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教材大单元作文母题及拓展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作文复习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作文复习01主题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教材 单元主题 考情必 修 上 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 2023北京卷;2022浙江卷;2021新高考2卷;2021全国乙卷第二单元“劳动”“工匠精神” 2022新高考1卷第三单元 “生命的诗意” 2020·全国卷Ⅲ“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第四单元“家乡的文化生活”(风俗、邻里、生活方式、文化环境) 2023四省联考第五单元《乡土中国》(问题提出与解决) 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劝学”新说) 2022北京卷第七单元“自然情怀”(留意周围的环境;节气)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必 修 下 第一单元 “传统文化”(提出质疑;“顺应自然与保全天性”) 2024九省联考第二单元“良知与悲悯”(正义;良知;同情) 第三单元“探索与创新”(探索;“常识中的理”) 2024新课标II卷;2023四省联考;2022新高考2卷第四单元 “媒介素养” 2023全国甲卷第五单元 “抱负与使命” 第六单元 “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 2021全国甲卷;2021北京卷第七单元“不朽的红楼” 2022全国甲卷第八单元 “理性的声音”(“责任与担当”;读屏与读书;底线与高线) 2023天津卷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选 必 上 第一单元 “革命文化,伟大复兴”(“家乡的英雄”) 2023新课标1卷;2022全国乙卷;2021天津卷;2021八省联考第二单元 “传统文化百家争鸣”(对经典的辩证思考)文明互鉴、文化交流 2024北京卷第三单元 “多样的文化” 2023全国乙卷第四单元 “逻辑的力量”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选 必 中 第一单元“理性精神”(权威/他人意见的影响;事物的两面性-互联网) 2024新课标I卷;2024上海卷;2024天津卷;2023新课标2卷第二单元 “革命精神”(如何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第三单元“以史为鉴”(历史的评说)文学短评 第四单元“自我觉醒与价值体现”(文化走出去-讲好故事)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 2023新课标1卷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教考衔接之单元主题梳理选 必 下 第一单元 “诗意的探寻”(“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古诗词”) 2022天津卷第二单元“民族心理与时代精神”(辩证看待作品;乐观与悲观) 第三单元 “传统观念在当今的价值”(青年择业的一封信;真与诚) 2024年九省联考第四单元 “科学精神”(探索,怀疑,好奇,求证) 2023上海卷;2022上海卷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作文复习02写作要点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中出现的19个作文训练点梳理教学要点 位置 具体内容1.学写诗歌 必上p30 情感、意象、韵律2.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必上56页 选取典型事例、感人细节3.学写文学短评 必上69页 对作品准确把握、学会聚焦、学会叙议结合4.议论要有针对性 必上103页 针对现实,针对读者5.如何做到情景交融 必上124页 触景生情,情因景生因情写景,借景抒情6.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 必下19页 想清、写清、充分论证包容异见、明确思路。选用合适结构7.如何清晰说明事理 必下68页 对事理有准确深入的认知说清关键要素注意说明顺序8.写演讲稿 必下92页 关注听众、主题鲜明、讲究语言技巧9.叙事要引人入胜 必下136页 找好立足点,写出情节的曲折起伏,善于观察,善用技巧10.学写综述 必下141页 全面、准确、客观、清晰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中出现的19个作文训练点梳理教学要点 位置 具体内容11.如何论证 必下153页 确定论点、选择合适论据,采用不同论证方法,适当运用一些表达技巧。12.材料的积累与运用 选上39页 材料来源于经典作品、社会生活。真实可靠、恰当运用13.审题与立意 选上52页 要我写什么,我要写什么14.学写小小说 选上90页 明确立意、巧于构思、抓住传神之处15.深化理性思考 选中36页 透过表象看实质敢于追问、敢于质疑理性辨析、提升思维品质16学写申论 选中123页 观察社会现象,分析解决社会问题、有正确写作观17.语言的锤炼 选下68页 推敲词语、活用句式、巧用修辞、充满情趣和理趣18.说真话、抒真情 选下88页 真诚的写作态度和情感19文章修改 选下112页 完善立意、增删材料、调整结构、推敲语言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作文复习03母题训练1.“劳动光荣”“科学家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4年广东省一模)“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袁隆平不打算退却。1966年,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以上材料选编自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课文《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颇具启示意义。请选准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立意参考1.勇于挑战、敢于质疑2.追求真理、坚持自我3.坚持不懈、不怕困难4.勇于创新、深入探索2.家乡文化生活及《乡土中国》角度一:乡土中国+数字化角度二:留住乡土文化、留住乡愁角度三:乡村振兴(二十大)角度四:闪烁人性之光,汇聚城市温情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乡土中国》一书是费孝通先生论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一本著作。其中,“礼治社会”“落叶归根”“熟人社会”等内容至今仍是人们议论的话题。复兴中学高一年级学生阅读了《乡土中国》一书后,有同学感叹,书中谈到的许多风土人情在我国现代农村早已不复存在,乡愁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未免有些遗憾;也有同学认为,时代变了,农村就应该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否则会被现代化浪潮抛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2.家乡文化生活及《乡土中国》立意参考1.身远逐光,心向归乡2.时代潮涌下,根脉的坚守3.踏浪前行,情系乡土4.离土逐梦,落叶寻根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3)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拿来主义》(4)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毛泽东《反对党八股》(5)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德]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以上五句话都来自本学期我们学习的第六单元“学习之道”中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很多深刻的道理。学会学习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而良好的学风又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学校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请以上述语句为基础,确定立意,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发言稿,谈谈你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3.学习之道立意参考①学贵有思;②任何时代,学习都不能急于求成;③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更要有质疑精神;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⑤踏实、勤奋的为学之道。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同学们很快就要投身社会、报效家国,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要求:题目自拟,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4.正义良知立意参考1.青年润心,学会善言2.涵养善言的温润品格3.善言恰若三月风4.敢于发声,青春品质5.青年向上,直言敢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语言文字运用Ⅱ中,两小儿的观点都有貌似充分的理由,使得孔子“不能决也”;经过科学分析,我们才得出正确的结论。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必须学会科学分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5.媒介素养立意参考①科学分析,扫清假象,逼近真理;②科学分析,才能明辨是非,走向成功;③信息时代洪流至,科学分析明未来;④以科学分析为矛 探求正确结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香菱急于学诗,想做个诗人。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诺。黛玉在讲解了诗歌章法后,道:“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节选自《红楼梦·香菱学诗》,有改动)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悟?请你站在学生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6.《红楼梦》立意参考1.诵读积累,夯实基础;2.尊重规律,循序渐进;3.精选范文,事半功倍;4.选择老师,虚心请教;5.学贵有志,主动学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7.知行合一立意参考★角度一①④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走向成功。★角度二①⑤奋发图强,敢作敢为。★角度三③④⑤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勇于承担国家责任。★角度四②⑤小我与大我,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常有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钟南山院士曾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娅袋兴书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后疫情时代,各地恢复烟火气息,“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秋时苇如雪,天涯共苍苍”……各类精美文案,让人领略文字魅力与人间美好。外交部前发言人耿爽曾借用孟子的话,回应美方的无端诋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赞其“驳得好”,同时也感慨:“不学好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 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8.逻辑的力量审题立意分析:本次作文题目围绕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展开,通过数理化老师对学生审题能力的抱怨、武汉抗疫感恩海报中的诗意表达以及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引用孟子名言回应美方诋毁等三个材料,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语文学习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数理化老师的抱怨反映出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审题能力不足,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和解题的准确性。这提示我们,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文字本身,更是培养我们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武汉抗疫感恩海报中的诗意表达,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审美功能和情感表达力。语文学习让我们能够欣赏到文字的美,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这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人际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引用孟子名言回应美方诋毁,展示了语文学习的实用性和思想深度。语文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和观点,更能够让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引用经典、言之有物,增强说服力。综上所述,语文学习不仅是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我们理解世界、表达自我、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学习,摒弃“语文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观点。在驳论文中,我们可以从上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用事实、例子和逻辑来反驳小陈的观点,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的态度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历来广受赞赏,但也有人认为,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罪名是“不敬神明”,这种判决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欣然接受不正义的判决,这种态度不值得赞赏。你怎样看 为什么 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组成两个小组展开辩论。9.理论的力量题立意分析: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这一态度体现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越狱逃跑是一种犯罪行为,哪怕有机会,也不能去做,这是做人的原则。一个人能够坚守他自认为的做人的底线,是可敬的;不管在别人看来他所坚守的底线是不是正确。相对于那些做人毫无原则、没有底线的人来说,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能够用生命和困难作不妥协的斗争,宁可牺牲自己,也要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确实难能可贵。人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要求苏格拉底,甚至反对苏格拉底的“殉道”,这本身就是荒谬的。苏格拉底应该越狱逃跑,因为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罪名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本身没罪,他应该为维护自己的生命做出反抗,越狱逃跑是坚持正义的一种方式。面对不正义的审判,按照苏格拉底的原则——人应当坚持正义,他就应该坚持他是对的这一“正义”,不屈不挠,誓与敌人斗争到底,永不妥协。这种做法,才是维护正义的举动。有越狱逃跑的机会却不逃跑而,是向“不正义”低头,恰是不正义的表现。苏格拉底从自身原则出发,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似乎是舍生取义的“大义”之举,殊不知,他没有看到雅典法庭的“不义”,不懂得对抗“不义”是为“义”的辩证法,慷慨赴死,死得无意义无价值,死不得所,岂不悲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列强侵略时,我们顽强抗争;山河破碎时,我们浴血奋战;一穷二白时,我们发愤图强。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危机四伏的新时代,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强大的新中国巨龙腾飞,一往无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前进的道路虽然苦难丛生,但是希望和新生是永恒的主题。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0.红色精神立意参考道路苦难丛生,希望新生永恒;心存希望,永不止步;在走希望的大道上;民族的希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诵读和欣赏诗词名作,是当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现象,想一想: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古诗词究竟是必需品还是调味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你能看到哪些古诗词的“渗透”?你感觉古诗词的学习到底对自己的语文素养提升有哪些帮助?......围绕这些问题,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读古诗词”为主题,举办一次班级研讨会。结合学习古诗词的心得,提炼观点,推选代表在会上发言。11.发言稿、诗评立意参考①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②学习古诗词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③学习古诗词丰富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④学习古诗词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⑤学习古诗词可以滋养心灵,培养高雅的意趣和高贵的气质。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2.职业选择立意参考1、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2、兴趣和优势是选择专业的关键因素3、了解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避免盲目跟从他人选择4、正确选择专业有助于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5、从国家需要,未来发展等方面考虑正确选择专业。谢谢欣赏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作文复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