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4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4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主讲 金子老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1.诵读梳理文本,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感受豪放风格。
2.培养旷达乐观的情怀,增强应对生活中挫折磨难的意识。
3.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理清怀古诗的脉络,揣摩诗人的思想感情。
自题金山画像
苏 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dān)州。
导入
一.知人论世
苏轼字_____,号_________,______(朝)文学家、书画家。
是________词风的创始人。诗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东坡
——将生活的苟且过成诗和远方
读作

请你指出“轼”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四十五岁的苏轼在游赤壁(黄州赤鼻矶)时,吊古抒怀,写下了“两赋一词”。
借此表达了他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显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读背景
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扫除旧党,苏轼被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四年的黄州被贬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乌台诗案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还有:乐府、长短句、乐章、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一首词只分一段,称为单调;分两段,称双调;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豪放词
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晏几道、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陈与义、陈亮、陆游等。其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
豪放词不仅描写花间月下、闺阁柔情。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所谓“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入”。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开创豪放一派,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真正实现了词“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以诗为词: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
风格特点:豪放、旷达
代表作:《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词
二.诵读感知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听录音,注意红体字读音、节奏和语调
学生上黑板写红体字的读音。
浪淘尽 故垒
惊涛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华发
樯橹 一尊还酹江月
2.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内容。
大江:
故垒:
羽扇纶巾 :
樯橹: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一尊还酹江月:
长江
旧时军队营垒的遗迹。
名词动用,手执羽扇,头戴纶巾。
桅杆和船桨,这里代指曹操的战船。
倒装,即神游故国。
倒装,即应笑我多情。
举起酒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3.抓住意象,梳理脉络,指导背诵。
上片:大江、浪、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乱石、惊涛、千堆雪。→江山如画→豪杰(写景为主,兼叙事抒情。)
下片:公瑾(小乔、羽扇纶巾、樯橹)→我(华发)→如梦、江月(写人为主,兼议论、抒情)
三.领会主旨
读标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词牌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赤壁怀古”,题目,提示写作的对象——赤壁;也提示这首词的体裁——怀古诗。
“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 ,兴亡贤愚而已。”
读标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写作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结构:
临古地: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
思考:上阕写景,主要选择了哪些具体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长江(东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千堆雪
读意

临古地——赤壁(黄州赤鼻矶,非真实赤壁战场)
“乱”写出险怪;“穿”写出高峭。“惊”写汹涌;“拍”描绘出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句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异景。用夸张的视觉和听觉意象营造雄浑壮阔的意境,为英雄出场铺垫.
既是赤壁之战的地理背景,更是时间无情的象征,暗喻历史长河对英雄的淘洗。
远视
仰视
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
肖像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装束儒雅
风度翩翩
风姿潇洒、年轻有为,
令人艳羡
读典故
思古人——周瑜
侧面
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
神态动作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稳操胜券
从容若定
读典故
忆其事——火烧赤壁
借代,指曹操水军的战船
将曹军的惨败形容殆尽,烘托出周瑜的卓异不凡。
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周瑜的,为了我们描绘了怎样一个形象?
正面
外貌
羽扇纶巾
动作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儒雅)
(从容若定)
侧面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潇洒)
(年轻有为、春风得意)
一个年华方盛、英气勃发、文武双全、卓有建树的儒将——周瑜。
那么多历史人物,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
读典故
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
古诗词中用典目的无非是;以古人自况或与古人对照。本文哪种情况?
读典故
人物 周瑜 苏轼
年龄 34 47
职务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事业 功成名就 一事无成
外貌 潇洒儒雅 早生华发
人生 春风得意 屡遭不幸
理想
现实
作者着意描写周瑜的年华方盛、卓有建树来衬托自己年华已老、一事无成,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感伤。
读典故
那么多历史人物,作者为什么只写周瑜?
抒己怀——仰慕、感伤、忧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有何作用?
这一句总束上文,带起下阕。“江山如画”这明白精确、脱口而出的赞美,应是作者和读者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地杰人灵”,锦绣山河,必然产生、哺育、吸引无数出色的英雄,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真可以说是“一时多少豪杰!”于是便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将怀古之情与江山之胜融为一体。
读情感句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如何理解?
倒装句、省略句,完整的表达是“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多情”即“多愁善感”。
“笑我”,即嘲笑我,这里其实是诗人情不自禁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
读情感句
读情感句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乐观、旷达的苏轼
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人生如梦”是压抑之下的自我安慰之词。“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寄托壮志未酬的苦闷。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精神矛盾,而苏轼是其中最达观洒脱的一个。他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仰慕诸葛亮、屈原等经世济时的人物,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仰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保持着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用“外儒内道“的形式统一,所以在他的词中虽然也常有消极苍凉的思绪,但是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精神。
深 入 探 究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雄浑的意象和深邃的隐喻著称。请问:词中有哪些意象和隐喻?
(一)核心意象解构
1.大江东去
2.赤壁战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既是赤壁之战的地理背景,更是时间无情的象征,暗喻历史长河对英雄的淘洗。
用夸张的视觉与听觉意象,重现古战场的雄奇险峻,衬托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的雄姿。
1.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樯橹灰飞烟灭
(二)人物隐喻网络
以美人衬英雄,看似写春风得意,实则暗藏苏轼对自身“早生华发”的对比——宋代文人理想与现实的撕裂感在此形成张力。
表面写火攻战术,深层隐喻:在辉煌的功业终将如烟消散,与“人生如梦”形成闭环。
江月(一樽还酹江月)
小结:此词妙在每处意象皆具有双重性:既是赤壁实景,又是人生隐喻。
(三)终极哲学隐喻
超越时空的意象:江水淘尽英雄,唯有明月亘古不变,暗含道家“齐物”思想,将个体悲慨升华为宇宙关照。
四、主旨和
艺术特色
借古抒怀,表达壮志未酬与人生豁达。
抒己怀(主旨)
艺术特色
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
结构清晰: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语言豪放,意象宏大、情感奔放。
《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意象雄浑,境界宏大。词人选取“大江”、“浪涛”、“乱石”、“惊涛”等壮阔意象,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赤壁江山图。“大江东去”开篇即放眼千里,“千古风流人物”纵贯时空,形成了极为开阔深远的意境,这是豪放风格的基石。
② 情感奔放,气概豪迈。词人情感抒发直接而强烈。开篇即感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气魄极大;追忆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充满了对英雄业绩的无限向往和激赏;即便最后有“人生如梦”的感慨,也以“一尊还酹江月”的举动来旷达超脱,而非沉溺于悲伤,情感基调高昂豪迈。
③ 笔力遒劲,语言洒脱。词中用语极具力度和动感,如“淘尽”、“穿空”、“拍岸”、“卷起”等动词,生动有力,撼人心魄。全篇气象磅礴,格调雄健,打破了当时词坛柔媚婉约的传统,充分展现了苏轼豪放词洒脱不羁的语言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风格体现
(六)拓展与讨论(5分钟)
比较苏轼与柳永词风差异
讨论:苏轼的“人生如梦”是消极还是超脱?
联系现实:如何学习苏轼的豁达心态?
苏词于柳词的区别
(七)作业布置(2分钟)
背诵全词
写一段读后感:我眼中的苏轼
完成理解性默写练习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 ”,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 , , 。
4.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 , 。
5.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
理解性名句默写
6.表达诗人旷达之情(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 ”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 ”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9.《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 ,

理解性名句默写
临赤壁
怀周瑜
感人生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江山如画
人生如梦
板书设计
抒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