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第二课时 6.1.2 点、线、面、体 课时练(含答案)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 第二课时 6.1.2 点、线、面、体 课时练(含答案)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 2 课 时 6.1.2 点、线、面、体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面的是 ( )
A. 长方体. B. 圆柱体. C. 球体 . D. 圆锥体.
2. 对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认识正确的是 ( )
A. 几何体是四棱柱. B. 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C. 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 D. 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
(
(第2题)
)(第4题)
3. 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甲同学:它有4
个面是三角形;乙同学:它有8条棱.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 )
A. 三棱柱. B. 四棱柱. C. 三棱锥. D. 四棱锥.
4. 你见过一种折叠灯笼吗 它看起来是平面的,可是提起来后却变成了美丽的灯笼,这个
过程可近似地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 )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D. 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是线.
5.如图是一个花瓶,下列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这个花瓶表面的是 ( )
(第5题) A B C D
二 、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 流星划过天空时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用数学知识解释为
7. 朱自清的《春》一文里,在描写春雨时有“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 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其实是把雨滴看成了( ),把雨看成( ),说明( ) . 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_ (填写序号).
①点;直线;点动成线 ②点;线;点动成线
③线;面;线动成面 ④线;面;面动成体
8. 如图,平面图形中,将编号为 (只需填写编号)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 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
9.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几何体共有_ 条棱.
(




(第8题)
) (
(第9题)
)(第10题)
10. 如图,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图 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_
三 、解答题(第11题5分,第12题7分,第13题8分,共20分)
11. 把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弥

四棱锥 圆柱 三棱柱 圆锥 球 12. 如图放置的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 绕斜边AB 旋转 一周, (1)请你画出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草图; (2)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下列四个图形中的 (只填序号). (

)① ② (第12题) 13. 如图,某酒店大堂的旋转门内部由三块宽为1.8 m、 高 为 3m 的玻璃隔板组成. , 这 能说明的事实是_ (填字母);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2)求该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 (边框及衔接处忽略不计,结果保留π) (第13题)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四 、中考链接(5分)
(
(
)
)14. (2023 ·贵州省)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C
) (
A
) (
B
) (
D
)(第14题)
第2课时 6.1.2 点、线、面、体
1.A 2.D 3.D 4.C 5.C
6.点动成线
7.②
8.②
9.9
10.24
11. 名称分别为:三棱柱、圆锥、球、圆柱、四棱锥.
12. 解:(1)略;
(2)②.
13. 解:(1)圆柱 C.
(2)该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圆柱,
体积为:π×1.8 ×3=9.72πm .
故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9.72π m .
14.A第2课时 6.1.2 点、线、面、体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面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10.如图,从棱长为2的正方体毛坯的一角,挖去一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得到一个如图
所示的零件,则这个零件的表面积是______.
A.长方体. B.圆柱体. C.球体. D.圆锥体. 三、解答题(第11题5分,第12题7分,第13题8分,共20分)
2.对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认识正确的是 ( ) 11.把图形与对应的图形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弥
A.几何体是四棱柱. B.棱柱的侧面是三角形.
C.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 D.棱柱的底面是三角形. 封
四棱锥 圆柱 三棱柱 圆锥 球
12.如图放置的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绕斜边AB旋转一周, 线
(第2题) (第4题) (1)请你画出所得到的几何体的草图;
3.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一个几何体模型,两位同学摸该模型并描述它的特征.甲同学:它有4 (2)所得到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是下列四个图形中的___
个面是三角形;乙同学:它有8条棱.该模型的形状对应的立体图形可能是 ( ) (只填序号). 内
A.三棱柱. B.四棱柱. C.三棱锥. D.四棱锥. A
4.你见过一种折叠灯笼吗 它看起来是平面的,可是提起来后却变成了美丽的灯笼,这个
过程可近似地用哪个数学原理来解释 ( ) c 不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B
C.面动成体. D.面与面相交的地方是线. ① ② ③ ④
5.如图是一个花瓶,下列平面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能形成这个花瓶表面的是( ) (第12题)
13.如图,某酒店大堂的旋转门内部由三块宽为1.8m、高为3m的玻璃隔板组成. 要
(1)将此旋转门旋转一周,能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这
能说明的事实是_______(填字母);
A.点动成线. B.线动成面. C.面动成体
(第5题) A B C D (2)求该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边框及衔接处忽略不计,结果保留π)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答
6.流星划过天空时留下一道明亮的光线,用数学知识解释为___. 题
7.朱自清的《春》一文里,在描写春雨时有“像牛毛,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语句,这里
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其实是把雨滴看成了( ),把雨看成( ),说明( ).下面说
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序号). (第13题)
①点;直线;点动成线 ②点;线;点动成线 四、中考链接(5分)
③线;面;线动成面 ④线;面;面动成体 14.(2023·贵州省)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
8.如图,平面图形中,将编号为________(只需填写编号)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
得到图中所示的立体图形. O
9.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这个几何体共有_______条棱. (第14题) A B C D
14.上 正 左.
15.C 14. 解:【探究1 3 6 101+2+3+ +n=-n(n+1)
10.2.8
11. AB 6
【应用】20
第2课时 6.1.2 点、线、面、体 415. A
1.A 2.D 3.D 4.C 5.C AD 1
6.点动成线 第4课时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1 AD 2
7.② 1.A 2.D 3.C 4.C 5.B 12.解:设AB=x,得-2.解得x-24.
8.② 6.BC BC CD
7.3 答:AB的长为24.9.9
8.2 13.解:如图①,当点C在线段AB上时,10.24 弥
11.名称分别为:三校柱、圆锥、球、圆柱、四棱锥. 9.1 ∴CD=÷(AB-BC)=÷(60-20)=×40=20 cm;
10.4
12.解:(1)略; 如图②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
(2)②. 11.解:如图所示. 封∴CD=÷(AB+BC=(60+20)=去×80=40 cm;
13.解:(1)圆柱 C. A B P cf
(2)该旋转门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圆柱, ∴CD的长为20cm或40cm.(第11题)
体积为:×1.82×3=9.72πm3. A DCB A D B C 线
12.解:(1)如图,OA即为所求. 图②
故形成的几何体的体积是9.72πm3. 图①
14.A (2)∵a=2,b=3,
(第13题)
∴OA=3a-b=3. 14.解:根据图示,量出展开图对角线的长度就 D AI
第3课时 6.2.1 直线、射线、线段 内
∵点M是线段OA的中点, 是这条金属线的最短长度.
1.B 2.D 3.A 4.B 5.B
6.直线l经过点A 直线a与直线b相交于点0 ∴0M=÷0A=2. 15.A A C
7.2 0 B A C D 一P
第6课时 习题课 不
1.C 2.C 3.A 4.C 5.C (第14题)
8.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第12题) 6. ⑧
9.1或3 13.解:AB=2MN=12cm.
10.1 14.解:∵C点为线段AB的中点,D点为BC的中点,AB=8cm, 要⑥
11.解:如图 ④
b、 ∴AC=BC=÷AB=4cm, CD=BD=÷BC=2cm 7.6cm
P D ∵AE= BD,
8.14 答
A ∴ED=AE+AC+CD=2+4+2=8cm. 9.2a—2b+c
B a 10.点B处
A C B E A C D B
q 11.解: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第14题) 题
理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第11题) (第12题) 15.4 12.解:(1)①3 6.
12.解:如图所示, 第5课时 6.2.2 线段的比较与运算2 ②DB BC.
13.解:把一根木条钉在墙上,在只钉了一根钉子的时候,这根木条 1.A 2.C 3.B 4.C 5.B (2)∵D是线段AC的中点,AC=8cm,
还可以转动,是因为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如果在这根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D= DC=4cm.
木条的某个地方再钉上一根钉子,这根木条就不会动了,是
7.小智 ∵BC=3BD,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8.6 ∴BC=3cm,BD=1cm.
9.m或3m ∴AB=AC-BC=5c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