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南充市初中道德与法治集体备课组第二单元 成长时空第五课 和谐的师生关系5.2 珍惜师生情谊一、课程标准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道德修养”。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珍惜师生情谊,讲“课程内容”中的“第四学段”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部分内容,课程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我们将指导学生认识师生之间理想互动的状态,其次,我们将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达成这种理想的师生交往状态。通过让学生回顾与老师的互动经历,探讨老师在学生生活中的角色,以及思考老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样做将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和尊重,学会尊敬和理解老师,真诚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合理对待老师的赞扬与指正,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进步,提高人际交往技巧。三、学情分析在初中生的成长旅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还对其健康全面的成长起到推动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快速发展,这导致他们在对待老师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倾向于依赖和尊敬老师,另一方面,他们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比如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可能导致他们对老师的权威产生疑问;对小学老师的怀念可能让他们对新老师产生距离感,感到不适应和陌生,从而不敢主动与老师交流;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可能无法完全理性地理解老师的工作。因此,对教师角色有深入的了解,提升对教师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学会尊敬和领会老师,真诚地接受老师的指导,合理对待老师的评价和反馈,以及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不仅是学生的个人需求,也是教育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发展大有裨益。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怎样实现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2)教学难点: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五、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通过视频和名人故事,感受师生交往的美好状态,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携手共进。(2)健全人格:通过情境探究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尊重老师,热爱老师,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3)责任意识:通过活动,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存在的分歧。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播放著名教育家们的视频《感人瞬间》播放后老师提问: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老师总结:教育就像一束光,照彻千万种人生的道路,老师向下扎根,托起无数个飞出校园的梦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珍惜师生情谊》。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教育家们的感人瞬间,让学生感受老师的伟大、崇高,增强对老师的敬畏和认同,导入新课。(二)出示核心素养目标:道德修养:感受师生交往的美好状态,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携手共进。健全人格:通过探究活动,深入了解教师,尊重老师,热爱老师,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责任意识:通过探究活动,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会正确与老师交往,能够正确处理和老师交往中遇到的分歧。(三)自主学习要求:阅读教材P37-41,自主预习以下问题。(2分钟)1、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是怎样的?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四)新课讲授总议题:因光而聚——共筑师生桥子议题一:追光而遇——共享师生情子议题二:沐光而行——共建师生谊子议题三:聚光而发——共谱师生乐子议题一:追光而遇——共享师生情议学情境一:【华罗庚与陈景润的师徒情谊】众所周知,陈景润是华罗庚的得意门生,是华罗庚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陈景润也从来不会忘记华罗庚对他的知遇之恩,他们两个人的师生情谊在数学界广为流传。两人的故事开始于北京召开的某次数学研讨会。那天,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收到了一位普通中学青年教师的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写的《堆叠素数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经过反复核算,发现有一个问题计算错了,这好比在明星上蒙上了一粒微尘,希望您能更正。华罗庚读完信,翻开书来看,再一算,果然有错,他赞不绝口:真是太好了,他的意见完全正确,有着很高的才华。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会上读了这封信还把写信的青年人请来参加会议。这个青年人就是陈景润,后来他也成为一个有名的数学家。就这样,华罗庚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议学任务】1、华罗庚和陈景润是一种怎样的师徒情谊呢?2、你与老师建立了怎样的师生关系?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呢?学生:议一议师引导:【议学小结】笔记1:理想的师生状态是怎样的?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设计意图:用华罗庚和陈景润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师生交往的美好状态,培养尊重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携手共进。过渡语:同学们,老师是我们的引路人,我们应该如何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子议题二:沐光而行——共建师生谊议学情境二:【小奇与老师的故事1】刚刚进入初中的小奇,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同学交流。一次作文中,语文陈老师把小奇叫到办公室,划出了他写的优美的句子,同时细心的给他讲解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在学习中继续努力,生活中多和同学交流。小奇备受鼓舞,越来越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陈老师指导。有一次,小奇听到陈老师在咳嗽,便把家里的感冒冲剂带来放在陈老师的办公桌上,并写上字条,提醒陈老师要注意休息,陈老师看后很是感动。【议学任务】1、陈老师是如何帮助和关心小奇的,小奇又是怎样对待陈老师的呢?2、小奇和陈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建立和谐师生情谊呢?学生:议一议师总结: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主动理解、关心老师2.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议学情境二:【小奇与老师的故事2】小奇的文学创作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和表扬,非常开心,也越来越喜欢语文。一次,上数学课,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现,他被狠狠批评了一顿,由此,他觉得数学老师不喜欢他,也越来越不喜欢上数学课……【议学任务】1、小奇是怎样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和数学老师的批评的?2、你觉得小奇应该怎样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学生:议一议师引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议学小结】 笔记2 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议学情境二:【小奇与老师的故事3】由于数学课堂上的批评,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小奇不认真完成,连很简单的题也做错了。于是数学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细心的跟他沟通,告诉他学习的重要性,并且给他讲解做错的题目,归纳解题方法。小奇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认为之前做得不对,上数学课不应该写小说,要尊重老师,于是给老师道歉,同时很感谢数学老师对他的教诲。此后,小奇在数学课中也越来越认真,成绩也有所上升。【议学任务】小奇和数学老师是怎样化解矛盾的呢?学生:议一议【议学小结】笔记3和老师发生了矛盾怎么办?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史道法教学4.求同存异,尊重关心。设计意图: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小奇与老师的三则故事,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尊重老师,热爱老师,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掌握和老师化解矛盾的方法,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的老师有很多,他们各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让我们来一场模仿秀吧!议学活动1:【教师模仿秀】同学们,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我们班的任课教师,猜猜是哪位老师。(可以从语言、动作、口头禅、教学风格等方面描述,模仿时要礼貌哦)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猜一猜议学活动2:【连一连】学生:自己连一连【议学任务】1、为什么会有风格不同的老师呢?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呢?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引导: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我们要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议学小结】笔记4 如何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如何珍惜师生情谊)主动理解、关心老师。B.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C.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D.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模仿秀,教师风格连一连活动,让学生能够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的老师提起笔,书写万代春秋;俯下身,扶正一笔一画。是廓清前途迷雾,照亮心灵成长的引路人。子议题三:聚光而发——共谱师生乐议学活动3:【师生告白】所有卷帙浩繁的世界,起初都有良师的开卷。人生遇良师,幸也!同学们,让我们用文字写下对老师的真挚和深情。(可以是感谢、希望,也可以是祝福……)学生:老师,我想对您说……师播放视频:《我以我心》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告白活动,进一步拉近师生关系,达到师生共鸣。师结束语:遇见光,追随光,沐浴光,成为光,让我们聚光而发,共谱师生乐,共筑师生桥。七、板书设计总议题:因光而聚——共筑师生桥子议题一:追光而遇——共享师生情子议题二:沐光而行——共建师生谊子议题三:聚光而发——共谱师生乐八、教学反思与改进本节课运用议题式教学,设计了一个总议题:因光而聚——共筑师生桥;三个子议题:追光而遇——共享师生情、沐光而行——共建师生谊、聚光而发——共谱师生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组织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