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梳理与探究
——“口语交际”“语文园地”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4.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预测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5.能了解引用别人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6.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7.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能了解引用别人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3. 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准备
“名字里的故事”学习单。
课时安排
3课时
前置性学习内容
1.了解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填写“名字里的故事”学习单。
2.搜集一些中外名人名字的含义和文化意蕴。
学习内容与目标
1.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情境与任务
板块一 口语交际
活动一:交际准备
活动设计:课前下发学习单,布置任务。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学习单1.我问了________,知道了我的名字________的含义或来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问了________,知道了家人名字________的含义或来历。3.我了解到名人________的名字真有趣。
活动二:激发交际欲望
1.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有名字,名字里藏着丰富的含义,有希望、祝福、文化或故事。
2.活动设计:名字猜猜猜。
(1)猜一猜其中一个同学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提示:说话要有条理,把猜想的内容讲清楚。
(2)被猜测的同学及时回应。
提示:回应猜测内容,如,猜测与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符可进行提示,还可请其他同学继续猜测。
(3)请被猜测同学公布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活动三:学习交际方法
1.示范交流。
(1)导语:如果想更准确地了解别人名字里的故事,除了猜一猜,还可以和他聊一聊。
(2)班级观看视频,听两位同学聊聊名字里的故事。
视频文字:
A:你好,我的名字叫田宜禾,田是田野的田,宜是适宜的宜,禾是禾苗的禾。我名字的意思就是田野里适宜种禾苗。爷爷说希望我像田野里的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所以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
B:田野里适宜种禾苗——田宜禾,真有趣!你爷爷真会取名字!
A:是的,我很喜欢这个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
B:我叫李伟贤,木子李,伟大的伟,贤德的贤。关于我的名字,还有一段趣事呢!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动物园参观,我把手伸进栅栏,想去抓小猴子的尾巴。老师赶紧大叫:“李伟贤,危险!”
同学们却听成了“李危险”,都笑起来。从此,我有了个绰号“李危险”!不过也好,提醒我要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A:呵呵,李伟贤——李危险,太有意思了。 我记住你的名字了,很高兴认识你!
2.学习交际方法。
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名字?又是怎么交流的?
提示:(1)说话有条理。先介绍名字以及名字是由哪几个字组成的,再介绍名字的含义、来历或与名字有关的趣事。
(2)有礼貌地回应。倾听时,眼睛注视着说话人,给予微笑或点头回应。对于不理解的地方恰当提问,觉得有趣的地方发表感叹。
3.交流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1)推选一组同学上台交流。
(2)其他同学评价。
评价要点:①有条理地说。②有礼貌地回应。
(3)组内交流:互相提醒,怎样有条理地说,有礼貌地回应。
4.交流家人或其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1)各组推选同学上台交流。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倾听要点: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讲的人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设计意图:交际是双向互动的,既要“说好”,也要“听好”。本环节通过自主练说,落实说的目标“讲清楚”;集中练听,落实听的目标“礼貌地回应”。
活动四:课后延伸,交流讨论
1.回顾:同学名字里的含义或故事,你们猜到了吗?你又听到刚才谁说的名字里的故事特别新鲜有趣呢?
2.互相交流。
3.下课后可以在感兴趣的地方和同学继续交流。
4.运用学到的方法,向家人讲述你了解到的同学或名人名字里的故事。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交流预测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恒、圣”等生字。
情境与任务
板块二 交流平台
活动一:“交流平台”话预测
1.全班交流,阅读预测好处多。
预设:
(1)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内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2)为了预测得更准确,我读书更仔细了,注意到了更多的细节。
(3)先看书名,猜测书中的内容,能帮助我们有选择性地阅读。
2.分组交流,阅读预测方法多。
提示:文章的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的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
3.全班交流,阅读预测体验多。
表达范例:
(1)我读《      》时,当读到________,我就预测到了______。
(2)我读《      》时,当读到标题,我就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      》时,自己的预测和故事实际内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读《      》时,我从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测到了后面的故事。
(5)预测让我在读书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更仔细、更注意细节、更喜欢猜测故事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结合阅读体验,说出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运用预测策略。
板块三 识字加油站
活动二:查字典,我能行
1.观察词语卡片:神圣、萌发、妥当、车轴、阁楼、培植、厘米。
(1)自由读词语。
(2)同桌合作读词语。
2.观察词语卡片,找出加点字中结构相同的字。
提示:“基、盲”是上下结构;“轴、础、佳”是左右结构;“阁、唐”是半包围结构。
3.分组查字典比赛,按要求完成表格。
要查的字 查部首 再查几画 音节 组词








  4.请优胜组或优胜个人交流查字典的方法。
学习内容与目标
1.能了解引用别人所说的话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2.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3.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情境与任务
活动一:引号用法分得清
1.齐读“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的句子,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2.同桌讨论交流:这三句话有什么不同?
预设:都是引用人物所说的话,但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第一句在前面,第二句在后面,第三句在中间。
3.分别以三句话为例,小组互相交流。
(1)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点拨:第一种提示语在引语前,提示语后面一般用冒号,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
(2)“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点拨:第二种提示语在引语后,提示语后面用句号,引语在前后引号之间。
(3)“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
点拨:第三种提示语在引语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前后引语各位于一组前后引号之间。
4.创设情境,先看图写两句话,再分别用三种不同的形式写一写。(观察“商场人山人海”的图片)
预设:
妈妈说:“这个商场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
“这个商场好热闹,真是人山人海!”妈妈说道。
“这个商场好热闹,”妈妈说,“真是人山人海!”
小结:引号的用法多样,最常见的就是用在对话中。提示语的位置改变,它后面的标点符号也相应变化,但说话的内容都要用引号标出来。
设计意图:从发现特征到练笔运用,从方法的掌握到迁移运用,指向语文知识的真正习得。
活动二:我给句子来看病
1.学习下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1)认识3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改正 增补 删除)
(2)观察一下,小组交流: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你知道怎样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吗?
预设:改正符号是对句子中错别字、词的改正;增补符号在增补字词时使用,是对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删除符号在删除多余部分时使用。
2.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李老师以经走了。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1)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
预设:
①第一句使用错别字。“已经”表示过去了,用“已”。
②第二句搭配不当。衣服可以用“穿”,而帽子只能用“戴”。
③第三句分类不当。西瓜是水果类的,不是蔬菜。
(2)仔细观察修改前后的句子,对比学习,认识表示改正、表示增补、表示删除的3种修改符号。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3.实践运用:拿出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用学会的修改符号来修改自己的习作。
4.展示习作修改,与同桌交流,然后在班内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先是让学生找出句子的病因,认识3种修改符号,初步掌握修改句子的方法;再在训练中巩固;最后通过修改学生自己的习作草稿,进一步实现认知内化,以达到实践运用的目的。
活动三:读名言
1.自主朗读。
提示: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发现疑难。如,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2.同桌互读,检查字音。
活动四:知句意
1.自主默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说说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
3.梳理、总结每句话的意思。
提示:“不迁怒,不贰过”大致意思是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爱人若爱其身”大致意思是关心爱护别人就像关心爱护自己一样!“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大致意思是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大致意思是跟人有礼貌地说话,比较尊敬地讲话,让人感觉心里舒服、很暖心;跟人讲话尖酸刻薄,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
活动五:会运用
1.明明上课时不认真听课,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回家后,妈妈看到明明不开心,关心地询问他原因。明明却一眼也不看妈妈,没有回答就转头回房间了。此时,你会对明明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间,文文不小心撞倒了小东。小东生气地站起来,质问文文为什么撞倒他。文文没有道歉,而是生气地和小东吵起来。你会对文文和小东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一”儿童节到了,三(1)班准备将义卖的全部收入捐给希望小学。作为三(1)班的班长,你对同学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乐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总是会给同学们起外号,或者取笑犯错误的同学,大家都不喜欢他。你会对乐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六:会拓展
1.同桌合作,一人说意思,另一人对内容。
2.小组交流,补充横线上的内容。
爱人若爱________。
不________,不________。
仁者________,________敬人。
与人善言,____________;伤人以言,____________。
3.分小组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