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进阶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云小时走3千米,她每小时走( )千米。
A.4 B. C.3 D.
2.如果a是大于1的自然数,那么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3.下面的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果A是自然数,那么( )。
A.是倒数 B.A和都是倒数 C.A和互为倒数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如果,那么数轴上a的位置正确的有可能是( )。
A. B.
C. D.
6.有甲、乙、丙三个数,乙是甲的,乙是丙的,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乙>丙>甲 B.丙>乙>甲 C.甲>丙>乙
7.120米的相当于( )米的。
A.100 B.160 C.240
8.某人小时步行千米,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算式是( )。
A.÷ B.÷(1+) C.÷(1+) D.÷
9.两条线段的长都是4分米,第1条线段按每段分米等分,第2条线段按每段长为全长的等分,两条线段分成的段数( )。
A.相等 B.第1条多 C.第2条多
二、填空题
10.一根拔河比赛绳的是8m,这根绳子总长是( )m。
11.根据乘法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12.在计算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13.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14.80千克的是( )千克,( )千克的是4.8千克,比10米长是( )米,比9米短米是( )米。
15.比48米多米是( )米;比( )米少的是60米。
16.在( )里填上“>”“<”或“=”。
( ) ( )
( ) 1米的( )2米的
17.六(4)班男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后来又转走了4名男生,这时男生人数占全班总数的,六(4)原来有学生( )名。
三、判断题
18.因为0.7+0.3=1,所以0.7和0.3互为倒数。( )
19.所有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 )
20.分数除以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21.王晓琳做15道题,一共用了时。平均每道题用了时。( )
22.一个数(0除外)除以,这个数就增加9倍。(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得数。


24.用简便方法计算。

25.看图列式计算。
五、改错题
26.慧眼识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将错的改正过来。)
(1)-

=( )
(2)


=( )
六、解答题
27.小萱在学校踢毽子比赛中踢了60个。她踢毽子的数量是小琳的。小琳踢了多少个?
28.星星口罩厂要赶制一批医用口罩,第一车间单独做要5天完成,第二车间3天可以完成这批口罩的现在两个车间合做,几天可以完成?
29.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于在月球背面着陆,“嫦娥四号”探测器以接近每秒11千米的速度飞向月球,相当于“嫦娥一号”速度的。“嫦娥一号”的速度每秒是多少千米?
30.舞蹈队有男生6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舞蹈队有女生多少人?
(1)将下边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2)列方程解答。
31.学校开展包粽子活动,五、六年级一共包了225个粽子,其中五年级同学包的数量是六年级同学的,五、六年级同学各包了多少个粽子?(用方程解答)
32.一天晚上7点整停电,小明同时点燃长度相等的红、白两支蜡烛,已知红蜡烛可以燃5小时,白蜡烛可以燃4小时,当来电后小明同时吹灭两支蜡烛,发现红蜡烛剩下长度是白蜡烛剩下长度的4倍,请问晚上几时几分来的电?
33.搬运一批货物,王师傅单独搬完需要8小时,李师傅单独搬完需要6小时。为了确保质量,让两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打算先让王师傅搬1小时,然后让李师傅搬1小时,再由王师傅搬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搬运,搬完这批货物一共需要几小时?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A B D D C B A B
1.A
【分析】求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实际上是求小云的速度,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代入数据即可得解。
【详解】3÷=3×=4(千米)
即她每小时走4千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根据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分数除法的计算,求出结果。
2.A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数小;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数小;据此分析。
【详解】A.<1,>a;
B.<1,<a;
C.a>1,<<a。
得数最大的是。
故答案为:A
3.B
【分析】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根据分数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法),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法)。
【详解】A.
B.
C.
D.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4.D
【分析】0是自然数,但是0没有倒数。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当A=0时,0没有倒数。当A是非0自然数,A和互为倒数。所以,选项ABC的说法都不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
5.D
【分析】观察数轴,m=、n=,代入算式,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计算出a的值即可,求值时,要先看字母等于几,再写出原式,最后把数值代入式子计算。
【详解】=÷=×=
数轴上a的位置正确的有可能是。
故答案为:D
6.C
【分析】假设乙数为12,乙是甲的,先以甲数为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12÷,即可求出甲数;再以丙数为单位“1”,乙是丙的,用12÷即可求出丙数。最后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假设乙数为12,则:
甲数:12÷=12×=16
丙数:12÷=12×=15
因为16>15>12
所以甲>丙>乙。
故答案为:C
7.B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一个数(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部分量。据此用120×可求出120m的是100m;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据此用100÷可求出100米相当于多少米的。
【详解】120×÷
=100×
=160(m)
所以,120米的相当于160米的。
故答案为:B
8.A
【分析】用步行的时间小时除以步行的路程千米,求出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详解】求步行一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正确的算式是÷。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掌握路程和时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9.B
【分析】根据“线段的总长÷每段的长=段数”求出第1条线段平均分成的段数;把第2条线段的全长看作单位“1”,因为每段长为全长的,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最后再比较段数的多少。
【详解】第1条线段分成的段数:4÷=4×4=16(段)
第2条线段分成的段数:1÷=1×4=4(段)
16>4
所以第1条线段分成的段数多。
故答案为:B
【点睛】注意量和率的区别,分米是数量,是分率。列式求段数时量率要统一。
10.36
【分析】把这根绳子总长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用8除以,即可求出这根绳子的总长。
【详解】8÷=8×=36(m)
即这根绳子总长是36m。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11.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由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由可写出的除法算式是: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明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12. 减 除 乘
【分析】根据四则混合运算规则: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详解】
在计算时,应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点睛】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和整数相同。
13. 5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求一个真分数或假分数的倒数,只需要将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即可。
求整数(0除外)的倒数时,先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详解】的倒数是,5的倒数是。
14. 60 12 15 8.5
【分析】把80千克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要求得80千克的是多少千克,列式为:80×;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要求得几千克的是4.8千克,列式为:4.8÷;
把10米看作单位“1”,要求得比10米长是多少米,就是求比单位“1”多的数是多少,列式为:10×(1+);
根据减法的意义,要求得比9米短米是多少米,列式为:9-。
【详解】80×=60(千克)
4.8÷=12(千克)
10×(1+)
=10×
=15(米)
9-=9-0.5=8.5(米)
80千克的是(60)千克,(12)千克的是4.8千克,比10米长是(15)米,比9米短米是(8.5)米。
【点睛】明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熟练计算分数乘除、四则运算,是解题关键。
15. 72
【分析】米表示具体的数量,比48米多米,用48米加上米,即可得解;把要求的这个数看作单位“1”,已知要求的这个数的(1-)是60米,求这个数,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用60除以(1-)即可得解。
【详解】48+=(米)
60÷(1)
=60
=60×
=72(米)
即比48米多米是米;比72米少的是60米。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分清题目中的分数代表的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
16. > < = =
【分析】(1)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
(2)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先把0.1化为分数,再计算,最后比较所得的商与积的大小;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列式计算再比较大小。
【详解】因为<1,所以>。
因为<1,所以<。
因为÷0.1=÷=×10=;×10=,
所以÷0.1=×10。
因为=(米);=(米),
所以1米的=2米的。
【点睛】(1)明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是解决比较大小这类题型的关键。
(2)0.1与10互为倒数,所以一个数除以0.1等于一个数乘10。
17.64
【分析】原来男生人数点全班总人数的,则女生占原来总人数的(1-),原来男生对应分率÷女生对应分率=原来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走了4名男生后男生人数点全班总数的,则女生占现在总人数的(1-),现在男生对应分率÷现在女生对应分率=现在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将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转走的男生人数÷(原来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现在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人数;再将原来总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女生是原来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原来总人数,据此列式计算。
【详解】1-=
÷=×=
1-=
÷=×=
4÷(-)
=4÷
=4×7
=28(名)
28÷=28×=64(名)
六(4)原来有学生64名。
【点睛】关键是通过女生人数不变,通过转化单位“1”,先求出女生人数,再求原来总人数。
18.×
【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0.7+0.3=1,0.7和0.3互为倒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倒数的意义。
19.×
【分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再根据倒数的定义判断即可。
【详解】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而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倒数的含义以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定义。
20.×
【分析】一个非0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一个非0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据此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分数除以分数,如果除数小于1,则商一定大于被除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1.√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以15即可求出平均每道题用的时间,据此判断。
【详解】÷15=×=(时),则平均每道题用了时。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一个数(0除外)除以,就相当于乘它的倒数,的倒数是10,所以,这个数就扩大到10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0-1=9
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可知:一个数(0除外)除以,就相当于这个数扩大到10倍,即增加了9倍。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计算法则的灵活应用。
23.1;0;;;
;;;
【详解】略
24.15;
【分析】将7.5转化成,除法转化为乘法,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将57转化成56+1,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
=×(+)
=×2
=15
=(56+1)×
=56×+1×
=55+

25.800千米
【分析】由图可知,是把全长看作单位“1”,这条线段被分成3段,一段占全长的,另一段占全长的,第三段占全长的(1--),第三段是440米,单位“1”未知,求单位“1”,用对应的数量除以对应的分率解答。
【详解】440÷(1--)
=440÷(-)
=440÷(-)
=440÷
=440×
=800(千米)
26.(1)×;改正见详解
(2)√
【分析】(1)在混合运算中,没有括号时,应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因此原计算顺序错误;
(2)同级运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依此解答。
【详解】(1)-

=(×)
改正:-
=-
=-

(2)


=(√)
27.80个
【分析】把小琳踢毽子的数量看作单位“1”,小萱踢毽子的数量是小琳的,对应的是小萱踢毽子的数量60个,求单位“1”,用60÷解答。
【详解】60÷
=60×
=80(个)
答:小琳踢了80个。
28.天
【分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第一车间单独5天可以完成,把这批口罩看成单位“1”,那么每天完成,第二车间3天完成,每天完成,用1÷()就是合作需要多少天完成。
【详解】
(天
答:现在两个车间合做,天可以完成。
【点睛】重点是能够掌握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效率分别是多少。
29.10千米
【分析】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进行计算,用11除以即可求解。
【详解】11÷=11×=10(千米)
答:“嫦娥一号”的速度每秒是1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0.(1)见详解;
(2)48人
【分析】(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女生人数为单位“1”,把女生人数平均分成4份,则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份,男生人数60人,据此补充完整线段图即可;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设舞蹈队有女生x人,则男生人数为(1+)x人,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1)
(2)解:设舞蹈队有女生x人。
(1+)x=60
x=60
x=60÷
x=48
答:舞蹈队有女生48人。
【点睛】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掌握列方程解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的解题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六年级:135个;五年级:90个
【分析】设六年级同学包了x个粽子,因为五年级同学包的数量是六年级同学的,所以五年级同学包了x个粽子。已知五、六年级一共包了225个粽子,可列出方程:x+x=225,然后解方程即可,最后把x的值代入x计算出五年级包的粽子即可。
【详解】解:设六年级同学包个粽子。
=135
(个)
答:六年级同学包了135个粽子,五年级同学包了90个粽子。
32.晚上10时45分
【分析】把蜡烛的长度看作单位“1”,设经过x小时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分别求出x小时后蜡烛剩余的长度,再依据红蜡烛所剩部分=白蜡烛所剩部分×4,列方程求出蜡烛点燃的时间解答.
【详解】解:设经过x小时两支蜡烛同时熄灭。
1-x=(1-x)×4
1-x=4-x
1-x+x=4-x+x
1+x=4
1+x-1=4-1
x=3
x÷=3÷
x=3×
x=
小时=3小时45分
晚上7时+3小时45分=晚上10时45分
答:来电时是晚上10时45分。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经过多少小时两支蜡烛同时熄灭,这时红蜡烛所剩部分是白蜡烛所剩部分的4倍。
33.7小时
【分析】当两人合作时,需要的时间是: 1÷(+)=(时),>3,3个小时后剩下的工作量是1-(+)×3=,由于每个人都工作3小时,接下来该第一个人工作,即余下的工作量王师傅还需做的时间为÷=1(小时),这时王师傅工作的时间刚好1小时,故王师傅工作1小时可以完成余下的工作。则搬完货物共用的时间为2×3+1=7(小时)。
【详解】1÷(+)
=1÷
=(时)
>3
1-(+)×3
=1-×3

÷
=×8
=1(小时)
2×3+1
=6+1
=7(小时)
答:搬完这批货物一共需要7小时。
【点睛】熟练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