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2025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份)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16 诫子书
第四单元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运用
02
2星题 阅读鉴赏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6分)
教huì(  诲  ) 劝miǎn(  勉  )
遂.成(  suì ) 淫.慢(  yín  )
淡泊.(  bó  ) 夫. 君子之行( fú  )


suì
yín


1星题 积累运用
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8分)
(1)夫.君子之行
(2)静.以修身
(3)非志无.以.成学
(4)非学无以广.才
(5)年与时驰.
(6)意与日去.
(7)遂成枯.落.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没办法
增长
疾行,指迅速逝去
丧失
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

3. 一词多义。(8分)
动词,学习
名词,学业
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结构助词,的
动词,立志
动词,完成,实现
动词,变成,成为
名词,志向 
4. 词类活用。(1分)
非宁静无以致远.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6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不能内心恬淡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
法达到远大目标。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答案: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答案: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变
得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只能悲哀地守着穷陋的居舍,(到那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
6. 经典默写。(15分,每空1分)
(1)《诫子书》中有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座右铭以激励自己淡泊自
守,宁静专一,这句话是: ,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3)《诫子书》中表现懈怠浮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 。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 。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
致远
静以修身
俭以养

淫慢则不能励

险躁则不能治性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7. 本文的作者是 ,字 , 时蜀汉政治
家、军事家,与他相关的故事有 ,俗语有
。本文题目中“诫”的意思是
,“书”是指 。
诸葛亮
孔明
三国
三顾茅庐
三个臭
皮匠,顶个诸葛亮
告诫、劝

书信
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2分)
答案: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星题 阅读鉴赏
9. 《诫子书》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2分)
答案:示例:读了《诫子书》,我感觉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真的是
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人,我还认识到只有宁静专一才能学有所成、
增长才干。
10. 中国文人历来注重“修身”,结合课文和下面一则链接材料可
以看出,诸葛亮主张的修身的方法是(1) ,曾子主张的
修身的方法是(2) 。(2分)
链接材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选自《〈论语〉十二章》
静和俭
自我反省
拓展阅读 [2025年1月西安交大附中期末改编]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
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
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
··
【乙】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②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③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④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⑤。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陈谏议教子》)
【注释】①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②啮:咬。③贾人:商人。④遽:急忙,马上。⑤直:同“值”,价值,这里指钱。
·
·
【乙参考译文】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陈谏议马上找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的人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议)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卖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放纵懈怠
驾驭,驯服
告诫
12.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  )
C
点拨:A、B、D项均为结构助词“的”;C项是代词,代指劣马。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无法学有所成。
(2)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
答案:家里的人尚且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
14. 【甲】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静心、勤俭、立志、勤学、专注、惜时。请结合【乙】文具体内容,说说陈谏议教导他的儿子该怎样为人处世。(2分)
通过陈谏议说:“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可知陈谏议教育儿子要讲诚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能欺骗别人,要为他人着想。(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15 梅岭三章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运用
02
2星题 阅读鉴赏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某中学走进梅岭三章纪念馆,探寻陈毅元帅绝命诗中的红色密码。
【读背景,探寻红色往事】
1. 讲解员小西拟写了解说词,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6分)
1星题 积累运用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讲解员小西。1935年春,在敌人重兵围攻下,陈毅在梅岭的从莽间潜伏着,山下峰烟四起。他悔吗?不悔!就是九泉之下,他也要高举旌旗,和战友们一道造阎罗王的反。他怕吗?不怕!自打加入革命的队伍,他就做好了取义成人的准备。只盼这血雨腥风早日终结,让胜利的捷报飞传人间,让自由的花朵开遍世界!
·
·
·
(1)请写出解说词中加点字的读音。(3分)
旌旗(   ) 阎罗王(  ) 捷报(  )
(2)这段解说词中有错别字,请改正。(3分)
从莽(  ) 峰烟(  ) 取义成人(  )
·
·
·
·
·
·
jīng
yán
jié



【读诗情,感悟红色信念】
2. 根据要求填空。(3分,每空1分)
(1)《梅岭三章》中表达作者至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血战到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国情怀是诗文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__,人间遍种自由花”,革命家陈毅在《梅岭三章》中表达了乐观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甘为信仰牺牲的革命精神。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取义成仁今日事
【写感悟,激发奋进力量】
3. [2024·西安高新一中模拟]从历史中凝聚奋进力量。下面是小秦在活动中写的一段感想,其中部分内容存在问题,请你帮他修改、补充。(3分)
①每一次深切的缅怀,都是对民族记忆的唤醒;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对奋斗精神的振奋。②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告别任人宰割的历史,实现从______、______到______的伟大飞跃。
··
③历史之镜需要时常擦拭,走得再远都不能忘却过去。④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吸取教训,激发奋进力量,并汇聚起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
(1)第①句中加点词语“缅怀”的词性是_________。
名词
(2)小秦在写感想时为三个短语的先后顺序举棋不定。请你帮他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第②句的横线处。(只填序号)
A.站起来 B.强起来 C.富起来
②今天,中华民族已经告别任人宰割的历史,实现从______、______到______的伟大飞跃。
A  C  B
(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④我们要在铭记历史中吸取教训,激发奋进力量,并汇聚起以实际行动圆梦中华。
在句末加“的力量”。
拓展阅读 无 题①
陈 毅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注释】①此诗为陈毅同志1936年在梅山所作。②三十六:指36年。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困于梅山,当时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2星题 阅读鉴赏
4. 联系全诗,说说“大地红”的意思。(2分)
“大地红”是指革命取得了胜利,反动统治被推翻,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
5.(立德树人·家国情怀)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达的信念一致?表达的是什么信念?(2分)
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的第三首诗表达的信念一致,表达的是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共10张PPT)
第四单元
14 回忆我的母亲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运用
02
2星题 阅读鉴赏
学校正举办“探寻母爱之光,书写亲情篇章”校园文化节,邀请你参与活动。
1. 【参加朗诵会】下面是朗诵文稿的部分内容,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6分)
母亲每日都在劳录中度过,即便烈日炎炎也不辍劳作,始终任劳任苑。尽管生活困苦,母亲却始终怀着一颗仁慈的心,她总是毫不犹豫地周挤邻里乡亲。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省吃俭用,供我去私熟读书。
·
·
1星题 积累运用
(1)请确认文稿中加点字的读音。(2分)
不辍劳作(   )  仁慈(  )
(2)文稿中有错别字,请改正。(4分)
劳录________ 任劳任苑________
周挤________ 私熟________
·
·
·
·
·
·
chuò 





2. 【参加征文活动】在“母爱相伴,共鉴成长”主题征文活动中,一位同学写了下面这段赞美母亲的话,请修改完善。(3分)
①每当深夜我复习功课时,一碗热气腾腾的桂圆莲子羹便悄悄出现在书桌的角落;每当我被学习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您总会拉着我一起,跟着手机上的冥想课程,静下心来放松。②您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休息好了,学习效率才会高”。③在您的陪伴和引导下,我慢慢学会了__________,也更勇敢地__________。④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付出。妈妈,谢谢您!
··
··
(1)第①句中加点词“深夜”“复习”的词性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②您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休息好了,学习效率才会高”。
名词
动词
将句号放在后引号内。
③在您的陪伴和引导下,我慢慢学会了__________,也更勇敢地__________。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填序号)
A.正视自己的情绪  B.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A
B
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3. 默读课文,勾画关键语句,梳理课文内容。(9分)
2星题 阅读鉴赏
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15
13 
勤劳
14
15
16
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
怀念
4.(教材母题变式)课文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阅读下面的语句,结合加点部分品析其表达效果。(3分)
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将“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与“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进行对比,平静道出,体现出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
·········
··
········
5.(教材母题变式)夹叙夹议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分析下面的议论性语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这一句议论,呼应前文“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的记叙,总结“我”感谢母亲的原因。这个议论性语句的作用是收束之前的记叙内容,升华主题和情感。(共10张PPT)
大概念引领下的大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
  【主题情境:举办圆桌分享会】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拓
宽学生的视野,七年级(1)班围绕“彰显理性光辉·探寻人生意义”
的主题举办了一场圆桌分享会,请你积极参加。
任务一:默读·彰显理性光辉·品评人物形象 人生之舟
1.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一】本单元的多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
了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小语要参加以“人
生路上的选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你帮他梳理文中人物的优
秀品质,从本单元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完成
演讲提纲。(6分)
人生路上的选择
开头:未来的人生路上会遇到很多选择,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分论点一:人生路上的选择要有利于个人的成长。
举例论证:在《回忆我的母亲》中(1)



母亲天不亮就起身劳
作,操持家务、耕耘土地,即便生活困苦也不懈怠。她的勤劳
坚韧,不仅支撑起家庭,更让朱德学会吃苦耐劳。这表明,积
极面对生活的选择,能铸就强大内心,助力个人成长
分论点二:人生路上的选择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举例论证:(2)在《 》中




结尾: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做选择时,我们既要考虑个人的
成长,也要考虑国家的发展。
梅岭三章
陈毅面对敌人重重围
困,生命危在旦夕,却毅然选择坚定革命信念,绝不向恶势力
低头。他抱定献身革命的决心,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只为换
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这种选择彰显伟大情怀,激励国人奋
勇向前
示例二: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作为一名加拿大医生,毅然决然远离故土,奔赴中国抗日战场。他不顾生命危险抢救伤员,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倾尽全力。他的选择,为无数战士延续了生命,为中国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解放事业的发展
任务二:默读·圈点批画·理解语句含义 赏析词句
2. 【教材阅读综合实践二】文章中常常有一些关键语句,或揭示
篇章段落主旨,或提示文章的层次脉络,或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小语运用阅读策略阅读本单元的文章,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9分)
阅读策略 内容 任务
抓关键
语句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纪念白求恩》) (1)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句
子。
运用 的手法,强
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热情洋溢,极富感染力。这既是对白求恩同志的赞美,也是对___________
的赞美
排比
共产主义
精神
叙议结合 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一些对人物、事件的议论。 例句: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回忆我的母亲》) (2)联系上下文,理解例句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议论,将对母
亲的深情与对民族、对广大
劳动人民的深情融会在一
起,使情感升华、主题深化
抓富于

彩的词
语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 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
民的极端的热忱(《纪念
白求恩》) (3)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
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加点词语高度概括了白
求恩的精神品质,饱含着作者对
之情
白求恩无私奉献精
神的赞扬和钦佩
抓富于

彩的词
语 ②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
习惯,母亲那种
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
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回忆我的母亲》) ②“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是 词(填词的感情
色彩),是对母亲品质的高
度概括,表达了
之情
褒义
作者对
母亲的敬佩与怀念(共9张PPT)
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第四单元
[2024·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日常交流用语,是亲子关系状况的一种反映。《我有话说》栏目组对初中生与家长交流时经常使用的口头语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你不懂/给你说也没用/别说了/你好烦/我知道/别啰唆/真服了你/我做不到/等一会儿/我就知道你要说这/……∥你人还怪好的哩/你懂我/……
你向往的亲子关系是什么样的?该如何建立和维护这样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致老葛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葛:
你好呀!此刻我正坐在考场,阳光透过梧桐树的缝隙洒在试卷上,像极了你送我时那热切的目光。老葛,你的目光就是我的专属“追光”,无论何时何地都紧紧相随。①
旁批:①以自然光影比喻父亲送考时的目光,想象新颖,感情真挚。
“紧紧相随”既点明了父爱的深厚,又为全文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例文引路
记得放学时,你总能在拥挤的人潮中一眼认出我,挥舞着手臂喊:“小葛,在这哪!”每次我偷懒少写作业,你都能精准找出遗漏的那一题,得意地说:“小葛,还有一道呢!”这些平凡的瞬间,蕴藏着最温暖的爱。
这道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就在刚才,当我跨上考点长长的台阶,回望那混沌一片的送考人群,一下子就听见了你一如既往的大喊大叫——“小葛,在这呢,好好考啊!”这一次,你的“呼呼呼”没有让我像以往那样觉得尴尬,使我加速逃离。我朝你挥了挥手,笑了笑,带着你追随的目光坚定地走向了考场。
老葛,其实我知道,你很不容易。为了让我吃得好一点,习惯拿笔的你系上了围裙,操起了菜刀,擀起了面条,抡起了炒勺;为了和我有更多共同语言,只关注时政要闻的你翻起了手机社交软件,看起了《哈利·波特》,关注起了娱乐明星,读起了青少年心理学。
是谁心怀山川湖海,却昼夜困于厨房?是你! ②
旁批:②运用设问,将父亲的付出与爱浓缩于“厨房”,
情感张力十足,引发读者共鸣。
是什么让你心有丘壑,却甘心束缚于青春期的狭小天地?是爱,是没有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的换位与理解!
老葛,谢谢你!是你,让我的心里满是被爱的底气,让我的脚下满是向前的勇气!
老葛,其实我也没那么“没大没小”“没心没肺”,一会儿回家,你会发现,书桌上有我认真练习的各科试卷,那是我努力了很久才送你的一份踏实;
你会发现,鞋柜里有一双你喜欢了很久的跑鞋,那是我送你的一份惊喜。③热切的七月,你会发现,付出不会白费,那是你我共同奋斗了很久,才交出的一份答卷……
是谁鲜衣怒马,不负韶华?是我!
旁批:③以具体行动回应父爱,从单向付出转向双向奔赴。用“试卷”“跑鞋”等具体物件传递感恩,呼应前文,结构严谨。
是什么让我坚信前路漫漫亦灿灿,人生海海皆星辰?是爱,是感恩,是理解!
小葛
2024年6月22日(共17张PPT)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目 录
CONTENTS
01
1星题 积累运用
02
2星题 阅读鉴赏
学校正在举办“传承英雄精神,铸就时代担当”主题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开展演讲比赛】班级组织“致敬英雄人物”演讲比赛,下面是演讲稿中的部分内容,请解决其中的语言文字问题。(9分)
1星题 积累运用
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从不狭隘,总是满腔热忱地投入救治伤员的工作中。他对技术精yì求精,在医疗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依然想尽办法提高救治水平,绝不niān轻怕重。他的精神鼓舞着人们,让大家明白了奉献的意义。
·
·
(1)请确认演讲稿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只填序号)(2分)
狭隘(A.yì B.ài)(  )
热忱(A.chén B.shěn)(  )
(2)根据演讲稿中的拼音写出对应的汉字。(2分)
精yì求精______  niān______轻怕重
·
·
B
A


生词卡 (5分)
易读错:殉职(  )     鄙薄(  )
易写错:纯cuì(  ) 派qiǎn(  )
见yì思迁(  )
·
·
xùn
bó 



2. 【分享人物事迹】小语分享了中国援非医疗队的事迹,请你修改完善。(3分)
①2025年2月20日,一封来自非洲卢旺达的感谢信牵起了跨越山海的援非情谊。②2025年是中国派遣援非医疗队的第62个年头,中国医疗队的足迹早已遍布。③在“中国—卢旺达中医诊疗中心”内,援非中医医生们手法娴熟,银针飞速刺入穴位,火罐稳稳吸附肌肤,精准化解当地民众的顽固病痛。
··
··
④诊室外,患者翘首以盼,队伍蜿蜒,只为见识神奇的“东方秘术”。⑤这封信虽然记录着银针与药香交织的治愈故事,更承载着中非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1)(教材补白)原稿第③句中加点词语“娴熟”按照感彩划分是________词;“化解”按照词性划分是________词。
(2)原稿第②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褒义

示例:在句末加“广袤的非洲大陆”。
⑤这封信虽然记录着银针与药香交织的治愈故事,更承载着中非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3)原稿第⑤句中的关联词使用有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将“虽然”改为“不仅”。
3. 【铭记英雄】名句默写。(5分,每空1分)
(1)[2025·西安交大附中模拟]《纪念白求恩》中“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白求恩精神的核心内涵。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2)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热血青春奋力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让青春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3)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称赞白求恩医生是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赞扬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 文章思路清晰,文脉分明。请根据提示,补充下面的表格。(4分)
2星题 阅读鉴赏
段落 结构、段意 写作思路
1 概述白求恩的事迹,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叙
段落 结构、段意 写作思路
2 分述: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
3 分述: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总结全文:叙述往事,阐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③________。 颂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重大意义
论(或议)
5.(教材母题变式)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4分)
句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句②: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句①好,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这一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表达了对白求恩的赞美之情。
6. 有人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早就过时了,现在的社会非常现实,谁做事不为自己考虑?也有人说,应在全社会倡导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你是怎么认为的呢?(4分)
示例: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做事只考虑自己是不行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一个完全孤立的存在。在很多时候,帮助了别人,也就等于帮助了自己。(共9张PPT)
第四单元
专题学习活动 少年正是读书时
1. 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小语同学设计了一份问卷来调查全班50名同学的阅读情况,其中“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这两个板块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5分)
(1)你从这两个图表中发现了班级同学的一些阅读共性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任选一个图表概括即可)。对此,你想建议语文老师在全班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以便同学们献计献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案。你还为这次讨论会拟定了一个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大多数同学尚未养成勾画、批注、做笔记的好习惯 
“见贤思齐”——同学阅读习惯交流
(2)一切就绪,你将如何说服语文老师同意召开这次讨论会呢?请把你准备说的话写在下面。(3分)
××老师您好,通过调查报告发现,班级中还有很多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帮助同学们尽快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建议老师在全班召开一次专题讨论会,会上同学们可以交流彼此的阅读习惯,相信大家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谢谢老师!
2. 2025年4月,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图书馆将举办“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主题读书活动,邀请七年级的同学参加此次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5分)
(1)图书馆向同学们征集本次读书活动的徽标,要求图案简洁、主题鲜明、寓意丰富。请从下列
作品中选择其一,从构图要素和设计
寓意等方面作简要说明。(3分)
我选___________作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徽标由外到内由文字“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橄榄枝、数字“2025”以及图案星星、书本和读书的人组成,象征阅读如星辰般照亮我们的人生。
示例:甲 
(2)下面为图书馆每周图书借阅册数统计图,请分析统计图,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示例:图书馆每周借阅图书中,“文学艺术”和“历史地理”类图书借阅数量较多,“社会科学”和“政治法律”类图书借阅数量较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