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单元自测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气)X+4H2,则X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H)22、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物质 X O2 CO2 H2O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 g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5、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O2═2CO2+3H2O,在“ ”中填上的数字是( )A.1 B.2 C.3 D.46、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7、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氮元素和氢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氧元素8、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A.3 4 B.3 8 C.1 3 D.1 59、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分子(原子)数之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10、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 + B2 == 2C B.3AB2 + B2 == 2CC.4AB2 + B2 == 2C D.AB2 + 4B2 == 2C11、根据反应方程式:H2S04 + Na2S203 → Na2S04 + S + X↑+ H20,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O3 B.H2S C.SO2 D.Na20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1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质量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增加C.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D.将一定质量的水冷凝后结成冰,质量不变14、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1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16、在SO3+H2O═H2SO4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 B.原子总数C.各元素化合价 D.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2H2 + O22H2O B.C. D.二、填空题。18、某化合物1.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二氧化碳和3.6g水,该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gH2和CO的混合气体与15gO2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在冷却至室温,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8.4g,若反应后氧气有剩余,在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________,反应后新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为________。21、如图所示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1)读图获得的信息是 (写一条即可)。(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 。(4)“氢气具有可燃性”,这属于氢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此性质决定了氢气的用途是 。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先胀大,后慢慢变瘪,气球先胀大的原因是 。三、实验题。23、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 。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A、B两个实验中,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 四、计算题。24、使12g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请回答: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1)第 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2)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镁条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3)你认为另两次实验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选填“是”或“否”)第4章 认识化学反应 单元自测2025-2026学年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粉,发生的反应为3Fe+4H2O(气)X+4H2,则X为 ( )A.FeO B.Fe2O3 C.Fe3O4 D.Fe(OH)2【答案】C2、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物质 X O2 CO2 H2O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质X由碳、氧元素组成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 g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答案】C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答案】C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应( )A. 小于镁带的质量 B.大于镁带的质量C.等于镁带的质量 D.无法比较【答案】B5、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O2═2CO2+3H2O,在“ ”中填上的数字是( )A.1 B.2 C.3 D.4【答案】C6、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答案】D7、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 A. 氮元素和氢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氧元素【答案】A8、丙烷(分子式为C3H8)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A.3 4 B.3 8 C.1 3 D.1 5【答案】A9、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反应物、生成物之间分子(原子)数之比D.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答案】D10、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 + B2 == 2C B.3AB2 + B2 == 2CC.4AB2 + B2 == 2C D.AB2 + 4B2 == 2C【答案】C11、根据反应方程式:H2S04 + Na2S203 → Na2S04 + S + X↑+ H20,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O3 B.H2S C.SO2 D.Na20【答案】C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答案】D13、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木材燃烧,余下灰烬的质量小于原木材质量B.铜丝在火焰上灼烧,灼烧后的“铜丝”质量增加C.加热高锰酸钾,剩余固体质量减少 D.将一定质量的水冷凝后结成冰,质量不变【答案】D14、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A.通过什么条件反应 B.什么物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D.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质量关系【答案】C1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答案】B16、在SO3+H2O═H2SO4反应中,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总数 B.原子总数C.各元素化合价 D.质子总数和中子总数【答案】A1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2H2 + O22H2O B.C. D.【答案】C二、填空题。18、某化合物1.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二氧化碳和3.6g水,该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答案】1:41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H2O2 2H2O+O2↑ (2)H2+Cl22HCl(3)CuO+H2Cu+H2O (4)4P+5O22P2O520、2.4gH2和CO的混合气体与15gO2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在冷却至室温,测得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8.4g,若反应后氧气有剩余,在原混合气体中H2的质量为________,反应后新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1g 6.2g21、如图所示为氢气燃烧的微观示意图:(1)读图获得的信息是 (写一条即可)。(2)根据图示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一种基本反应类型)。(3)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若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就有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氢气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 。(4)“氢气具有可燃性”,这属于氢气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此性质决定了氢气的用途是 。【答案】(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 化合反应(3)纯度 (4)化学 作燃料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现象是:,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现象是先胀大,后慢慢变瘪,气球先胀大的原因是 。【答案】天平仍保持平衡 4P+5O22P2O5 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内气体膨胀,压强增大三、实验题。23、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小气球先变鼓再变瘪。其中“变鼓”的原因是: 。 (2)B实验中,实验前后,烧杯中钠元素的质量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A、B两个实验中,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填字母)。 【答案】(1)红磷燃烧,放热,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气球鼓起(2)不变 (3)A四、计算题。24、使12g镁分别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请回答: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1)第 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2)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镁条的质量 (选填“大”、“小”或“不变”)。(3)你认为另两次实验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选填“是”或“否”)【答案】(1)二; (2)大; (3)是.。【详解】(1)设消耗12g镁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x故第二次实验镁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2)由于镁条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质量等于镁和氧气质量之和,所以氧化镁的质量大于反应的镁的质量;(3)由于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另外两次实验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