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四单元14 回忆我的母亲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班级开展“探寻母爱光辉,汲取成长力量”主题活动,请完成下面任务。1. 【朱德的母亲】小语梳理了课文中的字词,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星题 积累运用A点拨:B项,“强”应读作qiǎnɡ,“检”应为“俭”。C项,“幕”应为“睦”,“横”应读作hèng。D项,“辍”应读作chuò,“绰”应为“悼”。2. 【饭菜里的母爱】小文想要分享下面的文字,请你帮忙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乡下的生活是忙碌的,即便如此,母亲也不会忽略一粥一饭的巧妙安排。____的庄稼人擅长在乡野就地取材,应季而为,少了雕琢,却多了质朴和率真______。那些朴实而味美的餐食蕴含着一个道理:______对生活报以热爱,就算简简单单的家常饭菜,也有一份浓淡______的烟火气。A.无怨无悔 随性 只要 适宜 B.无怨无悔 随意 只有 适宜C.任劳任怨 随性 只要 相宜 D.任劳任怨 随意 只有 相宜C3. 【向英雄致敬】[2025年1月沈阳和平区期末]英雄的背后总有一位默默付出的伟大母亲,崇敬英雄亦是在向英雄的母亲致敬。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②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时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③崇敬这些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A.“脊梁”这个词在句子中使用的是它的本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都是褒义词。B.“信仰”“凝聚”“磅礴”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C.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发挥”用词不当,应该改为“发扬”。D.“时期”与“时代”是同义词,但是所指范围是有差别的。点拨:A.“脊梁”这个词在句子中使用的是它的比喻义。B.“信仰”“凝聚”“磅礴”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C.“发挥”用词正确。√4. [2025年1月大连期末] 在本课里,朱德的母亲展现出勤劳坚韧、宽厚仁慈等精神品质。《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在取经途中也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情、品质,请根据《西游记》的阅读积累,补全孙悟空的成长轨迹图。(3分)负气离开重情重义理智成熟课文研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5. 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梳理课文内容。(9分)2星题 阅读鉴赏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1513 勤劳141516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怀念6.(教材母题变式)课文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阅读下面的语句,结合加点词语品析其表达效果。(3分)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运用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突出母亲的不平凡,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推广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7.(教材母题变式)夹叙夹议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结合下面的句子,分析议论性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的记叙,总结“我”感谢母亲的原因。这个议论性语句的作用是收束之前的记叙内容,升华主题和情感。(共22张PPT)第四单元13 纪念白求恩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2025年11月12日是白求恩逝世86周年纪念日,学校公众号通过“追寻白求恩足迹,传承国际主义精神”主题推文来缅怀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 【了解其人】小语正在核对白求恩的事迹简介,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星题 积累运用D点拨:A项“遗”应为“遣”,“漠”应读作mò;B项“萃”应为“粹”,“拈”应读作niān;C项“隘”应读作ài,“沈”应为“忱”。2. 【阅读感悟】下面是小文向公众号邮箱发送的阅读感悟。请你选出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阅读《纪念白求恩》一文,我内心深受震撼。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高超的医术,与当今社会某些人逃避责任、______的行为截然不同。他对待医疗工作不仅全力以赴,而且追求极致,体现了______的精神。这种对事业的热忱与专注,让人由衷敬佩。白求恩不仅是医学领域的杰出代表,______是道德高地的坚守者,他的事迹提醒我要勇于______,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A.拈轻怕重 精益求精 更 担当 B.拈轻怕重 精雕细琢 也 承担C.挑三拣四 精益求精 更 担当 D.挑三拣四 精雕细琢 也 承担A点拨:“拈轻怕重” 的意思是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侧重于描述对待工作、任务时的一种逃避心理 ;“挑三拣四” 指挑挑拣拣,嫌这嫌那,更多侧重于在选择事物时的挑剔态度。这里说的是与白求恩无私奉献相对的逃避责任的行为,“拈轻怕重” 更符合语境。“精益求精” 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强调对工作或技艺等不断追求完善;“精雕细琢” 意思是精心细致地雕刻,多用于形容对艺术品等的精心加工,也可引申为对事情的精心处理,但相比之下,“精益求精” 更能体现白求恩对医疗工作追求极致的精神。“更” 表示程度上的加深,有递进的意味,强调白求恩不仅在医学领域杰出,在道德方面更是值得敬重;“也” 一般表示并列关系,没有强调效果。结合语境,选“更”更合适。“担当” 指接受并担负责任,强调一种主动承担责任的态度和勇气;“承担” 指把责任承受下来,相对更侧重于客观上承受责任。“担当”更符合语境。3. [2025年1月大连甘井子区期末]【传承精神】下面是朱德所写的《纪念白求恩同志》的片段,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白求恩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②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③他在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④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应该学习。(有删改)················A.“斗争”“事业”“精神”在文段中都作名词。B.“表示”“解放”“学习”在文段中都作动词。C.第③句中的“英勇”是褒义词,“野蛮”是贬义词。D.第④句中“伟大”一词可以替换为“博大”。√4. 【关联阅读】下面是公众号发起的读书交流活动,请参与讨论并完成问题。(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纪念白求恩》选自《毛泽东选集》,文章通过象征的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B.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例如:陈元方之父陈寔曾任太丘(县名)长,所以被称为“陈太丘”。C.出自《朝花夕拾》的散文《藤野先生》记述了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老师藤野严九郎。D.《西游记》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故事尤为精彩。A点拨:文章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突出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的。(2)【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同学们对白求恩与《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探求,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医者对话”,请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精神品质 白求恩的事例 藤野先生的事例国际主义 精神 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支援抗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对医疗工作精益求精 细致修改鲁迅所抄的讲义无私奉献 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心鲁迅的学习,耐心为鲁迅答疑解惑,帮鲁迅处理匿名信事件毫无民族偏见,认真教授鲁迅医学知识对工作严谨认真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为伤员做手术课文研读公众号邀请大家通过课文来深度解读白求恩精神。请你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5. 文章思路清晰,文脉分明。请根据提示,补充下面的表格。(4分)2星题 阅读鉴赏段落 结构、段意 写作思路1 概述白求恩的事迹,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叙段落 结构、段意 写作思路2 分述: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3 分述: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总结全文:叙述往事,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③________。 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重大意义论(或议)6.(教材母题变式)课文第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请阅读相应文字,补充表格内容。(3分)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白求恩 ①____________ 极端的热忱、满腔热忱 ③_____________极端的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要求不少的人 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7.(教材母题变式)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3分)句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句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句①好,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这一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表达了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8. 有人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早就过时了,现在的社会非常现实,谁做事不为自己考虑?也有人说,应在全社会倡导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你是怎么认为的呢?(3分)示例: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做事只考虑自己是不行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一个完全孤立的存在。在很多时候,帮助了别人,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以读促写13.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令我们敬佩,白求恩与聂荣臻之间朴素的革命友谊令我们感动。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请你任选题材写一段话,来表现他(她)对你的成长所产生的影响。(4分)技能助攻·打开写作思路1.开篇点题,直接点明影响你的人是谁,简要概括其特点。2.通过典型事例阐述他(她)的某种优秀品质是如何感染你的,并写出你前后的行为(思想)变化的体现。3.感悟升华。略。(共20张PPT)第四单元16 诫子书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1星题 积累运用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1)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慢:_____________________ 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明确志向达到增长放纵懈怠 振奋精神··(6)险躁则不能治性 险躁: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意与日去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遂成枯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薄浮躁修养性情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岁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D点拨:A.学习/学业;B.名词,行为操守/动词,行走;C.完成,实现/变成;D.相同,都是志向的意思。3. 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3分)形容词作动词(1)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形容词作名词(2)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______名词作动词(3)非志无以成学__________________···明确、坚定远大目标立志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C.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C点拨:C项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5. 填空。(9分)(1)《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字______,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本文题目中的“诫”的意思是_________,“书”是指________。(2)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诸葛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君子之行”的准则,以规正儿子的言行,殷殷教诲中寄予深切期望。孔明告诫、劝勉书信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3)《诫子书》中反映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世的思想及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诫子书》中阐述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6.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7.(教材母题变式)阅读课文,用课文原句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2星题 阅读鉴赏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8. 中国传统文人历来注重修身,结合课文和链接材料可以看出,诸葛亮主张的修身方法是____________,曾子主张的修身方法是____________。(2分)链接材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自我反省静和俭拓展阅读[2025年1月大连瓦房店市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①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选自陆游《放翁家训》)【注释】①药石:这里指良药。【乙参考译文】晚辈中才思敏捷的人,最容易学坏。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忧虑的事,而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个。我这些话,是给晚辈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慎重对待,不要留下遗憾。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点拨:A.名词,志向/动词,立志。B.相同,都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C.如果/比得上。D.自然/从。B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分) (2)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3分)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我这些话,是给晚辈的良药,每个人都必须慎重对待,不要留下遗憾。(4分)词语迁移 时课内语句迁移①年与时驰__________________②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成语迁移③时不我待__________________④时来运转____________________····时光按时时间时机1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不 然 其 可 虑 之 事 盖 非 一 端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12. 甲文诸葛亮主要从治学、A.____________、B.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来训诫儿子;乙文陆游训诫晚辈要有C.__________的品德。[A、B处写词语(自己概括);C处用原文词语回答。](4分)修身惜时宽厚恭谨(共9张PPT)第四单元15 梅岭三章目 录CONTENTS011星题 积累运用022星题 阅读鉴赏年级开展“穿越梅岭,重温革命豪情” 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走进军事博物馆,我们似乎回到了旌旗猎猎、fēng烟四起、杀声震天的战场……我们的革命先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在那个充满______的年代,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让我们聆听爱国人士的先进事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祭拜革命先烈,深切______烈士,______烈士的英名和壮举,hóng扬爱国主义精神,做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活动一:参观军事博物馆1.(中考新趋势·新题型)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6分)···1星题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旌旗( ) fēng( )烟 聆听( ) hóng( )扬(2)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血雨腥风 缅怀 记忆B.血雨腥风 缅怀 铭记C.凄风苦雨 怀念 铭记D.凄风苦雨 怀念 记忆··Bjīng烽líng 弘活动二:举办“家国情怀”主题演讲2. 下面是小语准备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国人的血液里,②家国同心,不仅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深层逻辑,而且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③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得以从无数磨难中觉醒,愈变愈强,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鞠躬尽瘁,以己之力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历史浪潮中。④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勇于担当的心,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妇孺皆知。⑤和平年代,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把这个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他们也被这个世界照得光芒万丈。··············点拨:句③没有语病。√A.“情怀”“觉醒”“普通”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B.“鞠躬尽瘁”“锲而不舍”是褒义词。C.句③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得以”改为“能够”。D.句⑤中的两个“他们”都是指“每一位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活动三:研读革命诗歌3. 下列关于《梅岭三章》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梅岭三章》的作者是陈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B.《梅岭三章》的“章”原意是歌曲诗文的段落,这里是“首”的意思,“三章”即三首。C.“烽烟”指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D.“取义成仁今日事”中的“取义成仁”,出自法家学派“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思想主张。D点拨:“取义成仁”出自儒家学派“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思想主张。(共9张PPT)第四单元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复习【主题情境:举办圆桌分享会】为丰富学习生活,拓宽视野,激发同学们对成长意义的探寻,七年级(1)班围绕“彰显理性光辉·探寻人生意义”的主题举办了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加。任务一:默读·彰显理性光辉——品评人物形象 人生之舟1.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一】本单元的多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小语要参加以“人生路上的选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帮他梳理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从本单元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完成演讲提纲。(5分)人生路上的选择开头:未来的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选择,我们该如何选择呢?分论点一:人生路上的选择要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举例论证:在《回忆我的母亲》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锺太夫人天不亮就起身劳作,操持家务、耕耘土地,即便生活困苦也不懈怠。她的勤劳坚韧,不仅支撑起了家庭,更让朱德学会了吃苦耐劳。这表明,积极面对生活的选择,能铸就强大内心,助力个人成长分论点二:人生路上的选择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举例论证:(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做选择时,我们既要考虑个人的成长,也要考虑国家的发展。示例一:梅岭三章陈毅面对敌人重重围困,生命危在旦夕,他却毅然选择坚定革命信念,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他抱定献身革命的决心,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换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这种选择彰显了陈毅伟大的情怀,激励着国人奋勇向前分论点二:人生路上的选择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举例论证:(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做选择时,我们既要考虑个人的成长,也要考虑国家的发展。示例二:纪念白求恩白求恩作为一名加拿大医生,毅然决然远离故土,奔赴中国抗日战场。他不顾生命危险抢救伤员,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倾尽全力。他的选择,为无数战士延续了生命,为中国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解放事业的发展任务二:默读·圈点批画·理解语句含义 赏析词句2.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二】文章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语句,或揭示文章主旨,或提示文章的层次脉络,或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小语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本单元的文章,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下表。(5分)阅读策略 内容 任务抓关键语句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1) 运用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热情洋溢,极富感染力。这既是对白求恩同志的赞美,也是对_______________的赞美。 共产主义精神排比阅读策略 内容 任务叙议结合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回忆我的母亲》) (2)叙议结合是指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左面这个议论句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议论,将对母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情融汇在一起,升华了情感,深化了主题。阅读策略 内容 任务抓富于感彩的词语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纪念白求恩》) (3)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①加点词语高度概括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饱含着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②“勤劳俭朴”“宽厚仁慈”是______(填词的感彩),是对母亲品质的高度概括,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②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回忆我的母亲》) ················作者对母亲的敬佩与怀念白求恩无私奉献精神的赞扬和钦佩褒义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辽宁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3纪念白求恩课件新人教版.pptx 辽宁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回忆我的母亲课件新人教版.pptx 辽宁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梅岭三章课件新人教版.pptx 辽宁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诫子书课件新人教版.pptx 辽宁省2025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单元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