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主讲 金子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学习目标1.诵读梳理文本,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感受豪放风格。2.培养旷达乐观的情怀,增强应对生活中挫折磨难的意识。3.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理清怀古诗的脉络,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自题金山画像苏 轼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导入一.知人论世苏轼字_____,号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书画家。是________词风的创始人。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苏东坡——将生活的苟且过成诗和远方读作者请你指出“轼”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苏轼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两赋一词”。借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显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读背景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扫除旧党,苏轼被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四年的黄州被贬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乌台诗案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还有:乐府、长短句、乐章、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一首词只分一段,称为单调;分两段,称双调;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词豪放词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晏几道、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陈与义、陈亮、陆游等。其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豪放词不仅描写花间月下、闺阁柔情。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开创豪放一派,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真正实现了词“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风格特点:豪放、旷达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词二.诵读感知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听录音,注意红体字读音、节奏和语调学生上黑板写红体字的读音。浪淘尽 故垒惊涛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华发樯橹 一尊还酹江月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内容。大江:故垒:羽扇纶巾 :樯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一尊还酹江月:长江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名词动用,手执羽扇,头戴纶巾。桅杆和船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倒装,即神游故国。倒装,即应笑我多情。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3.抓住意象,梳理脉络,指导背诵。上片:大江、浪、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江山如画→豪杰(写景为主,兼叙事抒情。)下片:公瑾(小乔、羽扇纶巾、樯橹)→我(华发)→如梦、江月(写人为主,兼议论、抒情)三.领会主旨读标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词牌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赤壁怀古”,题目,提示写作的对象——赤壁;也提示这首词的体裁——怀古诗。“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 ,兴亡贤愚而已。”读标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思考:上阕写景,主要选择了哪些具体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意象:长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千堆雪读意象临古地——赤壁(黄州赤鼻矶,非真实赤壁战场)“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用夸张的视觉和听觉意象营造雄浑壮阔的意境,为英雄出场铺垫.既是赤壁之战的地理背景,更是时间无情的象征,暗喻历史长河对英雄的淘洗。远视仰视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肖像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装束儒雅风度翩翩风姿潇洒、年轻有为,令人艳羡读典故思古人——周瑜侧面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神态动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稳操胜券从容若定读典故忆其事——火烧赤壁借代,指曹操水军的战船将曹军的惨败形容殆尽,烘托出周瑜的卓异不凡。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正面外貌羽扇纶巾动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儒雅)(从容若定)侧面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潇洒)(年轻有为、春风得意)一个年华方盛、英气勃发、文武双全、卓有建树的儒将——周瑜。那么多历史人物,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读典故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古诗词中用典目的无非是;以古人自况或与古人对照。本文哪种情况?读典故人物 周瑜 苏轼年龄 34 47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事业 功成名就 一事无成外貌 潇洒儒雅 早生华发人生 春风得意 屡遭不幸理想现实作者着意描写周瑜的年华方盛、卓有建树来衬托自己年华已老、一事无成,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伤。读典故那么多历史人物,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抒己怀——仰慕、感伤、忧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何作用?这一句总束上文,带起下阕。“江山如画”这明白精确、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地杰人灵”,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真可以说是“一时多少豪杰!”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将怀古之情与江山之胜融为一体。读情感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如何理解?倒装句、省略句,完整的表达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多情”即“多愁善感”。“笑我”,即嘲笑我,这里其实是诗人情不自禁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读情感句读情感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乐观、旷达的苏轼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人生如梦”是压抑之下的自我安慰之词。“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寄托壮志未酬的苦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他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仰慕诸葛亮、屈原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仰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用“外儒内道“的形式统一,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深 入 探 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雄浑的意象和深邃的隐喻著称。请问:词中有哪些意象和隐喻?(一)核心意象解构1.大江东去2.赤壁战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赤壁之战的地理背景,更是时间无情的象征,暗喻历史长河对英雄的淘洗。用夸张的视觉与听觉意象,重现古战场的雄奇险峻,衬托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的雄姿。1.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2.樯橹灰飞烟灭(二)人物隐喻网络以美人衬英雄,看似写春风得意,实则暗藏苏轼对自身“早生华发”的对比——宋代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撕裂感在此形成张力。表面写火攻战术,深层隐喻:在辉煌的功业终将如烟消散,与“人生如梦”形成闭环。江月(一樽还酹江月)小结:此词妙在每处意象皆具有双重性:既是赤壁实景,又是人生隐喻。(三)终极哲学隐喻超越时空的意象:江水淘尽英雄,唯有明月亘古不变,暗含道家“齐物”思想,将个体悲慨升华为宇宙关照。四、主旨和艺术特色借古抒怀,表达壮志未酬与人生豁达。抒己怀(主旨)艺术特色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结构清晰: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语言豪放,意象宏大、情感奔放。《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① 意象雄浑,境界宏大。词人选取“大江”、“浪涛”、“乱石”、“惊涛”等壮阔意象,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赤壁江山图。“大江东去”开篇即放眼千里,“千古风流人物”纵贯时空,形成了极为开阔深远的意境,这是豪放风格的基石。② 情感奔放,气概豪迈。词人情感抒发直接而强烈。开篇即感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魄极大;追忆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充满了对英雄业绩的无限向往和激赏;即便最后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也以“一尊还酹江月”的举动来旷达超脱,而非沉溺于悲伤,情感基调高昂豪迈。③ 笔力遒劲,语言洒脱。词中用语极具力度和动感,如“淘尽”、“穿空”、“拍岸”、“卷起”等动词,生动有力,撼人心魄。全篇气象磅礴,格调雄健,打破了当时词坛柔媚婉约的传统,充分展现了苏轼豪放词洒脱不羁的语言特色。《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风格体现(六)拓展与讨论(5分钟)比较苏轼与柳永词风差异讨论:苏轼的“人生如梦”是消极还是超脱?联系现实:如何学习苏轼的豁达心态?苏词于柳词的区别(七)作业布置(2分钟)背诵全词写一段读后感:我眼中的苏轼完成理解性默写练习1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 ,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 , 。5.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理解性名句默写6.表达诗人旷达之情(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 ”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9.《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理解性名句默写临赤壁怀周瑜感人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写景江山如画人生如梦板书设计抒怀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