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荷花淀》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各种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荷花淀》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各种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中国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淳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作家作品
《荷花淀》是孙犁 1945年创作的。写的是抗日战争最后阶段的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毅然投身抗战,在平汉路西的山里工作,听到从冀中平原的同志向他讲过两个战斗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白洋淀青年组成雁翎队,这个素材触发了孙犁的创作灵感,1945年,在延安便写成了《荷花淀》。
创作背景
内容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她与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
未遇,回家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
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
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情节
夫妻话别(开端) 探夫遇敌(发展) 助夫杀敌(高潮、结局)
走进文本
朗读课文1——3段思考:
1.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
2.它们构成了什么样的图景?
3.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
2.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清新宁静的充满
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走进文本
3.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②.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
③.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
的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
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做了铺垫。
走进文本
鉴赏人物对话
1.朗读“夫妻话别”中的对描写,思考:
这节对话可分几层?
三层:追问真情
赞同参军
应承嘱咐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
——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她们几个呢?”
——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
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怎么了,你?”
——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
“你总是很积极的”
——在妻子的逼问下,水声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
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十分复杂,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舍
不得丈夫离开。因为他毕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所以,这是一种
责怪的口气。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阻拦,在“小家”和“大家”发生
矛盾时,她选择了“大家”,说明她能顾全大局。但她毕竟是个普通
的劳动妇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
多重啊!这是她的顾虑。
鉴赏人物对话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
—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
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
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
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崇高品质。
鉴赏人物对话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
——水声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解妻子
不要当俘虏,要和敌人拼命。两个“嗯”子表现了水生嫂既有
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
的精神。
鉴赏人物对话
“夫妻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淳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做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贴体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
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上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儿失望,有点儿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赏析句子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运用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地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也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他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赏析句子
品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他们的个性特点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心直坦率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心细成熟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性急侥幸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害羞忸怩
没有遇到丈夫,回去的路上的对话有何作用:
表面上埋怨丈夫,实际上是夸赞丈夫,从话中可以看出有的人俏皮风趣,
有的人爽朗乐观,有的人泼辣,但都是真心实意地爱着丈夫,支持着他们。
遇敌时对话各有什么作用:
她们临危不乱,善于利用熟悉的环境保护自己,表现了她们的机智,沉着和镇定。
推动情节发展。引出下文进入荷花淀助夫歼敌的情节。
助夫歼敌后的对话:
在战斗中受到鼓舞教育,思想性格变得成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刻画了她们不甘落后想和丈夫比个高低的自尊心理和勇敢好强的性格。
本文选材新颖,没有集中、细致地写水生等七个青年参军和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情景,而是着重写水生嫂等迅速成长的过程。水生嫂等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当大敌当前,国难当前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望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的思想基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青年劳动妇女的特点: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震动”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乎水生嫂的意料,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像这是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非常复杂的。
“吮”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
细节描写
· 他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狠嫩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1,划船的水声节奏舒缓,表现他们想开后轻松悠闲的心情
2,“顺手捞起”,“顺手一丢”写出女人们悠闲的神态,传神出了内心深处的伤心,失望,和无奈。
3,用不经意间的动作,写出了他们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爱
细节描写
·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的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谎,水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水声表现出划船快速,却不失节奏,这表现青年妇女们遇敌时紧张,急迫而不慌乱的心里。
细节描写
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
细节描写
如: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棵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这是很惬意、很诗意的一笔。“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畔稻谷香”,妇女们信手一“捞”一“丢”的是菱角,流露出来的却是她们心中对美丽富庶的家乡的热爱与自豪,而那“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的“乳白色”的菱角和“像哨兵一样高高地挺立”的“粉色荷花箭”相映成趣,构成了白洋淀上一道美丽和谐的风景。相形之下,《洪湖水,浪打浪》“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渔米乡”,辞意热切却略嫌直露,而与《赦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兰”这样淳不隽永、凝炼含蓄的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小说中三处对于“捞”与“丢”的细节描写。
第一处见于“寻夫遇敌”一场。
细节描写
·先是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美纸盒“捞”起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
·接着是女人们将掉在水里的小包裹“捞”起来“丢”给他们,这一“捞”一“丢”,不仅仅表现了抗日军民打捞战利品时乐观的精神,以及夫妻间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小儿女心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捞”一“丢”里,早就融进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关爱,以及对祖国、对家乡的挚爱,正可谓一“丢”一“捞”,字字关情。
第二、三处描写均见于“助夫杀敌”一场
细节描写
艺术特色
总结
·环境诗化--清丽如水的景物描写,营造恬静纯美的意境;
·情节淡化--素朴洗练的对话描写,淡化战争气息;
·人物虚化--无姓名.·肖像。含蓄蕴藉的性格与情感。
·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意境,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完美统一,这就是“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
《荷花淀》隽永如诗,清新如画,虽不着一个“爱”字,却将水乡儿
女的民族大义与夫妻间的浓情蜜意,融进在凝练精妙的细节描写之中,实
为一曲洋溢着激情,饱蘸着至爱的英雄之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