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小题共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如图四种化学仪器的示意图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长征二号丁遥四十五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搭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最高光谱分辨率达到0.0000000025m.数据“0.00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25×10﹣8 B.2.5×10﹣9 C.2.5×10﹣8 D.25×10﹣10
3.如图是雨伞在开合过程中某时刻的截面图,伞骨AB=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DM,EM是连接弹簧和伞骨的支架,且DM=EM,已知弹簧M在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总有△ADM≌△AEM,其判定依据是(  )
A.ASA B.AAS C.SSS D.HL
4.如图,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D是边BC上的高,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BD=CD B.∠BAC=∠ABC
C.AD平分∠BAC D.S△ABD=S△ACD
5.下列计算或运算中,正确的是(  )
A.a6÷a2=a3 B.(a﹣3)(a+3)=a2﹣9
C.(﹣2a2)3=﹣8a5 D.(a﹣b)2=a2﹣b2
6.将一副三角板按照如图方式摆放,点C,B,E共线,∠FEB=65°,则∠EDB的度数为(  )
A.18° B.15° C.12° D.10°
7.把分式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时,方程两边需同乘以(  )
A.x﹣1 B.x+1 C.x2﹣1 D.x2+x
8.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尺规作∠APB的平分线PQ,则关于两人的作图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正确 B.只有甲正确
C.只有乙正确 D.甲、乙均不正确
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专著之一,其中记录的一道题译为白话文是:把一份文件用慢马送到800里外的城市,需要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多1天;如果用快马送,所需的时间比规定时间少3天.已知快马的速度是慢马的2倍,求慢马的速度.若设慢马的速度为x里/天,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10.如图,某中学的校园中有甲、乙两块边长为a的正方形场地.场地甲中间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喷水池,四周为草坪;场地乙的上方是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花卉区,下方为草坪.那么甲、乙两块场地中草坪面积的比是(  )
A.(a﹣b)∶a B.(a﹣b)∶(a+b)
C.(a+b)∶a D.(a+b)∶(a﹣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若分式的值等于0,则y=   .
12.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2倍,那么它的边数是    .
13.如图,点O在△ABC内,且到三边的距离相等,若∠BOC=3∠A,则∠A=    .
14.如图,AB=AC=6cm,DB=DC,若∠ABC=60°,则BE=    cm.
15.在△ABC中,∠C=90°,∠B=34°,点M,N分别在AB,BC边上,将△BMN沿MN折叠,使点B落在直线AC上的点B′处,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BNM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5分)
16.(8分)解答下列各题:
(1)计算:2a(a﹣2b)﹣(2a﹣b)2;
(2)因式分解:(2m+n)2﹣m2.
17.(8分)如图,△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方格纸的格点上.
(1)在图中画出△ABC关于直线MN成轴对称的图形△A1B1C1;(点A,B,C的对称点分别是点A1,B1,C1)
(2)在直线MN上求作一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请在图中标出点P的位置.这样画图的依据是   .
18.(9分)先化简:,再从0,1和2中选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数作为x的值代入求值.
19.(9分)如图,在△AEC和△DFB中,∠E=∠F,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有如下三个关系式:①AE∥DF,②AB=CD,③CE=BF.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得到你认为成立的一个命题,然后再证明.
选择   (填序号)为条件,   为结论.
20.(10分)根据以下素材,完成调查活动.
怎样知道七、八年级两支志愿者的人数和人均植树数
调查活动 素材1 为改善生态环境,某校七年级、八年级两支志愿者分别参加了两地的植树活动
素材2 小明同学对这次植树活动进行调查,收集到如下信息: ①七年级、八年级两支志愿者植树各720棵树苗; ②八年级比七年级人均植树多2棵树苗; ③八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七年级的人数少20%.
交流质疑 小明同学把收集的信息和组内的同学交流后,一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小明同学没有收集到七年级、八年级两支志愿者的“人数”“人均植树数”等重要信息,没法进行系统研究.
问题解决 任务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就七年级、八年级两支志愿者的“人数”或“人均植树数”提出一个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21.(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BC,D是AB边上一点(点D与点A,B不重合),连接CD,过点C作CE⊥CD,且CD=CE,连接DE交BC于点F,连接BE.
(1)求证:△CAD≌△CBE;
(2)当△BEF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ADC的度数.
22.(10分)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求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周长;
(2)观察图2,请推导出下列三个代数式(a+b)2,(a﹣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
(3)如图3,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以AC、BC为边分别向上下两侧作正方形,设AB=10,两正方形的面积和S1+S2=58,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23.(11分)【阅读材料】“截长法”是几何题中一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是指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已知线段,常用于解答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当题目中有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等条件,可用“截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进行解题.
【问题解决】
(1)如图①,在△ABC中,∠ACB=2∠B=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请直接写出线段AB,AC,CD之间的数量关系;
【拓展应用】
(2)如图②,在△ABC中,∠ACB=2∠B≠90°,AD为∠BAC的邻补角的角平分线.请判断线段AB,AC,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探究延伸】
(3)如图③,在△ABC中,∠BAC=90°,∠ACB=2∠B=60°,,AC=2,AD1为∠BAC的角平分线,AD2是∠BAC的邻补角的角平分线时,请直接写出△ACD1和△ACD2的面积.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1.C 2.B 3.C 4.B 5.B 6.D 7.C 8.A 9.D 10.C
11.-5 12.6 13.36° 14.3 15.73°或101°
16.(1)-2a2-b2 (2)(3m+n)(m+n)
17.解:(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2)如图,点P即为所求.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8.解:原式 .
∵当x=1,2或﹣2时,原分式无意义,∴x=0.
当x=0时,原式2.
19.答案不唯一.
选择①②为条件,③为结论.
证明:∵AE∥DF,∴∠A=∠D.∵AB=CD,∴AB+BC=CD+BC,即AC=DB.
又∠E=∠F,∴△AEC≌△DFB.∴CE=BF.
20.解:答案不唯一.
提出问题:求出七年级、八年级两支志愿者的人数.
设七年级志愿者有x人,则八年级志愿者有(1﹣20%)x人,
根据题意,得2.解得x=90,
经检验,x=90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20%)x=(1﹣20%)×90=72(人).
答:七年级志愿者有90人,八年级志愿者有72人.
21.(1)证明:∵∠ACB=90°,CE⊥CD,∴∠ACB=∠DCE=90°.
∴∠ACD+∠DCB=∠DCB+∠BCE.∴∠ACD=∠BCE.
在△CAD和△CBE中,,∴△CAD≌△CBE(SAS).
(2)解:∵在△ABC中,∠ACB=90°,AC=B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A=45°.
∵CE⊥CD,且CD=CE,∴△C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DE=∠CED=45°.
设∠ADC=α,则∠ADC=180°﹣∠A﹣∠ADC=135°﹣α.
∵△CAD≌△CBE,∴∠ACD=BCE=α,∠A=∠CBE=45°.
∵∠BFE是△CFE的一个外角,∴∠BFE=∠BCE+∠CED=α+45°.
∴∠BEF=180°﹣(∠BFE+∠CBE)=180°﹣(α+45°+45°)=90°﹣α.
∵∠CBE=45°,∠BFE=α+45°,∴BFE>∠CBE.∴BE>EF.
∴当△BEF是等腰三角形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BF=BE时,∠BFE=∠BEF,∴α+45°=90°﹣α,解得α=22.5°,
∴∠ADC=22.5°,∴∠ADC=135°﹣α=112.5°;
②当BF=EF时,∠CBE=BEF,∴45°=90°﹣α,解得α=45°,∴∠ADC=135°﹣α=90°.
综上所述,当△BEF是等腰三角形时,∠ADC的度数为112.5°或90°.
22.解:(1)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b,故周长为4(a﹣b)=4a﹣4b.
(2)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看作四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加阴影部分的面积,故可表示为4ab+(a﹣b)2;
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故面积也可以表示为(a+b)2.因此(a+b)2=(a﹣b)2+4ab.
(3)设AC=a,BC=b.因为AB=10,S1+S2=58,所以a+b=10,a2+b2=58.
又(a+b)2=a2+b2+2ab,所以100=58+2ab.解得ab=21.
由题意,得∠ACF=90°.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1÷2=10.5.
23.解:(1)AB=AC+CD.
(2)CD=AB+AC.理由如下:
如图2,在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G,使AG=AC,连接DG.
∵AD是∠CAG的平分线,∴∠GAD=∠CAD.
在△GAD和△CAD中,,∴△GAD≌△CAD(SAS).
∴GD=CD,∠AGD=∠ACD.∴∠ACB=∠DGM.又∠ACB=2∠B,∠DGM=∠B+∠BDG,
∴2∠B=∠B+∠BDG.∴∠B=∠BDG.∴BG=DG.
又BG=AB+AG,∴DG=AB+AC.∴CD=AB+AC.
(3)△ACD1的面积为3,△ACD2的面积为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