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2∶18=,18是比的( )。A.前项 B.后项 C.比值2.小亮看了一本书的,正好看了35页,这本书有( )页。A.63 B.175 C.3153.甲车间人数的调到乙车间后,两车间的人数同样多。原来甲、乙两车间的人数比是( )。A.10∶7 B.13∶10 C.5∶2 D.7∶44.一本故事书有180页,已经看了60页,已看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 )。A.1∶3 B.3∶1 C.1∶2 D.2∶15.在中,前项增加12,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A.增加12 B.乘3 C.增加156.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这时比值是( )。A.乘2 B.乘4 C.不变7.根据我国《国旗法》的规定,国旗的长与宽的比为,以下选项中,( )规格的国旗不符合标准。A.480cm×320cm B.90cm×60cm C.424cm×330cm D.120cm×80cm8.如果(、、均不等于0),那么( )。A. B. C. D.9.当a是( )时,2a的大小等于2的倒数。A.1 B.2 C.10.正方形被分成四个部分,A、B、C三个部分面积的比是9∶4∶8。若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A.51 B.27 C.39 D.78二、填空题11.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它是按照“一硝二磺三木炭”配制的,也就是火硝、硫磺、木炭这三种成分质量之比是( )。12.小赵叔叔绿色出行,他骑自行车分钟行了千米。他平均每分钟骑行( )千米,他家离单位有4千米,他一共要骑行( )分钟。13.∶0.2的比值是(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14.3∶8==( )÷24=24∶( )=( )(填小数)。15.小华从家步行到图书馆,小时行千米,她步行速度是( )千米/时。16.在括号里填上“>”“<”或“=”。( ) ( ) ( )17.如果A比B多,则A∶B=( ) ∶( )。18.一团毛线重千克,织一条围巾要用千克毛线。妈妈买来一盒毛线,一共有4团。这一盒毛线一共能织( )条围巾。三、判断题19.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20.与的意义相同,计算结果也相同。( )21.甲乙为两个非零自然数,甲数的等于乙数的,那么甲数大于乙数。( )四、计算题22.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80-18= += 0.52= 2.1÷0.3= ÷= 12.5×1.9×8=23.化简比。1.5∶2 ∶ 0.625∶1.6五、解答题24.在学校开展的“共读一本书”的活动中,丁丁第一天读了18页。第一天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比是2∶9,这本书一共多少页?25.学校买来75本课外书,按照人数的比分配给三个年级。四年级有46人,五年级有50人,六年级有54人。每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26.小亮小时步行了千米。照这样计算,他走1千米需要多少时间?27.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书中记载着“一硫二硝三木炭”,即火药中硫磺、硝石、木炭的质量比是1∶2∶3。(1)如果古人要制作2千克的火药,需要木炭多少千克?(2)如果硫磺、硝石、木炭各有6千克,最多可制作多少千克火药?28.在科技馆,莉莉参与了“制作航天材料”体验项目,航天器上的一种合金材料是由A、B、C三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共62克。A质量与C质量的比是3∶1,已知B质量是24克,那么A材料和C材料各多少克?《(基础篇)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第三单元练习卷》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C C B C C B C D1.B【分析】根据比各部分名称,12∶18=,12是比的前项,18是比的后项,∶是比号,是比值。【详解】12∶18=,18是比的后项。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比的各部分名称,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2.A【分析】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看了35页占总页数的,单位“1”未知,用看了的页数除以,即可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详解】35÷=35×=63(页)这本书有63页。故答案为:A3.C【分析】把甲车间人数看作单位“1”,甲车间调走后还剩,此时乙车间加上这的人后与甲车间人数一样,也是,则乙原来人数为,即,再用1:即可得解。【详解】则甲、乙两车间原来的人数比为:=5:2故答案为:C4.C【分析】剩下的页数等于总页数减去已经看了的页数,即剩下180-60=120页,已看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就是60∶120,化简比即可选择。【详解】180-60=120(页)60∶120=(60÷60)∶(120÷60)=1∶2因此已看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2;故答案为:C5.B【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比值不变。前项增加12,前项由6变为18,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乘3,据此解答。【详解】6+12=18,18÷6=3,相当于前项乘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该乘3。故答案为: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比的基本性质。6.C【分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详解】根据比的基本性质,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2,这时比值是,比值不变。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7.C【分析】分析题目,把给出的各选项的长与宽写成比的形式,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如果结果等于3∶2则符合标准,反之则不符合,据此解答。【详解】A.480∶320=(480÷160)∶(320÷160)=3∶2;B.90∶60=(90÷30)∶(60÷30)=3∶2;C.424∶330=(424÷2)∶(330÷2)=212∶165;D.120∶80=(120÷40)∶(80÷40)=3∶2;故答案为:C【点睛】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比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B【分析】观察发现的得数相等,可以设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然后根据“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分别求出a、b、c的值,再比较大小,得出结论。【详解】设;因为,所以。故答案为:B9.C【分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的倒数是,根据题意,2a=;再用除以2,即可求出a的值,据此解答。【详解】2的倒数是。÷2=×=当a是时,2a的大小等于2的倒数。故答案为:C【点睛】熟练掌握倒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整数的除法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D【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且A、B、C三个部分面积的比是9∶4∶8,D占的份数为:(份),用D的面积除以D占的份数,求出1份的面积,再乘A、B、C、D的总份数即可解答。【详解】9+4-8=13-8=5(份)(平方厘米)(9+4+8+5)×3=(13+8+5)×3=(21+5)×3=26×3=78(平方厘米)所以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78平方厘米。故答案为:D11.1∶2∶3【分析】“一硝二磺三木炭”是指,火药的成分中,火硝的质量占1份,硫磺的质量占2份,木炭的质量占3份,根据比的意义,他们的质量之比为1∶2∶3。【详解】由分析可知,火硝、硫磺、木炭这三种成分质量之比是1∶2∶3。12. 18【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小赵叔叔平均每分钟骑行多少千米;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小赵叔叔从家到单位要骑行的时间。【详解】÷=(千米)4÷=18(分钟)他平均每分钟骑行千米,他从家到单位一共要骑行18分钟。【点睛】掌握速度、路程及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 4 4∶1【分析】求比值: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即可;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详解】因此的比值是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化简比的结果还是一个比,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数。14.;9;64;0.375【分析】根据比和分数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根据商的变化规律可知,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知,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详解】3∶8==3÷8=(3×3)÷(8×3)=9÷24=0.3753∶8=(3×8)∶(8×8)=24∶64所以3∶8==9÷24=24∶64=0.375。15.//3.125【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式计算即可,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详解】÷=×5=(千米/时)她步行速度是千米/时。16. < = >【分析】(1)先根据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算出的结果,再与比较大小;(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可以交换位置,积不变;(3)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详解】(1),,所以;(2)(3),则,,所以。17. 5 4【分析】假设B是4,把B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A是B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4×(1+)即可求出A,进而求出A∶B。【详解】假设B是4,4×(1+)=4×=5如果A比B多,则A∶B=5∶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假设法求解。18.10【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以即可求出一团毛线可以织围巾的条数,再乘4即可求出这一盒毛线一共能织多少条围巾。【详解】÷=×3=(条)×4=10(条)则这一盒毛线一共能织10条围巾。19.√【详解】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如:2∶3=2÷3=(2×2)∶(3×2)=4∶6=4÷6==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0.×【分析】÷2表示把平均分成2份;÷2=×=;×表示的是多少,×=;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可知,÷2与×的意义不同,计算结果相同。原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以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意义,要熟练掌握。21.×【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令甲数×=乙数×=1,再根据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甲、乙两数的值,再进行对比即可。【详解】令甲数×=乙数×=1则甲数=1÷=1×=,乙数=1÷=1×2=2因为2>,所以甲数小于乙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62;;0.25;7;;190【详解】略23.3∶4;15∶4;25∶64【分析】化简比就是把比化简成最简整数比,据此结合比的基本性质:给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对给出的比进行化简即可。【详解】1.5∶2=(1.5×10)∶(2×10)=15∶20=(15÷5)∶(20÷5)=3∶4∶=(×20)∶(×20)=15∶40.625∶1.6=(0.625×40)∶(1.6×40)=25∶6424.99页【分析】第一天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比是2∶9,把第一天读的页数看作2份,剩下的页数看作9份,则这本书的总页数占(2+9)份,已知丁丁第一天读了18页,用18除以2,求出一份量是多少页,再乘这本书总页数所对应的份数,即可求出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详解】18÷2×(2+9)=9×11=99(页)答:这本书一共99页。【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关键是求出一份量是多少页。25.四年级23本,五年级25本,六年级27本【分析】按照人数比将课外书分配给三个年级,三个年级的总人数是150人,则四年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则四年级分得的课外书占总课外书的;五年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则五年级分得的课外书占总课外书的,六年级的人数占总人数的,则六年级分得的课外书占总课外书的。再用乘法分别求出每个年级的课外书的本数。【详解】46+50+54=150(人)四年级:75×=23(本)五年级:75×=25(本)六年级:75×=27(本)答:四年级23本,五年级25本,六年级27本。26.小时【分析】求1千米所需要的时间,是把1千米看做标准量,除以路程数,则用所用的时间÷所行的路程。【详解】(小时)答:他走1千米需要小时。27.(1)1千克(2)12千克【分析】(1)将比的各项看成份数,火药质量÷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木炭对应份数=木炭质量,据此列式解答;(2)观察硫磺、硝石、木炭的质量比,木炭用的最多,当木炭用完时,硫磺和硝石还有剩余,木炭质量÷对应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总份数=最多制作的火药质量,据此列式解答。【详解】(1)2÷(1+2+3)×3=2÷6×3=1(千克)答:需要木炭1千克。(2)6÷3×(1+2+3)=2×6=12(千克)答:最多可制作12千克火药。28.A材料28.5克;C材料9.5克【分析】将三种金属材料总质量62克减去B质量24克,求出A和C的质量和。将质量和除以总份数(3+1),求出一份的质量,即C的质量。将一份的质量乘3份,求出A质量。【详解】62-24=38(克)38÷(3+1)=38÷4=9.5(克)9.5×3=28.5(克)答:A材料有28.5克,C材料有9.5克。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