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进华中学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进华中学2025-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01九年级我爱语文(一)
一、古诗文(36分)
(一)默写(12分,第1一4题每题2分,第5题4分)
1.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2.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的情
感相近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一12题(24分)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1)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2)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独游山寺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
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3)公亦知书否?”公
唯唯而已,(4)复问公何姓,公拱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公《定林》诗云:漱甘③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数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释】①退居金陵:退出朝堂,归隐金陵。金陵,今江苏南京市。②屦(灯ù):
用麻、葛等粗糙材质做的鞋。③漱甘:用泉水漱口。④烦襟:烦躁的心情。⑤诗
句的意思是:真正的快乐并非无所寄托,悲鸣的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6.(2分)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人名),丙文中的王荆公就是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人名)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欣然起行(
(2)人莫之顾(
8.(4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和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恰当的是()
(1)(我们)一起走出庭院散步
(2)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3)您不是也读过书吗
(4)(那人)又问荆公的姓名
A.(2)(4)
B.(1)(4)
C.(2)(3)
D.(1)(3)
9.(3分)丙文中“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所表达的情志意趣,在甲诗
”中亦有体现。
10.(3分)丙文中众人本在“盛谈文史”“词辩纷然”,而后众人竟“惭俯而
去”,众人由“纷然”到惭俯”的原因是
11.(3分)下列对丙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荆公归隐山林后,自由自在,不受束缚。
B.王荆公身处高位,令众人心生惶恐而离开。
C.王荆公的以礼待人和为人谦逊,令人折服。
D.王荆公年迈体弱,但与人交往的心性未改。
12.(5分)丙文中的王荆公是乙文中所说的“闲人”吗?简要说明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一16题(20分)
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
①他花了两天时间,终于在院门前的花坛里给我搭出两排瓜架子:竖十格,
横十格,匀称如巧妇缝的针脚。搭架子所需的竹竿,均是他从几百里外的乡下带
来的。难以想象,扛着一掴竹竿的他,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是副什么模样。他
说:“这下子可以种刀豆、黄瓜、丝瓜、扃豆了。”
②“多得你吃不了的。”他两手叉腰,矮胖的身子,泡在一罐阳光里。仿佛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