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80分,共23小题,与道德与法治同场开卷考试,合计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考生可携带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试时禁止讨论、交流试卷等行为;请将答案填涂和书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1.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地反映了埃及人民高度的智慧、难以置信的创造能力和劳动能力,反映出古埃及在建筑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的非凡成就。从科学技术角度看,金字塔造型反映了古埃及哪方面的成就( )A. 天文学 B. 医药学 C. 水利学 D. 几何学2.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其法律特征之鲜明、条文规定之缜密、文字表述之准确,都是人类其他早期法所不能比拟的。“它”是指(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新法典》3.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符合当时婆罗门身份的选项是( )A 掌握军权 B. 掌管祭祀 C. 从事商业 D. 从事农业4. 如图所示是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示意图,其中“丁”处应该填写( )A 罗马城邦 B. 罗马帝国 C. 罗马共和国 D. 拜占庭帝国5. 在中世纪的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建立需要履行特定的仪式,在封臣的效忠誓词中除却强调封臣的职责与义务外,还提及如果得不到封君的善待,可以自行离开封君。这表明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A. 具有一定契约性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按等级严格划分 D. 以封君为绝对核心6. 中世纪西欧城市里居民掀起了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常用的手段包括( )①金钱赎买②武力斗争③教会的馈赠④与领主谈判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7. 下边卡片摘录了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信息。该历史人物是( )资料卡片 生卒年:公元前356-前323年。事迹:世界古代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西方历史上四大(一说七大)军事统帅之首。率军远征,灭亡波斯帝国,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A. 伯里克利 B. 克洛维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8. “白昼逝去了,伊斯兰教的医学和科学却反射出古希腊文化太阳的光芒,它像一轮明月,照亮了欧洲中世纪漆黑的夜晚。”材料意在强调阿拉伯文化( )A. 继承和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B. 一定程度上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C. 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D. 创造了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面貌9. 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国、郡、里)。材料中这项改革措施( )A. 建立起完善的法律体系 B. 促使武士集团的形成C.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10.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反映出( )A.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B. 庄园里的主要劳动者是领主C. 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 庄园法庭维护了领主的利益11. 牛津大学校徽的主体部分由三颗王冠组成,中间为一本展开的书,上写“DOMINUSILLUMINATIOMEA”(主照亮/启发我),这表明了中世纪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强调“启示”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据此可以判断中世纪欧洲大学( )A. 受国王影响 B. 脱离教会控制 C. 受基督教会影响 D. 取得自治权利12. 《阿拉伯文学史》: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蜂蜜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藏的宝藏分发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A. 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 B. 经济发达C. 立足以往文明的基础 D. 国家重视13. 当西班牙人来到南美,他们发现土地上面富有金银矿产,还居住着众多有成熟社会组织的人民可充作劳力资源。他们的对策就是短期化的掠夺。同时掳掠了新大陆的许多财富,可是却没有发展出任何机制累积自己的资金,所以其财富仅在贵族手上。英国资金的累积是为商业用途。这反映了( )A. 西班牙没有参与早期殖民掠夺 B. 英国没有参与新航路的开辟C. 西班牙致力于寻找新大陆新物种 D. 英国致力于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14. 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为“精神层面的变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A. 但丁 B. 哥伦布 C. 克伦威尔 D. 瓦特15. 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载:“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这是我国史籍里关于土豆(马铃薯)的较早记载。出现这一记载的历史背景是( )A. 遣唐使来华 B. 中世纪城市兴起C. 封建庄园的衰落 D. 新航路的开辟16. 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材料描述的历史情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 )A. 导火索 B. 开始标志 C. 转折点 D. 结束标志17. 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评价拿破仑: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继承了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和公共安全委员会的精神。虽然他有污点、疏失甚至罪恶,但这些问题并未掩盖他的庄严、卓越和雄才大略。这则材料说明拿破仑( )A.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B. 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C. 取得独立战争胜利 D.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 戴维·兰德斯在《国富国穷》中提到,(棉织品)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 棉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 B. 棉织品的销售范围非常广C. 市场需求刺激了技术革新 D. 工业革命推动了商品生产19. 在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诞生了一种深刻影响南美政治思想体系的理念——玻利瓦尔主义。这一理论源于伟大的南美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它继承了拉丁美洲人民对一体化的长久追求。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时间里,玻利瓦尔就是美洲。”该学者观点的依据是,玻利瓦尔( )A. 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 收回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C. 领导了印度民族大起义 D. 颁布了《宅地法》20. 在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但1861年他却把宣布解放黑奴的一位将军撤职。1862年他又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林肯的这种策略变化表明他在美国内战期间的最高宗旨是( )A. 保护白人利益,坚持种族歧视 B. 团结黑人奴隶,战胜南方叛军C. 拯救联邦政府,维护国家统一 D. 放弃废奴主张,向奴隶主妥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23题12分,24题10分,共40分)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从另一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到处产生新芽儿了。——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二(1)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地位。此事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政治背景。(2)材料二中的名画体现出了怎样的核心思想?作者和哪两位美术家并称为“美术三杰”?(3)综合上述材料,请归纳材料所述事件体现的时代主题。22. 阳光中学的九年级学生开展方寸之间见证历史的项目式学习活动。阅读他们布展的相关名著(名人),完成下列任务。【展板一】世界名著篇【展板二】世界名人篇(1)根据展板一中的名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所呈现的特点。(2)从展板二中任选两位或者两位以上的世界名人,自拟一个观点,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3. 近代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后……成为孕育欧洲文明新因素的摇篮。中世纪城市培育和发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并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摘编自刘景华《中世纪城市与欧洲文明成型》材料二:他们(美国人)对英国自然法学派的天赋人权表述法作了一个重要改动——按英国自然法学派的说法,天赋人权包含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美国人则保留了生命权、自由权,而把财产权换作了“追求幸福权”。——高毅《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材料三:1789年8月26日,宣言获得通过……它试图构建未来,并为未来制定规则。这是它一直在从事的工作,也是大革命永恒的遗产。正是通过这些原则,一个新时代展露在人类面前。——(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城市为近代文明孕育了哪些新因素。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新因素的出现使中世纪欧洲城市在政治方面有何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美国人对“天赋人权”理解包含哪些内容。什么有人说天赋人权观念在1787年美国宪法里并未得到完全体现?(3)材料三中的“宣言”是哪一法律文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正是通过这些原则,一个新时代展露在人类面前”的理解。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出口商品主要包括粮食、亚麻、兽皮、皮货、木材等,粮食占出口额的35%以上;进口商品主要为工业品,即工厂所需的机器和设备、颜料、皮棉、煤。从1822年起,俄国对进口商品实行高关税,对外国商品的输入进行限制。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出口结构中,农产品仍然占最大份额,粮食占出口额一半以上,主要出口英国。由于工业急需金属、机器和设备,俄国降低了保护关税税率,使进口机器的支出由1861—1865年的730万卢布增加到1876—1880年的4680万卢布。到90年代,与改革前相比,俄国对外贸易额增加2倍以上。——摘编自【苏】B.T.琼图洛夫等编《苏联经济史》材料二 150多年前,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化我人为欧洲国民”。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以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不久,天皇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摘编自《世界通史》材料三 尽管战争的代价是沉重的,但美国人民都认为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它确立了所有美国公民首先是国家公民,其次才是各州公民的原则,将松散的联邦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而强盛的国家。——摘编自韩瑞珍《从美国南北战争看国家统一》(1)根据材料一、概括俄国农奴制改革前后对外贸易的变化,并简析对外贸易发生变化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进行这场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改革的作用。(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争”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战争的影响。2024-2025学年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九年级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80分,共23小题,与道德与法治同场开卷考试,合计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考生可携带和查阅相关资料,考试时禁止讨论、交流试卷等行为;请将答案填涂和书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23题12分,24题10分,共40分)【21题答案】【答案】(1)地位: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国家:意大利。政治背景: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两位美术家:拉斐尔、米开朗琪罗(3)主题:走向近代。【22题答案】【答案】(1)时代背景:工商业经济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文主义思潮流行;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特点: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或突出人性);具有写实性。(2)示例:世界名人:哥伦布、卡尔·马克思。观点:杰出的历史人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论述: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带领船队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由此可见,杰出的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活动影响历史进程,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23题答案】【答案】(1)新因素:新的政治文明因素(或共同体观念和自治意识、自由和平等观念、民主和法治精神);孕育了市民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预构了近代国家的政治形式。特点:中世纪欧洲城市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自治。(2)内容:生命权;自由权;追求幸福权。原因:1787年宪法仍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3)文献:《人权宣言》。理解:《人权宣言》包含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24题答案】【答案】(1)变化:改革前,①以粮食为主要出口商品,并实行高关税;②改革后以机器设备为主的进口数量明显增加;③进口关税税率降低。原因: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际粮食需求扩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设备、资金和市场。(2)目的: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作用: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摆脱了民族危机,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走上帝国主义道路。(3)战争名称:美国南北战争,影响:①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②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③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④增强了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并未完全消除种族歧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