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高中)第8讲 第4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读本 (高中)第8讲 第4课时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高中学生读本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8讲 和平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四)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与价值,认同中国以公平正义引领全球治理改革的主张,增强对中国大国担当与外交理念的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规律,理性认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科学理解 “五个世界” 建设的内在逻辑。
法治意识 明确共商共建共享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原则,树立尊重国际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意识,认同中国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法治追求。
公共参与 感悟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动了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积极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做中外文明交流与世界和平发展的践行者。
【教学重点】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与价值,认同中国以公平正义引领全球治理改革的主张,增强对中国大国担当与外交理念的政治认同。
【教学难点】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时代背景与历史规律,理性认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科学理解 “五个世界” 建设的内在逻辑。
目录
CONTENTS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1
2
3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顺应时代潮流,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诊断。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提出时间
2013年3月23日
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地点和主要内 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2013年3月
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
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6年9月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2017年1月
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2018年5月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4月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2020年7月
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命运共同体。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
2022年10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
展示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大国担当;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意义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
2. 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相互联系
世界各国人民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天下一家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1
2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3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4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5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国家之间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多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
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各国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
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
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1
体现了中国致力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崇高目标,
2
展示了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大国担当。
3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环境。
4
2.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3.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3.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
01
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02
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03
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04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
05
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06
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
07
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
08
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09
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10
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
3.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
3.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一贯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3.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课堂小结
同学们,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首次倡议到全球治理的中国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指明了方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等目标,彰显着中国的大国担当。全球治理改革需要公平正义引领,更需各国携手。作为新时代青年,要胸怀天下,理解中国智慧,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