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课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复习课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
探究新知
强国之路
创新驱动发展
改革开放
共享发展
意义:强国之路
关键抉择
最鲜明的特色
挑战:主要矛盾已转化、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原因:本质要求
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
做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抓住利益问题
用制度做坚实保障
对生活:①生活处处有创新
②是生活方式;
③带来惊喜,获得成就感;
④各领域都需创新,都可以创新;
⑤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对社会:①引领发展的的第一动力、
②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国家命运所系、
⑤改革开放的生命
现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②差距: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
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做法:⑴①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 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②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性)
⑵公民:树立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
探究新知
第一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第一单元 易错易混重点知识
探究新知
1.四审:
从题干中找出关键词,在题干后面找到本题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对象,再认真看题肢的四个选项。即一审题意,二审要求,三审主体,四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2、四注意:
①注意设问是正向或是逆向;
②注意题干与题肢内容是否匹配;
③注意题肢用词是否准确。
④注意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3、四排除:
①题肢表述错误的先排除,
②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③排除因果关系颠倒的选项,
④排除说法太绝对的选项。
1.(2025·湖南长沙)2024 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这彰显了党中央(  )
A.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B.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C.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念
D.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定信心
【答案】A
2.(2025·江苏连云港)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据此可知( )
A.我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
B.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C.我国民主建设不断推进
D.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加
【答案】A
4.(2025·黑龙江绥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下列属于经济方面成就的是(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C.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D.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答案】D
5.(2025·广西)学校以“感受新发展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开展图片展,以下符合主题的图片有(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6.(2025·广西)脱贫攻坚,近1亿人脱贫书写奇迹;乡村振兴,产业富民绘就希望画卷;教育改革,更多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养老体系完善,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以实现。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切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国梦
D.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人民的选择
【答案】B
7.(2025·湖南)2025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这启示我们,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要(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积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③把提升经济发展速度摆在首位
④建成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8.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75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灿烂的前景。同时,前进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必定会有艰难险阻。我们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战胜一切不确定难预料的风险挑战。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在前进的道路上,必须( )
①推动共享发展,促进同步富裕
②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制度优势
③关注民生建设,提升幸福指数
④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0.D
9.(2025·河北)令人振奋的2024年,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这些成就表明( )A.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B.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C.我国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规则制定
【答案】A
10.(2025·江苏苏州)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全国财政用于养老服务和老年人福利方面的支出超过5600亿元,年均增长11%。由此可见( )
A.我国已经解决了“老有所养”问题
B.物质帮助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C.政府正持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D.市场在社保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答案】C
10.(2025·江西)出租车司机老康,不顾个人安危,与境外间谍嫌疑人员英勇斗争,协助破获重大间谍案件;大学生小徐,举报有人售卖国家秘密,协助及时消除安全风险。这让我们认识到( )
①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②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要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11.(2025·安徽)某市将市民服务热线打造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情感线”。一条电话线将百姓的“诉”、话务员的“应”与相关部门的“办”连接起来,既让百姓的声音被听见,又让政府的努力被“看见”,温情满满,温暖社会。该市政府( )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B.接受人大监督
C.履行政治协商职能
D.行使监察职能
【答案】A
12.(2025·广东)智能床垫能第一时间监测到老年人的血压异常: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有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开展康复训练……“人工智能+养老”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 )
A.推动科技创新,增进民生福祉
B.鼓励科技进步,改革医疗制度
C.培养创新人才,发展养老服务
D.坚持自主创新,控制人口老化
【答案】A
13.(2025·福建)2024年9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全面建立“教联体”( )
①能确保教育事业高速度发展
②要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
③有助于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
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14.(2025·天津)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这体现了教育( )
①能够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②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15.(2025·河南)新时代以来,从科技工作者矢志攻坚克难,实现“嫦娥”“北斗”“天和”等大国重器不断“上新”,到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勇于创新突破,推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产业转型,再到善用科技成果和数字技术的新农人扎根“三农”,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由此可见,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航空航天事业快速发展,推动其他产业向新而行
B.各行各业劳动者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不断创新
C.国家重视工业、农业,实现两大产业的同步发展
D.我国已成为创新强国,创新创造的活力全面释放
【答案】B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要围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主动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由此可见( )
①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我国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对外开放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7.202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系统部署。下列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推进路径,排序正确的是( )
①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
②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
③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ABCD: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表示规划初期的阶段性目标,强调取得实际进步和基础提升,是路径的起点;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表示规划中期的深化目标,"决定性进展"和"基本实现"表明关键性突破和主要任务接近完成,是路径的中间阶段;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表示规划期末的最终目标,强调全面完成和完全实现,是路径的终点,故正确顺序为:③→①→②,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我国的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2、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3、发展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5、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6、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7、现阶段我国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8、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9、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0、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探究新知
1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2、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1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14、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15、我国已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6、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17、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8、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之基。
19、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20、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11、新质生产力的3大特征: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新质生产力三要素良性循环:教育、科技、人才。【补充】
探究新知
1、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价值?】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③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了世界。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进入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①我国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③我国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3、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11、如何激发创新活力?
①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
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12、为什么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探究新知
一、辨析、评析题解题思路:
(1)是什么: 的观点(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
【注意:有对有错的观点是片面的】
(2)为什么:教材依据、结合材料
(3)怎么做:写出正确做法,注意与材料对应。
探究新知
取得辉煌成就
改革没有完成时
考点: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
探究新知
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
考点:创新的重要性【教材+有利于】
探究新知
3、“嫦娥”奔月、“空间”圆梦、北斗指路,我们不断刷新浩瀚太空的“中国高度”;全球最长跨海大桥、全球最快智能高铁、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这些“最”展现了中国科技的硬实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首位,“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一项项接连问世的重大工程,一个个“身怀绝技”的国之重器,彰显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活力、实力。小明同学认为:“我国科技创新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创新强国”。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同学的观点进行判断并分析。
①小明的观点是片面的,“我国科技创新成就举世瞩目”正确,但“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创新强国”是错误的,我国还不是世界创新强国。
②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③同时,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④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⑴是什么?⑵为什么?⑶怎么做?
考点:我国的科技现状(优势+差距)
探究新知
4、(2024·福建厦门·三模)时事评析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1.5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同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总量为27.26万件,中国申请量为69610件,是申请量最大的来源国。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专利双第一”的原因。(6分)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④形成创新格局和机制,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
创新
考点: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探究新知
5、材料分析题:
西安市形成了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促进小微企业在发展上攻坚克难,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税费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依据材料,为西安市贯彻落实“新质生产力”献计献策
①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
③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怎么做?
探究新知
6.(2024·陕西西安·二模)【聚焦两会】
202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同学们围绕两会关键词,一起“青”听两会。
【民生温度】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7亿元,中央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64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2024年,教育、社保和就业等民生预算安排超4 万亿元,我国努力让国家的财政账本变成百姓的“幸福清单”。
让国家的财政账本变成百姓的“幸福清单”印证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6分)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人民对幸福生活追求是党的奋斗目标。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
⑤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考点:重视民生问题
探究新知
考点:重视民生问题和党的领导
探究新知
【答案】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的根本目的;党的奋斗目标。
③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分析】考点考查: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