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1张PPT)河南中招题型专练教材补白——比拟第一单元知识点回顾1. 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是比拟的一种,称之为拟人。2. 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是比拟的一种,称之为拟物。一、判断题(4分)1.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一句写老城的山水睡着了,用的是拟人。 ( √ )2. “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句中“思想”在“翱翔”,用的是拟物。 ( √ )√ √二、选择题1. 下面各句没有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D )A. 秋叶挣脱了枝干,悠悠地飞向了远方。B.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C. 巨浪伸出双臂,把我猛地托起。D. 山上、树上、屋顶上全白了。D未使用修辞手法2. 下面诗句没有运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B )A.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B.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C.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D.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B未使用修辞手法3. 比拟有拟人、拟物之分,以下句子中是拟人句的一项是(3分)( D )A. 他讲得精彩极了,大家都竖着耳朵听。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家伙就只能夹着尾巴做人了。C. 我的书不翼而飞了。D. 真理总是悄悄地走进勇者的心间,向他昭示智慧的魔力。D点拨:A、B两项写的是人具有动物的行为,C项写的是物品具有动物的行为,都属于比拟中的拟物。D项属于比拟中的拟人,把“真理”当作人来写,赋予“真理”以人的行为。4. 下列句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C )A.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B.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C.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D.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点拨 :C项运用了比喻和夸张。C5. 下列句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D )A. 在见识到我军排山倒海的气势后,敌人夹着尾巴跑了。B. 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给学生,更要把学生指引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渺无际的海边去。C. 坦克后面,“老虎团”的士兵们嗷嗷叫着冲了出来。D. 黄山的迎客松伸出热情的手,迎送着中外游客。点拨:A项运用了拟物,B项运用了比喻,C项没有用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拟人。D三、阅读下面的文字,选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 )A. 文段中的“实现”“出现”都是动词。B. 文段中加点的“单词”“掠过”“你”依次是名词、动词、代词。C. 文段中的“梦”是名词,指愿望或理想。D. 文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答案】D点拨 :D项错误,画线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共13张PPT)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复习第一单元【主题情境:“人勤春来早,还是家乡好”主题研学活动】亲爱的同学,最美人间四月天,一年一度的春季研学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复兴中学将开展“人勤春来早,还是家乡好”主题研学活动,让我们共同开启这段精彩纷呈的自然之旅吧!任务一:读四季华章·感景物之美 四季美景1. 本单元三篇现代文描绘了多彩的自然美景,抒发了真挚的情感,请完善下表进行回顾。(3分)篇目 所写之景 景的特征 所抒之情《春》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人们 充满生机、活力 (1) 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篇目 所写之景 景的特征 所抒之情《济南的冬天》 济南冬天的山水 (2) 对济南冬天的无限热爱之情《雨的四季》 四季的雨 娇媚、粗犷、端庄、沉静、温暖 (3) 的热爱之情 温暖、恬静、秀美对雨的无限爱恋及对自然、生活任务二:听四季之声·赴自然之约 朗读技巧、修辞手法【活动一:阅读策略·重音、停连】2.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一】小语从《济南的冬天》中摘录了四个句子,并设计了重音(用“.”标示)和停连(停顿用“|”或“∧”标示,连接用“⌒”标示),你认为重音和停连设计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A.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B.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C.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D. 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朗读设计。“一个”不应重读,应重读“北平”“冬天”“大风”“奇迹”,可以强调济南冬天没有大风的不寻常和难得,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之处。“冬天要是不刮大风”应该在“冬天”后作较短的停顿,起强调作用。故选A。3.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一】选择下面的任意一句话进行朗读设计(从语速、重音、停连等方面考虑),并说明设计理由。(4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②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雨的四季》)我选择第 句,我的朗读设计及理由: ①重读、连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桃树、杏树、梨树当成人来写,你争我抢,纷纷开花,富有童趣。重读“满”“赶趟儿”,这两个字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花挤满枝头的情状,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意盎然。【活动二:阅读策略·修辞绘美景】4.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二】仿照示例,从《春》或《济南的冬天》中找出你最喜欢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为它作批注。(4分)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批注: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不仅写出了春风的轻柔,而且还能让读者回忆起母亲的手带给自己的温暖感觉,这春风仿佛吹起了我们童年的回忆。所以春风不仅温暖、轻柔,还蕴含一种默默的爱。答案:示例: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批注: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比喻看似都是写春雨的绵密,但侧重点却不同。比作“牛毛”强调的是“密”,比作“花针”强调的是“细”,比作“细丝”强调的是“柔”。9. (中招新趋势·新考法)【赏析推荐】小语打算写一段关于本文的推荐语,来引导大家阅读李娟的写景散文作品。请你借助写作小助手帮他完成。不少于100字。(4分)写作小助手作品评论:①李娟的散文带着原生态的青春,有着青草般的鲜美气息,充满对世界的童真。②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时间很长,人变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现的东西。写作要点:选材特点、文本语言、主题价值。答案:示例:李娟始终以一颗诚挚的心,书写她眼中阿勒泰地区的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和生活琐事。(1分)阅读她的散文,总能唤起丰富的美感,让人对大自然生发出无限热爱之情。(2分)她的散文朴实清新,活泼童真,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给文坛吹来一股独具特色的阿勒泰之风。(1分)(共25张PPT)4 古代诗歌四首第一单元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1. 阅读下面句子,给加点字注音。(4分)巨大的碣. 石山,竦. 峙海边,澹. 澹的海面上,萧瑟. 的风吹过,海浪涌起,一派壮美的景象。jiésǒngdànsè1星题 积累运用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0分)(1)水何澹.澹. (2)山岛竦.峙.(3)秋风萧.瑟. (4)星.汉.灿烂(5)次.北固山下(6)客.路.青山外(7)海日生残.夜.(8)乡书.何处达(9)左.迁.龙标(10)断肠人在天.涯.水波荡漾的样子耸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秋风声银河停宿旅人前行的路指夜将尽未尽之时书信降职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3. 文学常识填空。(10分)(1)《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以 见称。(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唐代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合称“ ”。文学家慷慨悲凉青莲居士诗仙李杜(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 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 _”。(4)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如本课的《 》。而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 》《 》。散曲秋思之祖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 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8分)活动课上,张老师教同学们制作书签。在制作书签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诗歌中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第一个书签是小文根据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制作的,描绘了“ , ”的画面,从书签中仿佛感觉到夜风送来凄凉哀怨的芦笛声,唤醒了征人浓浓的思乡之情。第二个书签是小语根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制作的,描绘了“ , ,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在萧瑟的秋景中道尽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三个书签是小河根据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制作的,描绘了“ , ”的画面,波平浪静、舟行江上的开阔美景,表现出诗人心情的舒畅。第四个书签是小南根据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制作的,描绘了“ , ”的画面,诗人以暮春之景衬托听到友人被贬至偏远之地的伤感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一)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5. 此诗的开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象;“观”字统领全篇,引出下文对大海景色的描绘。2星题 阅读鉴赏6. (中招新趋势·新考点)下面这幅画作可以作为本诗的配图吗?请结合相关诗句或诗歌创作背景简述理由。(2分)答案:可以。画面中波涛翻涌、一望无际的大海与诗句“水何澹澹”“洪波涌起”相吻合;画作中主人公勒马远眺的身姿、气度与曹操当时写作此诗的背景颇为吻合;画作中开阔的意境与诗歌也很相符。7. 曹操的 《观沧海》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请结合诗歌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从诗人情感的角度,谈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如何体现“建安风骨”之特点的。(2分)知识卡片建安年间,群雄逐鹿,战争不断。文坛上,以曹氏父子三人为中心的文人学士,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著,在反映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的同时,又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文学风格,风骨遒劲、雄浑豪迈、慷慨悲凉是其特点。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体现出“建安风骨”的特点。8. (跨学科·音乐)小语准备为本诗配乐。请你为他推荐下面的一种乐器,并说明理由。(2分)笛子 古筝 唢呐 编钟 二胡答案:示例一:我推荐古筝。古筝之声古朴、刚劲、悠扬,与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相符,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示例二:我推荐编钟。编钟之声庄重、洪亮、悠远,符合本诗质朴刚健、音调铿锵的特点,有助于表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情壮志。(二)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9. 请默写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与下面这幅图片相匹配的一联诗句,并简要分析这幅图片蕴含的诗情画意。(2分)答案:示例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幅图片借游子的行舟与清丽的江水,表达淡淡的羁旅之愁。示例二: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幅图片借广阔的江面和高悬的船帆,表达开阔的心境与豪放的激情。10. [高阶思维]宋代洪迈在其著作《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之说,请你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既是描写美景,也是揭示哲理。“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日”“江春”的生机与活力,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情怀。这两句又蕴含着一个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1. 小豫同学在默写“归雁洛阳边”一句时,误将“雁”字写作“燕”字,请你给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写。(2分)答案:诗中用“归雁”是因为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说法,即“鸿雁传书”。诗人看到北归的大雁,希望大雁能把自己的家书带回洛阳,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而“燕”一般代表春天的生机,和“传递书信”关联不大,所以不能用“燕”代替“雁”。(三)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回答问题。12. 这首诗起笔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2分)答案:①取其季节的意义,表明事情发生的时令;②取其形象意义,给读者以画面感;③取其象征意义,杨花暗喻征人前途命运未卜,借子规常鸣“不如归去”关怀跋山涉水、远走他乡的友人王昌龄,希望他早日归来。13. 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答案: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作友好的使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挂念和同情。示例二: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将诗人对友人的挂念和同情带到夜郎,极具艺术感染力。示例三: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交融在一起,深切地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挂念和同情。(四)阅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14.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2分)答案:示例:天色昏黄,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潺潺,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游子牵着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15. [2025·郑州期末]下面所示为某AI助手给《天净沙·秋思》创作的插图,小语认为,如果在人物、景物等方面对插图进行修改,能更契合散曲传达的情感。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给出修改建议并简述理由。(2分)答案:示例:这首散曲描绘了游子骑着瘦马,在苍凉古道踽踽独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愁之苦。画中应该有“瘦马”“断肠人”等形象。把“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游子应憔悴、满脸愁容,这样能很好地表现他的乡愁。16. (真实任务情境)小语和小文讨论如何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设计朗读脚本,请你补充完整他们的对话。(2分)小文:“‘夕阳西下’应该有一处重读,我不知道应重读‘夕阳’,还是重读‘西下’。”小语:“我认为应重读‘西下’。因为‘西下’强调了夕阳落下的过程,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黄昏的来临,给人一种苍凉、萧瑟的感觉。我也有一个困惑:‘断肠人在天涯’的‘在’字后,是否要停顿?”小文:“我认为可以停顿,因为 ”可以突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和无助,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共9张PPT)3 雨的四季第一单元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学习了《雨的四季》一文,班级拟开展以“走进雨的世界”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1. 【赏“雨”态】小文学完本课后写了一篇读后感,下面是其中一段,有些字词小文拿不准,请你帮他解惑。(15分)1星题 积累运用读《雨的四季》,春雨美丽娇媚,犹如彩棱.镜;夏雨热烈粗犷.地浇灌大地;秋雨端庄沉静,使我感到更高__①__(貌 邈)、深远;冬雨自然平静,给人以特殊的温暖。而我尤其爱那秋雨,那使人静__②__(密 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会让我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彩棱.( lénɡ )镜 粗犷.( ɡuǎnɡ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① ②lénɡɡuǎnɡ邈谧生词卡 (11分)易错字音:娇媚.( mèi ) 屋檐.( yán )吝.啬.( lìn sè ) 淅.( xī )沥草垛.( duò ) 咄.( duō )咄逼人易错字形:jié( 睫 )毛 líng( 铃 )铛化zhuānɡ( 妆 ) lì( 莅 )临mèiyán lìn sè xī duò duō睫铃妆莅2. 【释“雨”义】小河找到一张有关“雨”字演变过程的图片,请你推断“雨”的基本含义。(4分)答案:雨是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3. 【品“雨”韵】小组准备给以“秋雨”为主题的手抄报插入两句诗词,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C.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D.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D4. 【抒“雨”情】下面是高向阳同学写的一段赞美雨的文字,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将其补充完整。(4分)古人常常引雨入诗,若说雨通人性,也不为过。雨含着诗人的喜悦, ,__, ,演着境遇的起伏……阳光的日子,灿烂夺目;雨天的时光,也意味丛生。诗中雨,本来就是天气罢了,而雨中诗,却流露着不同寻常的意境。偶尔拿来品之,倒也别有情趣。载着离别的相思唱着人生的豪情(共15张PPT)2 济南的冬天第一单元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第九届亚冬会于2025年2月7日至14日在哈尔滨举办。学校开展了“冰雪奇缘,燃情亚冬”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任务一:亚冬会开幕式】1. 请你阅读介绍亚冬会开幕式的文字,回答问题。(9分)1星题 积累运用第九届亚冬会在冰雪的辉映下拉开帷幕,这场冰雪盛会虽然镶.嵌在亚洲冰雪运动的版图上,更展现了亚洲各国的团结与友谊。开幕式上,舞者们身着民族服饰,发髻.高挽,演绎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哈尔滨的冰雪文化__①__(伫 贮)蓄了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如AR和裸眼3D,将冰雪的极寒之美转化为极美的视觉盛宴。宽__②__(敝 敞)的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作为主会场,不仅容纳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 270余名运动员,更见证了亚洲人民对冰雪梦想的共同追求。(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镶.( xiāng )嵌 发髻.( jì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① ②xiāngjì贮敞(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将“虽然”改为“不仅”。生词卡(3分)易错字音:着.( zhuó )落易错字形:cí( 慈 )善 chéng( 澄 )清zhuó慈澄【任务三:亚冬会吉祥物】2. (中招新趋势·新考法)下图是2025年亚冬会的吉祥物“滨滨”和“妮妮”,请你任选一个吉祥物,为它设计你喜欢的服装颜色,并借助链接材料的内容,对你给它选的颜色简要解说寓意。(4分)链接材料:红间黄,喜煞娘。黄色、红色都是热烈的颜色,这种组合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喜庆的新年红灯笼、传统宏伟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织绣品,都能时常见到红黄的搭配。将互为补色的蓝色和黄色搭配在一起,能使整体效果显得更为突出。而且蓝色是天空的颜色,体现出宽广、包容的含义;黄色如同阳光或果实,代表着温暖与希望。答案:示例:我选择为吉祥物“滨滨”设计服装颜色,我会采用红色和黄色的搭配。红色和黄色都是极具热烈氛围的颜色,这种组合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与祥和。为“滨滨”选择红黄搭配的服装,不仅符合中国人对于喜庆场合的审美偏好,还能传达出亚冬会作为国际性体育盛事的欢乐与热烈氛围。同时,红色象征着激情与活力,黄色则代表着光明与希望,二者的结合寓意着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也寄托了人们对亚冬会成功举办的美好祝愿。【任务二:亚冬会火炬塔】3. [2025·郑州模拟]小语向大家介绍本届亚冬会的火炬塔,相关的文字信息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帮忙整理。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火炬塔“雪韵丁香”是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的标志性建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空中俯视可以见证丁香与雪花的“同心绽放”,与本届亚冬会“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主题口号不谋而合。①高28.554米,重58吨②底部裙摆为六瓣雪花,象征着纯洁和平③丁香花瓣与雪花裙摆精心排布于火炬塔上下两端④顶部为五瓣丁香花瓣,内部是由56个钛合金喷口组成的燃烧喷头⑤该火炬塔主塔采用“同心圆”结构,塔身整体呈双锥体结构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①④②C. ③①⑤④② D. ⑤①③④②【答案】D课文研读阅读《济南的冬天》,回答问题。4. (教材母题变式)下列哪一项图示(图示中的序号表示课文相应的段落)能准确呈现《济南的冬天》的结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2星题 阅读鉴赏答案:A 理由:①段总起,概括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②段过渡,引出下文对山和水的描写;③④⑤段写山,⑥段写水,属于分述内容;⑦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济南冬天的美好。A选项的结构图示符合文章先总写,再分写山和水,最后总结的行文结构。5. (教材母题变式)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从加点字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答案:两个“卧”字运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和雪人格化,传神地写出了小村庄和雪的可爱情态,烘托出一种恬淡、安适的气氛,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共14张PPT)1 春第一单元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班级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1. 【活动一:寻春迹】小豫写了一段描绘春天的文字,请阅读并回答问题。(12分)1星题 积累运用春天,这位温柔的画家,以大地为布,轻轻挥洒着生命的色彩。山①____(郎 朗)润起来了,像是被细雨滋润过的翡翠,泛着柔和的光泽。空气中酝酿.着花草的香气,仿佛大自然正悄悄地调制一壶春天的佳酿。鸟儿们在枝头应和.着,歌声②____(嘹 缭)亮,如同天籁。它们呼朋引伴,跳跃在花丛间,那姿态,就像一群花枝招展的精灵,为这绚烂的季节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欢愉。春天,就这样以它独有的方式,唤醒了沉睡的一切。(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酝酿.( niàng ) 应和.( hè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在横线上。(2分)① (郎 朗)润 ② (嘹 缭)亮niànghè朗嘹(3)(教材补白)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 (明喻 暗喻 借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3分)生词卡 (5分)易错字音:烘.( hōng )托 抖擞.( sǒu ) 黄晕.( yùn )易错字形:hóu( 喉 )咙 jiàn( 健 )壮明喻鸟儿精灵hōngsǒuyùn喉健2. [2025·郑州模拟改编]【活动二:庆春节】随着春节申遗成功,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7分)春节申遗成功,让2025年河南的春节氛围更上一层楼。在开封,人们____(A.呼朋引伴 B.拉帮结派)去赏朱仙镇木版年画,那鲜艳的色彩、独特的构图,尽显中原古韵。郑州的庙会同样热闹非凡,舞龙舞狮、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通过这次春节申遗成功,让河南众多春节相关非遗项目受到更多关注。(1)画横线处用哪个成语更贴切 请根据成语的意思,结合语境,从括号中为其推荐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推荐A.呼朋引伴。“呼朋引伴”属于中性词而“拉帮结派”常带有贬义色彩,语段表达的情绪是正面的,所以“呼朋引伴”更贴切。(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删去“通过”或“让”。3. 【活动三:踏春行】最美人间四月天,春游洛阳请您来!结合下面的图片,想象一个春游场面写下来。(不少于80字)(4分)答案:示例:洛阳牡丹园中,牡丹盛放,花朵硕大,粉艳夺目。周围游人如织,或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脸上洋溢着惬意的笑容。微风拂过,花香四溢,让人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感受着“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独特魅力。课文研读【活动五:品春味】阅读《春》,回答问题。2星题 阅读鉴赏4. (教材母题变式)本文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导图。(4分)① ② ③__________ ④ 盼花争春风唱春人迎春5. (教材母题变式)本文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韵味,清新、活泼、优美。请给下面的句子进行朗读设计(指出重音和停连),并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4分)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我的朗读设计及理由: __重读两个“盼望”,突出对春天的期待。两个“盼望着”,语气递进,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地渴望春天到来的心情。重读“东风来了”“脚步近了”,突出春天到来的动态。“东风来了”后稍作停顿,语气上扬,表现出喜悦。“近了”拉长尾音,给人以期待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在一步步靠近。6. (教材母题变式)结合语境,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答案:运用比喻,把“野花”比作“眼睛”和“星星”,写出了野花小而明艳的特点;同时用“眨呀眨”这一拟人化的动作,以想象的笔法写出了野花的情态,表现了野花散在草丛里逗人喜爱的样子。(共7张PPT)河南中招题型专练教材补白——比喻第一单元知识点回顾概念:比喻是一种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陌生的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手法。分类:(1)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好像”“仿佛”“如同”等比喻词连接。(2)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变成”“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连接。(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3分)( A )A.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B.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C.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D. 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A2. 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C )A.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B. 秋日的田野就像一张没有边际的金色毛毯。(明喻)C.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拟人)D.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拟人、比喻)点拨:C项是一个比喻句,属于明喻。C3. 请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3分)( B )A.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B.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C. 风儿轻轻哼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D. 月亮悄悄地爬上了天空,用澄澈的目光注视着夜空下的万物。点拨:A、C、D三项都运用了拟人,B项运用了比喻。B二、结合下面语段的内容,说说画线句子连用比喻有何妙处(4分)答案:连用比喻,将蛙鸣声比作万马奔腾之声和浪涛汹涌之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蛙鸣叫时此起彼伏、响亮欢快、气势恢宏的壮观场面,体现出蛙鸣声所展示出的生命的奔腾和旺盛,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期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怀念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春课件新人教版.pptx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济南的冬天课件新人教版.pptx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雨的四季课件新人教版.pptx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课件新人教版.pptx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招题型专练教材补白__比喻课件新人教版.pptx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招题型专练教材补白__比拟课件新人教版.pptx 河南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