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将进酒》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将,请。 进酒,饮酒。乐府旧题,相当于“劝酒歌”,内容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南朝的《将进酒》:“将进酒,庆三朝。备繁礼,荐嘉肴。”《将进酒》落到李白手里,又会变成什么样?(一)文本细读:《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空间夸张,极言黄河之壮阔
“流水”意象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以流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以流水的永恒对比人之渺小和生之短暂。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时间夸张,极言人生之短促。
悲而不伤,悲而愈壮。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空间夸张,极言黄河之壮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此时的李白得意吗?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李白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欢饮。752年意味着什么?距赐金放还(744年)已过去八年;距安史之乱(755年)只剩下三年。李白并不得意国家也不得意李白人生起落(701-762)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
44岁 被排挤 “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再次请缨,因病而半道还
62岁 卒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4)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744)
嵩山与友畅饮
做将进酒
(752)
李白人生起落(701-762)
初入长安
无功而返
(730)
失意多年
失意当做得意
悲愤化作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失意当做得意,
悲愤化作豪迈!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自我勉励
痛饮狂歌
豪迈激昂,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
李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李清照: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当诗人们在喝酒
酒风不一,唯李太白最豪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节奏短促
由欢乐变为狂放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才高八斗,壮志难酬
内心寂寞,追思先贤
【思考探究】
李白在唱这番醉后狂言时,是何种心情?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洒脱狂放
看淡一切
看似洒脱
实则激愤无奈
【思考探究】
让我们从头再读一遍,
看看李白复杂的情绪之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酒来!
(二)主题探寻:“愁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究竟有哪些愁?
《将进酒》情感变化:悲、乐、狂、愁。愁在天地间绕了一圈又回来了。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易老
青春不再
一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壮志未酬
怀才不遇
二愁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圣贤寂寞
陈王失意
三愁
与尔同销万古愁
青春易逝,人生苦短
贤不必用,壮志难酬
求而不得的不完美,是人生的常态;
也是人类的永恒困境。
人生无解又当如何?
酒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及时尽欢
对月饮酒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痛饮狂歌
豪饮莫停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千金换酒
销万古愁
清人徐增评《将进酒》: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
豪在诗气,时空激荡,才气千古。
豪在酒气,痛饮狂歌,豪饮莫停。
豪在精神,失意之中,潇洒依旧!

(三)拓展思考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经说:“李杜都是政治上的糊涂虫,幸喜都没有治国的机会,否则,他们就不是伟大的诗人,而是历史的罪人。”
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认为杜甫一张口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目空一切;认为李白一开口即“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是肆意夸口。
李白究竟有没有政治才华?
李白诗才可为仙,但政治才华平平。
精神上的潇洒自由和功业上的积极进取,是李白的宿命,也是大唐精神的一体两面。
李白至死,也没有放弃他的政治理想。
他这样,错了吗?
如果他放下了不合时宜的政治理想,是否会更洒脱伟大呢?
没有答案
也无需答案
他是李白,他已经是李白了!
拥有错位的政治理想,
放弃错位的政治理想,
怎样的李白更伟大?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人生失意当如何?酒来!——李白《将进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