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六、七单元综合评价卷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部分内容如下:(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一)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A.联合工农阶级,壮大革命力量 B.开展土地革命,实现平均地权C.主张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D.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经济基础2.与下面两幅图片相关的是( )湖南农民协会会员 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时的工人纠察队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结束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北伐中北伐军胜利进军3.“国共两党恩恩怨怨,两度分手三次握手”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描述。国共两党“第一次握手”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A.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中华民国B.发动武装起义,完成国家统一C.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创建黄埔军校,领导工人运动4.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如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在②处的事迹是( )A.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B.武装起义,八一建军C.历史转折,走向成熟 D.战略转移,打开局面5.如图所示文章是毛泽东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验的总结,这些文章论证了( )A.中国革命道路的问题 B.中国建设道路的问题C.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D.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6.红色歌曲是革命实践的艺术再现。下面的《会师歌》歌颂的是( )A.遵义会议召开 B.红军到达吴起镇C.长征胜利结束 D.红军开始长征7.“长征路上不仅走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代伟人,走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全部成员,还走出了人民解放军的9位元帅、8位大将等。”这表明红军长征( )A.提高了红军的军事地位 B.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C.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D.提升了党员的政治觉悟8.“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抗击日军的绊脚石,而是……领导中国统一战线以抵抗外来侵略者。”发生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展 B.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C.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9.20世纪30年代,《申报年鉴》对当时日军某一侵华事件作了如下记录。对该事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十八日夜半:皇姑屯与辽宁总站间,日兵包围道房,强取工具,拆毁 路轨 十九日上午八时:营口,日兵袭占车站,取去路款,缴路警械A.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B.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此建立D.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10.如图是1938年出版的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此漫画表达的主题是(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B.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C.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D.抗日战争敌强我弱的战争形势11.下图中序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选项中,序号与历史事件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②—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C.③—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D.④—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起点12.1941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指出:“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更悍然……扩大其战争侵略行为……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材料反映出1941年前国民政府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因是( )A.中日两国实力悬殊 B.曾对日本抱有幻想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形成13.以下史实共同说明的是( )正面战场: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敌后战场: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华南创建了16块根据地,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日B.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整体14.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东至台湾,南达海南岛,西到新疆、西藏,北至内蒙古的广大国土上,各少数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以自己民族的方式投入抗日救国的民族解放斗争中。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C.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D.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15.“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平之新中国。”该文件发布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立时期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后 D.抗日战争胜利后16.1945年,《华侨导报》评论道:蒋毛会谈了45天的联合公报,终于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之中发表出来了。虽然“难产”,但总算“前途是乐观的”。由此可知重庆谈判( )A.彻底避免了内战发生 B.实现了中国的民主统一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为和平建国带来曙光17.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并对此进行了阐述:“你可以说,如果蒋介石维护人民的利益,那么他就是铁老虎。如果他背弃人民,发动人民的战争……那么他就是纸老虎……”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 )A.制定了集中兵力歼灭敌人战略B.采用了全国进攻的军事方针C.对取得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D.得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支持18.对下面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毛泽东致中共七大闭幕词: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A.都召开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B.都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准备了条件C.都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议D.都对建设新中国作了重要指导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9题14分,20题14分,21题18分,共4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在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我们这次来解决中国问题,在国民会议席上,第一点就要打破军阀,第二点就要打破援助军阀的帝国(主义)。打破了这两个东西,中国才可以和平统一,才可以长治久安。——1924年孙中山《国民会议为解决中国内乱之法》(1)材料一中,孙中山指出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提是什么 (2分)(2)为实现“和平统一”,孙中山提出了哪一重要的理论 国共两党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4分)材料二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1929—1932年)(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星星之火”指的是什么 在上图中找出毛泽东同志首先点燃“星星之火”的位置。(写出序号即可)(4分)材料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5)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分)2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一起回顾这段艰苦而辉煌的历史。(14分)【主题一 河山满目烽烟起】材料一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C.长城抗战 D.七七事变E.八一三事变(1)将上述史实的字母填入对应的空格中。(8分)标志着日本侵华开始的事件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发生在南方的事件 发生在北方的事件【主题二 神州漫天风雨激】材料二图一 一二·九运动 图二 张学良和杨虎城(2)图一所示一二·九运动中,学生提出的主要要求是什么 图二中的两位将军作出了什么回应 (4分)【主题三 雄狮觉醒显精神】材料三民众抗日集会 抗日儿童团(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2分)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请你以“合作与对抗”为题,写一篇小短文。(1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5ADCBA 6----10CBDBB 11---15CBBCD 16--18D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9题14分,20题14分,21题18分,共46分)19.(1)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2分)(2)新三民主义。(2分)创建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2分)(3)农村革命根据地。(2分)③。(2分)(4)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2分)(5)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分)20.(1)(每处2分)标志着日本侵华开始的事件 A 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 D发生在南方的事件 B、E 发生在北方的事件 A、C、D(2)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或抗日)。(2分)发动西安事变(或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分)(3)全民族抗战(或反侵略的正义战争)。(2分)21.(示例)题目:合作与对抗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2分)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发动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36年,中国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6分)1927年,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日本大举侵华创造了可乘之机。1946年,国民党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内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最终国民党残余势力退位台湾,祖国至今尚未完全统一。(6分)由此可知,国共合作,民族振兴;国共分裂,战乱丛生。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合作是革命胜利的法宝。(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