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小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小测(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小测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消息二则》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是毛泽东,是中国重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B. 两篇均为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C.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三十万大军渡江战况
D. 消息需包含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如何)
2.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文体是( )
A. 消息 B. 新闻特写 C. 新闻通讯 D. 新闻评论
3. “钟声”是以下哪篇文章的作者署名( )
A.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B.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C.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D. 《一着惊海天》
4. 诺贝尔奖的设立者是( )
A. 爱因斯坦 B.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C. 居里夫人 D. 牛顿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溃退(kuì) B. 要塞(sài) C. 翘首(qiào) D. 镌刻(juān)
6. 《一着惊海天》聚焦的核心事件是( )
A.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B. 吕伟跳水夺冠
C.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D.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7.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业已:已经 B. 建树:建立的功绩
C. 篡改:认真修改 D. 娴熟:熟练
8. 兼具新闻时效性与科技报道专业性的文章是( )
A. 《消息二则》 B.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C. 《“飞天”凌空》 D.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9. 新闻通讯与消息的主要区别是( )
A. 不具备时效性 B. 内容更详实,可融入情感与分析
C. 只聚焦事件瞬间 D. 以发表观点为主
10.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核心立场是( )
A. 报道体育赛事精彩瞬间 B. 展现航天事业成就
C. 传递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态度 D. 记录科技突破过程
二、字词基础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溃退( ) 2. 要塞( ) 3. 翘首( ) 4. 镌刻( ) 5. 咆哮( )
6. 苍穹( ) 7. 篡改( ) 8. 娴熟( ) 9. 桅杆( ) 10. 缅怀( )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xiè qì ( ) 2. dū zhàn( ) 3. áo yóu ( ) 4. lǎn yuè ( )
5. jiàn shù( )6. zhòng cái( ) 7. xiāo sǎ ( ) 8. qīng yíng ( )
9. jǐn bēng ( ) 10. chū zhōng( )
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 2. 建树
3. 仲裁 4. 凌空
5. 潇洒 6. 娴熟
7. 篡改 8. 缅怀
9. 彰显 10. 公祭
三、填空题
1. 《消息二则》包括《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闻特写的特点是聚焦事件__________、文学性强、以小见大。
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客观记录了诺贝尔奖的________、资金来源及评选规则。
4. “遨游”“苍穹”“揽月”等词语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形容“(军队)被打垮而后退”的词语是__________;形容“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的词语是__________。
6. 《一着惊海天》的作者是蔡年迟和__________,两人均为军事新闻记者。
7.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每年的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8. 新闻评论的特点是立场鲜明、__________强、具有导向性。
9. “潇洒”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神情、举止等)__________,不拘束。
10.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报道了__________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的事件。
四、简答题
1. 简要概括消息与新闻特写的核心区别。
2. 说说《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钟声”署名的含义及文章的核心主旨。
3. 写出《“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的文体及该文体的主要特点。
4. 结合《一着惊海天》,说说新闻通讯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解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的是“百万大军”渡江战况,“三十万大军渡江”是《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内容,选项混淆两篇消息的核心事件。)
2. B(解析:该文聚焦吕伟跳水夺冠瞬间,以“特写镜头”式描写展现精彩片段,符合新闻特写“聚焦事件亮点、以小见大”的特点。)
3. C(解析:“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专栏专属署名,仅用于评论性新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为评论性新闻,其余为事件报道类文章。)
4. B(解析:诺贝尔奖由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设立,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是获奖者,牛顿与诺贝尔奖无关。)
5. C(解析:“翘首”的“翘”读“qiáo”,表“抬起”;读“qiào”时多表“一头仰起”,如“翘尾巴”。)
6. C(解析:《一着惊海天》核心内容是“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A对应空间站相关文章,B对应《“飞天”凌空》,D对应《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7. C(解析:“篡改”指“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含贬义,“认真修改”未体现“恶意”,解释错误。)
8. B(解析:该文报道航天重大事件,兼具快速传递信息的时效性和航天技术相关的专业性,其余文章分别侧重军事、体育、历史和平主题。)
9. B(解析:通讯与消息均有实效性,A错误;通讯内容更详实,可融入情感与分析,B正确;“聚焦事件瞬间”是特写特点,C错误;“发表观点”是评论特点,D错误。)
10. C(解析:文章以国家公祭日为切入点,传递“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立场,A、B、D对应体育、航天、科技类报道,与主题无关。)
二、字词基础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 kuì 2. sài 3. qiáo 4. juān 5. páo
2. qióng 7. cuàn 8. xián 9. wéi 10. miǎn
根据拼音写汉字
1. 泄气 2. 督战 3. 遨游 4. 揽月 5. 建树
2. 仲裁 7. 潇洒 8. 轻盈 9. 紧绷 10. 初衷
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建树:建立(功绩);建立的功绩。
3.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4. 凌空:高高地在空中或高升到空中。
5.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6. 娴熟:熟练。
7. 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8. 缅怀: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9. 彰显:明显地显示。
10. 公祭:公共团体或社会各界人士举行的祭奠活动。
三、填空题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精彩片段
3. 设立背景
4.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5. 溃退;凌空
6. 蒲海洋
7. 12;13
8. 逻辑性
9. 自然大方
10. 神舟十二号
四、简答题
1. 消息以快速、准确报道事件全貌为核心,内容简明,多采用倒金字塔结构,聚焦新闻六要素;新闻特写不追求事件全貌,侧重选取事件中最精彩的片段,运用描写、修辞等手法增强文学性,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事件亮点。
2. “钟声”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专栏的署名,代表中国官方对国际热点问题的立场,具有权威性。文章主旨是通过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传递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
3. 文体是新闻特写。主要特点:①聚焦事件中最精彩、最具代表性的片段(如吕伟跳水夺冠的瞬间);②文学性强,运用描写、修辞等手法生动再现场景;③不追求事件全貌,侧重“以小见大”。
4. 新闻通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能完整展现事件的过程、背景、细节及人物情感(如《一着惊海天》详细再现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全过程);不仅能让读者了解事件结果,还能深入感受事件背后的意义(如彰显我国国防实力的提升),同时通过刻画场景与传递情感,增强内容的感染力与深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