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使至塞上王维学习目标1.积累作者相关文学常识2.品读诗歌,分析诗句3.体会作者情感自学指导一:1.借助课下注释及资料记住作者、作品并完成下列填空。(3分钟)要求:将答案写在练习本上成果展示王维,字 ,号 , 代表诗人。信奉佛教,人称“ ”。与孟浩然齐名,并称“ ”,他的诗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选自: 体裁:这是一首 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派诗佛王孟《王维集校注》边塞摩诘居士五言律诗唐玄宗开元三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开元七年在长安,七月应京兆府试。开元十四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开元二十三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开元二十五年赴凉州河西节度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开元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乾元元年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王维天宝十五载仍任给事中。上元二年他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写作背景开元二十五年,唐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写的即为此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诗歌内容主要包括: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内容不仅涵盖了盛唐边塞诗的大多领域,而且格调高亢。边塞诗代表人物:王昌龄、岑参(cén shēn) 、李贺读准字音,划分节奏,勾画易错字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首联颔联颈联尾联yān使:出使至:到自学指导二: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及所学知识疏通诗意。(3分钟)解词:问边、征蓬、孤烟、长河要求:重点字词要解释出来,语句要通顺时间:3分钟自学检测二: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问边:慰问边关守军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译文:(我)轻车简从,赴边关慰问守军,路途遥远,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自学检测二:原文: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胡: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译文: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北飞的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自学检测二:原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唐代边关以点燃一道烽烟的方式报告边境平安,故称孤烟。烟,指烽烟。长河:指黄河。译文: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一缕青烟孤然直上,黄河边上的落日,此时正圆。自学检测二:原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巡逻的骑兵。燕然:燕然山,这里代指边防前线。译文: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说到)前线统帅正在燕然(打仗)。合作探究:1.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分析诗句,请自由选择一联进行赏析。提示:赏析角度,修辞、描写、画面、炼字、哲思、情感、意象及其他写景手法,全诗的表现手法及结构作用等。教师点拨: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奉命到边塞慰问将士,察访军情。记叙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1.本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分析诗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首联:叙事、点题,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为下面的写景做铺垫。“单车”说明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过居延”表现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分析诗句: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以“征蓬”“归雁”自比,诗人感觉自己像飘飞的蓬草飞出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飞入胡天。一“征”一“归”,一“出”一 “入”,对比强烈,既言事,又写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既表现了行程的艰苦遥远,又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表现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抑郁、激愤之情。分析诗句:原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直”字却又突出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长”表现了大漠的无边无际,黄河的杳无尽头。展现了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也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圆”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分析诗句:原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修辞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分析诗句: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的画面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只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分析诗句:如何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艺术美?构图美:线条美:色彩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空间阔大——层次丰富——鲜明优美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分析诗句:原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尾联呼应首联,写到达边塞情景,借候骑之口,点名都护在更遥远的边防前线,侧面表现了战事频繁,赞美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燕然”运用了东汉名将窦宪打破匈奴军队,登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写出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流露出诗人达观和慷慨悲壮心情。分析诗句:原文: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运用典故“燕然勒功”,“燕然”不是实指燕然山而是指最前线,暗示前方战事取得了胜利。此诗表达的情感有哪些?1.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之情;对祖国边塞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2.抑郁、激愤之情。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丽壮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慷慨悲壮和被朝廷排挤的抑郁孤寂之情。主旨:谢谢观看山水相逢 后会有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