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
(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用 2B铅笔在 “ 考场号” 和 “ 座位号” 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
题卡 “ 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
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
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在 “ 诵读古今经典” 活动前,晓雨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主持词,请你帮他完善一下。
每一个文字都有力量。文字的力量来自音韵声调的顿挫与抑扬,来自文化基因的唤醒与碰撞,来自内
心情感的( )。
诵古代经典,我能听到智者的“ 黄钟大吕”在空中回荡;读今人文章,我能感到自己的情思在文字中
萦绕。读《岳阳楼记》,我会被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深深打动;读《安
塞腰鼓》,我会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激昂;读《秋天的怀念》,我会和史铁生一起流下痛悔的泪水;读《带
上她的眼睛》,我会在小姑娘无边的孤寂中理解牺牲与崇高。
不要错过那些美好呀,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不要着急赶路呀,让我们在咀嚼中聆听文字
的回响!
1.(3分)请你为主持词中的加点字注音。
①顿挫( )②萦绕( )③咀嚼( )
2.(3分)请你从下列各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主持词的括号中,使文段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音韵
和谐。( )
A.浑厚与深沉 B.深沉与浑厚 C.投入与激荡 D.激荡与投入
3.(3分)晓雨准备在第二段嵌入一副对联,上联是 “ 字正腔圆读经典声声入耳” ,请你从下列各项中帮他
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
A.横平竖直写人生笔笔含韵 B.横平竖直写人生笔笔通神
C.点横撇捺写人生笔笔含韵 D.点横撇捺写人生笔笔通神
4.(3分)晓雨对画波浪线的句子重音把握不准,请你结合上下文语境,帮他找出一处重音并说明理由。
5.(8分)小组成员认为文人墨客的古诗文是我们汲取自强力量的源泉。为此,大家便在活动总结中引用了
一些古诗文名句,请你帮忙补写。
徜徉在古诗文中,我们不仅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还能认识自强不息的君子。滕子京虽然被贬,仍
能奋发有为,使得巴陵郡“ ①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是拼搏上进的君子;李白
仕途艰难,但面对挫折仍坚信“ ② , ③ ”(《行路难(其一)》),
是豪迈乐观的君子;欧阳修被贬滁州,但仍勤政爱民,与民同乐,写下 “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④
”(《醉翁亭记》),是积极济世的君子;苏轼政治失意,与兄弟分离,仍高诵
“ ⑤ , ⑥ ”(《水调歌头》)的祝愿,是豁达超然的君子;张岱面对
故国已逝,雪夜独行,写下清冷雪景 “ ⑦ , ⑧ ,上下一白”(《湖心
亭看雪》),是卓然不群的君子。他们或胸怀宽广,或豪迈乐观,或遗世独立,让我们懂得了人生路上难免
有曲折磨难,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会看到光明!
二、阅读理解(45分)
(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和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18分)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
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邠州建学记① (节选)
范仲淹
国家之患,莫大于乏人。人曷尝② 而乏哉?天地灵粹,赋于万物,非昔醇而今漓③。吾观物有秀于类
者,曾不减于古,岂人之秀而贤者独下于古欤?诚教有所未格④ ,器有所未就而然也!庠序⑤ 可不兴乎……庆
2/ 8
历甲中岁,予参贰国政⑥ ,亲奉圣谟 ⑦ ,诏天下建郡县之学,俾 ⑧ 岁贡群士,一由此出。明年春,予得请为
邠诚守。
【注释】①庆历五年,范仲淹赴邠州担任知州,第三日即提议改建邠州庙学。学校建成后,他应邀作文以
记其事。②曷尝:何尝。 ③漓:浇薄,不醇厚。 ④格:达到。 ⑤庠序:泛指学校。 ⑥贰国政:指范仲淹任
枢密副使和参知政事二职。⑦圣谟(mó):皇帝的旨意。⑧俾(bǐ ):使。
【丙】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2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或长烟一空 空:消散
B.予参贰国政 参:担任
C.千嶂里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D.沙鸥翔集 集:集合
7.(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之大观也 窗应而观
B.而或长烟一空 一碧万顷 一由此出
C.国家之患 故患有所不避也 有备无患
D.或异二者之为 予得请为邠诚守 捕鱼为业
8.(3分)【甲】文开篇的 “ 谪” 字有什么作用?
9.(3分)结合【甲】文具体内容,说说滕子京是一个怎样的人?
10.(2分)下列对【甲】【乙】【丙】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均为记修造之事而作,但前者对重修岳阳楼的情形不着一字,只为托物言志,借景
抒情。
B.“ 微斯人,吾谁与归? ” 感慨深沉,既有追慕先贤之意,又有世无知音之叹,也暗含着自勉之意及对
滕子京的期望之情。
C.【乙】文先论及人才的重要性及当前人才缺乏的原因,再以“ 庠序可不兴乎?” 这一反问句,强调了
兴建学校的必要性。
D.景物常有烘托作用,如【甲】文用一暗一明之景烘托一悲一喜之情,【丙】文用凄凉的秋景烘托战地
萧瑟肃杀的气氛。
4/ 8
11.(3分)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3分)康熙曾为范仲淹题写 “ 济世良相” 的匾额,其实无论官任何职,范仲淹都始终怀抱济世之志,
请你结合以上三文,分析他的 “ 济世” 体现在哪些地方。
(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7分)
若是月亮还没来
①“ 若是月亮还没来,路灯也可照窗台,照着白色的山茶花微微开……”最近,《若月亮没来》这首
歌火了,不仅因为旋律上头,也因为歌词很治愈,唱进了无数普通人的心里。歌词中的“ 月亮”代表什么?
倘若它们迟迟没有出现,我们该怎么办?
若是机遇还没来,跬步也可登高台
②很多人曾畅想过,自己到了二、三十多岁,会是意气风发,在高档的写字楼里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在风光无限的日常里过着想要的生活。然而现实不尽如人意,事业未见得有起色,日子也是平淡无奇,自
己与理想似乎还差很多个机遇。的确,乘风而起需要一个契机、 一个风口。在这个激荡时代,科技发展一
日千里,行业变革随时发生,并非谁都能幸运地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但与其担心机会变少,不妨为迎
接属于自己的风口多做一份准备。
③就像“ 拿命搏梦想”的演员游本昌,跑了 30年龙套的他自称是“ 一个不走运的演员”。然而,他
在 51岁这年抓住饰演“ 济公”的机会从而为众人所知,90岁时又凭借电视剧《繁花》中“ 爷叔”一角,走
上演艺生涯的又一个巅峰,用他的话讲就是,人生就像登山,一山又一山,年龄没那么重要,按照自己的
节奏来。人生总有许多的坎,每个人的花期也不一样。若是机遇还没来,就一点点努力,一点点靠近,走
慢点没有关系,只要步履不停,跬步也可登高台。
若是掌声还没来,自己也可多喝彩
④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掌声,因为掌声的背后是肯定和尊重。这也让有些人觉得,如果没有掌声、没有
认同,那一切辛苦和付出都是白费。然而,不管对谁来说,赢得鲜花和掌声都不容易,它们也时常不能如
期而至。《红楼梦》刚问世时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曹雪芹只能靠卖画和朋友的接济维持生活,可谓穷困潦
倒;画家梵高生前孤独落寞,画风不被认可,一辈子也没卖出几幅画;卡夫卡也是生前默默无闻,甚至叮
嘱朋友在他死后将所有文章的手稿销毁,不要发表。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等来送给自己的掌声。
⑤人生海海,也许我们一时没能达到心中的目标、没能赢得他人的掌声,但这并不意味着努力没有价
值、没有意义、没有收获。在“ 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在“ 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惘中,在“ 独上
高楼,望尽天涯路 ”的孤独中,请记得给自己加加油、鼓鼓劲。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自我怀疑,只要向
前就有意义。若是掌声还没来,别沮丧,别退缩,别气馁,自己也可多喝彩。
⑥网上有一个梗,叫“ 人的一生都很关键” ,从幼儿园小班到毕业工作,从成家到生子,每个年纪、
每个阶段都容不得半点闪失。我们似乎一直在用力追求一个完美的、圆满的“ 标准人生” ,去消除所有可
能出现的缺憾,尽管或许已经累到精疲力尽。即便如此,遗憾常常如影随形。曾经在最好的年华恣意享受,
多年后“ 白首方悔读书迟” ;曾经轻易地许下承诺,最终“ 此情可待成追忆” ;曾经约定亲朋好友常聚,
却总是“ 遍插茱萸少一人” ;曾经敷衍掐断父母的电话,却道“ 子欲养而亲不待
4/ 8
⑦有作家曾说,生命怎么活都会有遗憾,关键在于你怎么去领悟,把这个遗憾的部分变成一种生命力 的圆
满。与遗憾和解并不等于放弃对圆满的追求,遗憾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人懂得珍惜,也学会自省。
将满而未满,或许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意味着未来依然充满无限可能。生活不在别处,当下亦非全部。若
是圆满还没来,就把握现在,拥抱坦然,遗憾也可作留白。
(选自《人民日报》 2024年 6月 7日,有删减)
13.(2分)请仿照前文,在文中横线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14.(3分)快到中考了,小康感觉压力很大,担心自己会考差,你打算仿照文中 “ 若是掌声还没来,自己
也可多喝彩” 这一部分的行文思路去劝说他,请写出你的劝说思路。
15.(2分)除了本文提到的内容,你觉得这首歌里的 “ 月亮” 还有什么意思?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12分)
沉默的守望
①边防连建在河谷,推开窗户就是雪山。冬天大雪封山后,除了几处牧民的房子,夜里连灯火都寻不
见。
②我们每次巡逻都会经过那块墓碑,祭拜 4名多年前牺牲的战士。墓碑简易朴实,碑文是一首诗,标
题是“ 沉默的守望”,落款是“ 无悔敬书,谨以纪念……”后面是牺牲战士的名字。
③3月是退伍季,连队组织几个即将退伍的战士去扫墓,战友们每人拿着一条白色的哈达,恭敬地走
到墓前,将哈达系在石碑底部。
④下山路上,会路过山脚那家茶馆。茶馆是一个跛脚的汉族老大爷开的,大家都习惯叫他老赵,唯独
指导员喊他赵哥。
⑤老赵头戴一顶摘掉帽徽的军帽,上衣是藏族传统的黑色服饰,下身是一条旧军裤。赤黑色的脸被岁
月犁出了道道深沟,微微一笑时,就会露出褶皱里藏着的几道伤疤。虽然走路一颠一颠的,但他的脊背依
然笔挺,脚步也很扎实。
⑥我们和几个即将退伍的战士一起乘车出山。正好老赵也要到县上看病,所以指导员就把老赵也一块
捎上。
⑦早上出发的时候无风无雪,还有阳光照耀,但阿里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越往山上走,风越
大,不一会儿竟飘起了雪。老赵摇下车窗,往山顶一看,雾蒙蒙一片,又嗅了嗅冷飕飕的空气,他说,估
计达坂翻不过去了。
⑧达坂上漫天风雪,地上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老赵对驾驶员说,这路不能走了,等装载机推雪吧。
尽管心里着急,担心会滞留在达坂上,指导员还是非常听话地让驾驶员找了个避风处,把车停下。
⑨寂静的山顶只有我们一辆车。坐在车里,我们就跟老赵闲聊起来。驾驶员忽然问:“ 当年牺牲的那
几名战士您认不认识?”老赵听后,忽然变得沉默了。
⑩过了一会儿,老赵开口说,认识,随后跟我们讲起了当年那场雪。
那天的雪比今天大多了。连队接到乡里的电话,说有一辆老乡进山的车陷进雪里了,请求救援。连
长带上 4名战士,拿着铁锹就驾车冲上了山。走了很久,终于在达坂上碰到了被困车辆。当时,山上的雪
5/ 8
已经没过了小腿,连队的车无法靠近。危急关头,连长带着战士们拿起铁锹,一步一步走过去。
@5000多米的达坂上,人活动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连长带着 4名战士轮流铲雪。鹅毛大雪飘落在他们
的头上,瞬间就化了。铲了两个小时,车子终于脱困了。
⑥为了安全,连队的车在前带路,老乡的车跟在后面,沿着军车的车辙前进。车行驶至一处连续下坡
路段的弯道,山上忽然滚下几块巨石,前面的军车躲闪不及,车子瞬时失控滑下了山崖 ……
⑩4名年轻的战士牺牲了,老赵越说越悲伤。
⑥远处传来了装载机的轰鸣声,救援的装载机迅速在雪野里推出来一条路。风雪把视线遮得严严实实,
四周白茫茫一片,更分不清哪是路哪是沟,我们只能听着声音,跟在装载机后面,慢慢翻越达坂。
⑩行至一处搓板路,车子颠簸得厉害,老赵怀里的包被颠了出去,东西散落一车。我们帮他捡东西的
时候,无意间瞥见了他的病历本,原来老赵叫赵无悔。
⑦忽然联想到墓碑上的落款,还有诗里面那句“ 无悔的目光”,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⑩快到县城了,几个退伍兵远远地望见了一棵树,就急忙招呼驾驶员停下,匆匆推开车门走下去,望
着那棵树,忽然哭了起来。树上系着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远远看着像压在枝头的雪,又像飘向天边的流云。
(有删改 选自《解放军军报》2024. 11. 17 梅世雄 郑茂琪 )
16.(2分)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表述,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多次描写风雪,表现了天气的恶劣与环境的艰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文中运用倒叙的手法叙述了当年 4个年轻的战士救援老乡的车辆而最终牺牲的故事。
C.当驾驶员问老赵是否认识当年牺牲的那几名战士时,老赵忽然变得沉默了的原因是他陷入悲痛之中。
D.连队的战士上山救援被困车辆,为其带路前进,表现了人民军队爱人民的主题。
17.(3分)文章结尾写到几个退伍老兵远远望见了一棵树,为什么会 “ 忽然哭起来” ?
18.(4分)小说运用了伏笔和照应的手法来塑造 “ 老赵” 这个人物,请在文中找出一组语句,并分析其作
用。
19.(3分)小说标题 “ 沉默的守望” 是否可以更换成 “ 无悔的青春” ,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四) 整本书阅读。(8分)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
A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
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
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
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
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
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乙】
你住在哪里?
6/ 8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B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
——《煤的对话》
20.(2分)填写。
作品 主题
真实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如红星般照耀中国大地,展现出红色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
的伟大与希望。
《艾青诗选》
21.(2分)《艾青诗选》和《红星照耀中国》都具有鲜明的文学性,请从 A、B中任选一处,品析其语言的
特点。
我选择:
批注:
22.(2分)请你结合相关作品,从下列人物中选出你心中的爱国榜样,并说明理由。
①艾青 ②周恩来 ③红小鬼们
23.(2分)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相关内容,补全对话。
小语:现在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小文:
小语:没错,除了先烈们,文艺工作者的默默付出也不能忽视。
小文:你说得太对了!艾青借助《艾青诗选》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以及对
时代苦难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4.(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下面是某班同学围绕“ 美”展开的讨论:
培培:“ 我爱阅读,文学之美给予我心灵的力量。”
7/ 8
小欣:“ 我特别喜欢美术课,绘画作品让我看到世界的多彩。”
听完上面的讨论,你对“ 美” 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同学们的发言 ,准备一分钟的主题演讲,100字左右。
25.(50分)从下列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 :
搀扶是秋日里相搀的臂弯,是暮色中交叠的拐杖;搀扶还是科技长河中托举文明的方舟,是历史褶皱
里永不褪色的互助微光 ……
请将 “ 的搀扶” 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 :
搀扶,饱含善意,却存在边界。它不是无原则的大包大揽,也不是冷漠旁观,它是恰到好处的支撑。
请以 “ 搀扶的边界” 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
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1/ 3
参考答案
1/ 3
2/ 3
8/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