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在生活中启发想象 于导图中理清思路——《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教学设计设计特色:想象是人类社会的希望,每一次人类的大胆想象,预示着科学的一次新的尝试和飞跃。本课的教学着力借助铅笔、书包等为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感悟想象源于生活,从而找到写作的素材。同时,借助思维导图和课文经典片段,让学生的想象更清晰、更有序地呈现出来,从而落实第二学段习作“写清楚”的目标。课文简析:《我的奇思妙想》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习作话题。教材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的奇思妙想,启迪学生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要求学生将想发明的东西的样子以及功能写清楚。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材还提供了范例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也试着画一画思维导图。本次的修改与评价可以和同桌一起完成,相互提出修改意见,并修改。教学目标:1.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想要发明的事物,以及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写下来。2.能够借助图示,从样子、功能两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事物。3.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教学重难点:能够借助图示,从样子、功能两方面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事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借助游戏,引发想象1.观看表演,引入新课。(1)教师拿出一支铅笔(一会儿飞针走线,一会儿指挥大合唱,一会儿钓起鱼来),引导:现在我用它来当表演的道具,同学们猜猜我表演的分别是什么?(2)学生模仿表演。请大家自己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借用这支铅笔进行表演,想一想,用这支铅笔还可以表演什么?预设:教鞭,电线杆,收音机的天线……(3)点拨:我们借用铅笔发散思维,大胆地想,变通地想,竟想出了这么多外形类似的物品。难怪牛顿这样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2.揭示课题:正是有了奇思妙想,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这节课,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板书:我的奇思妙想)板块二:例子引路,启发想象1.板书“会变大变小的书包”,猜一猜,小发明家为什么会想发明这样的书包?预测:装东西时,书包越大越好,能放下很多东西;存放时,书包变小才方便存取。点拨:看来这位小发明家是在使用书包时遇到了困难,想通过增加书包的功能来解决困难呢!(板书:解决困难)2.发散思维:如果让你来发明,你想要怎样的书包?预设:会变色的书包,能根据小主人的喜好,每天变换颜色。点拨:我猜,你是想到了多色圆珠笔才有了这样的奇思妙想。预设:能自动整理的智能书包,放学回家时,能根据小主人的回家作业自动整理,不遗漏;需要用课本的时候,能自动查找、递送。点拨:你把现代化的智能系统组装到了书包上。预设:会走路的书包,不用背,能跟着小主人自行回家。点拨:书包成了你的好伙伴,能和你一样走路,有了和人一样的能力。……小结:你们根据自己生活的需要,将其他事物的功能嫁接到书包上,两相组合,便产生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板书:组合功能)3.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将事物的功能相组合而产生的奇思妙想还不少呢!你能接着往下想吗?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实际的需要,你想发明哪些神奇的东西?写在课本范例的旁边。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2.选择最想发明的东西,和同桌交流,并说明原因。4.集体交流,随机评价学生的奇思妙想,是否符合“善良、美好、科学、进步”的社会正能量。板块三: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章思路1.结合课文中的“会飞的木屋”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交流:确定了小发明,我们该怎么把它写清楚呢?我们的思考可以围绕要发明的事物,逐步发散。比如“会飞的木屋”,先确定可以从它的“样子”和“功能”两方面进行介绍。然后分别围绕“样子”和“功能”展开想象,如样子,它的各个部分分别是怎样,功能又分哪些。2.绘制自己的思维导图,理清作文思路。(1)我们也像这位小作者一样,也来绘制自己的这项发明的思维导图吧!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2)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在小组内讲述自己的小发明,同学相互帮助多角度构思。(3)选1-2个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构思,集体完善小发明的样子及功能。(4)点拨:同学们的奇思妙想可谓无奇不有,但是新奇并不等于离奇。所有的想象都应该是现实生活的投射。要写好想象作文,就必须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细节,注意汲取科学知识,只有以这些内容为依托,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建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奇妙的世界。板块四:展开想象,开始创作1.温馨提示,鼓励创作。温馨提示:注意书写格式,“样子”和“功能”可以分成两段来写,每段开头空两格。2.学生自主展开练笔,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板块一:共赏佳作,强化评改标准1.聚焦“样子”,学习表达顺序。我的智能书包外观上与普通书包没什么差别。书包整体呈蓝色,正前面有一个银白色的米老鼠图案,看似普通,实际上是个太阳能收集器。图案中还隐藏着密密麻麻的按钮,这就是书包的“大脑”。书包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用纳米材料制作的可以调节大小的口袋。书包底下有暗格,里面隐藏着四个可以伸缩的滑轮。——《智能书包》(1)作者朗读片段,师生共同点评。(2)引导关注表达顺序:小作者在介绍“样子”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各部分的介绍能不能交换顺序?(3)小结点拨:小作者在介绍“智能书包”的样子时,按照“先整体再局部”的顺序进行描写。而在介绍局部的时候,又是按照“正前面——两边——底下”的顺序展开描写。表达有条理,书包的样子介绍得非常清楚。2.聚焦“功能”,学习构段方式。(1)呈现学生介绍功能的片段,围绕“每项功能是否体现了‘奇思妙想’这一主题”展开评议。(2)回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三四两段的描写方法。点拨:在介绍多种功能时,为了使表达更有条理,我们可以在段落的开头增加一个总起句。3.自我修改,完善习作。板块二:合作学习,同桌互评互赏1.同桌相互修改,教师巡视指导。赏评要求:1.用“ ”勾画想象丰富、有趣的地方,用“☆”和简短语句表示鼓励。2.用“ ”勾画需要修改的地方,用“?”和简短语句提出修改建议。2.根据同学的建议自主完成1-2处修改,让想象更神奇,习作更有趣。3.把修改后的片段读给同桌听,推选优秀文段,全班分享。板块三:工整誊抄,完成习作1.学生按要求认真誊抄,教师个别指导。2.在班级展示墙展示习作,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板书设计: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按顺序 有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