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3.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时数 2课时本课教学总目标: 1.运用字理分析、联系生活、图片复现等多种方法识记“群”“竹”等11个生字,会写横折弯钩,规范书写“竹”“几”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识记“群”“竹”等11个生字,会写横折弯钩,规范书写“竹”“几”等5个生字。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第一课时板块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刚刚告别了美丽的秋天,现在是什么季节啊 (冬天)冬天下雪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做什么啊 2.(出示雪景图片)你喜欢冬天吗 (喜欢)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你喜欢冬天的原因吗 出示: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 预设1: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堆雪人。 预设2: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打雪仗。 预设3:我喜欢冬天,因为可以赏雪景。 3.是啊,雪,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看见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上落下来了,我们会忍不住大声呼喊起来。我们来读一读。(引导学生观察标点符号的变化,有感情地朗读) 下雪啦,下雪啦! 4.看!大家的呼喊把谁请来了 (引导学生读出惊喜的心情)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5.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题目就是《雪地里的小画家》。齐读课题。 板块二:初读课文,初识小画家 1.下面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我们“开火车”读一读。 一群 竹叶 月牙为什么牙不用几步 参加洞里睡着 2.词语会读了,整首诗也应该会读了。(练习朗读,指名读)3.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啊 你能在诗歌中找到他们的名字并圈出来吗 预设: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4.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1)谁能完整地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说的时候可以在最后一位小画家前面加上“和”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同样的意思还可以这样表达。谁来试一试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_______,有_______,有_______,还有_______。 5.下面我们说得具体一点儿,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看!来了一( )小鸡,接着来了一( )小狗,又来了一( )小鸭,还有一( )小马。 他们就是雪地里的一( )小画家。 (1)最后一个括号里为什么填“群”啊 预设:因为来了很多小动物。 (2)我们来看“群”字的甲骨文,(出示甲骨文“群”字的图片)里面有个“羊”字。“群”的本义是指羊群,后来用着用着意思就变得更广了,不仅指羊群,还可以表示人或事物聚在一起,比如“人群”“群山” 人群群山 (3)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第二课时板块一:多种方式朗读,了解小画家的“作画方式” 1.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些小画家分别画了什么 预设: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2.小画家们的作品可以交换吗 为什么 预设:不能交换,因为他们的脚形状不一样,画的画也就不一样。 3.我们来看课文插图,(出示课文插图)请辨认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 4.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真的很不一样。你能用“小鸡的脚印像”这样的句式说一说这些脚印吗 预设: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5.我们把这四句话连起来,这样读起来就像诗了。我们来读一读。 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 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因为冬天的时候,青蛙不会在雪地上跳跃。 4.所以,这首小诗里,除了有想象力,还藏着科学知识呢。我们来读读整首诗。 板块二:指导书写 1.下面我们来学写“竹”字。 (1)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出示相关图片)左边是古人写的“竹”字,右边是竹叶。你发现了什么 (2)古人把两枝下垂的竹叶画下就造出了“竹”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幅画,像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3)“竹”字左右两边差不多,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左小右稍大,左短右稍长。左侧的是垂露竖,右侧的是竖钩。 2.下面我们来学写“几”字。 (1)“几”字里有一个新笔画,有同学认识吗 预设:横折弯钩。 (2)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你观察范字后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几”的字形像个梯形,它由两笔写成。 (3)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这个字。这个字要想写得好看,要特别注意什么 预设:第一笔竖撇要写得直一些,第二笔横折弯钩要一笔写成。 3.下面我们来学写“用”字。 (1)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你观察范字后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用”的字形像个长方形,它由五笔写成。 (2)仔细观察这个字。这个字要想写得好看,哪些重点笔画要特别注意 预设: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个短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两个横左右都不与其他笔画相连。横折钩与左边的撇要对称,出钩的地方比左边的撇略低。 6.而这篇课文的作者不是这样写的。我们读读上面的句子,再读读下面的句子,你喜欢哪边的呢 小鸡的脚印像竹叶,小狗的脚印像梅花,小鸭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脚印像月牙。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预设:我喜欢上面的,因为右边的句子让我感觉到那些小动物是画家。 7.这些小画家画画的方式和真正的画家很不一样。自己再读整首诗,然后同桌之间说说哪些地方不一样。 预设1:他们不用颜料,也不用笔。 预设2:他们也不需要画纸。 预设3:他们画画,就是在雪地里踩脚印。 8.这样画画真的太有意思了。我们来读读这首诗中小画家们画画的句子。(引导学生强调“不用”“几步”等词语,读出画画的有趣)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9.看到雪地里这么热闹,还有许多小动物想加入小画家行列。快看,都有谁来了 (出示小牛、大象脚印的图片) (1)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让小牛和大象也当上小画家 小牛画( ),大象画( )。 (2)更多小动物来啦。(出示猫、猪、鹅、兔子、麻雀、火鸡及其脚印的图片)你能从刚才的动物和新来的动物中选择四种,完成一首新诗吗 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______画______,______画______。 ______画______,______画______。 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板块二::提出疑问,了解诗歌的“科学性” 1.这首诗里,一共出现了几个动物 分别是哪些 预设:五个,分别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青蛙。 2.青蛙也有脚,我们能不能让青蛙也加入小画家行列 预设:不能。 追问:这是为什么呢 大家特别讨厌青蛙 预设:不是,因为冬天的时候,青蛙要冬眠。 4.所以,这首小诗里,除了有想象力,还藏着科学知识呢。我们来读读整首诗。 板块三:指导书写 1.下面我们来学写“竹”字。 (1)我们先来看两张图片,(出示相关图片)左边是古人写的“竹~字,右边是竹叶。你发现了什么 (2)古人把两枝下垂的竹叶画下就造出了“竹”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幅画,像这样的字叫“象形字”。 (3) “竹”字左右两边差不多,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左小右稍大,左短右稍长。左侧的是垂露竖,右侧的是竖钩。 2.下面我们来学写“几”字。 (1)“几”字里有一个新笔画,有同学认识吗 ——横折弯钩。 (2)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你观察范字后的发现 ——我发现“几”的字形像个梯形,它由两笔写成。 (3)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这个字。这个字要想写得好看,要特别注意什么 预设:第一笔竖撇要写得直一些,第二笔横折弯钩要一笔写成。 3.下面我们来学写“用”字。 (1)谁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你观察范字后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用”的字形像个长方形,它由五笔写成。 (2)仔细观察这个字。这个字要想写得好看,哪些重点笔画要特别注意。 预设:悬针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个短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两个横左右都不与其它笔画相连。横折钩要与左边的撇对称,出钩的地方比左边的撇略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