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北京四中初三(上)开学考
语 文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假期中,学校组织了有关“小说”的学科讲座。讲座后,很多同学都对小说产生了兴趣,并搜集了一些小说家的相关资料,准备向同学们进行推广。请你参与策划此次推广活动。
1.用正楷字为推广活动书写标题:走jìn( )小说世界,走jìn( )小说名家(2分)
材料一 仰望星空叩问文明
刘慈欣是中国当代著名科幻作家。他的作品以洪大的宇宙想象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著称。其炙手可热的代表作《三体》三部曲讲述了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三体”接触与冲突的故事,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宇宙图景和匠心独运的科幻设定,不仅展现出人类在宇宙中的特殊处(chù)境,更深刻探讨了人性、文明存续等终极命题,发人深省。刘慈欣凭借其卓(zhuō)越的想象力与深刻的思想性,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高度,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赞誉。他让我们在仰望星空时,不仅看到星辰的璀璨,更思考人类文明将走向何方。
2.你在审阅资料中的字音字形时,发现加点字读音字形标注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洪大 B.处(chù)境 C.卓(zhuō)越 D.星辰
3.你检查文段中的成语使用情况时,发现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炙手可热 B.波澜壮阔 C.匠心独运 D.发人深省
材料二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他不仅用笔构建了刀光剑影的江湖,也塑造出许多“为国为民”的侠者形象。他小说中的侠义精神,也是他本人家国情怀的艺术投射。
纪录片《大侠金庸》像一位穿越时空的说书人,把浙江嘉兴海宁老宅里读书的少年、香港报馆奋笔的主编、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这些不同时空的金庸串成一条“珍珠项链”,用金庸在历史变迁中身份的变化告诉我们【甲】金庸不仅是一位武侠小说宗师,更是一本见证中国百年沧桑的历史书。该片以金庸的成长轨迹为线索,巧妙串联起20世纪中国的重大历史节点:抗战时期的流亡岁月,冷战格局下的香港报业风云,改革开放后的百业复兴【乙】金庸的个人命运与家国兴衰紧密相连。从金庸参与香港基本法起草的经历中,表达了他“文人报国”的远见与担当。而他晚年修订著作的细节,则折射出知识分子对创作的自我反思精神。
4.在【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5.文中画线语句存在两处语病,请你进行修改。(2分)
材料三市井悲欢京味悠长
老舍是新中国首位“人民艺术家”,也被誉为“京味文学”宗师。他的文学作品多以真实的北京地理环境为背景,大街小巷、大小杂院、店铺胡同、庙会集市、山水景点,在老舍的笔下,错落有致,活灵活现。他手中的笔不但尽情地写北京,而且写北京的市井百姓。在他的《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烈日暴雨下艰难谋生的祥子,在动荡时局中不得不左右逢迎苦苦支撑茶馆的王利发,面对家国危难时惶惑与坚守的小羊圈胡同居民……这些小人物的命运无一不是时代的生动注脚。
6.你想知道文段中“注脚”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注脚”的解释为“解释字句的文字”。根据词典解释,下列对文段中“注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社会现实的具象缩影 B.苦难命运的典型例证
C.民生疾苦的血泪控诉 D.唤醒民众的战斗宣言
结语
星河为卷,刘慈欣江湖作笺,金庸用侠义书写家国:市井成纸,老舍以京味记录民生。位作家以不同笔触,在文字里装下星空、时代与情怀。
7.根据语境,请你在文段的横线处补写一个分句。(2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古诗文默写(6分)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9.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白居易《卖炭翁》中“ , ”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
11.王维《使至塞上》中“ , ”两句,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自己漂泊无定之感。
(二)阅读《渡荆门送别》和《行路难(其一)》,完成12-13题。(共7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①,玉盘珍羞直万钱②。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③,忽复乘舟梦日边④。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释:
①【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②【玉盘珍羞直万钱】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③【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幡(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④【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⑤【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12.《渡荆门送别》和《行路难(其一)》创作于李白不同的人生阶段。《渡荆门送别》创作于青年李白出蜀漫游时期,诗人赋予故乡水以人的动作,间接抒发 ① 之情。《行路难》创作于中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被迫离开长安后。《行路难》中“ ② ”两句,诗人用典以表达期望得到明主赏识、施展才能抱负的愿望,尽管面临“多歧路,今安在”的迷茫无措,诗人仍未停止追寻探索,“会”字凸显了诗人 ③ 的精神。(3分)
13.《渡荆门送别》的“江入大荒流”和《行路难》的“欲渡黄河冰塞川”都与江河相关。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二者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第14-16题。(共8分)
【文段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文段二】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①,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②,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③,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为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注释:
①伛偻(yǔ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②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③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14.下列词语中“布”字意思用法与“影布石上”句中“布”字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乌云密布 B.星罗棋布 C.遍布天下 D.布衣蔬食
15.下列句子翻译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甲】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点缀,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理解:作者看见小潭后先是心情愉悦,随即看到树木藤蔓缠络不齐的样子,又心生悲戚。
【乙】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乐。
理解:作者看见小潭,非常快乐,以至于看到潭中鱼轻快的举动都认为是在跟自己开玩笑共享快乐似的。
【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那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本句解释了自号“醉翁”的原因,也呈现了太守欧阳修与滁州百姓饮酒同乐的场景。
16.以上两个文段分别来自于唐朝的 ① (人名)和北宋的欧阳修,两个文段都是作家被贬谪时所作。同为被贬谪,文段一的作者在游览小石潭时情绪起伏比较大,从初见小潭时的 ② 到深入小石潭后的 ③ 。而文段二中,作者则在与当地百姓的出游中,体悟出了禽鸟的快乐来自于山林,游人的快乐来自于“ ④ ”,太守的快乐其实来自于百姓的快乐。(4分)
三、名著阅读(5分)
17.《水浒传》前31回中,好汉们面对“压迫”的反应有所不同。请从鲁达、林冲、杨志、武松这四个人物中任选两位,结合具体情节,分析他们面对“压迫”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展现出的人物特点。(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共7分)
日前,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即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小语上网检索了相关信息。
材料一
据悉,今年以来,杭州至香港、舟山至揭阳等多趟航班接连发生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起火冒烟事件。一些不合格的充电宝存在原材料安全等隐患,在飞机上使用容易产生锂电池温度过热的风险,意外碰撞挤压可能出现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倘若旅客携带这样的充电宝登机,将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风险。根据以往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的乘机规定,我国一直严禁充电宝在托运行李中携带,只能在手提行李中携带或随身携带,飞机上全程禁止使用。
材料二
此次充电宝安全问题的直接诱因涉及个别电芯供应商的原材料变更,但深层原因与行业长期面临的成本竞争压力相关。当终端售价低于合理成本区间时,部分供应链环节可能在关键材料上做出妥协。随着民航新规落地以及3C认证政策调整,相关产业头部企业积极调整供应链策略。一些充电宝生产企业放弃单纯比价采购,转而与具备材料研发能力的电芯厂商建立深度绑定。部分电芯供应商纷纷采用陶瓷隔膜、半固态安全电芯等先进技术提高安全性。这些转变体现出新政策下价值竞争替代价格内卷的大趋势。这场充电宝安全危机虽给行业带来阵痛,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转折点。
材料三
昔日数小时方能充满的手机,如今普遍支持百瓦快充,15分钟便可充至50%以上,半小时充满也很常见。然而,这本应成为缓解续航焦虑的破局技术,却因公共充电装置的匮乏,走出家门便无用武之地。充电宝的流行无疑是手机续航焦虑催生的结果。
近日,民航局通知指出,各机场要参考《航站楼旅客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设施建设指南》,抓紧做好航站楼内旅客充电设施的加装、维护,提高充电设备设施的可用性、可得性,更好满足旅客进、出港时的充电需求。
18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不合格充电宝都存在原材料安全隐患,在飞机上使用会出现燃烧、爆炸的情况。
B.造成此次充电宝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相关行业长期面临成本竞争压力。
C.民航新规落地、3C认证政策调整都对充电宝相关产业的升级产生了影响。
D.手机普遍支持百瓦快充,这一技术已然成为缓解人们手机续航焦虑的破局之术。
19.小语妈妈9月有乘坐境内航班出行的计划,她想知道家中现有充电宝能否携带上飞机。根据相关图文信息,帮助小语妈妈做出判断,并以小语的口吻说明原因。(2分)
被召回充电宝型号、批次信息表
品牌名称 型号 生产批次
XX A1680
yy PLT20A-152 M20-P8/Q1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民航关于携带充电宝的新规将对① ② 及③
产生积极影响。(每空不超过12个字)(3分)
(二)阅读《摘星揽月》,完成第21-24题。(共13分)
摘星揽月
张以进
①“你能摘下天上的星星吗?”父亲问我。
②“不能。”我回答。
③“你能摘下天上的月亮吗?”父亲又问。
④“做梦,那更是不可能的。”我有点气急败坏。心想,这是什么问题呀,明明做不到的事情,说它有什么意义呢。
⑤“那怎么会有摘星揽月这个词语的?”父亲的第三个问题难倒了我。
⑥父亲看我为难的样子,不再逼我。“你好好想想,过段时间会慢慢明白的。”
⑦父亲说完,扛着锄头下地去了,留下了我一个人孤冷冷地坐在院子里。
⑧这是我十三岁那年的暑假,我和父亲的一段对话。那个简朴的农家院子里,父亲让我抄写成语词典,我却不愿抄。
⑨事情的起因是镇上的语文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学生买本成语词典。他说,平时多翻翻成语词典,能让作文更加出彩。虽然只有几块钱,但对于没有一点经济来源的山村农家来说,出钱好比要命。当我把老师的话说给父亲听的时候,平时喜欢舞文弄墨的父亲说,你回去跟老师说,不是不买,而是没钱买。
⑩“不买跟没钱买不是一样吗?”我有点搞不懂父亲的意思。
“不买就是不听老师的话。没钱买就不一样,老师的话我们听,我们想买,但没有钱买。”我并不想听父亲的说辞,可也没有办法。给老师回复后,老师并没有批评我,可我的内心总觉得欠着点什么。
想不到放暑假第一天,父亲把我叫到小院子里,交给我一本半旧的成语词典,还有一本脱线的旧硬壳笔记本。“蕾蕾,我从亲戚家里借了一本词典,趁着暑假,你抄一本吧。”
“抄成语词典?”我一下子呆住了。
我很不情愿地从父亲手中接过成语词典,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成语,头晕目眩。因为不情愿,没写几个字,我就借口手痛把笔撂下了。父亲就问了我这三个星星月亮的问题。
我想不通父亲为什么会问这三个问题,烦闷不已,心想:天哪,这得抄到什么时候啊。父亲看我畏难的样子,拍拍我的肩膀:“慢慢抄,一天抄两三页,总不会越抄越多的。”
我硬着头皮翻开笔记本,打开成语词典,手中拿着笔,心却跑向了田野。我的那些同学,放假了都在田野里玩耍,早把学习忘到了九霄云外。我没有办法出去玩,父亲给的抄写任务我还是得装装样子。就这样,第一天,我磨蹭着抄完了三页。
父亲出门的时候,过来翻了翻笔记本就走了。
我记着父亲的任务,继续抄写成语词典,每天抄三页。第三天,我的右手中指生疼,但我还是咬牙抄着。我知道,必须一鼓作气,假如停下来,就会失去信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抄过的笔记本渐渐变厚,而我居然在抄写中找到了乐趣,有些成语竟然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暑假写作文也顺畅了不少。
那个暑假,我过得特别充实,每天坐在小院子里抄写成语词典,父亲不再来翻那本笔记本。直到暑假结束前一天,父亲又拿起了笔记本。
“蕾蕾,你看第一页和最后一页有什么不同?”
“没什么呀。”我不知父亲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你第一页抄的字和最后一页比——”父亲一说,我也感觉出来了,真的,
近两个月时间,我写的字竟然进步神速,简直脱胎换骨。
暑假结束重返校园,语文老师把我的暑假作文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还抄写在学校黑板报上,从此,一颗文学种子埋在了我的心底。还让我心中有了一个梦想:摘星揽月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呢?
21.请根据提示,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这是一篇描写父亲用心教育我成长的小说。因为① ,父亲向亲戚借来半旧词典,让“我”暑假抄写,解决学习需求;因为我不愿意抄写,② ,引导“我”克服畏难情绪:我感到抄不完时,父亲提出“一天抄两三页”的合理目标,鼓励“我”循序渐进完成任务;暑假结束时,父亲引导“我”对比字迹变化,让“我”③ 。
联系上下文,分析这句话表达效果,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用意。(3分)
“我硬着头皮翻开笔记本,打开成语词典,手中拿着笔,心却跑向了田野。”
23.文中两次提到“摘星揽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个词语的含义及在文中的作用。(4分)
24.父亲用“摘星揽月”的问题引导“我”,却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请你说说这种教育方式好在哪里,联系生活分享一下你的类似经历和体验。(3分)
五、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请将题目“那本书教会我”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无声”并非空白,也可以是力量的积蓄、情感的沉淀、艺术的留白等。比如亲人无言的眼神、文物沉默的见证、自然的静默之美、成长路上独行的时刻……请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可写实,可想象。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