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永川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期中质量检测初2022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我们研究“古代埃及”时,可信度最高的证据是( )A. 相关的文物和遗址 B. 关于当时的影视著作C. 文学著作中的描述 D. 历史学家的言论2. 下图是世界古代不同区域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对孤立,毫无交流 B. 起源中东,不断扩散C. 多元分散,独立共存 D. 亚洲领先,非洲落后3. 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4. 初三·二班正在举行辩论赛,依据下面双方辩论观点,判断双方辩论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正方:促进了东西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经济联系。 反方: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A. 希腊城邦兴起 B. 查理曼帝国建立C. 佛教传播 D. 亚历山大东征5.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以下理解最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A. 罗马以征战扩张的方式,建立了东抵印度河的大帝国B. 佛教兴起于罗马,并成为世界性宗教C.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D.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6.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下列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与其所处领域对应正确有( )①《荷马史诗》——文学②《掷铁饼者》——建筑③罗马大竞技场——雕塑④“儒略历”——天文学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7. 小李同学在复习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时,制作了如图年代尺,据此可判断这个国家是( )A. 奥斯曼帝国 B. 法兰克王国C. 阿拉伯帝国 D. 罗马共和国8. 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 )A. 商品经济发达 B. 基本自给自足C. 严格禁止竞争 D. 自耕农为主体9. “城市空气使人自由”是西欧中世纪的谚语。从这句谚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A 自然条件优越 B. 不受国王管辖C. 空气比较清新 D. 相对独立和自治10. 拜占庭帝国在翻译和注释古典作品过程中,形成了古典希腊罗马著作的译本体系。这些古典作品又为近代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素材。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A. 传承了古代文明 B. 推动了民法建设C. 建立了封建制度 D. 形成了地域文化11. 大化改新时期,日本设立了大学寮,教科书为中国儒家经典《孝经》《论语》《礼记》《左传》等。这说明A. 日本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B.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C. 中国文化推动日本社会转型 D. 日本全盘照搬中国教育体制12.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A. 雇佣关系的形成 B. 社会分工的扩大C. 社会经济的发展 D.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13. 14到16世纪,匠人并不像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这主要是因为( )A. 工业革命提升匠人社会地位 B. 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的价值C. 西方封建制度已经彻底瓦解 D. 新航路开辟致全球市场扩大14. 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他是一个恶魔。”欧洲人说:“他‘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他是一个功臣。”这里的“他”是( )A. 迪亚士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达·伽马15. 下面表格内容揭示的时代主题是( )14世纪前后 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4-17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15-18世纪 早期殖民掠夺A. 封建时代的欧洲 B.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 走向近代 D.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 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事物的特点(或特征)。某班同学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共同完成。任务一 【文明之地】图一 图二 古代欧洲文明材料一:古代国家之间相对孤立闭塞,但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加,有战争这种暴力的形式,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这种和平的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由于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状态中仍存在着不断的交往,所以儒家文化、古典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印度文化这些重要文化都在向外扩散……。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在古代尤为突出。总的说来,在某些方面亚洲的经济水平和文明程度要高于欧洲、大陆非洲和孤悬海外的美洲。——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古代卷》任务二【民主之源】材料二: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在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摘编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图三 罗马共和政体示意图任务三【疆域之间】图四 图五 图六任务四【制度之异】图七 西周分封制度示意图 图八 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示意图(2)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填“A”;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上填“B”;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填“C”A.古代国家之间相对孤立闭塞,但相互交往仍日益增加。B.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程度不平衡性突出,亚非总体高于欧美。C.世界古代历史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请根据材料二和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古希腊的雅典和罗马共和国时期实际掌握最高权力的机构名称。你能说出古罗马在律法方面取得的成果有哪些?(4)请写出以上图片中的国家在疆域上有什么共同特征?使地中海成为“内湖”的是哪个国家?(写序号)(5)请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请分别写出维系这两个制度的纽带是什么?17. 从14世纪开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欧洲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一: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的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摘编自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材料二:(运动)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它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其他方面看来,它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大抵在初期,它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摘编自陈衡哲(西洋史》材料三:材料四: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之间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归纳英国租地农场的特征。结合所学,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阶级的出现,会给英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运动”的名称、“复生”和“新生”的具体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运动”产生的经济根源。(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的作者;分析其反映的核心思想。(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世界历史”开始的事件?依据材料四,概括“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原因。(5)根据“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指出哪段航程最能体现早期殖民扩张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写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请从世界发展角度分析以上贸易活动的影响“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6)根据“三角贸易”路线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填“A”;不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填“B”。A“三角贸易”在欧洲、亚洲、非洲之间进行贸易。( )B“三角贸易”分成“出程”、“中程”、“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用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利润。(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历史学习小组以“时代与思想”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搜集到的素材如下表。时期 素材春秋战国时期 老子、孔子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古希腊时期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7世纪 穆罕默德14世纪—16世纪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根据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汇编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永川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期中质量检测初2022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3分,第17题16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题答案】【答案】(1)名字:古代亚非文明成就:古埃及文明: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等;(2)判断:A:A;B:B;C:C(3)机构名称:雅典:公民大会;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法律:《十二铜表法》 (4)共同特征: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疆域辽阔,都处于地中海沿岸。使地中海成为“内湖”的国家:图四。(5)纽带:分封制:血缘;封君封臣制:土地的封赐。【17题答案】【答案】(1)特征:采用雇佣劳动;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影响:产品面向市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运动名称:文艺复兴运动“复生”: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新生”: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作者:达·芬奇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4)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开始形成。(5)序号:②影响: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的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欧洲的近代化。但是给被殖民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是非洲地区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所在。(6)判断:A:BB:A【18题答案】【答案】观点:社会变革时期往往催生伟大思想家,推动人类文明突破性发展;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社会剧烈动荡。孔子提出“仁”“礼”思想,主张恢复周礼与道德教化,开创儒家学派,为乱世提供秩序重建方案。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批判过度干预,其道家思想成为对战争频繁的反思。之后形成“百家争鸣”局面,奠定中华文化核心框架,影响东亚文明两千余年。14-16世纪欧洲,中世纪教会权威松动,商品经济兴起,黑死病冲击传统社会结构。但丁在《神曲》中质疑教权,强调人性价值,成为文艺复兴先驱。达·芬奇通过科学观察与艺术创作突破神学桎梏,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推动文艺复兴运动,促进科学革命与宗教改革,加速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结论:当旧秩序瓦解时,思想家通过批判性思考提出新价值体系,不仅回应时代困境,更成为文明跃升的催化剂。这种“危机—思想—革新”的互动模式,揭示了思想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