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线索和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1.周恩来曾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B.鼓舞了反侵略的斗志C.是中国革命的起点 D.是第一场反侵略斗争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材料论述了义和团运动的( )A.背景 B.概况 C.性质 D.影响3.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列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不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侵略者的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义和团……然其“勇”之一字,未尝不轰动全球人之耳。外人于此,则平日倡瓜分之议,或涂红圈绿线于中国地图谓某地为某国势力范围之企图,亦未胆敢如前之猖獗耳!——摘编自郑贯一《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A.都以推翻清朝的统治为目标 B.都利用宗教信仰发动群众C.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都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4.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C.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D.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5.《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位于天津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的义和团运动纪念馆,保存着大量与义和团运动有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下列情节不应该出现在该纪念馆解说词中的是( )A.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 B.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发展而来C.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D.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内容是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8.某班开展“观电影·析历史”活动,同学们观看如下电影后,撰写的影评题目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社会制度的变革C.革命历程的曲折 D.中国人民的探索9.某中学八年级历史社团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其中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B段“降到谷底”的开始分别和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10.下图是1901年的一幅美国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漫画中列强头上,一根细线悬吊着一柄大刀。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11.下列描述的是1902年我国一个普通家庭四兄弟的生活情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参加义和团被杀害C.老三在香港岛成为一名英国的雇佣兵 D.老四在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12.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A.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二、材料题1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皆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下之盟”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材料二 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你同意材料二中“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材料三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B C A D A C B题号 11 12答案 D B1.B【详解】根据材料“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材料强调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鼓舞了反侵略的斗志,从而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B项正确;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未取得实际胜利,排除A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通常认为是鸦片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通常认为是五四运动,义和团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排除C项;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是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题干“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可知,材料描述了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最终引发义和团运动。题干中“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表明材料重点在于分析运动爆发的原因和条件,属于背景的范畴,A项正确;概况侧重事件经过,性质涉及运动的本质,影响强调结果,均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3.C【详解】题干材料分别指出太平天国使列强殖民中国的计划受阻,义和团震慑了列强的瓜分企图,这说明两者均直接抗击外国侵略势力,C项正确;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未以推翻清朝为目标,排除A项;太平天国利用拜上帝教,而义和团依赖民间信仰,并非统一宗教,排除B项;盲目排外是义和团的特点,太平天国未完全排斥西方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4.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其反帝斗争触动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成为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导火索,B项正确;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深层原因之一,并非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后列强已经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并非之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表述过于笼统,“义和团运动”表述更为精准,排除D项。故选B项。5.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正确;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南京条约》签订后的影响,排除A项;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影响,排除B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排除D项。故选C项。6.A【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9世纪末的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中时间和地点表述均错误,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19世纪末,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发展而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7.D【详解】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4.5 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使馆区,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列强可驻兵;拆除大沽至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 动。,《辛丑条约》促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的危机进一步加深。材料中“以华制华”是指《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项正确;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是《南京条约》,排除A项;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天津条约》,排除B项;“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排除C项。故选D项。8.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中的电影分别涉及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系列战争使得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所以影评题目“民族危机的加深”是合适的,A项正确;在这些事件中主要是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变化,不是社会制度根本变革,排除B项;这些事件反映的主要是列强侵略,不是革命历程,排除C项;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相关,与图示战争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9.C【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数轴中A段“开始下降”始于1840年,对应鸦片战争后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段“降到谷底”的开始时间为1900年,对应八国联军侵华后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正确;《马关条约》(1895年)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对应1895年后的下降阶段,非“谷底”,排除A项;《天津条约》《北京条约》(1858、1860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产物,加深半殖民地化,但非“开始下降”或“谷底”,排除B项;《马关条约》是1895年签订的,非“开始下降”的起点,排除D项。故选C项。10.B【详解】据题干“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看到象征觉醒的刀在他们头上悬着,说明西方列强对自己侵略中国的担忧,即西方人担忧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会被赶出中国,不能在掠夺中国,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开始于1899年,排除A项;列强没有放弃侵略中国,排除C项;“扶清”这个口号体现了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排除D项。故选B项。11.D【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据题干“1902年我国一个普通家庭四兄弟的生活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1902年老四不可能在东交民巷买房居住,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902年日本在华设厂已合法,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存在可能性,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活动时间是19世纪末至1900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义和团运动被镇压,1902年存在老二因参加义和团被杀害的可能,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老三在香港岛成为一名英国的雇佣军人,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至1902年香港岛已被英国统治60年,老三在香港岛成为英国雇佣兵存在可能性,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2.B【详解】根据材料“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剥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权利,使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B项正确;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其危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其危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外务部便利了帝国主义通过外交手段控制中国的需求,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其危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1)主权:领土、关税、贸易。(2)同意这一观点。理由: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3)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等。【详解】(1)主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城下之盟”是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反映了中国贸易主权。(2)论述:根据题干设问,此题需先阐明观点,再进行论述(作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即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观点:同意这一观点。理由: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因此,同意材料二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的极少属性地步了”这一观点。(3)原因:根据材料三“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由于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盲目自大,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在遭受侵略过程中,清政府的统治者表现出腐败无能的一面,战和不定,大多数时候是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从军事实力上说,清军武器装备的落后等也是导致战败的原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线索和民族危机加剧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1.周恩来曾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A.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B.鼓舞了反侵略的斗志C.是中国革命的起点 D.是第一场反侵略斗争2.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材料论述了义和团运动的( )A.背景 B.概况 C.性质 D.影响3.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下列材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太平天国不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侵略者的权益在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义和团……然其“勇”之一字,未尝不轰动全球人之耳。外人于此,则平日倡瓜分之议,或涂红圈绿线于中国地图谓某地为某国势力范围之企图,亦未胆敢如前之猖獗耳!——摘编自郑贯一《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A.都以推翻清朝的统治为目标 B.都利用宗教信仰发动群众C.都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都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4.导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C.列强企图瓜分中国 D.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5.《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位于天津红桥区如意庵大街何家胡同18号的义和团运动纪念馆,保存着大量与义和团运动有关的历史文物和资料。下列情节不应该出现在该纪念馆解说词中的是( )A.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 B.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等发展而来C.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D.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7.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内容是A.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B.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C.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8.某班开展“观电影·析历史”活动,同学们观看如下电影后,撰写的影评题目是(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社会制度的变革C.革命历程的曲折 D.中国人民的探索9.某中学八年级历史社团的同学以“数轴上学历史”绘成《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示意图》,其中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B段“降到谷底”的开始分别和哪两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B.《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10.下图是1901年的一幅美国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漫画中列强头上,一根细线悬吊着一柄大刀。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列强团结一致并开始联合绞杀义和团 B.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引起列强的担忧C.列强彻底放弃侵略并瓜分中国的野心 D.义和团运动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11.下列描述的是1902年我国一个普通家庭四兄弟的生活情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老大在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上班 B.老二参加义和团被杀害C.老三在香港岛成为一名英国的雇佣兵 D.老四在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12.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辛丑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密切相关( )A.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二、材料题1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42年的条约真是所谓“城下之盟”,英国方面向来所不满足的皆一一满足,其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之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城下之盟”损害了中国哪些主权?材料二 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低到只是保持了独立主权国家极少数的属性的地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你同意材料二中“到了1901年,它(清政府)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的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材料三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辱。——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练习原卷 .doc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课后练习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