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课标要求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思想来源、历史前提等,理解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2.能够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明确《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3.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感悟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明白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4.结合2025年时政热点,如数字智能化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等,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应用。
(二)课标要求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地位,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历史前提。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4.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二)难点
1.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入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必然性。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当前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结合2025年的时政热点,如某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等,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和应用。
三、学习疑点、易错易混点、高考考点
(一)学习疑点
1.空想社会主义为何不能实现?其理论缺陷的根源是什么?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何相互补充,共同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区别在实践中是如何体现的?
(二)易错易混点
1.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全部,马克思主义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巴黎公社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苏俄。
3.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标志: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三)高考考点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兴起等。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涵及意义。
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了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这一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2.当代学生生活在信息时代,能够接触到丰富的时政信息,但对于如何将时政热点与所学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易混易错点产生混淆,需要教师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点。
五、问题导学及自主预习单
1.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说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分别是什么?它们的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为什么说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3.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们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怎样的理论基石?
4.《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六、合作探究及质疑
探究一:对罗伯特 欧文思想的评价
罗伯特 欧文(1771—1858),英国早期工会运动的领袖。1821年,欧文在《致拉纳克郡报告》中阐明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他主张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提出以共产主义为基础的改革社会的草案。1824年,他筹集了三万英镑,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了一个共产主义新村,进行示范试验。1829年,他一贫如洗地回到英国,就直接转向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中又进行了三十年的活动。欧文执着于和平宣传,他曾希望英国女王、俄国沙皇、美国总统等人帮助他实现共产主义新村的计划。
请对欧文的这种思想作简单评价。
探究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材料一: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准确的译法为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莫尔、康帕内拉、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结合材料一,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应具备哪些条件,并分析社会主义为什么能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探究三:《共产党宣言》的推荐理由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景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M校中学生业余党校开展了以“马克思主义是对的”为主题的学习活动。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91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解体。原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先后丧失政权,国家也更改了名称。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了重大挫折。
(1)若你参加此活动,想推荐大家共读《共产党宣言》,请写出两条推荐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了重大挫折,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
七、重难点突破、知识讲解及释疑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代表人物及思想: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批判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建立理想社会,但他们的思想存在局限性,如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这些运动最终都失败了。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即资本家通过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3.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主要内容: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十月革命的意义: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八、当堂检测
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了高潮与低谷、发展与曲折,但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这是因为( )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B.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C.社会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
D.全人类都在追求实现社会主义
【详解】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经历了高潮与低谷、成功与失败,但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B符合题意。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A说法错误。
C: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C说法错误。
D:材料强调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不等于全人类都在追求实现社会主义,D说法错误。
2. 《共产党宣言》指出:“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具有历史局限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质量互变的过程
④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题干中提到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这表明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具有历史局限性,不能一直适应社会的发展,①正确。②: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②错误。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不是循环往复的,③错误。
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这与题干中对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批判相呼应,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内在矛盾和剥削性,④正确。
3. (2023·新课标·T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详解】③④: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找到了无产阶级这一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指明了实现人类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超越空想社会主义的地方。③④符合题意。①②:空想社会主义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图景进行了勾画,但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因此这两个选项不能表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即不能说明其科学性,①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4. 【2024·浙江·高考真题】康帕内拉在《太阳城》一书中主张: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度,全部财产归全民所有;每个公民的工作、劳动、艺术、文化、教育等都是共享的,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合适的分配。上述主张
①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找到了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思想素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康帕内拉主张消灭剥削与私有制,财产全民共有等,这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①正确;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思想来源,其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思想素养,④正确。空想社会主义未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找到建立新社会的阶级力量,②③错误。所以选 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