发射的是激光,则激光传播到海底需要多长时间
六、综合能力题(共3小题,共20分)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题23图甲所示,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越大,造成左右耳听到的声音会有所不同,也就是有“音色差”,
双耳效应在电影院立体声效中应用广泛,通过模拟双耳接收声音的方式,增强观众的沉浸感。此外,在音乐会和演唱会中,通过合理布置音响设备,利用双耳效应使观众感受到更加立体和真实的音效。
(1)双耳效应主要是利用同一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   不同、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____。
A.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____。
A.正前方 B.右后方 C.右前方 D.左后方
(4)如题图乙是立体声录音现场情景示意图,两个拾音器模拟人的双耳并排放置,这样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时间差又有声级差   效应。
(5)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在欣赏音乐时,应该坐在    (选填A、B或C) 位置。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和次声波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指向性好、反射能力强、能量集中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等。测距是测速的基础,超声波测速仪向静止的汽车发射超声波信号(简称信号),同时开始计时,信号传播过程中遇到汽车会被反射,测速仪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停止计时,根据记录的时间及其与路程、速度的关系,可计算出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1)童话《大象招聘》中有这样的描述,大象办的农场饱受老鼠的困扰,大象想招聘一些猫来灭鼠。如图甲为猫和大象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单位为Hz)。
①大象与猫之间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招聘中语言沟通;
②大象发声的频率主要是集中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所在的频率范围内;
③如果有地震发生,   (选填“大象”或“猫”)能感知到地震发出的声波;
(2)超声波测速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指向性好、能量集中、   等特点;
(3)科考船对某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40s、0.26s、0.40s、0.24s、0.4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是图乙中的   (选填字母);
(4)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这种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因为   。
23.某同学想比较聚酯棉材料和海绵材料的隔音性能,他准备了盒子、闹钟、声级计(测量声音响度的仪器)等器材,做了如下的探究。
(1)该同学从生活物品中选取隔音“房间”,然后在“房间”外围铺一层聚酯棉和海绵材料,制作成隔音盒,以下物品中最不适合作隔音“房间”的是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
A.鞋盒 B.矿泉水盒 C.粉笔盒
(2)该同学分别用两种材料做了如题1图所示的隔音盒。该制作的错误之处是   。
(3)改正错误后,该同学在安静的环境下,使闹钟播放80dB的声音,先后置于两种隔音盒中,使声级计在距隔音盒不同距离的位置测量接收到的声音如题2图,得出下表中的数据。表格A处应填写的物理量是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下料 聚酯棉 海绵
距离/m 1 2 3 1 2 3
A/dB 54.3 49.1 46.6 61.7 55.8 53.4
(4)利用数据进行比较,得出   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强。
(5)该同学认为人耳可以替代声级计进行探究,并提出如下两种方案,最佳的是____。
A.人距隔音盒一定距离处,先后比较人听到闹钟在两种材料的隔音盒里发出声音的大小
B.人边听声音边后退,直至听不到闹钟发出的声音为止,比较两次距隔音盒的距离
(6)A图是开窗时声级计接收到的声音波形图,则图中   (选填“甲”、“乙”或“丙”)图可能是关窗后声级计接收到的声音的波形图。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振动;大;不能
9.【答案】响度;B;声源处
10.【答案】振动频率;低;钢尺的振动频率小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11.【答案】振动;空气;信息
12.【答案】甲;乙;丁
13.【答案】传播过程中;响度;声源处
14.【答案】振幅;响度;音调
15.【答案】(1)
(2)
16.【答案】(1)振动
(2)气体
(3)小;真空
(4)固体;能量
17.【答案】(1)声源;响度;小
(2)好;海绵
(3)响度;传播过程中
(4)转换
18.【答案】(1)甲
(2)伸出桌面的长度;短;高
(3)变大;振幅
(4)音色
19.【答案】(1)解:根据声速和接收到回声的时间,计算路程:
s=vt=1500m/s×6s=9000m
(2)解:回声通过的路程是海底深度的2倍,则海底深度:
20.【答案】(1)解: 该海域的深度:
答:该海域的深度为 9000 m 。
(2)解: 激光传播到海底所需的时间:
答:激光传播到海底所需的时间 。
21.【答案】(1)响度;音色
(2)C
(3)D
(4)双耳
(5)A
22.【答案】(1)不能;次声波;大象
(2)反射能力强
(3)A
(4)6000;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23.【答案】(1)B
(2)没有控制盒子厚度相同
(3)响度
(4)聚酯棉
(5)B
(6)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