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案-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学案
一、学习目标及课标要求
(一)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明确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
2.科学精神:通过理解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弘扬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二)课标要求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2.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二、学习重难点
(一)重点
1.两大历史任务。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3.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所做的贡献。
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二)难点
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和中国革命的步骤。
3.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三、学习疑点、易错易混点、高考考点
(1)学习疑点
1.如何准确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但又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二)易错易混点
1.误认为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在中国统治的根基。实际上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混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五四运动的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不清楚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三)高考考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特点、领导力量、革命道路等基本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中国近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有基本的认识,但对于这些事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入理解。
2.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步骤等,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深入的分析来帮助理解。
3.学生对时政热点有较高的关注度,可结合 2025 年的相关时政热点,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等,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问题导学及自主预习单
1.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①时代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探索过程: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⑤历史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2.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
①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③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②标志、开端:五四运动(1919 年)。特点: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领导力量: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革命阶段: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于 1949 年胜利。
⑤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⑥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⑦革命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⑧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六、合作探究及质疑
探究一
材料一:在那个西方列强侵略、战乱不止、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年代,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斗争。辛亥革命之前,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等都未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走上历史舞台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为 “索我理想之中华” 而矢志不渝,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先后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问题:
材料一中 “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都以失败而告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结合材料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的理解。
探究二
材料:2025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抚今追昔,继往开来。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逐步探索出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七十多年的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 75 年,是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 75 年,是沿着民族复兴之路奋勇前行的 75 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筚路蓝缕,辟除榛莽,一路走来,走向辉煌,走向复兴。
问题:结合材料,运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的意义。
七、重难点突破、知识讲解及释疑
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阻碍: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封建势力的压制: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往往与帝国主义联合起来,共同打压民族资本主义。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比较软弱,他们既害怕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又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但这种革命性是不彻底的。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
①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虽然它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所以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本质的区别。
②特点: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五四运动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的典型体现,它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追求救国强国的真理,并且有广大的工人、学生、市民等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①从国家性质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从革命任务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③从世界角度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八、当堂检测
1.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但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其主要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③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弱点
④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及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解题需紧扣 “辛亥革命后资本主义道路未成功的主要原因”,先判断选项逻辑:②是结论而非原因,排除;④中 “缺乏先进理论” 不符,当时已有资产阶级思想,排除。①③正确,因帝国主义阻挠中国强大,封建势力与列强勾结,且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妥协,共同导致资本主义道路失败。答案:A。
2.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就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一部分
③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④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伟大民主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解题关键是明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范畴和领导权。①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命;②错误,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而非资产阶级革命。③④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关键特征),是工农联盟为基础、反对 “三座大山” 的民主革命。答案:D。
3. (2024·湖南)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正确,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②错误,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才消灭剥削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③正确,新中国成立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前提,改变社会发展方向;④错误,十月革命开启人类历史新纪元。 答案:B。
4. (2025·全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因为( )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
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详解】①国际形势如美苏冷战等及国内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国情变化促使 “第二次结合”,正确;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完成,当时是建设社会主义任务,该选项错误;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有新情况,需新探索,符合 “第二次结合” 需求,正确;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飞跃在新时代,与当时不符,错误。 答案: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