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上8《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检测题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4)白雪纷纷何所似: (5)撒盐空中差可拟: (6)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 今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 今义:3.联系上下文,猜测“差可拟”中“差”的意思,正确的是( )A有偏差 B.大体 C.样子差 D.味道差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5.文化常识:(1)谢道韫后来被誉为“咏絮之才”,这个典故就出自本文。请简要说说“咏絮之才”现在常用来形容: (2)《世说新语》是南朝宋 组织编写的一部——----。6.请你写出古诗词中一两句咏雪的佳句。二、比较阅读:甲: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丙: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日:“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注释】1.谢公:谢太傅。2.谢玄:谢安的侄子。3.局:棋局。完成下列题目:(1)乙、丙这两个故事中,都写到了谢安的神态。【乙】文是谢安听到兄子兄女回答后的“1 ”(填原文),表现他2 【丙 】文是谢安获知淝水之战胜利后的“3 ”(填原文),表现他4 (2)如果你也在“咏雪”家庭集会现场,请你接着谢朗和谢道韫的诗句,也来对上一句。 (3)阅读甲诗、乙文,同样写雪,乙文将雪比作“ ”“ ”(用乙文中词语填空),而甲诗也于常景中翻出新意,请作赏析。(4)乙文营造了怎样的家庭氛围?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5)乙文中:a咏雪的直接原因是“ ”,“ ”和“ ” 是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两种回答,而体现出谢太傅对谢道韫的才气更为赞赏的句子是“ ”。 b假如你是这次咏雪比赛的评委,你认为谁的说法更好呢?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4)白雪纷纷何所似:像什么(5)撒盐空中差可拟: 相比(6)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2.(1)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子女(2)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3.B4.(1)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2)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5.(1)谢道韫后来被誉为“咏絮之才”,这个典故就出自本文。请简要说说“咏絮之才”现在常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2)《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 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6.示例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示例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1)乙、丙这两个故事中,都写到了谢安的神态。【乙】文是谢安听到兄子兄女回答后的“1公大笑乐。”(填原文),表现他2非常欣慰、惊喜 。 【丙 】文是谢安获知淝水之战胜利后的“3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填原文),表现他4淡定从容。 (2)如果你也在“咏雪”家庭集会现场,请你接着谢朗和谢道韫的诗句,也来对上一句。示例一:亦如梨花凭风舞。示例二:犹如玉屑落满地 。(3)阅读甲诗、乙文,同样写雪,乙文将雪比作“ 盐”“柳絮”(用乙文中词语填空),而甲诗也于常景中翻出新意,请作赏析。(4)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雪人格化,又把雪比作飞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雪等不及春的姗姗来迟,化作飞花装点春天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5)a咏雪的直接原因是“ 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和“ 未若柳絮因风起” 是对“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两种回答,而体现出谢太傅对谢道韫的才气更为赞赏的句子是“ 公大笑乐”。 b“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撒盐空中比较接近,比喻形似,想象奇特。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柳絮”一喻好,用柳絮因风起比喻白雪纷飞的情景,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想象丰富,比喻神似。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