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检测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陈太丘与友期行》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去后乃至:
(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5)友人惭,下车引之:
(6)元方入门不顾:
2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C.友人惭,下车引之。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3)俄而雪骤:
(4)友人惭,下车引之: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7)未若柳絮因风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白雪纷纷何所似?”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甲】文结尾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
4. 【甲】文中,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
5.读【乙】文,思考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用原文句子回答)
6.【乙文】中:友人由( )而( )表明友人已经认识到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惭愧;一个动作( )表明友人想向元方表示友好。
7.《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这里指品行刚正,不怕因坚持做正确的事而得罪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8.【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9.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请写出几个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2)太丘舍去:离开
(3)去后乃至:才
(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嬉戏,玩耍
(5)友人惭,下车引之:拉
(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2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C )
二、【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3)俄而雪骤: 急
(4)友人惭,下车引之:感到惭愧。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
(6)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丢下。
(7)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答案:一会儿雪下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
(2)答案:跟把盐撒到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3)答案:正午时您没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4)答案: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来拉元方。元方走进门里不回头看。
3.这是一个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4.谢安没有对两个比喻的优劣作出评定,只是“大笑乐”,为晚辈的才情感到高兴。
我可以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用柳絮因风起比喻白雪纷飞的情景,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想象丰富,比喻神似。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可以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课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空中比较接近,比喻形似,想象奇特。“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乙文】中:友人由(怒)而(惭)表明友人已经认识到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惭愧;一个动作(引)表明友人想向元方表示友好。
7.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 ﹔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8.【甲】文中的谢道韫将纷纷扬扬的雪花比作随风飘飞的柳絮,形象贴切,既有意象又有意境,富有美感,展现了谢道韫的聪颖机智。
【乙】文元方面对父亲友人“非人哉”的指责,不卑不亢,指出父亲友人无信无礼,据理力争维护父亲的形象,批评有理有据,十分中肯,表现了元方的聪颖机智。
9.敬辞:令尊、令堂、高寿、贵庚、贵姓等。
谦辞:家父、拙作、寒舍、愚见、鄙人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