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习题(一)基础积累1. 南京大屠杀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侵华日军在此制造了持续______周的大屠杀,遇难人数超过______万。2. 本文的文体是______,兼具新闻的______、和评论的、______。3. 文中批判的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行径不包括( )A. 否认南京大屠杀史实 B. 篡改历史教科书 C. 推动中日文化交流 D. 参拜靖国神社4. 下列词语中,不能用来形容南京大屠杀罪行的是( )A. 惨绝人寰 B. 罄竹难书 C. 仁至义尽 D. 罪恶滔天5. 国家公祭仪式的核心目的之一是( )A. 延续对日本的仇恨 B.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C. 展示中国的军事力量 D. 中断中日外交关系(二)内容理解1. 文章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为切入点,主要围绕哪几个方面展开论述?2. 作者认为设立国家公祭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 文中为何要着重批判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行径?4. 如何理解“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这句话的含义?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呼吁“维护世界和平”的依据是什么? (三)文本分析 1. 作为一篇新闻评论,本文在“摆事实”与“讲道理”方面有何特点?请举例说明。2. 文章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思辨性,请从文中选取一处语句进行分析。3. 结合全文,谈谈本文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在哪里? (四)拓展探究联系当下国际形势,结合文章主旨,谈谈青少年应如何“以史为鉴,守护和平”?请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不少于15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积累 1. 1937;12;6;302. 新闻评论(时评);真实性;时效性;逻辑性;思辨性3. C4. C5. B(二)内容理解1. 围绕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国家公祭的意义、日本右翼势力的错误行径、铭记历史维护和平的现实呼吁四个方面展开。2. ①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及所有侵华战争中的死难同胞;②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③表明中国反对侵略、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3. 因为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美化侵略的行为,违背历史正义和人类良知,伤害受害国人民情感,威胁世界和平稳定,需通过批判澄清历史真相,引导正确的历史观。4. 铭记历史是为了从战争灾难中汲取教训,避免悲剧重演;延续仇恨会引发新的冲突,与维护和平的目标相悖,真正的铭记应转化为守护和平、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力量。5. 依据是南京大屠杀等侵略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历史证明战争会摧毁人类文明;当前仍存在否认侵略历史、破坏和平的势力,各国需以史为鉴,共同捍卫和平与正义。(三)文本分析1. 特点:以铁证如山的史实为基础展开评论,逻辑严密。例如,先明确南京大屠杀的时间、遇难人数等事实(摆事实),再基于这些事实分析公祭的意义、批判右翼行径(讲道理),使观点更具说服力。2. 示例:“这段苦难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污点”,这句话既饱含对遇难同胞的悲痛(情感色彩),又将南京大屠杀置于人类文明的高度审视,指出其反人类本质(思辨性),凸显历史的沉重与正视历史的重要性。3. 体现在当下仍有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破坏地区稳定;文章通过呼吁铭记历史、维护和平,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历史观,为应对现实中的和平挑战提供思想指引。(四)拓展探究(示例)青少年守护和平,首先要主动学习历史,通过史料、纪念馆等深入了解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认清侵略战争的危害,树立“以史为鉴”的意识,不被错误历史观误导。其次,要积极传播和平理念,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社交媒体、校园活动等,向身边人传递“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观点,带动更多人重视和平的价值。此外,青少年还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长大后以实际行动参与国际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用合作与理解化解矛盾,为构建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贡献力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