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学案课件(2份打包)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学案课件(2份打包)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第一课时 珍视自由
课标要求
(2022年版)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重要
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2.法治观念: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
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知识目标 1.理解自由的内涵,知道自由的作用
2.懂得如何珍视自由
 
知识预热
1. 自由的内涵、表现
(1)内涵:①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
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 活动,在 、
和 等方面具有充分的 ,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②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2)表现:人们免于恐吓、羞辱和歧视,过 的生活,具有
安全感、幸福感,对未来充满信心。
意志 
思想 
言论 
行为 
自主性 
有尊严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
  不是少数人的、虚伪的自由,而是 的、
的自由;不是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的、绝对的个人自由,而是
受到 和 制约、 和 对等的自由;
不是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承受能力的自由,而是与一定的
条件相适应的自由。
绝大多数人 

实 
法律 
规范 
权利 
义务 

济社会发展 
★3.自由的重要性
  自由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重要内容。
(2)自由促进人们的 。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
的 ,充分展示自己的 ,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的机会。
全面发展 
才能 
个性 
(3)自由推动社会的 。自由能够营造 、
、 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探索、创新,激发全体社会
成员的 、 和 ,使整个社会充
满 的力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繁荣进步 
民主 

容 
和谐 
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创新 
★4.如何珍视自由?
  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由,实现自由的价值。
(1)珍惜 和 赋予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
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 自
己的合法权利。
(2) 行使权利。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 的、
的。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
行使权利。(自由的限度)
宪法 
法律 
捍卫 
依法 
限制 
相对 
(3) 他人的权利。我们要尊重他人的 ,尊重
他人的 ,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和意志强加于人,更不能
侮辱、诽谤他人。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
的合法权利。
尊重 
自由选择权 
人格尊严 
 
厘清正误
1.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  √ )
改正:
2. 自由意味着我们主张的权利不受侵犯。
( × )
改正:

×
自由意味着我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3.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绝对的。
( × )
改正:
4. 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  √ )
改正:
×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小坤在班级召开的以“畅所欲言”为主题的班会上说:“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享受自由,没有必要遵守社会规则。”
  材料中小坤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6分)
情境分析
  不对。(1分)理由: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
的。(2分)②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
使权利。(2分)③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
权利。(1分)
 
一、选择题
对点训练
自由的内涵、重要性
1.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关于自由,下列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 D )
A. 小文: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B. 小明: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C. 小花: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我们每个人都享有绝对的自由
D. 小智:自由主要指人们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依照自己的意
志活动的权利
D
2. 自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谣言和诽谤也随之滋生蔓
延。下列对题2图《依法惩处》理解正确的是
( C )
题2图 依法惩处
C
A. 公民可以在网络上任意发表观点
B. 依法治国可以杜绝网络谣言传播
C. 言论自由以遵守社会规则为前提
D. 法律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
3. 下列行为中属于珍视自由的是
( C )
①红红在老师上课时遵规守纪,在自习课时交头接耳
②同学们观看演出时都很安静,退场时井然有序
③小华所在小区的业主都自觉遵守小区停车公约
④过马路时,小明在车辆少或者没有车的时候闯红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4. “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需要重申自由的意义,如此需要强
调对自由的保障。”以下可以论证该观点的是
( B )
①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 ②自由是珍贵的,是无限制的
③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④自由应该受规则的约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5. 人类从未停止对自由的向往,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
内容。下列对人们渴望自由,想要拥有自由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D )
A. 拥有自由能培养人们多方面的才能
B. 拥有自由能增强个人幸福感
C. 拥有自由能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
D. 拥有自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D
实现自由的做法
6. 有人说:“自由快乐之人,必是敬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
多是严以自律之人。”这告诫我们,珍视自由要
( C )
①积极规避法律对自己的约束
②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③敬畏法律,放弃自由
④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
C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25年4月21日,公安部网安局通报10起网络谣言典型案件,涉案
人员均被依法查处。警方提醒,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呼吁网民不
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这警示青少年要
( B )
①理性上网,遵守法律法规 ②科学立法,维护言论自由
③谨小慎微,杜绝网上交流 ④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8. 尚某某未经核实使用“AI千文”生成虚假信息,并在某网络平台
发布,误导网民,引发社会恐慌,扰乱公共秩序。事发后,公安机
关迅速将尚某某抓获归案,依法对其给予行政处罚,并对其进行批
评教育。这说明
( D )
①对自由的追求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和伤害
③违反法律可能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D
④珍视自由必须做到依法行使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住读生小伟因晚上熄灯后仍在宿舍大声唱歌被寝室长批评,他不
服气地说:“唱歌是我的自由,你凭什么批评我?”假如你是寝室
长,你会告诉小伟
( A )
①自由是相对的,你的自由应当是遵守宿舍纪律条件下的自由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你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他人合
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自由是受规则限制的,我们制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自由
④我是寝室长,你就应该听我的,我说不能唱歌,你就不能唱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10. 网友关某对唐某在社交平台上发表的一首七律提出一些合理
的修改意见,招致唐某不满。唐某因此怀恨在心,虚构了关某行
为不检的诸多事例,关某以遭受精神损害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讼。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
金。这警示我们
( D )
A. 要依法执政,努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B. 尊重他人的权利就会失去自己的自由
C. 限制自由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D. 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珍视自身自由
D
【解析】题文中,唐某虚构了关某行为不检的诸多事例,侵犯了关
某的人格尊严,人民法院判决唐某向关某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
害抚慰金,这警示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珍视自身自由,D正
确。“依法执政”不是公民可以做到的,A错误。尊重他人的权利有
利于保障个人的自由,B错误。限制自由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网民陈某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在直播过程中公
然散布张某生活不检点等谣言并对张某进行人身攻击,相关信息
引发网民关注。此事不仅侵害张某合法权益,还扰乱社会公共秩
序,张某遂向公安机关报警。2025年3月,公安机关依法对陈某
给予行政处罚。
  材料二:针对网络暴力“按键伤人”“按键杀人”,严重扰乱
社会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指出,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
行为必须付出代价。
①陈某散布谣言被行政处罚体现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
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
害。②陈某侵害张某合法权益被行政处罚体现了每个公民在行使权
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③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
合法权益。④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⑤张某向公安机关报警
体现了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当权利受到
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或当自己权益受到非法
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
法律武器加以解决。)(每点2分,共8分,任答四点即可)
(1)从法律、自由等角度谈谈材料一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8分)
(2)“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网暴行为必须付出代价。”这警示我
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6分)
①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②依法行使权利。③尊重他人的权
利。(每点2分,共6分)(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第二课时 践行平等
课标要求
(2022年版)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
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知识目标 1.知道平等的含义、表现、重要性
2.掌握践行平等的要求
 
1. 平等的含义
  平等意味着 ,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
选举一人一票等。
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知识预热
(1)平等表现为 。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
护,不容亵渎和侵犯。
(2)平等意味着 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
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
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也都平等地履
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 。
人格平等 
权利义务 
权利 
义务 
★2.平等的表现
3. 平等的重要性
(1)平等是人类的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
容。
(2)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
崇高理想 
平等参与
共同富裕 
共建共享 
★4.如何践行平等?
(1)平等对待他人。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 ,尊重他
人 ,不欺生、不凌弱。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应 ,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社会成员 
人格 
据理力争 
(3)坚决反对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
的行为必将受到 和 。任何人都必须在
和 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4)要增强 ,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
作中,共同构建 的社会。
特权 
制裁 
惩罚 
宪法 
法律 
平等意识 
平等有序 
 
厘清正误
1.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 √ )
改正:

2. 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
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 )
改正:

3. 宪法规定的平等权仅指公民权利的平等,不包括义务的平等。
( × )
改正:
4. 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应据理力争,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 × )
改正:

×
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
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
平等。 
 
  暑假的一天,一位衣服上沾有尘土和涂料的进城务工人员,刚
坐上公交车就遭到一位穿着时髦的女乘客呵斥:“你穿得这么脏,
就不该坐公交车。”女乘客还称其应该走路回家。车上多名乘客看
不下去了……
情境分析
  假如你是其中一位乘客,面对这种不平等现象,你应该如何劝
说这位女乘客呢?(6分)
  作为乘客,我会这样劝说女乘客: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
等,务工人员和我们一样享有平等的出行权利。公交车是公共服务
设施,不能因职业或衣着剥夺他人乘坐的权利。②平等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进城务工人员等城市建设者用辛勤劳动美
化城市,他们的劳动值得尊重。衣着整洁固然好,但以脏为由歧视
他人违背了平等原则。③公共场合应践行相互尊重的交往原则。我
们可以建议务工人员注意座位卫生,但不能用侮辱性语言损害他人
人格尊严。(每点2分,共6分)
 
一、选择题
对点训练
平等的含义和表现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
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
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下列对这三个“机会”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C )
A. 这体现了公民在人格和法律上是平等的
B. 这强调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人的权利
C. 这说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差别
D. 这要求我们平等待人,不欺凌弱小
C
2. 人社部等九部门印发通知,规定各类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过程中不
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含有
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的,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
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题2图中公司的做法
( C )
①说明在生活中不可能践行平等
②违背了男女平等的法治精神
③是行使自由招聘权利的体现
④易引发负面舆情,不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题2图
C
3.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小德对“法律意义上的平等”的理解
是:平等就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以下事例能支撑小德观点的是
( C )
①组织参观红色基地 ②保证男女同工同酬
③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④一次选举一人一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4. 2024年年底,在华印度商人尼加姆向我国某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理由是其父设计的扑克牌图案遭冒名登记,虽然他起诉时未抱
太大希望,但最终赢得了著作权官司。由此可见
( D )
A. 外国人在我国享有特权 B. 诉讼才能解决纠纷
C. 外国人只能诉讼维权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5.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推出视障版和听障版无障碍转播,让全国超
4 500万视听障碍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央视春晚的这
一做法
( B )
①目的是让公民都能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②体现了权利公平和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③充分保障了视听障碍人士的人身自由权
④能让视听障碍人士更好地享有文化权利
B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跨学科·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古圣
先贤的平等思想观念,无疑是我国平等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宝贵文
化基因和思想来源。下列古语名言体现平等思想的是
( C )
①有教无类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④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解析】“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论贵贱、贫富,人人都应有受
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①正确。“人无幼
长贵贱,皆天之臣也”的意思是,无论老少贵贱,都是上天的臣
民,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地位上平等的观念,③正确。“我行法,当
等贵贱,均贫富”明确提出了要使贵贱平等、贫富均衡,直接体现
了平等的思想,④正确。“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强调的是统
治者要施行“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体现平等思想,②不
符合题意。故选C。
践行平等的要求
7. 对题7图《打“虎”拍“蝇”》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C )
题7图 打“虎”拍“蝇”
C
A. 每个人的人格地位都是平等的
B. 任何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
C. 不允许任何人有法律以外的特权
D. 任何公民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8. 践行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行为有利于践行平等的是
( B )
①医院对于心脏病急诊情况,设有心脏绿色通道
②山东省 60 岁以上的老人乘坐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免费
③刘某在医院有熟人,每次看病都不排队挂号,直接去医生诊疗室
④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凭优待证享受公共交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
优待
B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 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学校运动会分年级、分性别设置比
赛小组”“公交车上有为特殊人群设置的爱心座椅”“在国际和外
交会议上采用圆桌会议的方式”三个案例开展教学。据此判断,这
节课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A. 践行平等 B. 反对特权
C. 以礼待人 D. 崇尚法治
A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国家对未成年人、妇女、老年
人、残疾人等参加体育活动的权利给予特别保障。这
( C )
①表明我国允许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权
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③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说明尊重平等不应该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
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单位
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分性
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别,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就获得相
同的劳动报酬。
  材料二: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
力的情况下,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我国宪法规
定,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
医疗卫生事业。例如,在农村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住、保
医、保葬)和合作医疗制度;保障残疾军人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
待军人家属;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
活和教育。
(1)结合上述材料,请对法律意义上“平等”的具体内涵进行解释。
(6分)
①材料一中劳动者的技术、劳动熟练程度以及提供的劳动量相同的
情况下,不分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
这说明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体现的是同等
情况同等对待。②材料二中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采
取有别于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不同措施,予以帮扶;对于伤残军人
和盲、聋、哑、其他有残疾的公民采取不同于正常健康公民的帮扶
措施,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每点3分,共6分)
(2)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美好梦想。请你谈谈生活中应
怎样践行平等。(8分)
①平等对待他人。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社会成员,尊重他人人
格。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应据理力
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③坚决反对特权。④增强平等意识,
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构建平等有序
的社会。(每点2分,共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