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摸底考试参考答案1~16:DCABC ACBAA AACDCD17. (10分,每个选项1分) ②⑧ ⑤ ⑦⑩ ⑨ ⑥ ①④18.(12分,每空3分)(1)3:1(3分)(2)减缓温室效应(2分) 12.8(3分)(3)有分子筛、210℃(2分)19.(14分,每空2分)(1)、(2分) (2分)(2)④⑦⑨(3分) 复分解(2分) (2分)红褐(2分) AC(2分)(20分,每空2分)(1)(2)(3)(4)先向废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加入稀硫酸至溶液由红色恰好变为无色,然后加入硫酸钠溶液(或碳酸钠溶液)至沉淀完全。(合理即可)(5)过滤(6)(7)(8)二氧化碳/CO26e了。高温3C0+Fe032Fe+3C02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雷州二中高一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化学)(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馆藏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鱼纹彩陶盆 B.《编年纪》竹简C.黄田玉熊D.花树状金饰A. A B. B C. C D. D2.智能机器人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应用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导览讲解 B.送餐服务 C.消防灭火 D.清扫灰尘3.2024年1月,我国第一架四座氢内燃机飞机完成了原型机首飞。该飞机所用燃料液氢为A.单质 B.化合物 C.溶液 D.混合物4.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盐的是A.碱石灰 B.工业用纯碱 C.石英 D.金刚石5.广义的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6. 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胶体分散质粒子较大,不能透过滤纸B. 分散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类C.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D. 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7.以 Fe、CuO和 H2SO4三种物质为原料,用两种方法制取 Cu,下列涉及的反应没有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A. Fe + H2SO4 = FeSO4 + H2 ↑ B.C. CuO+H2SO4 =CuSO4 + H2O D.8.“奋斗者号”载人深海潜水器在海底拍到如图所示的壮丽景象。其中的光柱主要源于A.分子运动 B.丁达尔效应 C.光的反射 D.海水的流动9. 下列物质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①Fe(OH)3胶体 ②水 ③稀豆浆 ④蔗糖溶液 ⑤Al(OH)3沉淀 ⑥有色玻璃②④⑤ B. ③④ C. ②④⑥ D. ①③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烧碱、火碱、熟石灰都属于碱C.树状分类法各级之间存在包含关系,如氧化物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属于纯净物。D.K2CO3是钾盐,也是碳酸盐。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硫酸反应只生成对应的盐和水,所以都是碱性氧化物B.与盐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所以是碱性氧化物C.与反应生成、,所以是酸性氧化物D.能电离出氢离子溶液显酸性,所以是酸12.我国是世界产盐大国,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含有、、,粗盐经过如图步骤得到精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除杂”时,可依次加入溶液、溶液、溶液B.通入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和C.“操作X”为蒸发结晶,可将多余的HCl除去D.向“滤液”中先加过量稀硝酸,再滴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3.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的种种美景本质原因是A. 发生丁达尔效应 B. 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相同电荷C.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0-9~10-7m之间D.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布朗运动14.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两者加入盐酸均先沉淀,随后溶解 D.两者分散质粒子均可通过滤纸15.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在江河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的光线16. 将知识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 溶液特征 B.含钙物质的转化物质的分类 D.盐的化学性质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6分。17.现有下列10种物质:①、②空气、③、④、⑤、⑥、⑦、⑧碘酒、⑨和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属于碱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18.(13分)全球首个液态阳光项目由中国的李灿院士团队提出,该项目通过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醇(CH3OH)等产品,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转化和利用甲醇流程如图所示。(1)甲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应用该技术转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ⅰ.该流程中CO2回收利用对环境的意义 。ⅱ.若一辆轿车到某地要消耗汽油8升,一升汽油燃烧约产生2.2kg的二氧化碳,要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可得到甲醇的质量为 kg。(3)在一定条件下,甲醇的产率变化如下图所示,为提高甲醇的产率,最佳反应条件为 。19.(15分)通过对物质进行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某类物质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酸电离出的数目可将酸分为一元酸(如HCl)、二元酸(如)、三元酸(如),二元酸能与碱反应生成一种正盐(如)和一种酸式盐(如);三元酸能与碱反应生成一种正盐(如)和两种酸式盐(如、)。、、中属于二元酸的是 (填化学式),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酸式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2)现有如下物质转化:。a.该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b.反应Ⅳ为 (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c.写出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 。d.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 色,停止加热,得到胶体。关于胶体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B.胶体是纯净物C.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与溶液D.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与溶液20.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探究活动一】某初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以下6种试剂:无色酚酞溶液、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溶液、稀硫酸,完成下列所有实验活动。实验活动一:资料卡片 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例: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注:和仍共存于溶液中。【对比分析】(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归纳与总结】(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老师提供的资料卡片,同学们总结出试管①、②中发生的两个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试管③、④中发生的两个反应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活动二:实验后同学们将4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倒入一个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废液)。【提出问题】如何处理废液?(老师提示:要处理成中性,有毒,若存在也需除去)【交流设计】(3)有的同学提出处理废液应先确定溶质成分,再逐一处理。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从离子角度分析和处理废液相对简单。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操作 可能出现的现象 由现象得出的结论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有,无 (填离子符号)无明显现象 无 (填离子符号)溶液中产生气泡 有,无 (填离子符号)【拓展应用】(4)小组同学们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经老师协助,测定废液中和的个数比大于1∶2。老师让同学们在处理废液时,还要考虑到节约试剂这一原则,则处理废液的最佳做法是 。【探究活动二】铝是一种重要金属,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等)中冶炼Al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5)操作Ⅰ的名称是 。(6)溶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为、和 (填离子符号)。(7)电解氧化铝时还会生成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溶液C中含有,则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除NaOH外,还有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1).docx 高一开学摸底考试(化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