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上海市浦东新区24-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9月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语文卷|上海市浦东新区24-25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9月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9月考·语文试卷
(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默写(10分,每空2分,错一字扣一分)
1. 默写
(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5)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日暮客愁新 ②. 明月别枝惊鹊 ③.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④. 野旷天低树 ⑤. 两三点雨山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暮、磅礴、旷”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诗词鉴赏(6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本诗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的 ______________。
3. “翻墨”的意思是 。
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 第一句写乌云翻墨,却遮不往山,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B. 第二句将密集的雨点比作跳跃的珍珠,展现暴雨的迷乱与壮观。
C. 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D. 全诗描写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强烈,在无声与有声之间切换。
【答案】2. ①. 北宋 ②. 苏轼
3. 形容乌云浓厚变幻,颜色像泼墨一样翻滚。 4. A
【解析】
【导语】这首诗描绘了暴雨来临前后湖面景象的变化。乌云翻卷如墨,暴雨密集如珠,迅猛而迷乱。风起云散,雨过天晴,湖水如同天空般宁静辽阔。诗中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强烈,传达了自然景观的震撼与壮丽。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是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先后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这首诗是他在杭州任地方官时写的。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黑云翻墨未遮山”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翻墨”在诗中用来形容乌云浓厚而且变幻无常,像墨汁一样翻滚不定,体现了天气即将变化的状态。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A.第一句的意思是黑色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一样翻滚着,但尚未完全遮住远山,这一句通过对天空乌云的描绘,渲染暴雨来临的气氛,突出了天气的变化和乌云的壮观,与山的雄姿无关。因此“借乌云的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分析错误;
故选A。
(三)课外文言文(8分)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释】①某:某个人,有个人。②厌:吃饱。
5. 解释加点词:
①某恶鼠 ( ) ②鼠以故益暴 ( )
6. 翻译句子。
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
7. 阅读这则故事,从中我们可以获知怎样的人生之理?
【答案】5. ①. 厌恶 ②. 缘故
6. 猫已经吃得很饱,又睡得安稳,都不抓老鼠了。
7. 环境过分安逸,人的斗志就会被消磨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解析】
【导语】这则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只猫因饱食安逸而不再捕鼠,最终导致主人愤怒的放弃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的情节,深刻地揭示了过度安逸导致失职的道理。它劝诫人们,享有好的条件和舒适的生活时,仍需保持责任心和勤奋,否则不仅自己会失去价值,还可能被误解为无能。此外,善于区分个体差异,防止以偏概全也是重要的启示。故事简明扼要,寓意深刻,引人反思。
【5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有个人厌恶老鼠。恶:厌恶。
(2)句意:老鼠因为这个缘故更加横行凶暴。故:缘故。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既,已经;且,并且;率,大都。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根据“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可知,故事中的猫因为贪图安逸和享受而放弃了捕捉老鼠。结果“某怒,遂不复蓄猫”,最终猫失去了自己的生存能力和价值。这个故事可以给我们以下人生哲理:环境过分安逸,人的斗志就会被消磨掉;贪图安逸,就会丧失自我价值;温室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本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有个人厌恶老鼠,倾尽家财讨得一只好猫。用鱼和肥肉喂养它,用毡子和毯子给猫睡。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大都不捕鼠了,有时猫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老鼠因为这个缘故更加横行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猫赶走,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好猫。
二、现代文阅读( 29 分)
(一)课内现代文(13分)
草原
(1)①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②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⑥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⑧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4)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5)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8. 看拼音写汉字: 羞sè
9. 第(1)自然段的句子顺序已打乱,正确的排序是( )
A. ②①⑤③④⑥⑦⑧
B. ②⑤①④③⑥⑦⑧
C. ②③⑦⑥⑤④①⑧
D. ②③⑤⑦⑥①④⑧
10. 赏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1. 第(4)段“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12. 请选出最能够揭示文章主旨的一项( )
A. 表现草原广阔无比与景色美丽的特点。
B. 反映蒙古同胞热情好客、纯朴待人的品质。
C. 赞美蒙汉人民团结友谊的深情厚谊。
D. 抒发热爱草原、热爱蒙古族人民的情感。
【答案】8. 涩 9. C
10.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草原上羊群动态的美丽景象,运用比喻将无边的绿色草原比作绿毯,而移动的羊群则被比作绣在绿毯上的白色大花,形象地展示了草原的生机盎然和优美。
11. 这句话表达了蒙古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和待人真诚品质,以及主人和客人之间彼此尊重和友好的气氛。 12. C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细腻描写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草原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魅力。首先,作者以优美的笔触刻画草原的景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苍翠。其次,通过描述蒙古包内的热情款待和欢快的民族歌舞,勾勒出蒙古同胞的友善和热情,好客氛围浓厚。最后,文章在赞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深情表达了蒙汉民族深厚的友谊,唤起读者对民族团结的思考与珍视。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羞涩(xiū sè):意思是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难为情,情态不自然。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给句子排序。
此题一方面要熟悉课文内容,另一方面要分析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第②句应放在最先,首先交待到达草原,然后才能开始其它内容的描写;
第③句紧密承接第②句的内容,写草原的天空,为次句;
第⑦句承接第③句“天”的内容,写天底下的颜色,为第三句;
第⑥句、第⑤句分别承接第⑦句中“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内容,为第四、五句;
第④句承接前面内容,写小丘线条之美,为第六句;
第①句总结上文,抒发感受,为末句。
由此可见,正确排序为:②③⑦⑥⑤④①⑧。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句中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原的辽阔与翠绿,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感。同时,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既突出了羊群在草原上的显眼与洁白,又巧妙地展现了羊群与草原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这样的比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形象,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绣”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羊群在草原上移动时的场景,不仅赋予了画面以动态的美感,还突出了羊群与草原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使得整个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草原的无穷魅力。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情感。
“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相互敬酒。通过“敬酒”“回敬”这一反复的动作描写,生动地体现出草原民族热情好客的传统待客之道。双方互动频繁且友好,营造出热烈、祥和的氛围,展现出主人对于客人的重视与礼遇,以及双方的真诚友好。作者通过反复写敬酒,通过具体而详细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敬酒的过程,写出了蒙古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和待人真诚的品质,以及主人和客人之间彼此尊重和友好的气氛。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全文通过对草原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俗的描写,展现了草原的美丽和蒙古同胞的好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突出蒙汉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因此“赞美蒙汉人民团结友谊的深情厚谊”最能揭示文章的主旨。
故选C。
(二)课外现代文(16分)
餐厅里的家庭会议
①在感情冲动的时刻,我学会了利用家庭会议来解决冲突。面对7岁的女儿中途退学,不愿练琴,我已不再大声斥责,而是放到家庭会议上谈。这对于平衡父母的独裁欲和孩子的无能感,的确是个有效方法。
②如今,我的孩子都已长大,我们的家庭会议也延续了十几年。最令人难忘的要数13岁的大儿子汤姆提议安装有线电视的事了。
③那天,汤姆把“安装有线电视”写在议程表上。我当即表态——不要再浪费时间讨论了,这事半年前就定了,我们负担不起这笔额外的费用。谁知他平静地回答:“爸,让我再为这事儿操操心。”
④第二天晚饭后,到了我们每周的开会时间。“安装有线电视”是第一项议程。汤姆把自己的盘子推到一边,站起身,从身后的台面上拿起一摞纸,然后转过来面向大家大声宣读:“安装有线电视的26个理由。”
⑤我们都被吓了一跳!他开始了:“爸爸妈妈,你们很重视家庭和睦,如果能收看有线电视,那么全家人就能一起观看想看的节目。你们担心我们看到不健康的节目,我也已经调查了,那些节目都在另外两个频道,而我们只要付费收看HBO电视网的节目就行了。”他接着说,“你们担心家庭开销。HBO电视网每个月收费13.9美元,我们三个愿意在每个月的零花钱里扣掉6美元,如果你们不去电影院,愿意在家里和我们一起看电影的话,每个月也能省8美元。这样不仅节省开销,还能享受到有线电视……”
⑥妻子目瞪口呆地坐在那儿,看了看我,询问我的想法。我支支吾吾,想不出反对的理由。结果,每个人都表示愿意先尝试几个月。汤姆眼含泪花,大声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一天!因为我说服了全家人安装有线电视!”
⑦我和妻子很喜欢重温这段往事,因为它让我们更加信服家庭会议的力量。
⑧家庭会议不但有助于匡正爱发号施令的父母,也给容易冲动的孩子提供了合理的宣泄渠道。小儿子戴维性情暴躁,4岁的时候曾一拳击碎餐厅的窗户,12岁时曾发疯似地捣毁他的自行车。所以,当那一次我听见楼上卧室传出戴维声嘶力竭地叫喊时,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奔上楼,想阻止一场灾难。
⑨那时,他正在房间里横冲直撞,狠命咒骂他的哥哥,显然是汤姆拿了他的某样东西:“我再也无法忍受和你这个该死的住在一起了!气死我了!我要,我要,我要把你写进议程表!”他宣布之后就冲到楼下的餐厅,抓起笔在家庭会议的议程表上写下了:“汤姆!立刻!”在我们家,议程表上写上“立刻”就意味着提议人等不急下周的例会,当晚就要召开紧急会议解决问题。戴维在砸窗户、挥拳头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处理问题的途径,我们为此深感自豪。
⑩18年后,戴维回忆此事时说,那是他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疏导不良情绪的重要一步。
13. 第⑧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写出了“我”的 心情。
14. 根据第⑤段内容,写出父亲不愿安装有线电视的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文章写了两次家庭会议,根据全文内容,完成下表。
比较点 第一次 第二次
议题内容 是否安装有线电视 (1)____________
提议人的感受 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天 (2)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3)_______ (4)___________
16. 对本文中心思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B. 倡导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
C. 家庭会议能促进家庭和谐。 D. 家庭会议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答案】13. 着急、担心
14. ①. 家人担心看到不健康节目 ②. 家庭负担不起额外费用
15. ①. 如何处理与汤姆的矛盾 ②. 感到被关注和理解 ③. 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寻求和平的沟通渠道 ④. 引导孩子以理性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冲突 16. C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描述两次家庭会议,展现了家庭会议在解决冲突和促进家庭沟通方面的积极作用。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详细刻画了儿子汤姆成功说服家人安装有线电视的经过以及小儿子戴维学会用建设性方式表达情绪的成长过程,反映了家庭会议带来的民主氛围和平等对话对孩子心智成长的重要性。这不仅平衡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权力关系,还彰显出在家庭教育中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文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引人深思。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情。
第⑧段中,“当那一次我听见楼上卧室传出戴维声嘶力竭地叫喊时,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奔上楼,想阻止一场灾难”,是“我”听到戴维叫喊时的反应。“三步并作两步”这一动作描写反映了“我”听到戴维激烈叫喊后,立刻担心事情严重性,急于赶到现场进行干预,避免发生更大冲突或损失,从而体现出“我”的紧张与焦急心情。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第⑤段“你们担心我们看到不健康的节目”“你们担心家庭开销”可知,父亲不愿意安装有线电视的理由一担心接收到不健康的节目内容,二是因为家庭负担不起额外费用。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第一次会议中,议题为安装电视,汤姆说服家人,感到激动。结合第①段“放到家庭会议上谈。这对于平衡父母的独裁欲和孩子的无能感,的确是个有效方法”、第⑥段“我支支吾吾,想不出反对的理由”可知,父亲的收获是发现孩子的能力和家庭会议的重要性,第三空可概括为: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寻求和平的沟通渠道。
第二次会议,结合第⑨段“他正在房间里横冲直撞,狠命咒骂他的哥哥,显然是汤姆拿了他的某样东西”“他宣布之后就冲到楼下的餐厅,抓起笔在家庭会议的议程表上写下了:‘汤姆!立刻’”,可知这次会议的议题内容是戴维要处理与汤姆的问题,第一空可概括为“如何处理与汤姆的矛盾”填空。
结合第⑨段“戴维在砸窗户、挥拳头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处理问题的途径”、第⑩段“那是他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疏导不良情绪的重要一步”可知,小儿子戴维提出议题,感到受到全家的重视,从而疏导了不良情绪,可概括为“感到被关注和理解”填入第二空。
结合第⑧段“家庭会议给容易冲动的孩子提供了合理的宣泄渠道”,小儿子戴维提出议题,感到情绪被有效引导,父亲则意识到家庭会议的长远教育意义,可概括为“引导孩子以理性建设性的方式解决冲突”填入第四空。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两个家庭会议的具体案例,展示了家庭会议在促进家庭和谐中的作用,尤其在家庭成员间协商和冲突化解上的有效性。结合第①段“在感情冲动的时刻,我学会了利用家庭会议来解决冲突”可知,“家庭会议能促进家庭和谐”最能概括文意。
故选C。
三、名著阅读(7分)
17. 六年级年级组将举办“在磨练中成长”阅读分享会,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感受,完成以下任务。以下是分享会的开场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②作为阿廖沙的同龄人,让我们一起走近《童年》,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磨练。
③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阿廖沙没有被压垮或变坏,而是成长为我们的榜样。
⑤他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昵称)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⑥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A. ①②⑤⑥④③ B. ①③⑤⑥④②
C. ①③⑥④⑤② D. ①②③⑤⑥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
①句称呼语敬语开场,为首句;
③句由伟大人物有苦难童年引出作者高尔基,为次句;
⑤句紧承③句叙述高尔基在自传体小说《童年》中塑造的阿廖莎形象;
⑥句紧承⑤句指出阿廖沙的生活环境;
④句描写了阿廖莎在此环境中的成长,在⑥句之后;
②句发出号召,引领同学们走进《童年》,思考“苦难”与“成长”关系,紧扣分享会主题。
综合以上分析,正确句序应为①③⑤⑥④②;
故选B。
18. 在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把以下人物分为两类后填入表格,并阐述分类理由。
外祖母 外祖父 两个舅舅 小茨冈 继父 格里戈里
人物分类 分类理由
① ______ ② ______ 外祖母 ⑤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继父 他们的自私、残暴,让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成长中的磨难。
【答案】 ①. 小茨冈 ②. 格里戈里 ③. 外祖父 ④. 两个舅舅 ⑤. 他们的善良,让阿廖沙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自信并充满爱心的人他们的善良,让阿廖沙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自信并充满爱心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
《童年》中,外祖母是一个善良慈爱,善于忍让,胸怀广大、刚强的妇女,是阿廖沙最了解和珍爱的人。外祖母以她的慈爱、宽容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阿廖沙心灵的庇护所,教会了他如何去爱和被爱,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善良和乐观。
外祖父是吝啬、贪婪、专横、残暴、冷酷无情,对一切都独断专行的人。外祖父对阿廖沙表现粗暴和冷漠,他的自私和暴力行为给阿廖沙带来了心理上的负担和磨难,属于对阿廖沙有负面影响的人物。
两个舅舅是自私、残暴的人。他们常将个人情绪发泄在阿廖沙身上,让阿廖沙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无情与艰难,从而让他过早体会到了成长中的磨难和复杂的人性。
小茨冈是勤劳能干,力大无穷,善良乐观的人。小茨冈是阿廖沙的玩伴和朋友,他的乐观、勇敢和无私帮助阿廖沙度过了许多难关,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继父是一个脾气暴躁、毒打妻子的人。继父的自私和残暴为阿廖沙带来了巨大压力和磨难,迫使阿廖沙过早承受成长的痛苦,属于对阿廖沙有负面影响的人物。
格里戈里是一个正直、善良的工人,他对阿廖沙非常友好,并给予了他很多温暖和关怀。格里戈里作为一个务实和品行端正的人,给阿廖沙树立了一个积极的榜样,使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善意。这些影响在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正面作用。
第①②空:在外祖母、小茨冈、格里戈里等正面人物的影响下,他成长为了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因此这两空可填“小茨冈”“格里戈里”。
第⑤空,外祖母、小茨冈、格里戈里对阿廖沙的影响是正面的,他们的善良,让阿廖沙解到人间还存在着“真、善、美”,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具有坚定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倔强的精神,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正直,勇敢自信的人。
第③④空:由“他们的自私,让幼小的阿廖沙认识到了这个社会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一面,使他过早地体会到了成长的苦难”可知,这些人中,外祖父、两个舅舅、继父是给幼小的阿廖沙的童年生活带来深重的磨难的一类,两空应填:外祖父、两个舅舅。
19. 作文题目:请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答案】参考范文:
真的有意思
我的爸爸喜欢钓鱼,时常挥竿水乡湖荡之间。潜移默化中,我也对垂钓情有独钟,它成了我生活中一件真的有意思的事。
垂钓是快乐的。晨曦微露,骑车上路,虽不是披星戴月,却也是满面朝霞。那情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且不说长途跋涉奔赴钓场是一种有益身心的锻炼,单就远离喧嚣,置身湖荡绿水、鸟语花香之中,呼吸新鲜空气,沐浴和煦阳光,岂能不乐而开怀,心旷而神怡?
垂钓之乐,在于与鱼儿斗智斗谋。黎明中,甩竿投钓于涟漪间,激起一片粼粼波光。静观鱼漂沉浮,此刻,心如止水,纯净无一丝杂质,可谓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原始的平静,童话般的平静,孕育希望的平静,世间诸多烦忧、浮躁,都被盈盈一池清水洗涤过滤,人也因此宠辱皆忘。于水畔垂钓,集动静、苦乐于一身,充分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
垂钓并非每次都满载而归,但令人陶醉的经历总是有的。四周绿野清屏,甚是幽静。挂钩理线,首次抛竿,小试牛刀,心情着实激动。目光久久盯着不远处跳动的浮漂,那种莫名的期待感是前所未有的,若忽见浮漂稍不安分,或点头或倾斜,那更是心如撞鹿,连握竿的手都微微颤抖起来。一旦浮漂猛沉下去,提竿的瞬间顿觉细长的尼龙线被一条硕大的鱼绷紧在水下,剧烈摆动。那种紧张焦急而又惬意的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我虽说初出茅庐,但也钓得数尾鱼,于是乎,乐不可支。
喜忧参半,希望与失望并存。那些垂钓者饱经风雨,什么样的滋味没尝过?渴饮湖水,饥吞野果,烈日下大汗淋漓,风中瑟瑟发抖……苦不堪言啊!但天下垂钓者始终不渝,几乎没有洗手不干的。
我爱垂钓,垂钓真的有意思,其情绵绵,只眷恋水光芦色,陶冶品性。觅一份清新自然,宁静致远,于返璞归真中再思人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真的有意思”着力于“有意思”三个字,《现代汉语词典》中,“意思”一词,指有情趣、趣味的含义,切不可与“有意义”相混淆。我们只要交代清楚“什么真的有意思?”“有意思在哪里?”,选用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将“有意思”具体化,生动写作,巧妙升华即可。“真的有意思”中“有意思”是虚的,可以把它具体化为“人”,实写人物(老师、父母、朋友等)有意思;也可以是动植物或者是传统文化、人类文明、科技发展、自然风光、社会现象、媒体娱乐等有意思,化虚为实。
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我们要打开写作思路。这里人、事、景、物要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倾注自己的某种情感。比如写打乒乓球真的有意思,那就要写出自己对乒乓球的认知,以及打乒乓球带给自己的愉快体验和生活感悟等,最后发出“真的有意思”的慨叹潜移默化。又如和同学一起郊游,写出郊游的过程及中间发生的有趣、有收获的事情,表达“有意思”的感悟。“真的”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具有一种强调作用,相当于“确实”“实在”。写作时,可说明对某一人、事、景、物等,之前并不觉得其有意思,而经过品味、探索或者发掘后,觉得其的确有意思。具体写作时,要将这种发现和感受的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上海市浦东新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9月考·语文试卷
(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默写(10分,每空2分,错一字扣一分)
1. 默写
(1)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
(3)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5)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鉴赏(6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 本诗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的 ______________。
3. “翻墨”的意思是 。
4.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
A. 第一句写乌云翻墨,却遮不往山,借乌云气势来凸显山的雄姿。
B. 第二句将密集的雨点比作跳跃的珍珠,展现暴雨的迷乱与壮观。
C. 三、四句写风吹云散雨过,西湖水碧如镜,表现了天气转变之快,境界大开。
D. 全诗描写动静结合,色彩对比强烈,在无声与有声之间切换。
(三)课外文言文(8分)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毯。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注释】①某:某个人,有个人。②厌:吃饱。
5. 解释加点词:
①某恶鼠 ( ) ②鼠以故益暴 ( )
6. 翻译句子。
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
7. 阅读这则故事,从中我们可以获知怎样的人生之理?
二、现代文阅读( 29 分)
(一)课内现代文(13分)
草原
(1)①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②这次,我看到了草原。③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④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⑤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⑥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⑧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4)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5)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8. 看拼音写汉字: 羞sè
9. 第(1)自然段的句子顺序已打乱,正确的排序是( )
A. ②①⑤③④⑥⑦⑧ B. ②⑤①④③⑥⑦⑧ C. ②③⑦⑥⑤④①⑧ D. ②③⑤⑦⑥①④⑧
10. 赏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11. 第(4)段“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12. 请选出最能够揭示文章主旨的一项( )
A. 表现草原广阔无比与景色美丽的特点。 B. 反映蒙古同胞热情好客、纯朴待人的品质。
C. 赞美蒙汉人民团结友谊的深情厚谊。 D. 抒发热爱草原、热爱蒙古族人民的情感。
(二)课外现代文(16分)
餐厅里的家庭会议
①在感情冲动的时刻,我学会了利用家庭会议来解决冲突。面对7岁的女儿中途退学,不愿练琴,我已不再大声斥责,而是放到家庭会议上谈。这对于平衡父母的独裁欲和孩子的无能感,的确是个有效方法。
②如今,我的孩子都已长大,我们的家庭会议也延续了十几年。最令人难忘的要数13岁的大儿子汤姆提议安装有线电视的事了。
③那天,汤姆把“安装有线电视”写在议程表上。我当即表态——不要再浪费时间讨论了,这事半年前就定了,我们负担不起这笔额外的费用。谁知他平静地回答:“爸,让我再为这事儿操操心。”
④第二天晚饭后,到了我们每周的开会时间。“安装有线电视”是第一项议程。汤姆把自己的盘子推到一边,站起身,从身后的台面上拿起一摞纸,然后转过来面向大家大声宣读:“安装有线电视的26个理由。”
⑤我们都被吓了一跳!他开始了:“爸爸妈妈,你们很重视家庭和睦,如果能收看有线电视,那么全家人就能一起观看想看的节目。你们担心我们看到不健康的节目,我也已经调查了,那些节目都在另外两个频道,而我们只要付费收看HBO电视网的节目就行了。”他接着说,“你们担心家庭开销。HBO电视网每个月收费13.9美元,我们三个愿意在每个月的零花钱里扣掉6美元,如果你们不去电影院,愿意在家里和我们一起看电影的话,每个月也能省8美元。这样不仅节省开销,还能享受到有线电视……”
⑥妻子目瞪口呆地坐在那儿,看了看我,询问我的想法。我支支吾吾,想不出反对的理由。结果,每个人都表示愿意先尝试几个月。汤姆眼含泪花,大声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一天!因为我说服了全家人安装有线电视!”
⑦我和妻子很喜欢重温这段往事,因为它让我们更加信服家庭会议的力量。
⑧家庭会议不但有助于匡正爱发号施令的父母,也给容易冲动的孩子提供了合理的宣泄渠道。小儿子戴维性情暴躁,4岁的时候曾一拳击碎餐厅的窗户,12岁时曾发疯似地捣毁他的自行车。所以,当那一次我听见楼上卧室传出戴维声嘶力竭地叫喊时,赶紧三步并作两步奔上楼,想阻止一场灾难。
⑨那时,他正在房间里横冲直撞,狠命咒骂他的哥哥,显然是汤姆拿了他的某样东西:“我再也无法忍受和你这个该死的住在一起了!气死我了!我要,我要,我要把你写进议程表!”他宣布之后就冲到楼下的餐厅,抓起笔在家庭会议的议程表上写下了:“汤姆!立刻!”在我们家,议程表上写上“立刻”就意味着提议人等不急下周的例会,当晚就要召开紧急会议解决问题。戴维在砸窗户、挥拳头之外找到了另一条处理问题的途径,我们为此深感自豪。
⑩18年后,戴维回忆此事时说,那是他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疏导不良情绪的重要一步。
13. 第⑧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写出了“我” 心情。
14. 根据第⑤段内容,写出父亲不愿安装有线电视的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文章写了两次家庭会议,根据全文内容,完成下表。
比较点 第一次 第二次
议题内容 是否安装有线电视 (1)____________
提议人的感受 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天 (2)___________
“我”的收获 (3)_______ (4)___________
16. 对本文中心思想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榜样。 B. 倡导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
C. 家庭会议能促进家庭和谐。 D. 家庭会议是家庭教育的补充。
三、名著阅读(7分)
17. 六年级年级组将举办“在磨练中成长”阅读分享会,请你结合阅读《童年》的感受,完成以下任务。以下是分享会的开场白,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②作为阿廖沙的同龄人,让我们一起走近《童年》,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成长中的磨练。
③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曾历经磨难,著名作家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一位。
④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阿廖沙没有被压垮或变坏,而是成长为我们的榜样。
⑤他的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昵称)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
⑥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A. ①②⑤⑥④③ B. ①③⑤⑥④② C. ①③⑥④⑤② D. ①②③⑤⑥④
18. 在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请根据你对小说的理解,把以下人物分为两类后填入表格,并阐述分类理由。
外祖母 外祖父 两个舅舅 小茨冈 继父 格里戈里
人物分类 分类理由
① ______ ② ______ 外祖母 ⑤ ______
③ ______ ④ ______ 继父 他们的自私、残暴,让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成长中的磨难。
19. 作文题目:请以“真的有意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