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B满分:90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6小题,共60分)1. 高铁站台上,5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为l,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1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t,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2号车厢门口(2号车厢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10分)A.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B.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为C.1号车厢头部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为D.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 )(10分)A.3m/sB.2√ 2 m/sC.4m/sD.6m/s3.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为( ) (10分)A.5.5m/sB.5m/sC.1m/sD.0.5m/s4.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4m,BC=8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B.CD=12m C.OA=0.5m D.物体在C点的瞬时速度为3m/s5.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2+6t-2t3(m),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 (10分)A.-18m/s、-2m/s、6m/sB.-18m/s、-1m/s、1m/sC.-18m/s、-2m/s、2m/sD.-18m/s、-6m/s、6m/ss t6.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 2 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10分)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二、多选题(共2小题,共20分)7.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10分)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8. 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10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经5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分)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1 :v 2 =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2:1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 :v2 =1:2三、计算题(组)(共1小题,共10分)9. 为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在距校门中心两侧150米处均设置“30”(30km/h)的限速标志。一辆汽车以16m/s的速度匀速驶向校门,当距离限速标志30m时驾驶员看到该标志立即以2.6m/s2的加速度刹车,速度减为8.2m/s后保持这一速度通过限速区域。(10分)(1)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到达限速标志处是否超速;(4分)(2)汽车从开始刹车经多长时间离开限速区域(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分)12.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A满分:90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小题,共50分)1.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运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10分)A.1.5m/sB.3m/sC.3.5m/sD.4m/s正确答案: B v v答案解析: 设最大速度为vm,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mtm1 +,2t2 2= x解得最大速度为: .故选:B.2.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3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0,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距斜面底端为斜面长度 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 )(10分)A.2t B.0.5t C.t D.4t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若物体上滑到B的时间为t,逆向思维法(反演法)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相当于从静止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根据 得,t= 因为CB与CA的位移之比为1:4,则CB与CA的时间之比为1:2,所以CB与BA的时间之比为1:1。故选:C。3. 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m/s,车尾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7m/s,则列车中部经过站台时速度为( )(10分)A.3.5m/s B.4.0m/s C.5.0m/s D.5.5m/s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列车经过站台,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车头的速度为v0=1m/s,经过车尾的速度为v=7m/s,求经过列车中间位置时的速度vx令列车长度为L,加速度为a,则据速度位移关系 得: ,联列解得故选C. 4. 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直井的深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s(10分)A.13sB.16sC.21sD.26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矿石先以最大加速度加速上升,再匀速上升,最后以最大加速度减速上升所用时间最短。加速上升的位移 ,时间 ;减速上升的位移x3=x1=32m,时间t3=t1=8s;匀速上升的位移x2=h-x1-x3=40m,时间 。整个过程运动的最短时间t=t1+t2+t3=21s,C项正确。5.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立即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 (10分)A.位移B.时间C.加速度D.平均速度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设物体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已知初速度v0=0,加速过程加速度为a,时间为t,减速过程加速度为﹣a物体匀加速过程:v=at设减速到末速度为零所用时间为t2,而末速度v2=0,由v2=v﹣at2得:t2=t 故B相同。A、加速过程位移x1= at2,减速过程位移x2=vt﹣ at2= at2,所以x1=x2,故A相同。C、两个过程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加速度不同。故C不同。D、因为两过程位移相同,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D相同。本题选不同的故选:C二、多选题(共1小题,共10分)6. 如图,一喷泉由两组喷水装置组成圆形图案,其中喷水口M位于圆心,喷出的水流竖直向上;喷水口N位于圆周上,喷出的水流斜向圆心(M)方向,M、N的出水口均位于水面上,喷出的水初速大小相等。已知M、N喷出的水流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10分)A.M、N喷出的水的初速大小B.N喷出的水的初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C.N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D.N喷出的水落回水面时与M的距离正确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A、已知M、N喷出的初速度相等,根据公式v 20 =2gh可以求出M喷出的水流的初速度,则可求出M、N喷出的水的初速度大小,故A正确;BC、根据N喷出的水竖直方向的高度可以求出N喷出的水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也可以求出N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则可求出N喷出的水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故BC正确;D、由于不清楚圆形图案的半径,所以无法求出N喷出的水落回水面时与M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ABC。三、填空题(共1小题,共10分)7. 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匀速行驶的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显示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t1、t2和t,可推算出汽车第一次反射电磁波时至雷达的距离s= 和汽车车速v= 。(10分)正确答案: ;无答案解析: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c,第一次发射电磁波,知汽车距离雷达的距离为,第二次发射电磁波,知汽车距离雷达的距离为 。汽车行驶的位移等于两次发射电磁波时汽车距离雷达的路程差,即 ,则汽车的速度 。四、计算题(组)(共2小题,共20分)8. 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450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求: (10分)(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4分)正确答案: (1)设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v0,减速10s速内,由平均速度得滑行距离为:s= 代入数据解得:v0=60m/s答案解析: (1)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列式,可以求得飞机着陆时的初速度;(2)飞机着陆后30s时距着陆点的距离。(6分)正确答案: (2)飞机着陆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 =﹣3m/s2飞机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t0= = =20s所以,着陆后30s与着陆点的距离等于着陆20s内的位移大小,为:s0= = =600m答案解析: (2)要求着陆后30s滑行的距离时,首先要判断飞机在30s时的运动状态,看飞机是否还在运动,再由位移公式求解。9.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3m/s2。试求该质点,求:(10分)(1)第5s末的速度;(4分)正确答案: 由题v0=10m/s,a=3m/s2,t=5s 则第5s末的速度大小:v=v0+at=10m/s+3×5m/s=25m/s答案解析: 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可以求出5s末的速度.(2)前5s内的平均速度。(6分)正确答案: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前5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前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答案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解得.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B满分:90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6小题,共60分)1. 高铁站台上,5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为l,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1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t,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2号车厢门口(2号车厢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10分)A.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B.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为C.1号车厢头部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为D.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采用逆向思维,可认为动车反向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题意可知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2号旅客的位移为l,时间为t,有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5号旅客的位移为4l,时间为t5,有解得t5=2t,故A错误;B.动车第1节车厢最前端从经过5号旅客到停下总位移为4l,用时2t,则平均速度为 ,故B错误;C.设1号车厢头部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为v5,则有解得 ,故C正确;D.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过程,有0=v5-a 2t解得 ,故D错误;故选:C。2.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 )(10分)A.3m/sB.2√ 2 m/sC.4m/sD.6m/s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设斜坡长度为s,根据运动学公式知,物体到达斜面中点时有 ,到达斜面底端时有v'2=2as,所以 ,B项正确。3. 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为( ) (10分)A.5.5m/sB.5m/sC.1m/sD.0.5m/s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在停止前1s内的位移为: ,则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4. 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4m,BC=8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B.CD=12m C.OA=0.5m D.物体在C点的瞬时速度为3m/s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解:A、根据Δx=BC﹣AB=aT2得,加速度 ,故A正确;B、根据Δx=BC﹣AB=8m﹣4m=4m,所以CD=BC+Δx=8m+4m=12m,故B正确;C、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B点的速度:从O到B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v 2B =2a(OA+AB),代入数据解得:OA=0.5m,故C正确;D、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C点的速度: ,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5. 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2+6t-2t3(m),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 (10分)A.-18m/s、-2m/s、6m/sB.-18m/s、-1m/s、1m/sC.-18m/s、-2m/s、2m/sD.-18m/s、-6m/s、6m/s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由 v=6-6t2(m/s)得v=(6-6×22)m/s=-18m/s。根据题意知,质点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2+6t-2t3(m),可得t=0时,x=2m;t=2s时,x2=-2m;故2s内质点的位移Δx=x2-x=-2m-2m=-4m;2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当v=0时,由v=6-6t2(m/s)得,t=1s,此时x1=6m,在前1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s1=x1-x=6m-2m=4m;在后1s内通过的路程s2=|x1|+|x2|=6m+2m=8m;则平均速率 ,A项正确。s t6.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 2 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 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10分)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作出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的作出v﹣t图象. AC、对于上图匀加速运动,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v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t移,故由图可知 2 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2;故A正确,C错误.BD、对于下图匀减速运动,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v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t移,故由图可知 2 时刻物体的位移大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左边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2;故BD错误;故选:A. 二、多选题(共2小题,共20分)7. 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10分)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正确答案: A C 答案解析: 如图作出v﹣t图象: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的速度v2,因图象与时间图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故由图可知中间时刻物体的位移小于总位移的一半,故中间位置应在中间时刻的右侧,故此时对应的速度一定大于v2;同理可知,匀减速运动时,中间时刻的速度也小于中间位置时的速度;故A正确,BD错误;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始终不变,故v1=v2故C正确。故选:AC。8. 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10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经5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分)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 :v 1 2 =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2:1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v1 :v2 =1:2正确答案: B C 答案解析: 设汽车加速时的末速度为v,则有v=10a1=5a2,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2,A项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得,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B项正确,D项错误;根据位移公式x=v┴-t得,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2:1,C项正确。三、计算题(组)(共1小题,共10分)9. 为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在距校门中心两侧150米处均设置“30”(30km/h)的限速标志。一辆汽车以16m/s的速度匀速驶向校门,当距离限速标志30m时驾驶员看到该标志立即以2.6m/s2的加速度刹车,速度减为8.2m/s后保持这一速度通过限速区域。(10分)(1)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到达限速标志处是否超速;(4分)2正确答案: 设到达限速标志的速度为v,根据公式可得:v v2 = 2ax 0代入数据可得:v=10m/s=36km/h>30km/h。已经超速。2答案解析: 首先应用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 v20 = 2ax 计算汽车到达限速标志时的速度值,来判断是否超速; (2)汽车从开始刹车经多长时间离开限速区域(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分)v21 v2正确答案: 速度减为8.2m/s的位移x 01 = 2av v代入数据可得:x1=36.3m。经过的时间设为t1,可得: t 1 0 1 = a代入数据可得:t1=3s。匀速运动的位移x2=300m+30m-x1x2代入数据可得:x2=293.7m。匀速运动的时间 t2 = v 1代入数据可得:t2=35.817s。汽车从开始刹车到离开限速区域的时间t=t1+t2代入数据可得:t=38.8s答案解析: 然后通过运动学公式分别计算减速和匀速运动的位移及时间,最后计算总时间。12.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A满分:90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5小题,共50分)1. 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运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10分)A.1.5m/sB.3m/sC.3.5m/sD.4m/s2. 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3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0,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距斜面底端为斜面长度 4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 )(10分)A.2t B.0.5t C.t D.4t3. 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m/s,车尾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7m/s,则列车中部经过站台时速度为( )(10分)A.3.5m/s B.4.0m/s C.5.0m/s D.5.5m/s 4. 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直井的深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s(10分)A.13sB.16sC.21sD.265. 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立即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 (10分)A.位移B.时间C.加速度D.平均速度二、多选题(共1小题,共10分)6. 如图,一喷泉由两组喷水装置组成圆形图案,其中喷水口M位于圆心,喷出的水流竖直向上;喷水口N位于圆周上,喷出的水流斜向圆心(M)方向,M、N的出水口均位于水面上,喷出的水初速大小相等。已知M、N喷出的水流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10分)A.M、N喷出的水的初速大小B.N喷出的水的初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C.N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D.N喷出的水落回水面时与M的距离三、填空题(共1小题,共10分)7. 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匀速行驶的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显示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t1、t2和t,可推算出汽车第一次反射电磁波时至雷达的距离s= 和汽车车速v= 。(10分)四、计算题(组)(共2小题,共20分)8. 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450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求: (10分)(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4分)(2)飞机着陆后30s时距着陆点的距离。(6分)9. 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3m/s2。试求该质点,求:(10分)(1)第5s末的速度;(4分)(2)前5s内的平均速度。(6分)满分:9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6小题,共60分)高铁站台上,5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为l,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2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1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t,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2号车厢门口(2号车厢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10分)A.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tB.动车从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为C.1号车厢头部经过5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为D.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斜面中点时速度为2m/s,则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 ) (10分)A.3m/sB.C.4m/sD.6m/s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1m/s2。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s内的平均速度为( ) (10分)A.5.5m/sB.5m/sC.1m/sD.0.5m/s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4m,BC=8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均为2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1m/s2 B.CD=12m C.OA=0.5m D.物体在C点的瞬时速度为3m/s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离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2+6t-2t3(m),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则该质点在t=2s时的瞬时速度,从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分别为( ) (10分)A.-18m/s、-2m/s、6m/sB.-18m/s、-1m/s、1m/sC.-18m/s、-2m/s、2m/sD.-18m/s、-6m/s、6m/s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通过的路程为s,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10分)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二、多选题(共2小题,共20分)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 (10分)A.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B.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C.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D.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10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经5s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0分)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2:1D.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1:2 三、计算题(组)(共1小题,共10分)为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在距校门中心两侧150米处均设置“30”(30km/h)的限速标志。一辆汽车以16m/s的速度匀速驶向校门,当距离限速标志30m时驾驶员看到该标志立即以2.6m/s2的加速度刹车,速度减为8.2m/s后保持这一速度通过限速区域。(10分)(1) 通过计算说明汽车到达限速标志处是否超速;(4分)(2) 汽车从开始刹车经多长时间离开限速区域(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分) 第2页第2页满分:90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共5小题,共50分)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运到停止一共经历t=10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10分)A.1.5m/sB.3m/sC.3.5m/sD.4m/s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为0,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第一次运动到距斜面底端为斜面长度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则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为( )(10分)A.2t B.0.5t C.t D.4t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1m/s,车尾经过站台时的速度为7m/s,则列车中部经过站台时速度为( )(10分)A.3.5m/s B.4.0m/s C.5.0m/s D.5.5m/s 如图所示,竖直井中的升降机可将地下深处的矿石快速运送到地面。某一竖直井的深度为104m,升降机运行的最大速度为8m/s,加速度大小不超过1m/s2。假定升降机到井口的速度为0,则将矿石从井底提升到井口的最短时间是( )s(10分)A.13sB.16sC.21sD.26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后立即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静止。在整个加速阶段和整个减速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不相同的是( ) (10分)A.位移B.时间C.加速度D.平均速度 二、多选题(共1小题,共10分)如图,一喷泉由两组喷水装置组成圆形图案,其中喷水口M位于圆心,喷出的水流竖直向上;喷水口N位于圆周上,喷出的水流斜向圆心(M)方向,M、N的出水口均位于水面上,喷出的水初速大小相等。已知M、N喷出的水流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有( )(10分)A.M、N喷出的水的初速大小B.N喷出的水的初速与水平方向的夹角C.N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D.N喷出的水落回水面时与M的距离 三、填空题(共1小题,共10分)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匀速行驶的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显示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乙)中t1、t2和t,可推算出汽车第一次反射电磁波时至雷达的距离s= 和汽车车速v= 。(10分) 四、计算题(组)(共2小题,共20分)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450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求:(10分)(1) 飞机着陆时的速度;(4分)(2) 飞机着陆后30s时距着陆点的距离。(6分)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3m/s2。试求该质点,求:(10分)(1) 第5s末的速度;(4分)(2) 前5s内的平均速度。(6分) 第2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A.docx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A.pdf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A教师用卷.pdf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B.docx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B.pdf 2.15运动学公式的综合应用随堂练习B教师用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