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资料链接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
辽宁号航空母舰(代号:001型航空母舰,舷号:16,简称:辽宁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的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也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
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的通讯《一着惊海天》,在获得笫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作为该文的编辑,这种感受则更加深刻。
写作背景
通讯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新闻中的事实一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新闻叙述要简洁、明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细节描写,还往往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
通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文体知识
舰岛:现代航空母舰常把舰桥、烟囱等集中建造在飞行甲板的一侧,形似小岛,称为舰岛。
战位:“舰艇战斗部位”的简称。船员进行战斗活动的位置。舰艇战斗组织系统的最低一级组织,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标识。
阻拦索:横向设置在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降落跑道上的特制钢索,用于吸收着舰飞机的前冲能量,以缩短其滑行距离,一般设置4~6道。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词语注集
镌刻:雕刻。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轮船上悬挂信号、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高杆。
凛冽:刺骨地寒冷。
浩瀚:水势盛大;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一丝不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词语注集
整体感知
①标题中“着”和“惊”两个动作、“海天”一个景象,使强烈的画面感跃然纸上,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吸引读者往下读。
②标题运用动宾结构的形式,直观简洁、生动形象地点出了要报道的“点”,即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1.这篇通讯的主标题“一着惊海天”有很强的震撼感,请说说标题的妙处有哪些。
2.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整体感知
文本分析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
环境描写
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这两段文字,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强军的梦想,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
文本分析
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比喻,突出舰载机着舰难度很高。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运用具体数字举例说明写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危险性。
文本分析
有人说,第③、④两个自然段插叙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特殊性,与这次报道歼-15舰载机着舰的关系不大,可以删除。你认为呢?
这两段将新闻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读者会想,首次着舰能不能成功?首次着舰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有了这样的品读胃口,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虽属插叙,却很有必要。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
“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
形象生动地说明舰载机着舰非常危险,也非常令人期待。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许多人落泪了!
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
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的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文本分析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神态描写,突出航天人工作的极其辛苦和一丝不苟。
作者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有什么用意?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文本分析
细读第19自然段描写歼-15着舰时“惊心动魄的一幕”,体会该段描写的生动性。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
“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
“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文本分析
文本分析
记者眼前的飞行甲板上,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阻拦索的两端构成“V”上边的两头,尾钩钩住处,则是“V”字的底尖。
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
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给新闻带来了非常强烈的感情宣泄,
使作品有了更强的阅读感染力。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侧面描写,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颂中国人民和海军强军梦想、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表现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历史意义。
文本分析
本文抓住歼 -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表现了英雄飞行员镇定自若、献身国防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主旨归纳
强军梦想
民族复兴
知识重构
对比角度 消息 新闻特写 通讯
时效性 强 一般 较弱
报道对象 新闻事件整体 新闻事件的某一场景 新闻事件整体及细节
篇幅 比较短 比较灵活 较长
表达方式 以记叙、说明为主 以记叙、描写为主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1.对比新闻体裁的三种不同文体,请总结填表。
思维拓展
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